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加几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6: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9加几》教学设计

-----22班 欧玉霞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的算理。

教具学具:小黑板、口算卡片、图片、小棒、练习纸、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数学小精灵(黑板板书形象,幻灯片出示),不过数学小精灵说要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就必须通过两道关卡。小朋友你们有信心通过这两道关卡吗? 第一关:(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10+3= 10+4= 10+7= 10+8= 10+9= 10+2= 10+5= 10+6=

师:这些算式你们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并板书:十加几就是十几。 第二关:9+1+5= 9+1+7= 9+1+2= 9+1+9= 9+1+4= 9+1+3=

二、创神情境 激发兴趣

播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为了奖励你们,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参加一个活动。

出示主题图运动会,播放视频。

师:运动会真热闹,小朋友们,你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什么? 指名答:(有人在 „)

播放小精灵录音(运动员口渴了,我们去给他们送些饮料吧) 我们观察发现:箱子里有9盒牛奶,外面有4盒牛奶,(教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答:一共有多少盒牛奶?

小精灵:你能为这个问题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9+4=

师:“9+4”得多少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再用两分钟的时间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指名请学生来说一说算法:点数、接着数、凑十法。 重点讲解“凑十法”。请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凑十法的原理。 一箱可以放十盒牛奶。从四盒里面拿一盒到箱子里凑成10,十加三就等于十三,所以,一共有十三盒。对吗?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师板书思维图。 师:为什么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 介绍“凑十法”及它的重要性。

师带读计算过程,再学生齐读计算过程,最后点个别说计算过程 小精灵:既然小朋友们这么有信心,那么你们能不能用小棒和凑十法算一算9+5=?呢并在练习纸上填好呢?出示幻灯片。

学生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用幻灯片展示。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通过了小精灵的考验。老师接下来用红色和黄色的小圆片来考一考小朋友和小精灵,看看你们谁能答上来?

老师贴圆片学生跟着数,并板书9+7= ,请学生在练习纸上写好。 学生展示并说明凑十原理。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正确,那么看看小精灵回答的?回答的对不对呢? (播放小精灵的录音材料)小精灵说计算原理。 师:同学们和小精灵都算出来。你们真聪明。

那么,接下来,老师这里有一些口算卡片看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好。

三、巩固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进行抢答。教师把口算题贴在黑板上 9+2=11 9+3=12 9+6=15 9+5=14 9+8=17 9+9=18 9+4=13 9+7=16 师:齐读算式,边读边观察得数的特点。 学生汇报后老师小结: ①结果都是十几。

②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凑10)掌握了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快又准的计算9加几了。

那我们了解了这个规律,那我们计算9加几时是不是又快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练一练。小精灵出了一道题,想请一个同学来和小精灵一起考考大家。一个学生带着头饰手拿着9+的卡片在数字卡片上移动。学生说出得数。

师:小朋友们真棒!通过了小精灵的考验,那现在,我们也一起来考考小精灵好不好?

学生说得数,小精灵移动卡片组成相应算式。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计算9加几,小朋友们你们都掌握了方法吗?那小精灵掌握了吗?

播放录音小精灵:我当然掌握了,我还要回家把今天学的告诉我的爸爸妈妈呢?小朋友们,再见!

师:小精灵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那我们今天回家也把今天学的告诉爸爸妈妈好不好?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练习》教学设计

九加几

九加几

“九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