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意语文 诗性的美

发布时间:2020-03-03 10:58: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意语文

诗性的美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王崧舟老师,作为一个小语人,自身的语文素养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他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王老师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言: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

假期中我有幸拜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一书,书中记录了他近几年在各种大型的、专题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的讲座和报告。它记录了王老师对诗意语文不断理解和升华的过程;记录了王老师从解读文本到备课、授课、反思的一些实例,使我受益匪浅。 读罢此书,我折服于他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独到见解和文化造诣;折服于他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对文本的别致解读;更折服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以及在课堂上的体现一直是颇受关注和争议的,我的浅见是要让学生在人文性的形式或语言中掌握语言的工具性。然而他所执教的《去年的树》就真正让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统一,这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诗性的洗礼。王老师起承转合间的流畅诗意深深吸引了我,最终汇聚在我心里的只有一个字——美!

在这节课中王老师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教师确定了一条情感主线:友谊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的真诚对话。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教学历程中的一个鞭策。

在教学中,王老师抓住三个主要场景,分别是鸟儿和树告别的场景,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情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

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淡淡伤感的友情而感动。而更为作者设下的那么多的情感空白而震撼。小鸟的那份执着和忠贞,友情和诚信,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教师一遍遍地让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一遍遍地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动着自己。当我们的学生学会了感动,学会了“用眼睛吃东西”,用精神来营养自己。那么看到真,会去追求,看到善,会感动,看到美,情感就丰富了,心灵就充实了,趣味就提高了,素养就全面了,人格就健全了。

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教师让学生读,让学生变成小鸟读,学生提问:“

1、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2、鸟儿为什么两次都盯着灯火看了一会?这两次有什么不同?

3、每次说话小鸟心情怎样?学生解答,教师适当引导。这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后教师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练笔的环节,写写小鸟怎样地说,在旁白处加上表示人物心情、表情的词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水到渠成把心里感受写出来,填补空白之处。做到了听说读写相结合。

诗意不是单纯的诗意,训练不是生硬的训练。王老师能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一切都做到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诗意的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有较为渊博的知识和对生活的欣赏,有意识地加重语文课堂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内蕴,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够以自己的儒雅、自己的博学和自己对生活的深切而独到的感悟深刻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诗意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浸泡的学生,语文的素养能不得到全面提高吗?

另外,书中讲了文本细读也让我感触深刻,王松舟老师说文本细读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就是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嚼,慢慢赏,才能读出味道来,更重要的他认为文本细读就是想王老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文本中出生入死,你的精神,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就会脱胎换骨,等你从文本中出来时,你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你了!王松舟老师说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度人人自度!”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诗意的语文教师。争取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语文路漫漫,吾将倾心而求索。

诗意语文 诗性的美

诗意语文

不懈追求诗意语文的至美境界

抒情诗性

诗意语文读书笔记

感受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读后感

关于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精要

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歌教学随想

诗意语文  诗性的美
《诗意语文 诗性的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