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各种字体的基本特征,认识汉字是古代先民观察自然、生活并与思维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智慧;掌握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脉络,比较和欣赏历代书法名篇,结合历史时代特点和书法家的个性特征、品德精神等品读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之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认识汉字、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是技艺、才学、品德等的综合体现,领悟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和深厚底蕴。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基本特征、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书法的基本特征

课前情境营造:各种字体和书法作品欣赏。发给教材,字帖,说明是岳麓版必修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单元,分好组。

课堂导入:同学们,从刚才展示的视频资料中,你获得的主要感受是什么?(汉字形态之美、书法之美)

在我们身边,被誉为“文化津梁,中国奇迹”的汉字文明无处不在,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是汉字文化圈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们身边也处处可见。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汉字和书法的历史,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和特征。【板书课题】

新课设计:

一.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汉字的起源

设问: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关于汉字的起源,你们知道哪些说法?(可能回答: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古书上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仓颉也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 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足迹,根据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据说他发明文字的时候,“天降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空降下谷子雨,鬼在夜里哭,龙都躲起来了,汉字的创造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但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真的是一个人造出来的吗?

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他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

那么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最初,中国先民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造字,但在使用、流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造字方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文解字》总结了六种造字方法,最主要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还有转注和假借。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展示图片】这几个字分别是?大家思考其中分别体现了哪些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从这些造字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汉字字形与自然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中大家能体会到中国古代先民的什么?(学生回答)

汉字是先民们将观察到的自然、社会生活与人类思维相结合,先民通过观察、提炼,模拟事物特征,加以抽象化,符号化,创造了文字,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创造智慧。

过渡: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的笔画、字形经历了哪些演变?(生答师板书)

2.发展演变:图画文字(原始文字)→古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今文字:隶书、楷(草、行)(秦以前的篆书称为大篆,金文在字体上属于大篆)

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这些原始的陶器刻划符号,虽然带有图画的色彩,还不能准确识读,但是与汉字有一定的渊源。文字和绘画在起源上是相通的,因此说“书画同源”。

【展示甲骨文之前的原始汉字: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刻符等】 设问: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甲骨文?是什么朝代的?(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从书写材料看,商周时期除了刻在龟甲兽骨上还有哪些材料上刻铸或书写过文字?(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牍帛书等。)

司母戊鼎更名了,你知道吗?为什么更名?

当时字体比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学术界认为“司母戊鼎”应为“后母戊鼎”,意为商王为祭祀母亲戊所铸的祭器。

甲骨文至西周演化为大篆,从笔画形态和字形结构上看大篆和甲骨文比较有什么变化?【展示图片,学生比较】

笔画上看,甲骨文线条粗细不均,大篆线条变得均匀柔和; 字形结构上看,甲骨文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大篆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文字百花齐放,不利于各地之间的交流,也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直到什么时候改变了这种局面?(秦朝书同文,秦朝统一文字,丞相李斯奉诏创制小篆。)

小篆和大篆比较有什么变化?减省了形体笔划。秦朝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小篆是官方统一字体,但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民间使用更为简易的隶书。隶书在字形和笔画上与小篆又有什么变化?

隶书把小篆圆转的弧形笔画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从字形结构看,隶书彻底脱尽了图画痕迹和象形意味,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因此隶书被看作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追求字体的便捷快速的书写方法,隶书的草写体就形成了楷书和草书,楷书有称为真书或正书,对其的简便书写又形成一门新书体——行书。【师写一个字,体会楷书草书行书的动态特点】宋代苏轼说:“真如座、行如行、草如走。”楷书像个坐着,行书像走着,草书呢?(跑着)

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由繁到简,由多样到统

一、规范【板书】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在这一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推动因素:使用广泛和频繁的需要;政治统一;行政干预;文字使用范围由上层扩大到民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快速传递信息的需要;大量的实用书写推动;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改进(毛笔的改良、纸张的发明)等。【可提示从社会需要,使用的广泛,政治、工具和材料几个方面思考】

二.书法的特征和发展历程

过渡:伴随着汉字的发展,产生了一门艺术——书法。

初期书法以实用为主,书法艺术处在自发的萌芽期。是什么时候发展为自觉的艺术呢?【生答,师板书】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由实用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我们同学中有爱好书法的,推荐一下?老师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来,我们一起用毛笔写几个字好不好?有爱好硬笔的也可以试试粉笔来展示。

【简单评价,你比老师当年强多了,老师是上大学以后才开始练字的,我们不同的书写风格正体现书法的各不相同的艺术特点啊!】

同学们,世界上有文字的民族都有书写,可唯独汉字书写发展为一门艺术,汉字书写为什么能发展为艺术?(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阐述,你的观点可能给同学、老师以启发。)

汉字的形基于自然物像,天生丽质;汉字具有丰富的造型空间和特有的情境意义;知识群体的推动和创造;录写书面语言,人们对文字实用性和求美性的追求;秦汉以来笔、墨、纸、砚的发明和不断优化,特别是刚柔兼备的毛笔的使用等等。

【师提示角度:汉字自身特点、书写工具,毛笔刚柔相济,用墨枯润有致,人们录写书面语言,对美的追求等】

我们知道,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王羲之)了解关于他的故事吗?(生自由讲述)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什么性格特点?(生自由讲述)

王羲之对楷行草几种书体都很精通。大家手中的这幅是字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的摹本,原作作为唐太宗的陪葬品埋入昭陵。唐太宗非常推崇王羲之,征集天下王羲之写的字,甚至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论》,还把《兰亭序》手稿带入昭陵。现在,我们一起以《兰亭序》为引领,共同走进古代书法艺术长廊。

【播放视频】

刚才的视频中从那几个方面解读了这幅作品?

师总结:赏读一幅书法作品,一般从笔法、结构、章法和内在情感、韵味几个方面去欣赏。

笔法,用笔细腻,横、竖、撇、捺、钩、折等随着笔势而生动展现,秀美灵动;

结构上,不同的字形态不同,就是同一个字,我们欣赏一下:【集出“之”字图】体现了什么特点?(生说:无一雷同、结构多变、独具风韵。)

章法上,字与字,大小参差;行与行,疏密相间;或斜或正,或曲或直,极具变化而又极为和谐,自然。仿佛翩翩起舞,舞姿优美,无与伦比,人们形容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内在情感方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特征。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崇尚老庄哲学,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尊重人生的自我价值,成了那个时代名士风流的一种理想。品藻人物,由此及彼,发现自然美和人格美,进而追求文学艺术美,在那个时代达到了高潮。 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王羲之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也受其影响。

这篇序文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古代序跋散文的妙品。高一语文课上大家学习过,文章中体现了王羲之怎样的情感?(生自由叙述)

“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从自然界又回到人类自身,他想到人的命运与一生,想到快乐与悲哀,想到死,也想到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们这些人……情思、哲思与文思互相激湍,有如春潮拍岸。这种思想、语言的情感透过书写而艺术地表达出来,达到了形式与情感的高度统一,成为文学与书法的双璧,影响深远。

人们通常说“书如其人”,这话怎么理解?这里的“人”包含着哪些内涵?时代特征,融合了书法家的学养、个性、品德以及表达语言时的情感状态等。

《书法艺术》一书中这样写道:书法是语言的视觉形式。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赏读部分唐代的书法作品。 唐朝是一个书学鼎盛的时期,百花齐放,群星璀璨。初唐、盛唐、晚唐也体现出不同的书风。

【展示欧阳询《九成宫》】总体上看,欧阳询的字有什么风貌?体现了当时什么时代特征?具体看字型结构,又有什么特点?

欧阳询是初唐书法的代表,虞世南、禇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杰”。初唐时期,国家统一,继隋朝之后南北文化大融合,书法出现清丽秀媚的风貌,反映出南朝秀美灵动的文化特征。以欧阳询的字为例,欧体字清新秀美,字形瘦长,结字于严谨平实中求奇险,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得寓险于正之趣。【解读《九成宫》中的“九”字】

盛唐,书家群起,风格纷呈。(学生品读颜真卿作品) 【展示颜真卿《勤礼碑》和《中兴颂》】字体上看,颜真卿的字和欧阳询比较又有什么特点?从中大家读出了什么?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雄健,雍容大度,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英勇抗贼,但也经历亲人被害之痛。 【展示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学生解读其中的情感:满腔悲愤,凛然正气】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祭侄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而是深情地自言自语地倾吐,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重复的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这正是创作成功的秘诀,也是经过长期探索而在这非常的一瞬间产生创变突破的实例。

颜真卿一生,刚正不阿,忠贞不渝,临死不屈。他为人的品格同其书法的风格一样,浑厚坚韧,正大方严。他的书法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柳公权是中晚唐书家。柳公权刚正不阿的品格与其风骨峻峭的书法相表里,均为时人所推崇。【展示柳公权《玄秘塔碑》】

唐朝还有两位狂草名家:张旭和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展示张旭、怀素的作品】同学们从中读出了什么特点?(奔放、变幻,潇洒)

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晋人尚韵”,追求脱离现实,“唐人尚法”,注重规范法度,“宋人尚意”, 倡导有意无法,通过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等。

宋元明清时期分别还有哪些书法名家代表?(生列举,简单介绍苏轼、黄庭坚和朱耷,师展示其代表作)

苏轼中年时行书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开创江西诗派。其书法点画用笔“沉着痛快”,结体舒展大度。

朱耷,江西南昌人,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能诗,书画皆精。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

时代变迁影响着书法的风格,大家今天回去的作业,列一个表格,按朝代顺序列出时代特征,主要书法家以及他们的艺术特色等。

过渡: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除了书法,还有什么? 三. 篆刻

秦汉代的印章主要是实用目的,宋元入书画,明代印章主要是为了欣赏,由文人刻制,篆刻艺术首先要有书法的功底,然后是对中国文字学有深厚的了解。有建树的篆刻家,首先是有风格、有建树的篆书家,“以我书入我印”。如吴昌硕等。明中叶以后,篆刻艺术才从书画艺术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师总结:(根据板书)汉字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以汉字语言为载体的书法、篆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中国书法、篆刻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去年(2011年)8月,教育部公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在电脑等现代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你是怎么认识的?

书写时我们每天都需要的,如果写得一手好字,每天都美在其中,何乐而不为啊?有同学说,字难练啊,当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练习的过程我们就是在品读,在欣赏,感受书法之美,也创造着独具特色的书法之美,也在领会着书法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是综合的,唐朝张怀瓘说“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 宋朝苏轼指出“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书法是才学、技艺、品德的综合体现,在其表象之外的文化精神是其作为艺术存在的根本,否则,只是一个书匠而已。对于传统书法艺术,我们要珍惜、保护,继承。要真正练好书法,除了勤学技艺,还要增强自身的学养和修养,锤炼品德。

【课堂延伸】播放一组近现代的书法、篆刻、绘画作品欣赏,学生离开教室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1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教学设计 教案

汉字与书法教案(推荐)

汉字书法欣赏

汉字教学设计

汉字教学设计

第7课 汉字与书法教案

《汉字与书法》参考教案1

第7课 汉字与书法教案

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