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杂说》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7: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杂说》(1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明确作者的观点。

2.查阅有关“伯乐相马”的资料,了解人才的发展现状。

3.思考本文的文体特点,了解说的文体常识。 教学目标:

⒈流畅朗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⒉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 ⒊理解课文寓意 ,感悟文章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 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刚才大家谈“马”兴致很高,今天我们跟随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来看一下他是如何说“马”的。(可以作为展示作业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一篇经典文章《杂说》(板书)。

点评:对有关马的成语或俗语学生进行回忆和展示,谈一谈你心中的马如何?把学生带入了紧张、兴奋的状态中来。

二、速读文章,了解作者及文体

1.走进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多次被贬不得志。 2.了解文体:“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散文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往往是托物寓意。我们学习过的说体文章有: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三、诵读感悟

(一)读出和谐节奏之美(教师明确朗读要求) 师:大家认为朗读诗词要达到哪些要求啊? 生:读出情感。 生:读出节奏。 生:读准语速。 生:读得语调。(教师范读后学生品读,一读要求:准字音

听节奏

悟语速

品语气)(也可以作为诵读作业)

(二)读出节奏音韵之美

师:读准了节奏和重音,文章就会读得抑扬顿挫,感受到它的音韵美。

(二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如果学生读不出意味,老师就该抽出些时间,与学生一起品读。)

四、细读品味

自主学习

师:下面让我们来品读一下本文,具体感受马给我们的启迪。 再次大声朗读课文(三读要求),结合注释和预习内容,试着翻译全文,相互质疑解疑。(展示预习作业) (梳理文言知识: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现象)。 1.师:同位之间或小组之间相互质疑,积累文言知识。 2.自主思考疑问

这篇文章的文意并不难,老师根据文意,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先自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得出你们的答案。 (注意,尽量用原文作答)

(1) “伯乐和千里马”二者是什么关系?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千里马依靠伯乐生存)【板书:伯乐

千里马

决定

依靠】 (2)千里马有什么才能?

明确: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量大)。【板书:日行千里、食量大】 (3)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遇见了“食马者”,会有怎样的遭遇?

明确:祗辱于„,骈死于„,不以„„【板书:食马者 受辱,骈死,不能行千里】 (4)为什么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才能会被埋没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几个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为何“食马者”不让千里马吃饱?)

【板书:不知马】

师:食马者不知千里马具有特殊的才能,导致千里马连普通的常马也比不上,自然难以实现日行千里的才能。

(5)第三段中,具体反映出食马者“不知马”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3.教师引导体会感情 师:“策之„„通其意”三个句子一起连用,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排比

师:排比的句子应该怎样去朗读?

明确:读出层层递进,感情越发强烈、强调的感觉 师:你觉得在这个排比句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言明确,师引导:假设你是作者,你亲眼看到千里马被食马者痛打、遭受饥饿、而且还不能被人理解。你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激愤,作者激愤的感情层层递进。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读出层层递进、越来越激愤的感觉。)

【多媒体】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食马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无知、愚昧”

【板书:无知、愚昧】

师:食马者明明愚昧无知,却还不懂装懂,觉得自己可以识别千里马,只是千里马太少,于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你们觉得,食马者说这句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多媒体】

明确:狂妄的、骄傲的

师:这可以反映出,食马者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狂妄骄傲

【板书:狂妄、骄傲】

(请一位学生来扮演食马者,想象当时食马者的表情、动作,再加上他说的这句话,把食马者这种狂态展现出来。)

师:食马者明明是主观意识上出现了问题,却把自己没能发现千里马的原因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板书 无马】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作者实在难以忍受,发出了怎样的议论?文章结尾进行了自问自答,不是无马,其实是真的不知马,巧妙地提出本文的中心句。

【板书:无马 不知马】

“无马”是食马者主观上犯的错,“不知马”才是真正的原因,作者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尖锐地摆出来,表现出作者对食马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对千里马的遭遇呢?

【多媒体】

明确:对食马者(态度)的嘲讽、控诉;惋惜、悲哀。【板书 控诉 惋惜】

五、感悟文情,象征写法

1.感悟文情

(1)结合文中反复出现的词,体会作者感情。

师:面对千里马的遭遇,作者怀着痛惜之情,对食马者无知狂妄,作者进行了嘲讽。文中还反复出现了五个“也”字,也字作为语气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请大家勾出含有“也”字的句子,从句子中去揣摩这五个“也”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从而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5个“也”字:在揣摩语气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 【多媒体】

第一个“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对象:千里马) 第二个“也”字:批判、嘲讽的语气(对象:食马者) 第三个“也”字:惋惜、批判的语气(对象:千里马)

第四个“也”字: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对象:千里马) 第五个“也”字: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对象:食马者) 2.托物寓意

师:我们回到题目,马说这个题目让我们想起了学过的另一篇文章——《爱莲说》,到底什么是“说”呢?它有何特点?

明确:古代一种议论性体裁,是文人志士借用谈论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本文是作者《杂说》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师:《爱莲说》借用莲花象征品质高洁,那大家想一想,《马说》里的 “千里马”“伯乐”“食马者”,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

【板书】 千里马:指人才

乐:

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指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点拨:在封建时代能决定人才命运的是哪个阶级)

师: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就更能体会到文中千里马在食马者的压制下 “受辱,骈死”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的不幸遭遇,实质是指人才因为统治者的无知愚昧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处于不幸的境地。 3.补充背景【多媒体:写作背景】

师:文人写文,灵感多是来自个人的经历。韩愈为什么要写一篇关于人才的文章呢?本文的主旨(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本文的写作背景。

韩愈19岁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名落孙山,第四次考中进士,因没有参加吏部考试而不能授官,他放弃了考试这条路,开始“跑官”,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之后投入地方军阀也遭受失败,从自己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下了此文。

师:请大家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行为的控诉。

【板书:流露

控诉】

师:这种将抽象的道理寄托于具体形象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人才受摧残压制的事实,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这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板书:托物寓意】 明确:托物寓意(不是“托物言志”,不是重志向、兴趣;而是重现象;)

六、活动迁移

学以致用(课外作业设计)

1.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也可以是其他人)说出原因。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章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

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模式:我喜欢-------是因为------------ 2.个性表达

观点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观点二:世无伯乐,仍然有千里马

模式:我的观点-----我的依据---------- 3.文章的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也是本文写法特色。

点评:此处写法探究 学以致用,避免学生盲目性,学生科在老师的规定下自由发挥,避免了课堂的高耗时,低效能。可谓“及时雨”,而不是“添加剂”。便于学生运用。

七、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句子或词语,和大家分享,并说明你的理由。

点评:由韩愈笔下的优美语句,总令我们心驰神往,更让我们如痴似醉。说到时代的风流人物,课堂教学中潜藏着人生哲理。文本语言连同蕴含其中的情感,正是我们要汲取的 “养料”。课堂小结真是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啊!

杂说_教案

国学杂说

杂说“九”

易经杂说(附件)

外贸单证杂说

六年级下册《数字杂说》教案设计

丧杂说的杂文随笔

易经杂说读书笔记091215(材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杂说(四)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传统文化杂说结业论文传统节日引发的思潮

《杂说》教案
《《杂说》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杂说学案 杂说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