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紫金县富县强镇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9:49: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紫金县富县强镇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市富县强镇(东源)现场会精神,按照构建“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构想,致力实施“强工业,重‘三农’,兴科教,旺旅游,优环境,促和谐”六大战略,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的富县强镇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苦干实干,扎实推进富县强镇工作,全县社会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富县强镇主要成效

2010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4.3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3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13%。实现工业总产值85.3亿元,比增18%,工业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提高到36.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3亿元,比增7.6%。三大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36.46:27.91:35.63调整为27.07:39.98:32.95。税收总收入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分别比增30.6%和21%。财政自给率达到40.7%。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实施西部带动,中部崛起、东部保护‘三大战略’,主抓河紫高速、扶贫双到、计生创优、信访维稳‘四项工作’提升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狠抓落实、干净干事、构建和谐‘五种能力’”的工作重点,善谋实干,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态势良好。

(一)抓重点克难点促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政策,突出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按照“优规划、控土地、清项目、重经营、建基础、育产业、明责任、强队伍”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临江、古竹、县城三个工业园,全力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2009年,顺利合并县城三镇,组建紫城工业园,全面启动“中部崛起”战略,与西部形成“双核驱动”发展格局。目前,三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33.12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建成区10.2平方公里,落户企业109家,初步形成了制药、眼镜、钢铁、五金、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2010年,新引进项目9个,协恩塑胶、台金数控、鹏鑫电器、清华三新、创奇小区、超然汽车城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家。古竹新泰眼镜增资扩产,投资4亿元的汇骏光学城准备投产。投资4.5亿元的宝山天鸥矿业准备上市。投资2亿元的立国制药总部从深圳迁至蓝塘,成为我市新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全省最大的民营轧钢企业德润钢铁新增第二条生产线并投入运营。投资3亿元的龙头马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加值85.3亿元和2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19.5%。

2、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按照“抓调整、固基础、建基地、创特色、扶龙头、强核心、兴科技、促流通”和“一减一缩进两市”(减少农民、缩小农村,农民进城市、农产品进超市)的农村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7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41个。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和袁隆平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基地。春甜桔、茶叶、山楂、柠檬、油茶等特色林果种植发展到5.9万亩,春甜桔被国家列为东江上游产业带建设项目。2010

年,把扶贫“双到”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省率先召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场会,争取各级单位帮扶资金9261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139个,5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完成村集体脱贫目标,40%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人均纯收入比增13%。

3、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强势推进旅游开发,全县旅游实现从点游向线游转变。御临门温泉度假村荣获“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称号,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0年引资20亿元建设

二、三期工程,力争用3-5年建成国家5A级景区。修编越王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建设越王山旅游大道。临江明湖生态旅游度假村、盘古原生态休闲度假区,古竹石窟风景区、潮沙玫瑰园等项目扎实推进。2010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8.1万人次和2.1亿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房地产、保险等行业快速发展。投资100亿元的河源华南城已投入26亿元,首期建设的“十里东岸”项目已隆重开盘;二期物流项目正在开展征地等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粤东北最大商贸物流基地。科学经营土地和公共资源,2010年储备土地98.5万平方米,挂牌出让、转让4.9万平方米。

(二)抓基础增投入促后劲,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围绕“主攻高速,构建三网”的目标,坚持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竞争力。紫金人民百年期盼的河紫高速公路已进行勘察设计招标,今年动工建设,三年建成通车。全县公路网络主骨架S120广下线和S242河汕线改造列入省“十二五”规划,行政村道硬底化改造全面完成,环市路紫金至龙川公路基本建成,城乡道路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电力电网建设有序推进,2010年投入7200万元改造城农配电网,全面解决无电村(点)群众用电问题。投资91亿元的东江沥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今年底可建成试运行,未来15年紫金工业用电基本无忧。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54宗,农村生产活条件有效改善。有线电视光纤网、移动传输网、宽带网覆盖面不断扩大,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进展顺利,实现“村村配电脑”、“村村通宽带”。加快县城和集镇建设,县城自来水工程、千家寨生态公园、中山公园扩建、杨屋墩大桥、紫五路、建国路改造等市政项目扎实推进。积极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力开展创建省市卫生镇村工作,成功创建“省卫生县城”,县城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三)抓规划重保护促协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大力践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坚持“环保前置”审批原则,把好项目准入关,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亿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县城环保型垃圾中转站基本建成,临江、古竹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基本完成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力度,加强对速生桉植的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2%,成功创建“省林业生态县”。全县环境质量良好,环保责任考核连续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良等次。

(四)抓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十五”以来增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著名商标5个、省级专业镇2个。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县四中、县四小、县青少年宫,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高中毛入学率由43%提高到86.6%,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连年稳居全市前列,紫中、县职校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和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严格按省的要求完成了教师“代转公”工作。充分挖掘和弘扬客家文化,花朝戏剧团入选省首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加强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开展苏区革命遗(旧)址群修复工作,红军亭、“血田”纪念广场、纪念堂、展览馆等一期工程建成开放,苏区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古竹东江特委和后东江特委旧址的修缮工作已完成,“客家古邑•红色紫金”成为地方名片。孙中山纪念馆正在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并已建成159间。县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县运动会和第二届职工运动会,黄塘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激流后备人才基地”。扎实开展计生攻坚,我县计生工作迈入全省二类地区管理行列;积极争创“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县”。全面完成镇薄弱卫生院改造,县人民医院康复楼建成启用,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县妇幼保健院新院正在建设,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全面完成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初步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3%以上,五保、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面完成敬老院上等级改造,县光荣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建成使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加强普法教育,推进公正司法,开展平安创建,群众安全感增强。综治工作考核连续5年被市评为优秀,县检察院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组建县、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工作站,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镇委书记或镇长与县领导每月两天同步接访制度,在全市率先开通县领导和各镇各单位一把手“公仆信箱”,推动网上信访。信访工作连续3年被市评为先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了种类事故的发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效加强。残疾人事业和老区建设扎实推进。群团组织建设稳步开展。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抓基层强队伍促廉洁,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中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能,大力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形成了协调各方、同心协力推进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扎实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执行力,奋力抓落实”作风建设等活动,全县党员干部素质全面提升、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创造争优”活动,积极推动“三级联创”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率先在全市实行并推广农村群众事务党员代办制,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扎实开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县”创建活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出台了森林防火、环境卫生、河紫高速、商贸物流城项目建设、扶贫“双到”工作等问责制,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县级纪委“党内

开放日”、监察“社会开放周”活动,筑牢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加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完成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营造了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氛围。

在富县强镇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太小,产业支柱效应不强,结构性、素质性等深层次问题较多,土地、资金、交通、人才等要素制约仍然突出。

二是工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缓慢。 三是城镇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宜居城乡建设任重道远。

四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突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更加迫切。

五是个别部门服务意识和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工作抓落实的力度有待加大,政府自身建设仍需不懈努力。

二、富县强镇工作措施

做强做优经济蛋糕,是紫金科学发展的头等大事,要紧紧抓住“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之机,坚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园区和集镇建设为载体,用足用好省直管县财政的有力政策,推进全面创业,加快产业聚集,培育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医药、眼镜、电子信息、矿冶、物流、食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力开创县镇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以区域发展加快富县强镇步伐

根据“三大主体功能区”和产业聚集区的定位,结合紫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个中心(紫城)、两条经济带(河紫城市经济带、河紫高速经济带)、三个主功能区(西部提升带动区、中部优化崛起区、东部保护开发区)和四个经济增长极(临古、紫城、蓝塘、龙窝经济增长极)”的发展格局。西部提升带动区以临江、古竹为龙头,重点发展工业,着重以“四新”产业为方向,全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支柱产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中部优化崛起区以紫城、蓝塘为龙头,重点发展商贸旅游和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工业。东部保护开发区以龙窝苏区为龙头,重点保护生态环境和红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适度发展资源加工制造业,开发风力、水力、瓷土等资源。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通过资源配置、财政转移、生态补偿、产业发展等方式激励各镇、各部门大力招商引资,以大招商推动大开放,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二)坚定不移抓发展载体,以项目、园区和集镇建设加快富县强镇步伐。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2011年,重点抓好245亿元投入的项目建设,六大项目推动紫金发力快跑,即是抓好投资110亿元的河紫高速,100亿元的河源华南城,20亿元的九和温泉

二、三期工程,9亿元的古竹沥口电站,3亿元的龙头马乳业,3亿元的临江明湖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同时,着重以“新泰工业园”和“汇骏光学城”为龙头,联合深圳光电子行业协会举办“光电子行业专题招商会”,力争引进2-3个眼镜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继续落实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力争广东中投国际大酒店、上义飞云寨生态旅游度假村、敬梓江南温泉度假村、苏区腾邦电子商务研发中心、兴莱鞋业等在谈项目早日签约,力促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和发展大项目、好项目要树立“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思想,不要过分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增加财税收入,也要注重社会效益,集聚带旺人气。

二是加快园区建设。继续完善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使园区真正成为提速增效的重要平台;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全面增强园区接纳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继续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的职能和权限,提高园区服务水平。2011年重点抓好紫城工业园建设,充分吸取现有园区的开发经验,按照“规划先行,富民优先”的原则,超前做好用地规划、产业规划,使其成为县城发展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中部优化崛起”的动力源。同时,鼓励各镇特别是河紫高速公路沿线镇规划建设工业小区,加快镇级经济发展。

三是抓好集镇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坚持“镇当城建”,抓好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建水平。把城建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壮大集镇产业,让集镇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加强土地清理、储备和经营力度,有序推进城镇房地产业发展,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置业、安居乐业,不断增强城镇活力。

(三)坚定不移抓富民工程,以全民创业加快富县强镇步伐

认真落实全面创业政策,大力搭建全面创业平台,挖掘民智、吸引民资、释放民力,鼓励发展家庭小作坊、庭院经济。进一步落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加快技术管理、机制创新,通过资产重组、合作经营等多种途径,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培育规模1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五亿元以上企业10家,2亿元以上企业20家,上市公司1-2家。

(四)坚定不移抓效益农业,以产业化加快富县强镇步伐

坚持做好农业产业规划,积极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是以蓝塘、凤安、义容等镇为中心发展国家商品粮基地和袁隆平两系法超级杂交水稻示范推广基地,以蓝塘为中心发展春甜桔和蓝塘猪保种、选育、开发利用基地。以古竹临江为中心发展荔枝龙眼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以龙窝为中心发展李梅、油茶基地,以紫城、中坝为中心发展茶叶、山楂基地,以水墩为中心发展板栗、高脂松基地,以上义、好义为中心发展三黄鸡基地。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市场的办法抓农业,用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思路经营农业,加快农业基本建设,加快农业结构

调整,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将特色农产品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专业镇、特色村。2011年新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省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1-2家。把扶贫“双到”工作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双转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力争取省、市和深圳龙岗区等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充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三清五改”工程,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田清、水秀、户净、水美”的新农村。

(五)坚定不移动抓优势聚集,以特色板块加快富县强镇步伐

推进富县强镇战略,必须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特色建板块,以板块求集聚,促使比较优势成为强镇优势。鼓励紫城、临江、古竹、义容、蓝塘等年税收超千万的镇担当起率先发展的重任,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县城周边镇要发挥临城优势,积极融入县城,提升新型工业化、农业生态化、旅游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水平;5个中心镇要牢固树立经营小城市的理念,推动集镇、园区和工业互动发展。同时,根据各镇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扬长避短,错位发展,集中力量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主要是依托临江镇纳入广东省手机经济产业带的优势,承接市高新区的辐射带动,抢先引进一批相关联的配套企业,大力发展新兴电子产业;依托河源华南城“物流航母”以及西部具有高速公路过境、临近市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依托古竹精细化工基地,承接大亚湾和揭阳等地区石化产业的下游产业,逐步形成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依托立国制药和正天药业,大力发展新医药产业;依托新泰工业园区和汇骏光学城,大力发展光学仪器制造业;依托天欧矿业和德润钢铁,科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培育资源型龙头企业;依托龙头马乳业,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借助御临门温泉

二、三期工程建设,把九和打造成知名的旅游重镇;借助苏区革命遗址群建设,把苏区打造成红色旅游重镇。全面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整合古竹越王山和石窟风景区等生态旅游景点,连接九和休闲度假游、苏区红色教育游、中坝孙中山入粤始祖地历史人文游,实现旅游从线游到网游的转变,擦亮“五彩缤纷紫金游”品牌。在此基础上,培植以紫金八刀汤为主打品牌的客家美食和紫金名优特产品牌,建设县城五星级酒店,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228富县强镇释放基层科学发展活力

四级协力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

强两基,调研报告

强两基调研报告

富县物价局关于我县住房价格的调研报告

镇调研报告

某某县质监局富县强民实施方案

建生态旅游强镇 提升南大门形象调研报告

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

镇卫生院强责任转作风活动调研报告

紫金县富县强镇调研报告
《紫金县富县强镇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