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评语

9加几教学评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8 08:35:33 来源:教学评语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5,4,3,2加几教学设计

5、

4、

3、2加几 教学设计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用交换加数位置和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计算

5、

4、

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会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

5、

4、

3、2加几。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

5、

4、

3、2加几,渗透新知识是建立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的,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

5、

4、

3、2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思路

5,4,3,2加几是在9加几、8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共有两个例题,四道算式。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设想如下: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合作交流。

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已经学过

9、

8、

7、6加几,所以,整堂课不再像前面那样教学怎样去凑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2.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里,思维也会开阔、活跃起来。在学习完例

1、例2后,我引导学生想: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并适时地给出两个提示,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想出来。比起老师直接给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记忆更深刻。

3.尊重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示5+7=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歌谣

2.口算(计算机显示)

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1)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2)学生独立试做5+7。

(3)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4)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 (5)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6)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

8、4+

8、3+9。

(1)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2)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

(1)5加几有:5+6 5+7 5+8 5+9 (2)4加几有:4+7 4+8 4+9 (3)3加几有:3+8 3+9 (4)2加几有:9+2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 5.做一做。 (1)看图列式。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2)

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6.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

5、

4、

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4.数学游戏。

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

四、全课总结

推荐第2篇:5,4,3,2加几教学设计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

2、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课前准备

(一)教具:口算卡片.

(二)学具: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板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口算:

6+5=

7+4=

7+6=

7+5=

8+4=

8+6=

8+5=

9+4=

9+6=

9+5=

9+3=

9+8=

8+3=

9+2=

9+7=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这次的计算,不看图、不摆实物你们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数?(能)好!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例1 5+6=□ 5+8=□

老师板书:5+6=□

师问: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师说: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5+8怎样想?

板书: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好!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例2 4+7=□ 3+9=□

板书:4+7=□

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指名说: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板书:3+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师问: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7=

4+8=

3+8=

5+9=

4+9=

2+9=

师说:你们想得很好,这6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怎样想.

指名说:

5+7=12你是怎样想的?

想:7加5等于12,5加7也等于12.

4+9=13你是怎样想的?

想:9加4等于13,4加9也等于13.

两人一组互相说3+8=11,2+9=11是怎样想的.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了5,4,3,2加几的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对照练习:

8+3=

6+5=

3+8=

5+6=

9+2=

7+5=

2+9=

5+7=

7+4=

9+3=

4+7=

3+9= 2.听算:

4+8=

3+8=

2+9=

5+7=

4+7=

4+9= 3.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5+( )=13

4+( )=12

5+( )=14

2+( )=11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

10-7=

13-3=

5+9=

8+4=

4+8=

7+6=

6+7=

8+5=

5+8=

6+7=

8+9=

5+6= 3+( )=12 4+( )=13 5+( )=12 6+( )=14

4+8=

10-9=

2+9=

3+8=

4+7=

4+9=

3+9=

5+8= 5.看图列式计算:

6.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7.算一算,每种体育用品有多少?

师说:请同学打开书,(第98页)看练习二十四第3题.

师问:第一种体育用品是什么?(皮球)

一班有几个?二班有几个?一共有几个?请把得数填在表格里.

第二种体育用品是什么?(毛毽)自己看,一班有几个?二班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第三种的教法同上. 板书设计

推荐第3篇:九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

【内容分析】

“9加几”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节内容,教学安排3个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即教科书96—99页。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 【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所以,我首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展示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和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最后,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体会九加几的凑十方法。 【教学参考】

1、掌握九加几的凑十方法。

2、体会九加几中多种方法的应用,并能利用他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地探索,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2捆(10根一捆)、苹果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刚才下课小朋友玩得高兴吗?好,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我们的数学世界。

播放自制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填空 9+(

)=10 9+1+0=( )(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 10+7=( ) 10+2=( ) 9+4=( ) 9+7=( ) (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设计意图:\"闯关\"游戏有如磁铁,在一节课的开端就吸引学生,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中,带着问题进入运动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这个游戏也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凑十法\"的运用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引导设计

1、观看课件显示的运动会场景,镜头拉近至分饮料的情节。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运动会上,为了给运动员解渴,我们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还有多少盒? (2)小组探讨,互相启发,共同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介绍解决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逐一出现各种方法: A、数数法:

1、

2、

3、„„

12、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箱子里有九盒,然后再接着数

10、

11、

12、13,一共是13盒。

C、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可以叫学生上来演示) D、教师提出问题: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E、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凑十法,就让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演示中再次体会\"凑十\"过程。请一名学生述说计算过程。屏幕上同步显示过程。

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 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 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小朋友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怎样计算九加几。

教师提出问题:要计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 9 + 4 = 13

3 10 教师提出问题: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面的饮料。

提问: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十盒?(加1盒)这一盒从哪来?(盒子外面的4盒饮料中取出1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13盒),所以9+4等于多少?(等于13)

4、利用教材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9+7)

①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②探讨9+7的计算方法。 ③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板书:

9 + 7 = 16 1

6 10 ④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⑤独立完成第98页的例2

5、小结:

今天具体研究\"9+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件带着学生走入运动会场,生活也就走进了数学课堂。在\"引导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如何从情境中去挖掘可提供问题的素材,又是怎样组合成问题,让学生明了问题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下一个环节\"尝试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放手让学生思考,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自己能够接受数学上的优化,放手让学生思考,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方法不做优劣评价,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选择。)

(三)尝试设计

同学们接着看课件,依次显示:跑步项目,跳绳项目,踢毽子项目,跳远项目等。 教师提问:你能发现并设计出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 分小组活动:

1、收集信息。还有哪些运动项目?各有几人?

2、尝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3、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式,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算出得数。

4、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么想的。(设计意图:依据现实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学习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运动会情景图,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收集信息,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环节的设计,前后呼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反馈练习

1、开火车口算。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课件显示练习十七第3题

根据图意填写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渗透团结合作精神的教育。(设计意图:反馈练习中,我用生动的CAI课件创设了游戏情境,并通过小蚂蚁的团结力量,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本课教学的主体培养目标在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五)评价激励

1、小组内互评

2、全班交流

同学们真棒,自己会设计数学问题了,并且能动脑筋去解决。你还有什么新想法和新见解?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及他人的表现,启发学生互评,并进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自我教育。)

(六)游戏:《找朋友》、《幸福拍手歌》

(七)作业设计

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八)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计算,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凑十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

十、加剩数。) 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开展“探索—发现”学习。观察是一种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过程,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活动,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为开展“探索与发现”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展开思维、发展能力。 如:出示一组算式: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思考,最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虽然刚开始学生说的都是一些表面的问题,但是他们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说出这些已经很不错了,这时候老师加以点拨就恰倒好处了;其实,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老师培养出来的,我听很多老师说为了赶进度就什么都自己说,不愿意让时间白白的浪费,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怎么会好起来呢?在我的课堂中,我很注重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接着说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接着让别的学生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二、引导学生在比较与概括中开展“探索与发现”学习。比较是对有关的数学知识或数学材料,辨别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比较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彼此之间存在的同一性与相似性,以便揭示其背后的共同模型。而概括则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的共同特征归结出来。如:在以上算式中,让学生比较、分析,得出其中的规律。

推荐第4篇:9加几教学案例

《9加几》教学案例分析

王海红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即把它作为第一教时(原来在教学中它一直放在第二教时),因为在其他班级上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凑十”这个概念并不能完全接受,甚至在摆小棒以后,方法不能掌握,特别是要把学具操作的的过程写成算式时,他们无从下手,那么我就先给他一个较为单一的算法,即:全部都是九加几的加法,效果会怎样呢?我重新设计教案,重新做课件,把我在其他班级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再进行深度思考,因此,可以说本次责任杯又让我多了一份挑战的勇气和信心,课后,与听课老师做了反馈,告诉他们自己设计的教学意图。我觉得,多一些尝试或许能够另辟奚径,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原有的基础是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而这节课的目的是找到如何解决9加几的加法,凑十是怎么来的,如何用算式把过程记录下来。 片段一: „„

师: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本领的还有一只快乐鸟,不过在学习新本领之前,我们先要进“聪明屋”里瞧瞧,原来的本领都掌握了没有。

1、圈数:怎样圈,才能一眼就让别人知道苹果的只数“(10个一圈)

2、口算:9+1+2= 7+3+6= 8+2+1=

3、填数:10-( )=8 ( )+4=10 ( )-7=3

4、怎样算得快?9+1+2= 9+1+4= 9+1+5= (根据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数) „„

评析: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说,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所以在新课之前,我设计了这四个步骤的复习环节,其实也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其中:如果两个数可以凑成十,再加上第三个数,这样计算起来就会更方便。事实证明,这样的铺垫还是有实效的,至少他们在解决新的问题时自觉地提出先要凑成十,更能方便计算。 片段二: „„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摆小棒,找到9+5的和是多少,在你的左边摆上9根小棒,在你的右边摆上5根小棒,想一想怎样移动,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和是多少?

生:每一个小朋友都开始摆小棒,师巡视。 然后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板书:

9 + 5=(14)

9 + 5 =(14)

(10)( 1)(4 )

(4)(5)(10)

„„

评析:孩子们借助学具很快地理解了“凑十”的意思,课堂上我是一个数的分与合,马上接着就问用算式怎样表示,这样把算理的分析和算式联系在了一起,综合后的效果不错。在孩子们摆放学具时,我并没有规定方法,目的就是鼓励孩子们算法的多样化。其实无论是分拆9还是5都可以得到14,关键是这两种解法的第一步都是凑十,进一步强化了凑十的方法和概念。我发现用学具帮助孩子发展数概念的内涵,进行思维,更容易让小朋友掌握方法。 片段三: „„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9+5,都得出了和是14,那么肯定有小朋友要问,我到底应该用哪一个方法更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到题:小猪和小毛驴一起搬砖头,小猪搬了9块,小毛驴搬了2块,那他们一共搬了几块砖头呢?请你用学具摆一摆,找出他们的和是多少?

生:大家一起动手摆。

师:谁愿意把你摆小棒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

生:我是这样摆的,从2里面拿出一个1给9,让他们凑成十,所以我只要移动1根就可以了。

生:我是这样摆的,从9里面拿出8根给2,让他们凑成十,所以我要移动8根。

师:你们两个小朋友的方法都很好。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会选择第一个小朋友的,因为他只要移动一根,还有一个小朋友要移动8根,很容易数错。 „„

评析:到底什么是简单的方法,我不想直接告诉小朋友,在他们自己摆放学具的过程当中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移动少的小棒就比较方便,其实这里就蕴涵着一个方法,“看大数,拆小数”。自己发现的规律就会记忆深刻,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仅会两种方法,还知道如何选择更为简单的方法。其实,学习计算我认为关键的是每一个小朋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至于是否最简单,他们往往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作为老师,我可以让孩子们体验什么是简单,至于他最喜欢的方法,那一定是他最拿手的,不用去计较是否一定是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

这一节课,我上的很有感触,不仅仅是挑战了传统,而且自己从中还领悟出了许多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今年再教一年级,感觉完全不同,教材变了,孩子变了,我也变了,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推荐第5篇: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上完课后,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伊始,我从学生熟悉的小猴导入例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讨论,来算9+4等于多少?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个苹果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说的环节过少,没有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没有真正的理解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得数,部分学生想到的还是用自己的知识基础来计算得数。另外在总结9加几的规律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比较匆忙,没有给足够的时间给孩子来消化吸收。但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同伴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尽快的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推荐第6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 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分解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四 、教学设想

"9加几"是第一册第九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

所以,我首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CAI课件展示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和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第三,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

五、教学媒体选用情况表

六、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播放自制CAI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填空 9+( )=10 9+1+1=( )(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 (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 10+7=( ) 10+2=( ) 9+4=( ) 9+7=( ) (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设计意图:"闯关"游戏有如磁铁,在一节课的开端就吸引学生,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中,带着问题进入运动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这个游戏也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凑十法"的运用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 引导设计

1、观看课件显示的运动会场景,镜头拉近至分饮料的情节。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教师设疑:运动会上,为了给运动员解渴,我们准备了一 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还有多少盒? (2)小组探讨,互相启发,共同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介绍解决方法;

根据学生发言,屏幕逐一出现各种方法: a、点数法: 1 2 3 ┄┄ 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 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 10 11 12 13,一共有13盒; 或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凑十法: 9放进1凑成10,10 加3得13。

(4)教师问: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5)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凑十法,就让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演示中再次体会"凑十"过程。请一名学生述说计算过程。屏幕上同步显示过程。

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 (1)CAI课件再显示运动场景,学生收集数据 。 (2)列式后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

今天具体研究"9+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CAI课件带着学生走入运动会场,生活也就走进了数学课堂。在"引导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如何从情境中去挖掘可提供问题的素材,又是怎样组合成问题,让学生明了问题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下一个环节"尝试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放手让学生思考,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自己能够接受数学上的优化,放手让学生思考,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方法不做优劣评价,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选择。)

(三)尝试设计 同学们接着看课件,CAI依次显示:跑步项目,跳绳项目,踢毽子项目,跳远项目等。

教师提问:你能发现并设计出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 分小组活动:

1、收集信息。还有哪些运动项目?各有几人?

2、尝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3、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列式,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算出得数。

4、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依据现实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学习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运动会情景图,先让学生观看CAI课件,收集信息,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环节的设计,前后呼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反馈练习

1、人机对话:开火车口算。

2、CAI课件显示练习十七第3题 根据图意填写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渗透团结合作精神的教育。

(设计意图:反馈练习中,我用生动的CAI课件创设了游戏情境,并通过小蚂蚁的团结力量,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本课教学的主体培养目标在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五)评价激励

1、小组内互评

2、全班交流

同学们真棒,自己会设计数学问题了,并且能动脑筋去解决。你还有什么新想法和新见解?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及他人的表现,启发学生互评,并进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自我教育。)

(六)作业设计 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七)总结

七、形成性练习

八、教学流程图

推荐第7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摆。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复习(第一关)

2复习(第二关)

3复习(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

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

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

找位置(抢答)

五、全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推荐第8篇:《8,7,6加几》教学设计

《8,7,6加几》计算研究课课例

《8,7,6加几》教学设计

8,7,6加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页情境图,例1及“做一做”,第93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 【学情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加法的方法与上节相同。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本节内容还兼有巩固上节教材的任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

8、

7、6加几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8、

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心,能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逐步脱离实物正确口算

8、

7、6加几。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8、

7、6加几。【教学准备】 圆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1.比比谁算得快。 课件出示填空题。

2.喜羊羊要带我们乘车去参加运动会,说对了就出发。9+1+2=

8+2+4=

3+7+5=

6+4+6= 师:怎么算得这样快?

9+2=

9+3=

9+5=

9+7=

师:9+7=16,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用的是什么方法计算的吗? 生:凑十法

师:咱们能用凑十法解决其他的加法问题吗?

二、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教学例2:8+5

1、课件出示运动会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师:从图中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呢? 师: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师: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列式? 生:8+5 师:8+5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点学生汇报想法。

(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8+5=13,此时我就反问学生8+5=13对吗?我们用学具来检验一下,看看对不对。)

2、动手操作,探究8+5的算法。

师:我们用圆片来摆一摆,一边放8个绿色圆片,一边放5个圆片,8+5怎么加呢?

同桌合作摆,教师巡视指导,找到摆得好的小组,师:这个小朋友摆得很好,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摆的,点学生上台摆。 此时我提问:为什么拿2个? 师(把圆片还原):谁还能像他这样再摆一摆? 师:不摆圆片,你能够把摆的过程写下来吗?

师:好,现在请大家把圆片收起来,看哪个小组收得又快又好。

课件出示8+5计算框架图,让学生把书翻到91页例2,完成8+5框架图。 完成后点学生汇报展示。

师:你是怎样想的?生:看到8想到2,把5分成2和3,8+2=10,10+3=13 师:说得真好,谁能像他这样说?(点2到3名学生说。) 师:同学们,你们会说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全班一起说。

3、自主探究7,6加几

师:不用圆片,你会用凑十法计算7加几和6加几吗? 课件出示书上第9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点学生汇报。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看到7想到3,把4分成3和1,7+3=10,10+3=13)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也像他这样说给同桌听。 师:换成6加几你还会用凑十法算吗?

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课本第91页做一做,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点学生汇报。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看到6想到4,把5分成4和1,6+4=10,10+1=11) 生:我是这样想的,把5分成4和1,6和4凑成10。 师:全班一起说。

4、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8,7,6加几。(板书课题) 8,7,6加几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第一关:根据凑十法的思路填空。

7+6=

6+6=

8+4= 想:7+()+()想:6+()+()想:8+()+() 第二关:填一填。(“做一做”第3题) 第三关:幸运大转盘

第四关: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棒极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8,7,6加几

8+5=13

7+4=11

6+5=11

2 3

3 1

4 1 10

10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要借助学具操作,直观理解计算方法,还要适当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探讨8+5的计算方法时,不仅可以把5个圆片分成2和3,2个和8个凑成十,还可以把8个圆片分成3和5,5个和5个凑成十。不管是分8,还是分5,都是为了凑十,学生借助直观,探讨计算方法。学生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是在学生已有算9加几经验的基础上,对凑十法的一次经验的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以后的计算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已有经验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推荐第9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每人13个小苹果学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

4+10

5+10

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

5+3+7= 8+4+2=

6+5+4= 3+2+8=

5+6+5= 7+1+3=

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生1:

1、

2、3„„

12、13依次数。②生2:从9数到13。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④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②第

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③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究的重点。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苹果”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 2个行吗? 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说一说(课件)

箱子里有9个橙子,外面有7个,一共有几个橙子?

①看图说信息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

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7被分成了1和6,一个橙子进入盒子里。) ④板书计算过程

(3)圈一圈,写一写

(每人一份题目)

9 + 8 =

①学生先在图中圈一圈,再完成下面的计算。 预设:

②学生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追问:为什么9要添上1?为什么8要添上2?

③拆数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都是让其中一个数“凑十”,再算10加几。 (4)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 + 4

9 + 7

9 + 8 ①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计算时,方法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③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9想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 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1)卡片抢答。

9 + 3 = 9 + 5 = 9 + 9 = 2 + 9 = 7 + 9 = 前两个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动笔写一写。

①P91,做一做,第1题

②要求: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2.灵活练习

商店里,伞9元,气球8元,水笔5元,小象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1)9 + 8 = 17 17>14 不能买。

9 + 5 =14

14<15 可以买。

(2)适当延伸: 8 + 5

追问:应当怎样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稍灵活的练习,既渗透排列知识,又为下节新课做一些孕伏,深化“凑十法”。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推荐第10篇:《 9 加几》教学实录

《 9 加几》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准实验教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96 页~ 98 页。 教材分析 :

“9 加几 ” 的情境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也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借助 ” 我们的校园 ” 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 , 选取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 , 如 ” 跳绳 , 踢球 , 跑步 , 分牛奶等 , 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 , 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活泼 , 好动 , 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我们大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 创设 “ 机器猫和我们共同学习” 这一情景 , 整个情景贯穿课的始终 .课文中的主题图 , 我们放在了练习的环节中 , 这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求新 , 求异的能力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 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 , 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 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 ” 用数学 ” 的意识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 20 以内的数及

其运算的经验,他们喜欢从身边的事例中学习数学。通过前面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初步了解十进制。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差异,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安排摆一摆、数一数 , 圈一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算理,优化算法。学好这部分知识将学生的后续学习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教学目标 :

1 . 让学生学会用 “ 凑十法 ” 来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2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 应用 “ 凑十法 ” ,正确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 “ 凑十法 ” 的思考过程。渗透转化思想,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 : 小圆片 , 题卡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情境导入 , 激发兴趣:

师 : 今天我们课堂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机器猫)。这节课,它将带领我们共同学习新课。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复习。

1 .出示数的组成 (2---9) 2.你能看着扑克说一道连加法算式吗 ?( 出示课件 ) 3.想一想 ( ) 里填几 ( 课件 ) 设计意图 :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新课做铺垫的 , 先是复习数的组成 , 然后连加法 (9+1+4) 等 , 最后填空题 .每一步的练习题都是下一个练习的基础,也都是为凑十法做充分准备的。可以说是本节重难点的 “ 药引 ” 。 .二 .实践操作 , 自主探究 :

师 : 机器猫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 还为我们准备了礼物呢 ! 快看看 , 是什么 ?( 课件 : 玩具小熊 ) 谁能看图口述题意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 师 :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熊 , 怎样用算式来解决呢 ?( 生说师板书 9+3) 那怎样计算 9+3=?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 板书课题 9 加几 )

师 : 到底怎样计算 9+3 呢 ? 你都有些什么方法 ? 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圆片代替玩具小熊动手摆一摆 ,, 过摆边和同桌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9+3=? 师 : 谁愿意到前边用老师的学具和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 师 : 谁愿意到前面边摆边说 . 生 1; 我是一个一个的数 .1.2.3 .4.5.6.7.8.9.10.11.12.所以 9+3=12. 师 : 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点数法 . 生 2: 顺着 9 往下数 , 10.11.12 .所以 9+3=12 师 : 接着大数往下数 , 这种方法叫接数法 .谁还和他们的方法不一样 . 生 3 : 从 3 中拿出一个圆片和 9 凑成 10,10+2=12, 师 : 我们把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凑十法能使计算又快又准确 .( 教师板书 .) 师 : 这几种方法中 ,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 为什么呢 ?( 找 2—3 生 ) 让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用的都是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 课件四个小动物的方法 ).

师 : 送走了四个好朋友 , 机器猫来到了一所学校 ( 课件 ) 谁能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 生 : 操场上有 9 个动物在做游戏 , 又来了 5 个小动物 ,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 ? 师 : 谁能列式解答 , 并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 生 : 9+5=14, 把 5 分成 1 和 4,1 和 9 凑成 10,10+4=14 师 : 这名同学说的非常完整 , 刚才我们用凑十法计算 9+3 , 9+5 都是拆什么样的数和谁凑成十来计算的 ? 生 : 都是拆小数 , 分成 1 和几 ,1 和 9 凑成 10,10 加几就得十几 . 师 : 这位同学概括的非常准确 .大家和老师一起说 : 看大数 , 分小数 , 凑成十 , 加剩余 ) 师 : 机器猫真高兴有你们这些聪明的朋友 , 它想考考你们 , 敢接受它的挑战吗 ? 师 : 拿出题卡 : 一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二 .用凑十法计算 ( 学习反馈 集体订正 )

设计意图 : 用两个不同的算式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同时 , 掌握了凑十法及其算理。通过摆一摆 , 说一说,同桌合作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并及时用言简意赅的口诀加强对凑十法的理解 .用具有挑战性的语言 ,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 三 .课间休息 : 师生随音乐共同做手指操 四 ..趣味练习, 巩固升华

师 : 机器帽要和我们做个对口令交朋友的游戏 , 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小巴掌 , 老师说 9+3 得多少 , 大家边挥舞小巴掌边说 ,9+3 得 12, 小巴掌上写 12 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说得 12, 站起来说对了 , 我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 .( 游戏开始 ) 师 : 轻松过后 , 机器猫带我们来到了美丽湖畔 ,( 课件 : 出示天鹅 )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 生 : 湖面上有 9 只天鹅在戏水 , 又飞来 6 只 , 湖面上一共有几只天鹅 ? 9+6=15 只

师 : 机器猫真佩服你们 , 它要把智慧果送给这节课还没回答问题的小朋友 , 其他的小朋友都是小法官 , 对错你来判 .( 出示课件 : 智慧果 ) ( 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 学生活动 )

师 : 恭喜这几位小朋友顺利摘得智慧果 .机器猫要回家了 , 可是它不小心把钥匙弄混了 , 你能帮它把钥匙按顺序整理好吗 ?( 出示 6 个锁和 19 把钥匙 .钥匙上的算式和锁上的得数相等的贴在一起 .) 师 : 最后有一把钥匙是 8+( ) 这是把万能钥匙 , 能开开所有的锁 .生在 ( ) 里填任意一个数并算出得数 . 师 : 同学们真了不起 ,8 加几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 其实学习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 凑十法可以帮我们计算 9 加几 , 也可以计算 8 加几 ,7 加几 ,6 加几 , 所以大家在学习新知识时 , 要把知识牢牢的 , 深深的记在脑子里 , 在运用时 , 要像 +++ 那样灵活自如 .这叫举一反三 . 师 : 老师相信在以后的数学课中 , 同学们会用眼睛仔细观察 , 会用大脑积极思考 , 只有这样你才会学好数学 , 用好数学 . 设计意图 : 设计了有梯度的 , 不同种类的练习题 , 使学生能全员参与。这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适时巩固 , 最后设计了 8+( ) 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 , 也是一个高潮 .这是本节的拓展内容 , 为下节的新知埋下伏笔 .

第11篇: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陈剑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这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例1的讲解没到位,发的时间不多,孩子说的不多。使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没听懂。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说。 我认识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在整个课堂没能很好的驾驭,使得整节课枯燥无味。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没有关注低年级学生特点,上课语言平淡,没能激起学生兴趣。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做练习题都感觉在推着进行,起不到所学知识巩固。这节上的不理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我的点拨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和的个位上少1,例如5变成4等。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掌控能力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最后让学生运用“凑十法”反复练习,,从学生的反馈中也看出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用这种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使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更加到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第12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9加几.教学目标:

(1) 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 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并学会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动手操作,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让人不用数一看就知道你摆的是十几,可以吗?(学生摆小棒) 师:谁上来摆一摆?

学生摆出一捆零几根,并根据摆的小棒说出两个算式;再叫几个同学说一说同桌摆的是十几,并根据同桌摆的说出两个算式。 教师评价:同学们说的真好,为自己鼓鼓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活动双手,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复习前面学习的十加几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活动二:自主合作,互动交流 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 生:喜欢。

师: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运动会,老师带领大家去看一看吧。(出示大屏幕上的运动会场景图)

老师讲解,同时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的思想教育。

师:今年的运动会马上要举行了,老师班里的同学纷纷报名参加,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题,课件出示:参加跑步和投沙包的一共多少人? 师:谁会列式?

生答,师板书:9+6= (对于能说出得数的同学给以表扬) 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的9加几的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喜爱的运动会场景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师: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计算9+6呢?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学生摆出9根绿色小棒,再摆出6根红色小棒,和同桌交流算法) 老师巡视指导,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对有好办法的同学给与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三:展示交流,引导点拨

师:谁上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算法呢? 同学们上台交流,老师板书。可能想出的算法: (1) 一根一根的数出来 (2) 9 + 6 =15 把6分成1和5,1和9凑成10,10加5等于15 (3)把9看成10,10+6=16,16-1=15 对于第一种算法,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数太大了就不好算了。 对于第二种算法,老师补充“凑十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评价孩子,随时让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适时点拨释疑。)

学生交流完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师: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最喜欢哪一种算法? 生:想。

师:老师最喜欢“凑十法”,因为9和1凑成10以后,再用10去加剩下的数,就好加了。

师:刚才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来列算式呢? 生:6+9=15 师:你怎么这么快算出得数来的? 生: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老师及时给以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展示,锻炼学生的动口动脑能力,并在展示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最终优化出自己喜欢的一种算法。

活动四: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1)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笑脸,算一算一共多少笑脸吧!

解决第一题:9+7=16,7+9=16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2) 圈一圈,算一算

师提示:你用什么办法让人一眼看出是多少只呢?学生圈出10只,然后列式计算出得数。 (3) 摘苹果

老师说算式,学生说出得数,并摘掉相应的苹果作为奖励,再让两个同学比赛摘苹果,看谁摘得多。

师教育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分给好朋友,与朋友一起分享。 (4)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在充分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挥。 (5) 去超市买两样物品,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会“凑十法”的优越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老师特别高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同学们积极动脑,积极回答问题,表现特别棒。能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吗? 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计算9加几的得数都有规律,课下认真动脑,相信这个秘密很快被你发现。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对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回顾,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意识。

板书设计:

9加几

9+6=15(人)

6+9=15(人) (1) 一根一根的数 (2) 9 + 6 =15 把6分成1和5,1和9凑成10,10加5等于15 (3)把9看成10,10+6=16,16-1=15

教学反思: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

1.面对真实的认知起点。设计复习题时主要侧重10加几的口算,让学生体验10加一个数比较简便,从而为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做好铺垫。

2、创设问题情境,鼓励算法多样化 。从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中我注意将“9加几”的计算置于学生熟悉、生动的生活背景中,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条件,重视提供多种算法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在操作、交流等活动情节中自主探索,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同时注重对算法的优化。

3.在探索规律中发展思维。 在计算9加几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探索计算规律。从课堂板书到组织学生操作和圈画,再到创设情景进行计算练习,以及最后的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9加几的加法计算规律,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设计了这一练习:9+=1,并让学生进行推算,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9加几的计算规律,同时又在引导学生探寻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使学生品味到数学内在的简洁之美。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为基本出发点,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以激励性的信息发布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语言评价,而且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手势、眼神、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予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在本节课中我在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鼓励性的语言,夸张的表情,来自同学间的掌声等,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

第13篇:《9加几》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宝湖实验小学 包丽君

【学习内容】

教材98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第3—7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9加几的题目,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2、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题目。【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和学习了9加几的题目,今天咱么就继续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下面请跟老师把题目齐读两遍。

二、口述学习目标

听老师读,同学们认真听。今天我们要熟练地掌握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师口述)把书翻到98页,认真看例2的“摆一摆算一算”。

1、想一想:两幅图中是怎样把9凑成10的?把3分成几和几?把7又分成了几和几?

2、填一填,把书上的空补充完整。

3、自己轻声地说一说过程。(时间为4分钟)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随时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引到自学中来。 (4分钟后„„)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2、做一做

书98页“做一做”第1题(课件出示,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圈画) (1)两名学生(要找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师: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书写工整,坐姿端正。 (2) 教师巡视,并搜集学生出现的错误。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做完的同学,请仔细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师将电子笔换一种颜色让学生进行更正)

2、讨论(议一议)

(1)左边菠萝的题认为对的请举手!

师:9和几凑成10?把5分成了几和几?那么把右边的菠萝再圈过来几个就是10个?

(2)右边苹果的题认为对的请举手!

(让做题的学生自己说说过程,师引导。)9和几凑成10?把6分成了几和几?

(3)其他同学对照黑板更正自己的错误。 (4)评正确率和板书。

看一看,今天谁能得到满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星星送给他和他们组。

(5)小结:9加几,我们就把那个数分成1和几,10加几就是十几。

3、加强练习

(1)书9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看图列式,再圈一圈,最后计算得数。 (2)练习十七第3题、第4题、第5题。 仔细看图,独立完成算式。 (3)练习十七第6题。

请同学们认真计算,把算式和相应的答案用尺子连起来。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主要学会了什么方法?

同桌互相说一说,用“凑十法”怎样计算9加几的题目。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9+5= 9+4= 1+9= 9+7= 9+2= 2+5= 9+8= 9+3= 6+3= 9+9= 9+6= 5+5=

第14篇:《9加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同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学情分析:“9加几”是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分与合”及“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是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教学中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有效合作,适当探究,充分体现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要到小猴家做客,可是往小猴家去的路上必须闯过三关,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去闯关,好吗?

师:祝贺大家顺利过关,欢迎大家到小猴家做客。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瞧,小猴子多热情,拿出了这么多的苹果招待大家。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看茄子老师给我们提了什么问题?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应该怎么算? 生:9+4=? 师:同学们很聪明,列出了算式,那9+4等于多少呢?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数出来的;

生2:把盒子外面的一个放到盒子里面。盒子里变成10个,外面还剩下3个,加起来一共是13个。 师:你能把这个过程用小棒演示一次吗? 挑选几个学生多次摆。

师:刚才同学们都把盒子外面的一个苹果放到盒子里,也就是把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分成了几和几?

生:1和3 师:把4个苹果分成1和3,使得盒子里面的苹果凑成10个,这真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看看9+4=?应该怎么算。

动手操作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左边摆9根,右边摆6根,想一想,怎样摆小棒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

生:把右边的一个放到左边,左边就变成10个,右边还剩下5个,一共是15个。

师:说的真好,把右边的6个分成了1和5,谁还愿意再说说?

三、自主探索,揭示课题

1、试一试:小猴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数出了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受到了妈妈的表扬,然后蹦蹦跳跳的来到了花园里。

师:看一共有多少多呢?要想算一算一共有几朵花又应该怎么办? 生:9+7=16 师:想一想,如何让花动一动就能一眼看出是16朵花呢? 生:把右边的一朵花移到左边,这样左边就变成10朵,右边剩下6朵,一共是16朵(及时鼓励评价)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9+7=?该怎么算?课件展示(把7分成1和6,9加1等于10,10加6等于16)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子搬方块 (1)学生交流小猴的想法 (2)学生计算并填写思考过程。

3、课件出示9+

2、9+

3、9+7 师:观察以上算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加号后面的那个数分成1和剩下的一个数,然后9和1组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数就是得数。 师:所以我们就把这种办法叫做“凑十法”,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算式(板书:9加几) 师:说说计算9加几时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四、强化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圈一圈,再计算。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 4题,口算接力赛

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每人说一个(而且同时要鼓励,发小礼物)

4、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找规律(以领水果的游戏进行)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学生快速回答。

师:观察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问,为什么每一个算式得数的个位都比加号后面的那个数少1呢?少的1跑哪去了? 生:给了9凑成10了。

师:读一读这些算式,读出他们的规律。

5、课件出示谁最棒,让学生填一填,圈一圈,算一算,开火车。

五、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15篇:5432加几 教学设计

5、

4、

3、2加几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练习

5、

4、

3、2加几的进位计算,进一步熟悉“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表格形式中提取数学信息,能够从比较复杂的图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恰当地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计算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逆向计算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1.请学生分别计算3+

8、4+8和5+8。教师随着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板书。 教师追问其中一题是怎样算的。(复习算法的多样性) 提问:在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会相应增加。2.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出示算式:2+

9、3+

9、4+

9、5+9。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再请学生说出这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3.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计算这组算式:7+

7、5+

7、3+

7、6+

7、4+7。小结: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找到了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让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

5、

4、

3、2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算式混合呈现,突出审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熊、小兔子、小猪、小蜗牛和小乌龟来到了数学乐园,门票上的算式算对了,就可以进入大门啦!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1.说算理,巩固计算。5+7=12 3+9=12教师挑选1个算式追问其计算方法,强调算法的多样化。2.减法出现,产生质疑。10-7=17让学生找到计算错的原因。 教师借机强调:要想计算正确,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让我们来帮帮小猪,这道题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10-7=3有了同学们的帮助,小猪也进入了数学乐园。3.混合计算,强调运算符号。5+9=14 13-3=10请学生总结,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设一:要看对加减号。 预设二:计算时要认真,看清楚加数。 预设三:可以用上一个自己熟悉的算式和现在的算式作比较,计算能更快些。

(三)多角度思考,活化方法1.方法探究。(1)帮助小熊解决问题。 小熊遇到了一个难题,请你来读一读。5+□=13空格中应该填几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出不同的思考过程。 预设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预设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预设3:5+8=13,所以填8。2.利用方法,灵活计算。

(四)综合运用,解决问题1.学会从表格中提取信息。(1)从图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求篮球一共有几个? (3)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1.这节课你在计算方面有哪些收获?2.在解决问题方面又有哪些收获?

第16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与意图

黄岛区实验小学 周吉梅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经历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咱们学校马上要进行秋季运动会了,瞧,一年级二班的同学正在报名呢!

课件出示图片。

谈话: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

(1)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 (2)男生志愿者有9人,女生志愿者有7人。 学生说信息时,教师一一板书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1)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2)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一一板书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结合算式,体会加法的含义。

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两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找出信息,并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谈话:怎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说出:9+6=15

板书:9+6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明确: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求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9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谈话:9+6怎么算?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一写、算一算;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集体交流,共同探讨

谈话: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全班交流。 预设: 1.接着数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是15根小棒。

谈话: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可能说出:

10、

11、

12、

13、

14、15 追问:为什么要从10开始数?

学生可能说出:前面已经有9根了,接着9数就可以了。

教师引领全班一起接着数一数,随着学生数,教师依次出示后面的5根小棒。

谈话:这种方法就叫“接着数”。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通过交流达成共识:这样数太慢了,麻烦。 2.凑十法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从6根小棒里拿1根放到9根里面,凑成10根,10根加上剩下的5根小棒,就是15根。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从6根小棒里面移1根小棒给9呢?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凑十

谈话:为了和9凑成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就简单了。那你能像他这样边摆小棒边说想法吗?

学生活动。

谈话:让我们再来小棒凑十的过程。

教师用课件演示和学生一起回顾凑十法的过程,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把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可能说出:6可以分成1和5,9+1=10,10+5=15。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同桌相互说一说。 3.推算法

谈话: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6=16,16-1=1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说出:把9看成10,10+6=16,多算了1个,所以16-1=15。 小结: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它“推算法”。板书:推算。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探索”9加几“的不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算法优化,促进发展

1.谈话:刚才的3种算法,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学生回答。 追问:刚才我们算了9+6=15,那么6+9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说出:因为9+6=15,所以6+9=15,调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板书:6+9=15 小结:在加法里,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解决第二个问题

(1)谈话: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你能自己解决:“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这个问题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展示学生列式及算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①7可以分成1和6,9加1等于10,10加6等于16。

②10+7=17,17—1=16 (3)总结提升,揭示课题。

谈话:仔细观察,咱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通过交流引出课题: 9加几。板书:9加几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拨的作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的创造、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填一填。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2.圈一圈,算一算。

9+2=□ 9+4=□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3.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9+1= 9+4= 9+7= 9+2= 9+5= 9+8= 9+3= 9+6= 9+9= 谈话: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即基础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通过这样有梯度、有层次的练习,及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借助丰收园课件,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培养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

板书设计: 9加几

赛跑的有9人,

男生志愿者有9人,

投沙包的有6人。

女生志愿者有7人, 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接着数

凑十

6+9=15(瓶)

推算

10+6=16

16-1=15

6+9=15(瓶)

第17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的内容,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教学时,在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要着重渗透转化思想(即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而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一步一步梳理“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并进一步加以运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即为什么用“凑十法”和如何用“凑十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习者分析

由于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是主要特点,他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

2.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3.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算理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五、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

2、

4、

5、8等数的组成。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生活动:对于问题1,教师提问,学生举手独立回答。对于问题2,教师提问,学生集体回答。

问题1: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自己截图)

问题2: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

师生活动:学生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教师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问题3: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有几名运动员?

揭示课题:今天就学习9加几。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算式 2.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活动1:小组合作 要求:

学请预设: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

1、

2、3„„

12、13依次数。(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三)优化算法,突出重点

问题4: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总结: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

活动2:教师操作,激趣释思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个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个?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个桃子拿走1个后还剩多少个?10个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个?所以9+4等于多少?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板书: )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师生活动:师带读计算过程,再学生齐读计算过程,最后点个别说计算过程。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往运动场上看一看,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先问问同桌,比一比谁提得多,老师有奖品。

(指名提问题,并发给奖品)

师:刚才小朋友提的问题真棒,我们来共同解决它。 (单独出示踢毽组和赛跑组)问:踢毽组和赛跑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 6= ”)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绳组)问: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 +3= ”)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远组)问: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算式9+7=16 ) 5.归纳算法特点。

齐读算式。问: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 (用箭头将算式和 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6.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 “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四)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五)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苹果。

(大屏展示15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3.数鸡蛋。

(大屏展示鸡蛋图)指导观察:一个鸡蛋箱可以装几个鸡蛋?现在已装有几个了?问: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又快又准地算?(展示移入一个鸡蛋的过程)

4.数蛋糕。

(大屏展示蛋糕图)师:一个箱可以装几个蛋糕?箱子里有几个蛋糕?外面呢?怎样算?(指名列式)(演示凑十过程)

(六)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 (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板书设计

第18篇:9加几教学过程

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材96—98页例

1、2,第98页“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凑十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 1 凑 9,2 凑 8,3 凑 7 来 4 凑 6, 两 5 凑 刚 刚 够,9和1,8和2,

7、

3、

6、4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10, 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

小朋友们,我们学校每年也有运动会,有谁知道运动会都有什么体育项目呀?老师今天带动学们观看一场运动会。

(二)、探究新知

1、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96—97页的全景图。

师: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谁来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9+4 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课件出示

左边摆9个圆点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个圆点 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

⑴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 ⑵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

⑶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 ⑷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 ⑸所以9+4等于多少?

板书:

9 + 4 = 13 (6)做一道练习题 9+5=14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 9+7 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如果用计算方法怎样得到16呢? 板书:

9 + 7 = 16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凑十加 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十,算得数。 4.学习例

1、例2 9+3=12 9+7=16

(三)、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手指操:我有10个手指头

弯下1,还有9

弯下2,还有8

弯下3,还有7

弯下4,还有6

(五)、课堂作业

1.完成小练习册 2.学会凑十歌和手指操

板书:

9 + 4 = 13 踢毽子的人数和跑步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 9+6=15 1 3 跳绳的人数和跳远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9 + 5 = 14 7+3=10 /\ 踢毽子的人数和跳绳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1 4 9+3=12 4

第19篇: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 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化和组织化,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概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均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例题“9+4”时,我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我是摆小棒看出来的”;“我是一个个数的”;把9放在心里,往后数4个,得13”;“9+1=10,10+3=13我是听妈妈说过的”。当学生说到这里我顺其自然地说:“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吧。”在学生“唧唧喳喳”之后,我就“言归正传”,隆重推出“凑十法”。从摆圆片学具“凑十”到摆小棒“凑十”,然后配上示意图一味地向学生介绍“凑十法”;最后让学生运用“凑十法”反复练习,非常详尽,自我感觉上得还不错,从学生的反馈中也看出学生大部分会用这种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了。

这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我的点拨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和的个位上少1,例如5变成4等。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掌控能力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使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更加到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第20篇:《9加几》教学案例

《9加几》教学案例

师:怎么计算这三个数一共是多少?(见图) 生1:9+4+1=13+1=14 生2:9+1+4= 10+4=14 生3:4+1+9=4+10=14 生4:1+4+9=5+9=14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不过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能使我们算得更快一些呢?

生:我认为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4等于14简单些。 师:你真聪明,会用9+1等于10,再用10加4等于14来计算。如果题目

改成9+5你会算吗?(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实例计算方法的迁移) 稍停片刻

生1:我会算,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 生2:我的算法和他不一样,我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

根据以上片断,从学生学习方式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学生用小棒摆一摆9+3,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如果没有接受教师有意识的要求,如果没有课堂练习有意识的强化,那么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主动提升和超越?进而,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将现行知识体系下那些相对的比较基本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9加几教学评语
《9加几教学评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