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同时也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跨入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初步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新的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感到好奇和兴奋,也容易感到不适和遇到困难。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进入大学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这里聚集着众多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大学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有浩瀚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使大学生接触广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同学们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大学有浓厚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是知识传播和运用的基地,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同学们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风;可以广泛汲取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可以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需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必修课之外,各专业还开设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大学阶段,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大学学习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练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和信息,是同学们必备的技能。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生活环境的变化。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要自己安排。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自理能力较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应对自如;自理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可能顾此失彼。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社会活动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多;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社会志愿服务的机会大大增加。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大学生活给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升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进人大学就意味着开始逐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理想夯实基础,需要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培养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会受到种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其中既有政治上的大是大非,也有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小节。这就要求同学们努力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致力于求真求善、向上向善、善做善为。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步人大学生活,社会交往会更广泛,学习中的难关会更多样,需要培养的能力会更全面。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同学们随时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只有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虚心求教、细心体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二、更新学习理念

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韵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坚持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不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领悟。在大学阶段,大量的自学时间、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也对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全面学习的理念。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同学们不仅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学好有利于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同学们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要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人才和各个行业的骨干,不仅要认真学习,善于思考、掌握、加工、消化已有知识,还要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式,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将来的创造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合作学习的理念。“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学习既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潜心苦学,也需要相互交流、沟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同学们要在学业上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要在合作中注重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

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最可贵的是坚持。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确立成才目标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德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始终具有关键意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同学们应当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加强修养,砥砺品行。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智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人才的基本条件。同学们需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同时,同学们还要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才能胜任现在的学习任务和将来的工作职责。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加强审美修养,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大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应当着力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这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同学们正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难得历史机遇,要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展现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当今时代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既需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又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第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第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第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与社会主义法律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一,社会主义法律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第二,社会主义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第三,社会主义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和引领作用。要通过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使法律成为饱含道德价值的良法;要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使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弘扬和遵循,并成为衡量执法、司法合理性的重要标准;要通过全民守法,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公民内心的信仰,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持以道德滋养法律,以道德丰富法律,以道德支撑法律,以道德精神和价值促进并引领全社会信仰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锤炼的结果。只要坚持去做、用心去做,每个人都会不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是与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应当始终恪守道德和法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逐步树立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同学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范畴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更清晰地揭示了这个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全部奋斗,蕴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明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社会的大德。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发展进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思想观点,特别是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说,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人心工程、灵魂工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深化理性认知,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断力;增进情感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明确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注重实践履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真正把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予心、外化于行。

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同学们进人大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法律观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要在充分认识学习本课程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一、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大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本课程,能够帮助同学们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方向以及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法。

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本课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用深刻的哲理和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同学们获得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确立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正确立场,掌握启迪智慧、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德与才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德为立身之本,才为立身之基。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德是前提和灵魂,才是能力和工具。同学们只有摆正德与才的关系,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才能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要求,避免走人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各方面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学好科学理论。这里所说的科学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构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贯穿本课程的灵魂,也是学习本课程要把握的重点。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道德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解答;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法律法规,进行了集中的讲解和介绍。在学习中,同学们既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更要着重把握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掌握基本知识。本课程包含丰富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和法律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课程,要注意汲取和把握这些思想成果,加强道德修养,培养法律素质,提高精神境界。要在学习好本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注重联系实际。理论学习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而具体。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真正领会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要积极主动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实际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理解。

坚持学以致用。本课程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习本课程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古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以致用,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才能实现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学习目的。

口学习思考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3.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口阅读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通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同学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们也会不断地调整、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科学的理想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会使人们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不同类型的信念。

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一方面要承认这是正常现象,不宜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也有共通之处,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信念。一个人的不同信念之间常常具有内在联系,并形成有机构成的信念体系。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由于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信仰。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也正因如此,人们常将理想与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

(一)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也能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二)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既定人生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无数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奇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具有披荆斩棘、锲而不舍的动力。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这是因为,同学们在大学时期将面临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需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同学们应当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人生富有价值。

(三)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同学们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学习进步同祖国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应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人在社会中生活,总要担当各种各样的任务和责任。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责任就是历史使命。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发愤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去曾有种种同情人民群众的思潮或学说,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用科学理论揭示了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和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但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作为一个以指导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和文明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160多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走向。虽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但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未来。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学说、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实践,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努力。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一切有志于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大学生,都应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虽然中国共产党曾出现过失误,但是,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帮助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最大的特点和特有的政治优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毅力狠抓落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中国共产党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有一支集中了全民族先进分子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和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 会变革。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 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①新中国成 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开创 性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 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学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之才。

(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和斗争,许多志士仁人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展望未来,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三节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二者的桥梁。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确,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和敏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往往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看不到二者统一的一面。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还是“现实”一点好,甚至有人因此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遭遇到一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难以体会到实现美好理想的巨大幸福。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勃然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多少艰难的尝试,多少惨痛的失败,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实践不仅没有被扼杀,没有像西方某些人所预言的那样进入历史博物馆,反而在长期的艰辛探索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但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理想,经过艰难曲折的锤炼,必定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真理之光。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之祸,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而不堕,终于在逆境中以顽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上,凡有成就者,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多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讲艰苦奋斗,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艰苦奋斗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贫困地区和人口。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统一的青年才能够在社会上大有作为。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社会理想代表和反映着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同样,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人是社会的人,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换句话说,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一个人不顾自身所处时代的召唤,脱离自己所归属的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把个人理想等同于纯粹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一定会在现实中碰壁,他的追求和向往最终也难以如愿以偿。

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之中。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这一社会理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方向指导性,能够指导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那种认为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无关,甚至认为社会理想压制个人理想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大学生要在社会理想的指引下,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大胆设计、勇于追求个人理想,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立志当高远。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励志警句。如,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竞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代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立志做大事。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如果一个人不顾自身所处时代的召唤,脱离自己所归属的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值得我们去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年学子们说,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与雄心壮志、力争上游并不矛盾,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就无法攻尖端、攀高峰,有时表面上看好像是爬上去了,但实际底子是空的。华罗庚认为,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叫雄心壮志,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我们每做好一项工作,都是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都是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只要是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劳动者,都是伟大的。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最现实、最需把握的是今天。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趁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中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与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口学习思考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口阅读文献 1.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最根本的是要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弘扬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精神,涵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塑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在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中,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之一。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无异于禽兽。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基于对精神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时刻对私欲、贪欲保持警惕。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道德理想是激励个体的精神内驱力,是凝聚社会整体的精神力量。如,儒家把“仁”、“义”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墨家把“兼爱”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提倡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摩顶放踵。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道德理想主义情怀,无数志士仁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心怀天下,利济苍生,为追求道义、实现理想而上下求索。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国古人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古代思想家们不仅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而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如“改过”、“慎独”、“重行”、“内省”、“自讼”、“居敬”等修养方法,以及家庭教化、学校教化、乡里教化等教化方法。所有这些,无不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人的境界有不同的层级,如儒家认为,人生境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这些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境界说和诸种理想人格,虽时代不同,类型有别,但其共同点是关注人的精神品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强调要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明确指出民族复兴不仅表现为经济腾飞,更要有中国精神,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提振全民族的精气神,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兴国强国之路,首先需要兴国魂、强国魄,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以高扬的精神旗帜为指引,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近代以来,中国精神始终是激励和支撑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前赴后继、英勇拼搏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一步一步接近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重重磨难而不断走向辉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儿女始终高扬中国精神的旗帜,并根据时代和实际不断赋予其新的生机活力。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在当代中国,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综合体现。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能力和军事力量等硬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精神状态等软因素。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提振全民族的精气神,激励广大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①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中国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人民族精神之中。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价值认同的标识、传承发展的支撑,是推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既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与热爱,中华民族才能求同存异、团结统一,在自己的国土上繁衍生息,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它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历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都站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主张用信义、和平的方式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友好相待。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的颂歌。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这不仅表现在各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 “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关系问题上的宽宏胸襟。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事例,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进行和平交流的历史见证。

勤劳勇敢。自古至今,勤劳勇敢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德行的各个方面,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立国之本。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勇敢是广为推崇褒扬的美德,它要求人们无论是遭遇险风恶浪,还是面对残暴权势,都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将个人得失、贫富、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具体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奋斗。

在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中,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都贯穿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爱国主义在理念和行动上都发挥了核心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会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而变得更加厚重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游子。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亲的报答。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还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占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和最高利益,这种利益高于各个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紧紧地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彼此的心连在一起。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要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从中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都是同我们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甚至对立的方面。爱国主义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具体链条中去进行评价。爱国主义是对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热爱,我们应当尊重历史,不苛求古人,既充分肯定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又要看到这些人物、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历史局限性,从爱国主义的丰富表现中升华出爱国主义的普遍情怀。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千百年来,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就是深深融人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代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丝毫犹豫和退让。骨肉分离和纷争,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只有骨肉团聚、祖国统一,才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企盼和福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近代以后,长期的内忧外患,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山河凋敝、国力日衰,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无数爱国志士发愤图强,努力探索和寻求民族复兴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爱国主义在推动祖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一定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多少代人所企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干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把维护祖国统一放在突出位置,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跨国界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这种情况使有的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了。

事实上,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实情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获益的同时,也要面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自己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只有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对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钱学森是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亲的赤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作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荣誉面前,他说:“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实际上是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损害别国的主权和尊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统一世界,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而且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走上了争取实现全面小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的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糕豢蒺蒸羹缓

社会主义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同样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昭示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矗立着一座座爱国主义的丰碑。透过这一座座丰碑,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体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骨,而且也能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谋利益的艰辛历程。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并躬身实践的光辉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也是一致的,这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作为港澳、台湾、海外的中华儿女,不一定赞成祖国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却不能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不能不拥护祖国统一。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求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

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都会遭到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生活在祖国大陆之外的一些同胞对大陆缺乏了解,对于他们的行为应当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奋斗。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一)推进祖国统一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大好形势,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a 推进祖国统一,必须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民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把坚持一国原则与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必须遵循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在法治的轨道上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必须坚持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港澳社会求稳定、谋发展、促和谐的主流,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促进港澳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

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取得更多积极成果,努力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增进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始终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双方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把握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推动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迈进。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在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的基础上,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有着广阔空间。两岸双方应该为深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采取更多积极举措,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创造更加便利条件,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产生更大效益,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两岸关系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两岸双方应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心心相印、守望相助,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应尽最大努力做好。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统则强、分必乱。”“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然是对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必须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不能有任何妥协。“台独”分裂行径损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挑动两岸对抗紧张,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要贯彻《反分裂国家法》,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 大学生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自觉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感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促进民族团结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大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

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努力增进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各个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

认清“藏独”和“疆独”等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分裂分子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在危急关头、关键时刻,要立场坚定、挺身而出,敢于同各种分裂活动作斗争,坚决捍卫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在国家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增强国防意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大学生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自觉接受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教育训练,始终关心国防、了解国防、热爱国防、投身国防,积极履行国防义务,成为既能建设祖国、又能保卫祖国的优秀人才。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兵役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大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如实提供有关证据、情况的义务,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不得非法持有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义务等。对每一项责任和义务,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勇于担当,尽职尽责。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喊出的响亮口号。这个口号鼓舞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改革创新精神也由此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勇做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它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改革是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带领人民破除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取得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这种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正是在紧紧围绕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勇于打破与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束缚,从不合实际、不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错误和教条式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体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自甘落后、故步自封,也不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躺在代表历史的功劳簿上自满自足、裹足不前,而是以“落后就会挨打”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自我警醒,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发精神和竞争意识自我激励;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有“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闯劲,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劲。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这一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实践过程中的精神风貌。如,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形成的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在筹备和举办重大活动中形成的奥运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些精神代表着时代的最强音和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充分展示和生动体现,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也是全面的创新,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规律不仅表现为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实现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也表现为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推动改革事业的全面深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是否有敢于“改”的精神和敢于“破”的勇气。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通过全面的改革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面向未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新时期的大学生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应当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时代挑战,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陈规陋习最易束缚人的思维和手脚,未知常常令人心生怯意,创新创造的过程往往充满艰辛。改革创新,首先要求人们必须树立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突破难关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前行。

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为他的书斋题联自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时刻以“领异标新”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赶浪头、不趋风气,而应似二月之花,一花引来百花开,自辟新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敢于大胆突破陈规甚至常规,敢于大胆探索尝试,善于观察发现、思考批判,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大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创新创造的重要前提。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未知领域可能是人类认识的盲区,也可能是人类实践的处女地,人们常常因其充满未知的风险而停下探索和求新的脚步。但从另一方面说,未知领域也往往蕴含着发现的沃土和创新的机遇。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路漫漫其修远兮”,最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需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信心。

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创新是在常规中闯出新路,创造是从无到有,是零的突破。相对创新创造,模仿因循更为轻松容易,但其价值也难以与创新创造相提并论。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青年应是最少保守、最少守旧的,也应是常为新、敢创造的,理当勇于开风气之先,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二)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改革创新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时代大潮中,有人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随波逐流,有人则意气风发、力争上游、拼搏进取。这两种不同选择的根源,除了信心和勇气外,更在于是否具有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人类社会无论重大还是细小的进步,都是由改革创新而非因循守旧推动的。无论古代的指南针、活字印刷,还是当代的航天深潜、3D打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不断求索的艰苦创新;无论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还是建筑园林、衣饰美食,文化艺术进步的生命活力也在于其推陈出新;改革旧体制、开创新局面,更需要艰苦卓绝的变革与创新。

古往今来,每一项改革创新中都充满艰辛、奉献甚至牺牲,没有一种推动社会进步、造福苍生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很难支撑人们克服和战胜改革创新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曲折磨难。李大钊曾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警语,“铁肩道义”就是其“妙手文章”中的责任与使命。

当代大学生正值创新创造的人生时期,理当培养起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在改革创新中奉献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改革创新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玄谈,而是必须付诸实际的实践实干,既需要树立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的思想理念,也需要培养和增强将改革创新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和本领。

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改革创新之所以能够推陈出新,提出前人不曾提出的新思想,推出令世人敬仰叹服的新创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创新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推行任何一项改革,作出任何一项创新,都是站在前人积累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缺乏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盲目追求改革创新,往往容易流于不切实际的空想,或者是“无知者无畏”的蛮干。无视或轻视专业知识学习,不可能担负改革创新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应从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起步和人手,而不能好高骛远,空谈改革,坐论创新。

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创新思维与守旧思维的区别在于,守旧思维往往求同、模仿,创新思维则注重求异、批判而不甘落入窠臼和俗套;守旧思维被动回答问题,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守旧思维往往机械、线性、封闭,创新思维则灵活而开放,发散而多维;守旧思维提出的观点人们往往因熟悉而易于接受,创新思维则常常因“异想天开”而被怀疑甚至嘲讽。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应自觉培养创新型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当代大学生于青春年华逢改革盛世,应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深深体悟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锤炼改革创新的意志,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和生力军,努力走在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前列。

学习思考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阅读文献 l-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4.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系统学习人生观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的生命过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贪图私利甚至卑鄙邪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一、人生与人生观

领悟人生真谛,就需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人对自我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对此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其世界观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和腐朽观念的侵蚀,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其世界观也往往会随之变化。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古今中外众多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从而在面对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在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把追逐个人私利视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把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义务视为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

可见,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高尚的人生目的集中体现了人生的真、善、美。同学们应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努力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自觉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二)人生态度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如果不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对什么事都显得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实际上是庸碌无为的人生观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抱着“浮生如梦”、“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态度,其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人如果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虽然人生道路很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虽然人生问题很复杂,但要害在于把握住最基本的东西。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周围的人和更多的人负责,进而对民族、祖国、社会和人类负责,做一个有价值、负责任的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游戏人生,否则就会虚掷光阴,甚至误入歧途。

人生当务实。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要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一事无成。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遵循客观规律,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更好地把人生意愿与个人情况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

人生应乐观。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体现了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也充满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许多事情不会总是尽如人意、一切顺遂,也可能有失望和暂时的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能因为没满足自己的期望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消极悲观、畏难退缩,甚至颓废堕落、自暴自弃,更不能因此而轻生。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遇事要想得开,做人要心胸豁达,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优化性格,形成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不断领悟美好人生的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不能贪图安逸、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碌碌无为,否则人生就会失去应有的光彩。要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中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三)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思考价值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是人们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达到自觉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实际生活中,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然而,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身与心、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一个人自觉地追求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创造价值。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一个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待生活,处理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因为在他看来,他所选择的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三、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丰富而复杂的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大学生在确立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还要正确认识人生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正确认识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矛盾,是人生的常态,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和修养。大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首先,不要惧怕一时的失。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遇到一点挫折就轻言放弃,面对一点失败就灰心丧气,这样的人生不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失意之际坚持不懈,在坎坷之时不断努力,这样的人生才能更有意义。其次,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满足于一时的得,往往会放弃接下来的努力,以致造成最后的失败,历史上很多事件都诠释了这条人生道理。最后,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个人利益的得失只能部分地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只有跳出对狭隘利益的计较,追求高尚的道义,才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实现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社会价值。大学生要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相统一,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民族前途相联结,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展示个人价值。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追求什么样的幸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幸福,是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人生课题。首先,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等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幸福总是相对的,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同的人有相对自己而言的幸福。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其次,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和他人幸福相互联系,个人幸福只有在社会整体幸福不断增长中才会有保障。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相反,只有在为社会作贡献、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获得幸福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产生更大的幸福感,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他人幸福的相互促进。最后,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但人的幸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是幸福更重要的方面。我们要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德性和人格的高尚,注重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有生必有死,这是恒常不变的自然现象。生与死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对基本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人终有一死,生命短促而无常,才更体现出人生观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对待生与死,体现了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大学生要意识到生命宝贵、人生紧迫,珍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合理地规划,不让时间无谓地流逝。还要认识到,生死相依,只有“生的伟大”,才能“死的光荣”。人的生命只有投入到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之中,才能开发出生命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大学生应当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确立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利益关系调整和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激荡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的社会条件下,人生观领域呈现出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的状态。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大学生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才值得终生尊奉和践行。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和命题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反映了无产阶级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阐述了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深刻道理。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熏陶、感染了一代代革命者和建设者。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这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应当自觉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职位有高低,但只要科学认识人生目的,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华名利所累,不为低俗物欲所惑,就能够不断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遇,有得意有失意、有顺利有挫折、有成功有失败,只有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把个人的努力与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胸怀远大理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敢战胜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在不断开拓人生更高境界中领会生活的美好。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对人生目的的错误看法。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容易侵蚀大学生的纯洁心灵,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学们要认清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反对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视钱如“神”的观念早已有之,但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拜金主义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把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用拜金主义指导生活实践,并由此确立人生目的,其危害显而易见:“神圣”的金钱成为人的存在和全部实践活动的目的,个人生命的意义就会如人们所评价的那样,“可怜到只剩下钱了”;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再没有其他的关系,人的尊严和情感被淹没在金钱的冰水之中。拜金主义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反对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的思想和理论。人们在辛勤劳作之后享受生活,这是正当的需要,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如果把享乐尤其是感官的享乐变成人生的唯一目的,作为一种“主义”去诠释人生的根本意义,则是对人的需要的一种偏狭理解,由此确立的人生目的是不正确的。比如,一些大学生用父母辛苦劳作挣来的血汗钱比阔气、摆排场,在消费上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追逐名牌和奢侈品,有的甚至因此负债累累。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深刻认清我国的国情,摆脱享乐主义的陷阱,正确理解消费与节约的关系,确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它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在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方面,个人主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它同时还具有销蚀社会的一面。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上述种种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尽管在形式上五花八门,内容不尽一致,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它们都表达了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对人生目的的主张,反映的都是剥削阶级的腐朽观念,不可能具有劳动人民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偏狭的一己之私利。其三,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大学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认清这些错误思想和腐朽观念的实质,选择并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人生实践中完善自我、创造人生的美好价值。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人们只有找到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正确对待人生价值,不仅要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内涵和特征,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离开了社会的个体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社会是由众多个体构成的有机体,离开了个体的社会是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存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以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赋予生活实践以个性特征。不过,任何个体的人生意义都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之上,并在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离开一定的社会基础,个人就不能作为人而存在,当然也无法创造人生价值。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人的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统一及两种生产劳动成果的相互转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评价人生的价值,应承认人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量,既要看一个人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其对社会作出的精神贡献,同时还要充分肯定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同样可以对社会作出巨大的精神贡献。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应看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是人类创造并由其个体组成的,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使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至关重要。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有抱负有才能的人之所以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就是因为缺乏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客观条件。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客观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根本价值追求,为人们确定和实现人生价值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个体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素。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会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异,某一个具体的价值目标,对这个人来说是恰当的、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未必如此。因此,应当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自身条件变化较大的阶段,再加上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人们往往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作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夸大或者低估自身的能力,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者贬低自己,从而给人生价值的实现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因此,客观地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人在自然天赋上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但这并不是说,人的主观努力不起作用。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其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能力具有累积效应,能够通过学习、锻炼而得到强化。比如,一个人最初只具有参加劳动的一般体力条件,但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提高技巧、积累经验,劳动能力就会不断得到增强。大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增长知识才干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其成果的评价。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糕蒸蘩戮蘩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具有特殊的要求。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青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①

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步伐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呼唤大批高素质人才。同学们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社会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人生价值的实现就在尽职尽责、奋发努力的过程中。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但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好高骛远,畏惧劳苦,贪图安逸,最终只能虚度年华,抱憾终生。

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同学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系。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每个人都有身、心两个基本方面。一般说来,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好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同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指引,能够使大学生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希望,在逆境中找到办法,化阻力为动力。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自信心,并产生悦纳自我的情感体验,在积极进取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人一旦遇到困惑或问题,就要敢于正视它们,切不可采取逃避应付的态度,这就需要学会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当面对众多困难和挫折时,要分清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消除焦虑彷徨情绪,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增强对前途的期盼与希望。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听心理健康课或讲座、阅读心理卫生书刊以及寻求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等途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之中,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对于心理障碍较严重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同学来说,不能讳疾忌医,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增进友谊。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各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和情绪稳定。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个人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时,就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直接而具体的体现。明确个人在与他人关系中的定位,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各种需要。任何需要都是一定主体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对一定对象的需要,都必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可能有不同意见或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要自觉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和团结,自觉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同时,协调人际关系,必须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以原则促团结,而不是奉行“好人主义”,当“好好先生”。要明确是非标准,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讲正气,重大义,而不要搞江湖义气;要交诤友,而不要交酒肉朋友。心胸坦荡,坚持原则,直言规劝有错误的朋友,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才能真正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一)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与人交往应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同时,要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在交往过程中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平等待人就是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

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诚信包含着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意思,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信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

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在与他人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和修养等差异的存在,因误会、不解和意见分歧而产生人际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遵循宽容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宽容对于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当然,宽容不是怯懦,宽容不等于无原则地一味容忍退让,更不等于拿原则做交易。在实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宽容与对坏人坏事的姑息迁就区别开来。

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对增强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个人既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也能够帮助他人,因此,在交往中了解他人的困难,主动帮助他人,是交往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雪中送炭、与人为善等古训讲的道理,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努力为他人排忧解难,真诚地与周围的人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大学生与社会上的人们一样,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即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大学生要在思想上正确地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更要在行动上正确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使公平竞争与友好合作相得益彰。

正确认识竞争。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体育比赛、智力竞赛是竞争,学校里的考试、评优、人才的选拔也是竞争。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在竞争中经常遭遇失败就可能使人们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而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又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的恶性竞争,既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大忌。同学之间的竞争绝不可以不择手段,绝不可以通过损害对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家在竞争中要有规则意识,要守法守德,要讲风格、讲合作,不能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

正确认识合作。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合作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合作,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讲究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讲究合作。如果一个大学生掌握了某些文化知识和技能,却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多,也无法在工作中充分施展。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因此,个人需要不纯粹是个人的,它或多或少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也不是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的,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孤立地、不联系社会需要来考虑个人需要,将使个人需要失去基础和条件,还可能导致个人欲望、个人需要的无限膨胀,最终不仅不能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甚至还可能使个人走上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个人与社会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个人利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整体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应自觉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个人的权利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无从谈起。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个人的权利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是统一的。但是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与享受个人权利简单对应,在道德要求上,不应把是否享受个人权利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先决条件。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既尊重个性、承认物质利益,更倡导互助友爱、崇尚奉献精神。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奉献和索取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设计,过于追求个人利益,他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一个人只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充实的人,自我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人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但无论人如何进化,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不同,人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人类本身也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也有两面性,即人类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与日俱增:水源、空气、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大量的动物和植物濒危乃至灭绝,土地荒漠化,森林和湿地迅速减少,可利用资源日益短缺甚至面临枯竭,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正饱尝着因无节制地向自然开战和索取而造成的恶果。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在于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但事与愿违,大自然早已在无情地报复人类。人类如果再不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必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因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文明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谐始自人的内心,培育和谐精神,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人生环境,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人生实践,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和谐,推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融洽相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友好共生,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口学习思考

1.大学生应该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3.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口阅读文献 1.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阅读文献

2.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8月21日。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爱因斯坦:《社会和个人》《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大学时期是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影响很大。加强道德修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做一个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道德理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准确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增强道德责任感,提高道燕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努力锤炼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及历史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应该看到,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道德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或多或少地会打上阶级的烙印。另一方面,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准则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自己对社会、他人、家庭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建立在明辨善恶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善良道德品质。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的实践精神,也就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使个人、社会与他人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主要是法律和纪律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彰显了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是广泛的、深刻的,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意志、行为和品格,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道德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不是千古不变的,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道德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一部分先进分子,还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或人群还会有不同的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而同时存在着的其他阶级的道德则总是处于从属地位。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人们的道德修养也有其客观要求,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大学生应当自觉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优秀文化的主体。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良好行为规范,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道德传统,这是它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如此,如果离开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真善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就能汇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人总是需要精神力量支撑的,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中成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之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注意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之辨,而核心和本质是公私之辨。“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精神。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爱国爱民、为民族为社会舍小家顾大家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见义勇为”,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尹和“见利忘义”。这种义利观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当前提高我国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中华传统美德一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苟子则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友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在人际相处上,中国人历来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在民族关系上,中华各民族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建设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在对外关系上,中华民族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孟子所说,“恭敬之心,礼之端也”。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左传》中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不骄不矜,戒骄戒躁。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民无信不立”。苟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在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之德在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强调,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本点就在于人能够“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即能本着“仁义”行事。苟子也说,人之所以能够保持群体性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于人能够遵守礼仪,否则人就会由于争斗而发生祸乱,祸乱发生就会造成人与人的彼此分离而变得弱小,就不能胜物。总之,中华传统美德始终强调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弘扬彰显人的道德精神,以崇高的道德境界来激发人的道德主体性。

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认为“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人们应当“吾日三省吾身”。苟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

此外,中华传统美德还体现在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廉洁自律,以及刚健有为、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这是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的作用分不开的。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中华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社会的印记,在内容和形式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总结传统美德中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赋予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要立足于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发挥中华传统美德人伦日用的化育功能,使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让传统美德中蕴含的伦理精神点点滴滴地导人人们的生活生根发酵,产生化育的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当今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和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都作出过贡献。西方许多思想家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修养等进行的探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加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其对今天的中国有积极意义的精华。

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复古论则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这两种观点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是全盘复古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对优秀传统道德传承体系的建设,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既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励大学生锤炼优良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曾经指出,是否发扬革命传统,是我国民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江泽民强调要把弘扬革命道德传统同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胡锦涛强调,要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强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胜利,能够保证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因为有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有革命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渡过难关,也正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革命道德传统。历史经验表明,革命传统特别是革命道德传统,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既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励大学生锤炼优良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曾经指出,是否发扬革命传统,是我国民主革命能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江泽民强调要把弘扬革命道德传统同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胡锦涛强调,要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强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胜利,能够保证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因为有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有革命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渡过难关,也正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革命道德传统。历史经验表明,革命传统特别是革命道德传统,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识方面的“应当”。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要代表的革命者,以自己的行动甚至以鲜血和生命,成为率先践履革命道德的典范。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列宁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无数革命先烈,正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崇高的理想,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夏明翰在《就义诗》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样的豪言壮语,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发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坚定誓言。这些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排除万难、坚持斗争、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一切革命人民和先进分子的自觉要求。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为人民服务”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分界线。1944年,他在纪念革命战士张思德时,明确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对张思德及一切革命者的崇高品质的概括,强调一切革命者都要想到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和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为革命利益而奋斗,在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正如邓小平所说:“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极大地激发了革命者为集体而献身的斗志,革命队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任何道德规范都要面向生活实践。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中国革命道德的传扬,破除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破除了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旧道德观念,树立了平等意识,保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引导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培育良好家风,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准和道德风貌,树立社会新风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党员的个人道德修养,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看成是能够影响革命成败的大事,因而践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国革命事业为重,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展现出高尚的人格力量。

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一个思想空虚、精神萎靡的人,难免要被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牵着鼻子引入邪路。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正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又要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决不能使人们陷入只知谋取私利的误区之中。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树立和培养入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建设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中国革命道德,是先进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对于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渊源,增强价值观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革命者唯有牢固树立并自觉坚持革命道德观,才能在革命事业的艰难困苦中经受严峻考验;才能在身处顺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身处逆境时仍然坚忍不拔,保持应有的革命节操;才能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最大价值而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终生。在今天,发扬光大革命道德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能够帮助人们在深刻把握历史、认识社会、审视人生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生矛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道德生活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社会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改观等方面,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仍然存在着诸如金钱至上、诚信缺失、奢侈浪费、贪污腐败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腐蚀人们灵魂,污染社会风气,阻碍社会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充分发挥革命道德的精神力量,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人际关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树立浩然正气,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中国革命道德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艰苦实践,真正体会中国革命道德的本质内涵、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自觉同各种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都已经逐步确立。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对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得到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目标,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大。顺利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协调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引导人们理性合理表达改革诉求,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需要立法、司法、执法各个环节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更好地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样才能将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一个没有道义担当的政党,是无法得到人民群众信任的,更不可能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锤炼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即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并为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这一点说明,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对立的。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强调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制约下,每个市场主体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自觉、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使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为人民服务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事实证明,在我们的社会中,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岗位,也不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合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应当在给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伺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社会的兴衰与个人利益得失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靠抑制一方来发展另一方,而是要力求做到共同发展、相互增益、相得益彰。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的是可以缓和、化解的,有的则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但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国家、社会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 就不能保全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作出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最终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国家、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国家、社会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为培养个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要求,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要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同时,继续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邓小平指出: “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离开现实的道德状况,只谈共产主义道德,就会脱离实际;忘记共产主义道德,只谈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要照顾到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的思想、文化、教育和道德水平,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际关系的现实要求等,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三、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道德的养成关键在于实践,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大学生要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境界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也是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应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坚持知荣与明耻的统一,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自省自警、自珍自爱,知荣求善、知耻改过。经过反复的实践和逐步的养成,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体验光荣、领悟崇高。

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关注民意、改善民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锤炼道德品质,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应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多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其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多关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参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帮扶行动,参与城乡清洁、绿色出行、低碳环保、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等志愿服务,为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作出贡献,努力做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营造和谐的时代先锋。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道德要求。诚实即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当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心态浮躁、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等。有些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当关系自己的个人利益或遇到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求职等,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大学生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准则,自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每一位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大学生要积极参与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大力倡导节约一粒粮、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节俭节约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和人际交往中来。如,积极参与“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批判和抵制铺张浪费的行为,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自觉学习道德模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同学们要学习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怀,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创造人生价值;学习他们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在危难和考验关头挺身而出;学习他们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崇高品格,老老

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