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0: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

第六章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

2.了解并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3.了解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 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发展的起源、机制及其结构的变化; 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特点。  教学内容:

一、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认为,应当在活动(动作)中去寻找一切认识的源泉,即 认识起源于动作。

(二)认知发展的机制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适应的过程。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实现的。

(三)认知结构的变化

所谓结构,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它不仅指具有解剖学意义的实际结构,也包括功能意义上的结构(李其维,1999)。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论

(一)皮亚杰关于阶段论的主要观点 1.儿童认知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以具有质的差异的认知结构作为各阶段间的划分标准。 3.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

4.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先前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系统。

(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三、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

两个主要批评:

1.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思维能力,而高估了青少年的认知思维能力;

2.个体的认知发展并不止于形式运算阶段。

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同化和顺应,分别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各个阶段有哪些特征?这四个阶段的特征有哪些不同之处?

第二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了解相关的实验; 2.了解青少年的辩证思维;

3.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 教学重点、难点:

1.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特点及其相关实验、研究;

2.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 教学内容:

一、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

(一)天平实验

(二)钟摆实验

(三)化学混色实验

二、青少年的辩证思维 瑞吉尔(Riegel,1973)提出,“辩证思维”是个体认知发展的第五个阶段。

三、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1)对可能发生事情的思考。 (2)提前计划性思维 (3)运用假设检验进行思维。 (4)元思维。 (5)超常规思维。

 思考与练习:

1.(1)皮亚杰等人关于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的三个实验中,哪一个实验说明青少年能比儿童认识更多不同的可逆性?

(2)哪一个实验说明青少年期个体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归纳—推理”能力?

第三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了解并掌握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特点;

2.了解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认知发展观; 3.了解认知发展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4.了解并掌握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文化情景解释;  教学重点、难点:

1.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最近发展区;

3.认知发展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4.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文化情景解释。  教学内容:

一、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一)两种工具的融合与两种心理机能的分类

维果斯基借鉴恩格斯关于人类借助工具改造自然的思想,提出工具的使用使人产生了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物质工具也成为个体行为的工具之一;

另一种行为的工具是心理工具(或精神生产工具),它指的是各种语言和符号。

个体的认知发展变存在于某种一般性的智慧产品——物质工具和心理工具之中。

(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认知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可概括为:

(1)儿童的一切复杂心理活动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2)心理机能最初存在于人际间,随后逐渐成为儿童内部的心理机能; (3)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掌握凭借词语传递的全人类的经验。

(三)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或称“可能发展区”),是介于个体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一段区。

现实发展水平,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在别人的帮助下所可能达到的水平。

两种水平之间的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二、文化人类学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研究

(一)认知发展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人类学理论强调环境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二)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文化情景解释

青少年思维的文化—情景研究取向与皮亚杰和英海尔德的观察研究的比较。

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高级心理机能?它与低级心理机能的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怎样利用最近发展区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研究范式; 2.了解凯斯的认知发展理论; 3.了解希格勒的信息加工观点。  教学重点、难点:

1.凯斯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阶段; 2.希格勒的信息加工观点。  教学内容:

一、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研究范式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类的认知比作计算机系统,通过编程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思维或认知活动。

二、信息加工认知发展理论

(一)凯斯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操作阶段 (2)表象性操作阶段 (3)逻辑性操作阶段 (4)形式操作阶段

(二)希格勒的信息加工观点

希格勒的重要思想是,将儿童认知的发展视为与生物进化有某些相似之处的一种适应性行为的发展,认知适应能力的发展与外在刺激、经验积累以及主体的自我调节等多方面因素相联系。

 思考与练习:

1.(1)凯斯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2)说一说每个阶段的特征?

第五节 青少年的信息加工能力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青少年的知识基础,了解人类信息加工过程的两种成分,了解知识获得过程对青少年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

2.了解青少年信息加工心理资源的变化及其信息加工速度的提高;

3.了解元认知能力的提高; 4.了解青少年的科学思维的特点。 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基础影响下的人类信息加工过程的两种成分; 2.元认知概念的理解以及青少年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 教学内容:

一、青少年的知识基础

(一)专家和新手的比较

(二)知识基础与信息加工

知识基础影响下的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有两种成分: 一是可以概括化为概念和关系网络的知识结构;

二是对内容进行连续的认知活动操作所需的一系列过程或策略。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2.策略和认知过程

新手和专家在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和认知过程也存在差别。

(三)知识获得过程对青少年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

专业知识不仅通过大脑中已经存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促进青少年认知的发展,知识获得本身就可以增强青少年的信息加工能力。

二、信息加工容量和速度

(一)青少年信息加工心理资源的变化

(二)信息加工速度的提高

信息加工速度是决定个体信息加工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信息加工速度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反应时。信息加工速度会因任务、被试年龄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而不同。

三、元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元认知的基本成分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Flavell,2001)。

(二)青少年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1.青少年元记忆的发展

首先,青少年元记忆的发展表现在元记忆知识方面。

其次,青少年元记忆的发展还表现在元记忆监控方面。 2.青少年元理解能力的发展

元理解——指认知主体对自身的阅读理解活动及其有关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认知、监控和调节。

包括元理解知识和元理解监控两个方面。 3.青少年元学习能力的发展

元学习是指元认知在学习领域的应用,主要指学生对自己动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的策略原则及发展的控制。 4.青少年的元认知与问题解决

研究发现,元认知独立地存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并能弥补一般能力的不足,促进个体对问题的解决。

四、青少年的科学思维

到大学阶段,青年人的思维具有了更强的科学性(Kuhn,1989),这种发展变化是一种联系理论与证据的方式的重构。

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元认知,它包括哪几个成分? 2.青少年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

第六节 智力理论与青少年的智力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传统智力理论; 2.了解并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3.了解PASS智力理论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特点。  教学重点、难点:

1.斯皮尔曼的智力理论和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教学内容:

一、传统智力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是一种心理测量学取向的理论,它包括智力的因素理论和智力的分层结构理论。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一)数学逻辑智力

数学逻辑智力和语言智力是智商测验的主要基础,包括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言语智力

把语言能力称为智力是创痛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等文字能力。

(三)空间智力

加德纳认为空间智力的核心能力是准确地知觉到视觉世界的能力,包括一个人对最初所知觉到的事物进行改造或修正的能力以及重造某些视觉经验的能力。

(四)音乐智力

音乐智力是指人对音乐进行认知、加工和创作,包括对声音的辨别和韵律表达的能力。

(五)身体运动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指一个人对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熟练操作对象的能力。

(六)人际关系智力

又称社交能力,即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其核心是留意他人和判断他人的能力,特别是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

(七)自我认识智力

自我认识智力是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这是一种关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认知能力。

三、PASS智力理论

PASS智力理论是戴斯(J.P.Das)、纳格利尔里(J.A.Naglieri)(J.R.Kirby)、柯尔比等人提出的智力动态过程理论。

四、青少年的智力发展

青少年的智力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和模式。

 思考与练习:

1.吉尔福特(J.P.Gu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包括哪三个维度,各个维度包含哪些内容?

2.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变化有哪些规律?

第八章 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了解并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了解情绪的早期经典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和关于情绪的新理论。

 教学重点、难点: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3.情绪的认知理论;

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相对历程论。  教学内容: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一)情绪的定义

四种典型定义:

(1)《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

(2)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德雷弗(A.Daliffer)的定义; (3)美国心理学家扎伊德(Izard)的定义;

(4)我国心理学家彭聃龄(1987)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情绪的表达

情绪表达(emotional expreion)是指个体将其情绪经验经由行为活动而表露于外,从而显现其心理感受,并藉以达到与外界沟通的目的(张春兴,1994)。

(三)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广义上:情感(feeling)与情绪一样,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狭义上:不完全等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的一种较为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如道德感、爱与恨。

(四)情感与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作用 3.社会调节功能

二、情绪理论

(一)早期经典理论 1.詹姆士—兰格理论

詹姆士在1884年提出了一种“反常识”理论,认为:人快乐是因为笑,人伤心是因为哭,人恐惧是因为战栗;兰格于1885年提出了类似的情绪理论,他强调血液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2.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首先反对詹姆士—兰格理论的是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及其学生巴德,并提出了一些质疑。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2.沙赫特的认知—生理情绪理论

沙赫特提出情绪受环境、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因素的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器关键性的作用。

(三)关于情绪的新理论 1.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不是认识活动的副产品,而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自身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2.情绪相对历程理论(opponent—proce theory of emotion)

该理论是对情绪状态产生时特殊生理变化的一种假设: 大脑中掌管情绪的部位,可能存在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在某种情绪状态下会产生与此状态相反的情绪。如,痛苦的情绪产生时,相对的快乐情绪也会随之产生。

 小组讨论:

1.你近期的情绪体验有哪些,这些情绪有哪些外在表现? 2.你更认可哪一种情绪理论,你的理由是?

第二节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 教学重点、难点:

1.情绪的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2.情绪的心境化; 3.社会性情绪的发展;

4.情绪结构的变化,及表情认知能力的发展。

 教学内容:

一、情绪的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内在文饰性转变

情绪的文饰性是青少年情绪的另一大特征,主要表现为情绪的表里不一致,就像戴着一幅假面具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其内心真实的情感。

二、情绪持续时间:逐渐增长,出现心境化趋势

心境化,就是情绪反应相对持久稳定,情绪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 一方面表现为延长反应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延迟做出反应。

三、情绪体验的内容: 更加深刻丰富,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

社会性情绪在个体发展到青少年时期才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 与儿童相比,青少年具有更深刻的情绪体验。

四、情绪的结构更加复杂:表情认知能力得到很大发展

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表情。表情指各种情绪体验在身体姿势、语言表达及面部上的外在表露,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

 小组讨论:

1.你理解什么是心境吗,说一说最近一个月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2.回忆自己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情绪情感特点的变化,有哪些符合今天学习的内容?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亲密感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青少年亲密感的含义; 2.了解关于青少年亲密感的理论观点; 3.了解亲密感的发展历程; 4.了解亲密同伴关系的功能。  教学重点、难点:

1.沙利文的人际发展理论; 2.埃里克森的亲密观; 3.亲少年的依恋理论; 4.亲密感的发展历程。  教学内容:

一、亲密感的含义

亲密感(intimacy)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依恋,其外在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亲密关系。

二、关于青少年亲密感的理论观点

(一)沙利文的人际发展理论

沙利文(H.Sulliven)强调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对亲密感的影响,认为亲密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埃里克森的亲密观

埃里克森(Erikson),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以自我发展为核心的人格理论。这一理论把人的一生分为前后相继的八个阶段。

(三)青少年期的依恋理论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三、亲密感的发展历程

(一)“友谊”含义的变化

儿童对友谊内涵的理解日益深刻丰富,与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密不可;

进入青少年期,他们的社会判断能力更准确,更多地以人的内在心理而非外在特征作为判断标准,开始把“亲密”作为友谊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亲密表现的变化

首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好朋友的亲密性信息的了解存在差异;

其次,在整个青少年期,青少年对好朋友的行为表现、心理变化更敏感;

最后,青少年期的个体在帮助或安慰朋友时逐步增强了其移情能力和社会理解力。

(三)亲密“对象”的变化

在整个青少年期,青少年与同伴之间的亲密行为急剧增多,而与父母的关系却相对有所下降。

(四)从同性交往向异性交往的转变

根据沙利文的理论,前青少年期和青少年早期的友谊关系出现了十分明显的性别分离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由与同性交往向与异性交往的过渡。

四、亲密同伴关系的功能

1.青少年期亲密感的发展有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和性别的社会化。

2.由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过程中,个体通过与同伴的频繁交往,了解很多在父母那里无法得到的信息,学习了大量的生活经验。

3.另外,交什么样的朋友以及交往的内容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亲密同伴关系的作用(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只有健康的亲密同伴关系才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 小组讨论:

1.你觉得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和与同伴的关系有哪些不一样?他们分别在你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四节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及情绪调节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青少年常见情绪困扰;

2.了解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应该注意的几方面。  教学重点、难点: 1.青少年自卑感、焦虑和抑郁的表现及克服; 2.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 3.青少年高焦虑状态的预防;

 教学内容:

一、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第一,情感倾向趋于稳定,但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

第二,强烈爆发的情绪和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有时会因冲动而犯错误。

第三,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所提高,情感表露越来越具有文饰、内隐性的特点,并且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第四,亲密感迅速增强,同时出现两性爱恋的萌芽。

二、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青少年自卑感的特点及其克服

自卑感(feeling of inferiority)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

(二)青少年焦虑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引起青少年焦虑的原因主要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

(2)考试焦虑是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过分担心考试失败并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

(3)大学生中另一常见的焦虑类型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而产生的焦虑。

(三)抑郁表现及产生原因

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

 小组讨论:

1.遇到情绪困扰(如考试焦虑),你是怎么调节的?

 参考资料:

1.张文新主编.《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张进辅主编.《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2;

3.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脑发育.李艳玮,李燕芳.心理学科学进展,2010.4.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程涛, 李寿欣.山东师范大学,2004.5.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魏义梅,付桂芳.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发展研究贾德梅.徐光静,李洪玉.人力资源管理,2010.7.大学生认知风格发展:4省4460份问卷.王丽,陈旭,张晓露,孙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8.试析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与教学的关系.王宗箎,史秋衡.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9.大学生认知方式与职业选择的关系研究.石婷,李寿欣.山东师范大学,2009.10.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探析.岳宝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

11.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牛慧娟.现代教育科学,2008.12.音乐欣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余艳丽,许波.河南大学,2010.13.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情绪的关系研究.刘恋,葛喜平.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心理学,2012.14.情绪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史倩,张妍.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15.抑郁青少年快感缺失与情绪表达的相关研究.何庆欢,豆春霞,彭子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6.大学生负性情绪问题的文化调适研究——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刘桂荣,郭淑新.安徽师范大学,2014.17.经典音乐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黄卫平,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2007.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1

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精华

发展心理学测试题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期末试卷

发展心理学 读书笔记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