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技能(李春玲)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7: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结 束 技 能

一、结束技能的意义

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引导学生对

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等,使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方式。它的运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的运用,纳入自己认知结构之中。它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结束技能的作用

1、强化作用。

2、衔接作用。

3、教育作用。

4、反馈作用。

5、发展作用。

三、结束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结束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学习重点。

2、结束要有概括性,总结规律,揭示本质。

3、结束要有系统性,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

4、结束要有实践性。

5、结束要有启发性。

6、结束要有时间性。

四、结束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概括起来有五个字:无、残、浅、散、拖。

“无”:有的课堂教学没有“结束”这一环节。

“残”: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节,但结束的内容抓不住重点,击不中要害。

“浅”: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环节,但很肤浅,缺乏深度,平平淡淡。

“散”: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环,但内容不集中,支离破碎,没有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知识网络。

“拖”:有的教师很重视结束,但内容安排得过多,时间过紧,造成拖堂。

五、结束的类型

1、归纳总结式。

2、比较异同式。

(1)定义不同。

(2)测量方法不同。

3、首尾呼应式。

4、延伸迁移式。

(1)延伸式。

(2)迁移式。

5、直观演示式。

6、实践活动式。

(1)小测验。

(2)总结。

(3)作业。课后认真朗读课文。

六、结束技能的训练

1、结束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结束技能的意义和结束技能的作用。

(2)能够设计和编制科学合理的结束教案。

(3)能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结束类型实用于教学之中。

(4)经过训练结束技能要有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好,结束能够突出重点。

(5)能按结束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结束技能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

2、结束技能训练建议

在结束技能的训练中,除参考导入技能训练部分的建议外,在训练中可以先进行单一型的结束方式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综合型的结束训练。只要自己勤学苦练,虚心向别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指教,勇于实践,一定会掌握这项技能,在教学园地里,一朵朵精彩的“结束”之花竞相开放。 提 问 技 能

一、提问技能的意义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诸项教学技能中的重点,既渗透于各项教学基本技能的运用之中,又统领各项教学基本技能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问技能的作用

1、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2、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3、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4、提问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提问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三、提问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问点准确。

2、问度适宜。

3、问面普遍。

4、问机得当。

5、问法灵活。

四、提问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乱。提问目的不明确,为提问而提问,随意发问。

2、虚。提问的目的达不到,落不实。

3、浅。问题过浅,没有启发性,引不起学生思考。

4、散。重要问题没有经过整体设计,没有主线,形不成系例。

5、板。提问缺少技巧,方法不灵活。

五、提问的主要类型

1、突破式提问。

2、揭疑式提问。

3、比较式提问。

4、诱导式提问。

5、追踪式提问。

6、迂回式提问。

六、提问技能的训练

1、提问技能训练目标。

(1)掌握提问技能的有关理论,全面理解提问技能的意义,作用和应用要求。

(2)能够结合教学实际,遵照课堂提问的原则独立设计出问点准确、问度适宜、灵活多样的问题。

(3)掌握提问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适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善于启发诱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能够准确、客观地依据提问技能的评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提问技能,并能修正不足,逐步完善。

2、提问技能训练建议。 (1)搞好提问设计。

1、研究教材,明确目标。

2、理解原则,掌握标准。

3、优化思路,编好程序。 (2)研究提问技巧。

1、正确处理反馈信息。

2、学会启发和诱导。

3、掌握提问的技巧。 组 织 技 能

一、组织技能的意义

课堂组织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集中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组织技能是课堂的支点,是课堂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

二、组织技能的作用

1、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进取心。

3、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4、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组织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通过组织教学的运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热爱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达到课堂组织的目的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

3、要重视集体风气的形成。

4、要做到灵活多变,因势利导,运用多种教育形式。

5、教师要随时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学生所承担的责任。

四、组织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细心。

2、缺乏耐心。

3、缺乏爱心。

五、组织技能的类型

1、管理性组织。

2、诱导性组织。 (1)情感诱导。

(2)创造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情境。

3、随机性组织。

(1)对学生上课迟到,我们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站在门口批评一顿,然后让他们回座位,迟到的学生这一节课就会因为开始受到的批评而产生心理障碍。 (2)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持不同见解,而教师又一时难断是非的情况。 (3)课堂上出现一些学生违反纪律的问题,或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教师应采取息事宁人、尽快稳定课堂教学秩序的措施。

六、组织技能的训练

1、组织技能训练目标

语 言 技 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的意义

教学语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和对象而使用的语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其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主要基本功之一,教师应成为语言大师。

二、教学语言的作用

1、传授知识和技能

2、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进行思想教育

4、控制课堂教学

三、教学语言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语音准确

(1)发音清晰,吐字清楚、坚实、完整。

(2)使用准确流畅的普通话,不使用方言方音。

2、音量适宜

(1)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每一个字音,不能先弱后强,也不能行强后弱,越说越没劲。

(2)声音大小符合教学内容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3、语调自然

(1)亲切感人,变化自然。

(2)符合教学内容和语言环境,能恰当地使用高亢、沉重、短促、加长、重点等调式。

4、语汇丰富,运用熟悉

(1)正确。

(2)准确。

(3)精炼。

(4)生动。

(5)纯洁。

5、语速适度。

6、语态自然、大方;态势语言和有声语言配合协调。

四、教学语言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意性大,缺少科学性。主要表现有:

第一,不对。教师在教学中错说错讲。

第二,不准,即语言不严密。

语言缺少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拉杂空洞。

第二,节奏单调。

五、教学语言的类型

1、叙述式

2、描绘式

3、抒情式

4、说明式 (1)图表说明。 (2)比较说明。 (3)借助说明。

5、论证式

6、推导式

六、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

1、教学语言训练目标。

(1)全面地掌握教学语言技能的有关理论,理解其意义,其应用要求。

解其作用,把握了 (2)熟练地掌握教学语言的类型,会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各类教学语言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3)准确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做到语音准确、音量适宜、语调自然、语汇丰富、语速适度、语态大方。

(4)准确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语言技能,并能修正不足,不断提高。

2、教学语言训练建议

(1)要言之有据。

(2)要言之有物。

(3)要言之有法。

(4)要言之有情。

(1)理解课堂组织技能的意义和课堂组织的作用。 (2)能驾驭课堂。 (3)能驾驭学生。

(4)教学情绪饱满,热忱;教学一丝不苟,有情有趣;尊师爱生,关系融洽,教学相长。

(5)能依据课堂组织技能运用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教学组织实践进行评价。

2、组织技能训练的建议

(1)加强学习,不断增强事业心。

(2)刻苦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导作用。 (3)每堂课,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课堂控制能力。

讲解技能

一、讲解技能的意义

讲解技能是人们解释或解说知识和专门技术的行为方式。是教学中采用最普遍最经常的教学方式,讲解技能是教学诸项技能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其优点在于:它能在料短的时间内较简洁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讲解技能的作用

1、传授知识。

2、激发兴趣。

3、培养能力。

三、讲解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讲解要有目的性。

(1)目标明确、内容具体。

(2)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分析透彻。

2、讲解要有针对性。

(1)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 (2)切中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

3、讲解要有科学性。

(1)结构合理、框架清晰。

(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观点正确,证据、例证充分,并能透彻分析例证与新概念之间的联系。

(4)时控得当。

4、讲解要有艺术性。

(1)语言流畅,准确、明白、生动。

(2)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3)注意形成连接。

(4)善于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讲解的方式和程序。

(5)讲解要同演示、提问、板书等其他技能有机配合。

四、讲解技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错,即错说错讲。

2、浅,即知识传授不到位、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照本宣科,浅尝辄止。

3、散,教师没能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讲授的不系统、不集中,缺少必要的概括总结。

4、乱,教师思维混乱,讲授无序,东一榔头西一扫帚。

5、泛,讲解空泛。

6、偏,讲解偏离了教学目标。

五、讲解的主要类型

1、描述类。

(1)叙叙式:教师用比较简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客观地把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空间上的位置、延伸,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讲述出来。

(2)描绘式:教师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地、鲜明地、逼真地再现人物、事件、景物状态和情景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能把学生带入最佳思维状态。

2、诠释类。

(1)解释式。

教师用简洁严谨的语言具体讲解事物、事理的含义、原因等的一种讲解方式。

(2)说明式。

教师用言简意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规律、功能以及事物间关系等加以说明的一种讲解方式。

3、论证类。

(1)论说式。

教师用富于逻辑性的语言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已知材料进行道理、论是非,使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明白或懂得一定道理。

(2)推理式。

教师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材料推导出新知识的一种讲解方式。

(3)证明式。

教师为论述根据已知材料提炼出的某一思想观点、某一法则、公式的正确性,或者用事实或引用科学公理作依据来证明某立论、法则、公式正确而采用一种讲解方式。

六、讲解技能的训练

1、讲解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讲解技能的意义,了解其作用,把握其应用要求。

(2)熟练地掌握讲解的主要类型,能选择设计出适合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最佳讲解类型,并能说清楚选择和设计的理由。

(3)讲解能做到用词准确、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分析透彻、逻辑严密。

(4)能辩析出他人讲解的类型并品评其优劣。

2、讲解技能训练建议。

1、学习与研究讲解技能的理论知识,这是掌握和提高讲解技能的前提条件。学习时应做到;

(1)掌握讲解技能的作用、基本要求、主要类型。

(2)明确讲解技能的训练目标,不仅要明确其总体目标,而且应明确三种主要讲解类型的具体目标。

2、练习讲解形式设计,在设计时应注意。

(1)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2)遵循讲解设计的原则。

3、博览群书积累语言材料,为充实讲解内容做储备。

4、训练平时的即席讲话能力。

一、导入技能的意义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技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导入技能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勾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三、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导入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一个“准”字。

2、导入要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

3、导入要有直观性,突出一个“形”字。

4、导入要有启发性,突出一个“奇”字。

5、导入要有趣味性、艺术性,突出一个“巧”字。

6、导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个“精”字。

四、导入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不设导入,枯燥乏味。

2、过分渲染,不分主次。

3、偏离重点,过于牵强。

五、导入的类型

1、简介导入。

2、设疑导入。

(1)析题导入法。

(2)以旧引新法。

(3)悬念导入法。

3、直观导入。

(1)实物启示法。

(2)教具演示法。

(3)实验导入法。

(4)录音导入法。

(5)图示描述法。

(6)录像导入法。

4、趣味导入。

(1)谜语导入法。

(2)歌谣导入法。

(3)故事导入法。

(4)游戏导入法。

六、导入技能的训练

1、导入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导入技能的意义和导入技能的作用,掌握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和各种类型。

(2)能设计和编制合理的导入教案。

(3)能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类型应用于教学之中。

(4)导入技能水平比训练前有提高,课堂导入效果好,导入达到目的性、针对性强。

(5)能按导入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导入技能进行评价。

2、导入技能训练原则。

3、导入技能训练建议。

(1)通过理论学习和观摩示范课,掌握导入的类型和运用的基本要求。

(2)在认真通读教材,理解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知识的实际和心理特点。

(3)按要求编写导放技能训练教案。

(4)执教。可以在自己的教学班实际教学,也可以在有意创设的环境中教学。 (5)反馈,评价,小结。 课堂教学导入“五法”

吴江市青云中学 沈梦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在课堂教学中,一种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导入作为一项教学艺术,它是教学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明显标志,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导入的艺术。 一.过渡导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通过复习旧知识,如对旧课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二.故事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如典故、传说、历史故事等)导入对新知识、新课题的讲解。故事导入突出了情趣性,最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但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内容与课题要紧密相联,做到贴切、典型,以更好地起到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作用。 三.实例导入

教师通过列举与新课知识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用“活生生”的事例,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真实感、亲切感,引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把课堂气氛搞活。 四.格言导入

格言警句是人类思想、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教师通过引用与课题相关的格言作为引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格言导入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五.对立观点导入。

从提出正反两种观点导入 教师将旧知识与新知识对立的一面,用对立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深入思索。这种导入突出了矛盾性,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征服欲去学习新知识。

俗话说:“教无定法”。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使整堂课都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充满创造。

二、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概述,教学准备技能,授课技能,教学组织管理技能,媒体应用技能,专用教室应用技能,课件设计与应用技能,教学反馈信息的处理与结课技能等内容。

设计表格式板书比较冬季风和夏季风:

如讲物理〈晶体和非晶体〉一课时的板书可设计为:

物理板书设计的十种形式

板书的样式随不同的授课内容而异,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千篇1律的,就其形式而言,板书一般可分为提纲型、表格型、图画型、示意型、补充型等样式。

1.提纲式

这是一种常见的板书形式,其特点是眉目清晰,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最后,在托盘天平旁,标上重点符号“*”,指出托盘天平的构造、调节和使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表格式

这种板书多通过列表对比方式,收到对知识要点归类排队的功效,具有纲目清楚、简明扼要、提示性强的特点。例如在教“电磁现象”用左、右手定则进行判断时,可列表板书如下:

3.图案式

这种板书常以各种图案形式出现,通过对知识的穿点连线,给人以匀称、平稳、赏心说目的美的享受,具有新颖、吸引性强的特点。

4.示意式

这种板书借签了美术作图的方法而不同于美术图,它常以示意的形式,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其特点是能抓住关键,以点带面。 5.补充式

这类板书常用于内容较繁杂的数学内容,如图形、构件、思考题等,为节省教师课堂上的板书时间而采用的措施,因此这种板书常常是教师课前先写(画)在小黑板上,做为课堂板书的扩展和补充。

6.要点摘录式

将课文内容按授课顺序板书内容要点,使知识条理化,这是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下以“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一课的板书设计为例。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

(二)加速度

(1)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数学表达式:a=(v-v0)/t

t(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秒2” (4)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a与v0同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a与v0反向。 7.图表对比式:

它将知识内容分为二维对比要素,通过比较几个不同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异同点,可以找出其本质属性,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物理意义。如讲〈晶体和非晶体〉一课时的板书可设计为:

8.框图连环式

将有因果关系的物理现象或物理概念和规律用方框图有序连接,使问题从抽象到具体,便于理清关系,建立知识脉络。

9.分解结构式

一个“知识块”从总体到局部层次分明,可以将这个“知识块”逐层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抓住主干,顺“藤”摸“瓜”,可增强学生连锁性思维和结构性思维能力。

10.对称辐射式

这种板书的形式是以某个知识点为核心,多方位地联系相关知识,形成辐向知识网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1.原理图示式

利用规定的符号或实物图形组成图文画案,直观地、形象地描述物理现象和过程,便于分析说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讲“楞次定律”一节时就可以利用《选修本》254页图8—8,图8—9,图8—10所示实验(限于篇幅不作图)原理图和必要文字说明来设计板书。 板书的形式很多,都要求从形式上排列有序,布局合理、板面整洁、造型美观、色彩对比度强。从内容上要准确无误、简练实用、条理清晰、概括性强。 要让板书发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不仅要在板书的内容上花力气,而且要在板书形式的构思上狠下功夫,优美的板书样式,能够烘托课堂浓厚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板书的设计中,应力求将完美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的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所授知识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美化板书形式。

首先,要强化要点,板书中适时运用彩笔或粗体字,抓住要领。突出重点,主次分明,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要揭示思路,板书中合理地使用线条(直线、虚线、曲线或折线)、箭头或括号,能开阔学生思维,质难答疑,突破难点,起到疏通思路、理顺“脉络”的作用。

第三,要勾画动态,世上万物,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况且物理学中的许多量是有方向的矢量。因此板书中运用形体勾画出动态,采用焦点透视和线形透视的方法,往往会给学生留下立体的美感,使理论贴近实际,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第四,要显示匀称,板书的松紧要适度,写得太满,给人以透不过气的压抑感;太松,显得空空荡荡,给人一种“饥饿感”。各种艺术图案,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人们的审美心理,对圆环有种特殊的喜爱之情,也是日常生活中装饰美的标志,若把它运用到板书中,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合理地运用板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除了需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外,还必须在书法、绘画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的板书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而合理的板书不仅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

由此可见,教师在黑板上借助于文字、线条、图形、符号等,利用色彩配合、形象透视等方法,创造出内容美与形式美和谐统一的板书,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培养他们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上板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李春玲教学设计

李春玲事迹

李玲

心得体会(李玲)

继续教育教学设计李燕玲

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李玲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 张春玲

成长心得李玲

李玲转正申请书

感恩[李巧玲]

教学技能(李春玲)
《教学技能(李春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