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声声慢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7: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声声慢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以结合词人生平理解词作的思想感情。

2、通过鉴赏词中的意象来体味词人的情感、词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曾经,有位才俊因思恋才女梦至“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曾经,有位佳人因倾慕意中人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一段天赐良缘,惺惺相惜,琴瑟和鸣,所以有赌书泼茶、重阳竞诗的佳话„„ 可是„„ 国家破碎,风雨飘摇,良人竟成永诀!„„

他们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伉俪,千古传诵的人间美眷。可惜好景不长,直教才女心中生出无限恨——愁情穿越千载,今日的我们读之难免唏嘘不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板书:声声慢,李清照) 2.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如《醉花阴》)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课外资料1】

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课外资料2:易安词在国外】: 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二、听读,初步感知。

1、听录音,正音,自由读。

2、需要解释哪些词语?戚戚,乍暖还寒时候,将息,敌,损,堪,怎生,次第。

3、在理解字句的基础上再读词,概括词写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

时间:“雁过”,秋天南飞。“晚来风急”,傍晚。 地点:“最难将息”,“守着窗儿”,家中。

环境:秋天的傍晚,天气忽冷忽暖,秋风萧萧,北雁南飞,黄花满地,梧桐滴雨,满目冷清凄凉景象。

事件:找动词。寻觅,难将息,淡酒,见雁过,看黄花,独守寒窗,听梧桐滴雨。 情绪:凄凄惨惨戚戚,伤心,孤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探讨:词用了哪些意象?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意象】淡酒、急风、秋雁、黄花、梧桐、雨、黄昏。 探讨明确: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 渲染愁情 雁

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幻灯片11) 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幻灯片12) 梧桐 一叶知秋 牵愁惹恨(幻灯片13)

细雨

雨滴梧桐 却敲碎人心 哀伤﹑愁丝的象征(幻灯片14) 追问一:“酒”有何意蕴?

——引导: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深化: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追问二 “风”有何象征意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小结:瑟瑟秋风,摧花落叶,惹人愁思。 追问三:“雁”有何象征意义?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1、雁声凄惨,惹人哀思;

2、鸿雁可传书,而昔日传书人安在?触发亡夫之痛。

3、北雁南北,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忆及国破家亡之苦。 ——引导:结论:“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深化: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明确: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追问四:“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委落,堆积满地,可知当日开放之盛;今日憔悴凋零,正如过往的欢乐,欢娱越盛,今日之悲哀与追思越深。

——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追问五: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追问六:“梧桐”的象征意义?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 铸《鹧鸪天》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雨”、“黄昏”同学们自己回去搜集相关的诗句来揣摩其意味。 (6)小结。

黄昏时候,雨水打在梧桐叶上,一声声一滴滴,它敲击着震撼着作者的心灵,让原本就无法控制的愁苦更加难以抑制,终于喷薄出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 细雨

四、何以如此之愁?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奔波。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国家灭亡,失去丈夫,颠沛流离)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小结这穿越千载、超越个人的愁的丰富内涵:

丧夫之痛、孀居之悲、迟暮之哀、流离之苦、亡国之恨、故园之思„„

五、学生齐读,具体体会语言特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提问:七组叠词分别写什么?寻觅什么?结果怎么样?仔细体会这一句的语言特点。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流亡前的他太平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神态入笔写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从环境上起笔,写环境之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从心境落笔,写内心之凄怆。)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此处可小结叠词在作用:内容上起强化作用,音韵上、节奏上有音乐美。)

六、总结全词的写作特色。

提问: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感情的? 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法。

纵览该词可知,通篇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愁绪。是的,她的国愁,家愁还有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然后进行细细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八、课堂总结

从《一剪梅》到《声声慢》,相隔将近半个世纪。同半世漂泊感生平样写愁,内涵却不尽相同。真是“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她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世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跟录音一起朗读,在诵读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声声慢》 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声声慢的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