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蜜蜂引路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2: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蜜蜂引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长治市城区东街小学

陈月爱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主要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投影仪、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列宁和蜜蜂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提出问题:

(一)提问题

1、师板书“蜜蜂”,你们喜欢小蜜蜂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

2、谈话:蜜蜂,这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它们不仅勤劳,还能给我们带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蜜蜂引路》的故事。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二)炼问题

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提炼出两个主要问题: (1)蜜蜂帮谁引路? (2)蜜蜂怎样引路?

二、走进文本,分析问题:

(一)探问题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蜜蜂帮谁引路?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课件出示句子(课文最后一句),理解“向导”一词,说说“向导”在文中指谁?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列宁的资料,了解列宁。

2、指名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养蜂的人看到列宁时的表情如何?给“惊讶”找一个近义词。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1)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2)“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3)列宁去过养蜂人的住处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理解养蜂人的惊讶。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列宁又想找养蜂人,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回答。

(1)相机理解“往常”的意思,比较“常常”与“往常”。课件出示练习:选词填空。

(2)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可是„„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二)辩问题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可他又没有去过,但他发现了一个好向导——蜜蜂,蜜蜂是怎样为列宁引路的?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用“△△”画出表示花丛,园子,小房子位置的词。

2、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随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出“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请学生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3、列宁一边走一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发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同桌探究,然后全班交流;

(列宁发现许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细地观察起蜜蜂来,因为他想到了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的。接着,他根据蜜蜂往回飞的路线观察到了花丛、园子、小房子,他看见蜜蜂飞进了园子,小房子就在园子旁边,所以他想养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养蜂人的住处。)

小结:列宁在仔细观察后,认真思考了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的关系,于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门。

4、指名读第三句,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开门的“果然”是养蜂人?(“果然”一词的意思是结果和预想的一样,表明结果和列宁所想的完全相符合,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判断是依据自然规律,是合情理的。)用“果然”说一句话。

(三)解问题

1、看板书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一起画一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像列宁这样,先仔细观察,再认真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走出文本,解决问题:

1、生活迁引理问题

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类似的经历。

2、明问题

口语交际练习。续编故事: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后,会说些什么,还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

3、延问题

鼓励学生课外继续阅读列宁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做出判断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

长治市城区东街小学

陈月爱

《蜜蜂引路》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它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简单画出线路图。能区分“往常”与“常常”表示不同的意思。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养蜂人见到列宁时惊讶的语气,并体会人物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特点。

《蜜蜂引路》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在本课教学中,我能按照预设的目标让学生自主质疑、解疑,以问题引领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读书中理解课文的含义,并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如:小组合作、同伴交流、师生对读。并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利用简笔画画出列宁怎样通过蜜蜂找到养蜂人的线路图。

在深读课文时,我抓住第三自然段为学习重点,从第四自然段入手,以课文最后一句列宁笑着说: “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这里来的”为切入点,引导大家质疑:向导指什么?蜜蜂不会说话,不会指示,真的会给人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然后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读一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他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同时还让孩子们根据课文描述画出列宁在寻找的过程中的路线图。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蜜蜂真的会引路吗?”并组织学生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中可以知道蜜蜂会引路的,因为列宁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向导就是领路的人,蜜蜂是向导,所以蜜蜂会引路。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因为列宁仔细观察,又认真地想:蜜蜂的家一定也是养蜂人的家,只要跟着蜜蜂回去的路走,一定能找到养蜂人的家。列宁是这样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虽然蜜蜂也有功劳,但主要还是列宁自己的功劳。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列宁的“功劳”。 根据孩子们的思考、回答巧妙地利用板书归纳性展示:列宁发现蜜蜂——发现园子——发现小房子,列宁想到: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列宁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列宁证明: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然后引导孩子们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孩子们在完善思维的同时更进一步体会到列宁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方法和敏锐的判断力,明白自己要拥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研究意识。紧接着让孩子们扩展想象,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后,会说些什么,还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进行续编故事,孩子们在情景演示中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到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教师只有紧紧围绕学生,多给他们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他们的潜能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回报。

从整节课来看我的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缺点,我在时间的把握上还有待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还体现得不足;教学流程不够流畅,语言不够精炼„„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贯彻和落实好新课标的理念,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落实好。做到以人为本,以创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总之,教与学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蜜蜂引路》说课材料

长治市城区东街小学

陈月爱

一、教材分析

《蜜蜂引路》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课文的主题就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简单画出线路图。能区分“往常”与“常常”表示不同的意思。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养蜂人见到列宁时惊讶的语气,并体会人物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特点。

《蜜蜂引路》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所以“朗读感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分析

针对本课及本班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

2、朗读体验法——通过读,体验列宁的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3、图画辅助法——利用简笔画直观画出列宁寻找养蜂人

4、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对列宁找的养蜂人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5、表演法——对个别词语,让学生模仿、表演进行体会。

对于本课的重点,我把讲课的主要力量放在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上。蜜蜂是怎样引路的?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来,然后让学生找句子体会来找到: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得到验证,这三个方面。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扮演列宁,说说你作为列宁,一边走一边观察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在这里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挥想象。再利用课件辅助,从而导出: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做出判断——得到验证。当课讲到这里时,学生已经对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有了清楚的认识,可以来完成课后练习:画出寻找养蜂人路线图。这时,学生对于这个练习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蜜蜂真的会引路吗?”并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辩解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列宁的“功劳”,从而体会出:并不是蜜蜂真的做了向导,而是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得来的结果。

最后,让学生来谈谈学习的收获,将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明确点出,点明课文的中心。

三、学法分析:

1、自读感悟法——学生通过自渎,说说自己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2、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验列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质。

3、表演理解法——个别词语理解时加上自己的体会表演出来。 我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具体安排为:

1、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蜜蜂和列宁的资料,从而了解相关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获的喜悦,把别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识说给大家听,这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从而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三是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题质疑,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下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能更有目的去读。长此以往,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越,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

3、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因为„可是„所以„”说说本段意思,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为什么会亲自去找养蜂人,达到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语言;在学习第三段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引路的,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列宁当时是怎么一边想象,一边仔细观察,最后一步一步找到养蜂人,让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口语训练,延伸教学。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续编故事的活动,想像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他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这样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自由组织语言,准备口语交际练习。这种教学的延伸,目的是想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资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利用简笔画,总揽全文。《蜜蜂引路》是以“找”字为线索,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我按“找”的顺序板书时画出“花丛”、“园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宁找养蜂人的三个步骤,又标明了列宁找养蜂人所走的路线,还直观地“再现”了列宁住处和花丛、园子、小房子的方位。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找”的经过,体现了列宁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蜜蜂引路教案

蜜蜂引路教案

蜜蜂引路教案

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教案1

《蜜蜂引路》教案1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

26 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教案
《蜜蜂引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