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圆认识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6 08:35:0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圆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

西乡县东关小学

郑小丽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材第2—3页内容。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媒体说明:通过媒体播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图片,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再展示生活中的圆形图片,让学生对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便于在后续的教学中归纳总结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2、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二、探究构建。

(一)圆的形成过程。

1、教师叙述:体育课上,教师和明明做游戏,老师固定在操场中间不动,为了保持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不变,明明拉紧一条绳子开始走动,形成这样一个图形,这是什么图形?

2、教师提问。

(1)明明拉着绳子围着教师走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你知道吗?(明明和教师的距离没有变化)

(2)老师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圆心)

(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处处可见,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画圆。

1、介绍圆规的历史。

2、教师介绍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3、教师强调:(1)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2)圆心放在针尖一脚上;

(3)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4、学生练习:(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画圆。(2)学生自己练习画圆。

(3)学生按要求画圆(两脚间距离为3厘米)。

(四)认识半径、直径和两者间的关系。

1、认识半径:教师在圆内画一条线段,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

(1)教师说明:这样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2)比赛:我给同学们10秒钟时间,请你们在自己的圆中画半径,看谁画的多?同时还要说明半径的长度。

(3)学生反馈:你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4)教师小结并板书: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5)补充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认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

(1)观察:什么叫直径?直径有多少条?长度呢?

(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出示图片:练习)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一)填表:r(米) 0.24 ( ) 1.42 ( ) 2.6

d(米) ( ) 0.86 ( ) 1.04 ( )

(二)教师提问: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三)思考:为什么车轮都要作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

四、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五、课后练习。

(一)填空。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

2、( )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3、( )叫做直径,用字母( )表示。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4、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有( )条直径。

5、(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6、在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里,半径是( )厘米。

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

8、在同一圆内,所有的( )都相等,所有的( )也相等。( )的长度等于( )长度的2倍。

(二)判断。

1、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

2、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 )

3、在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

4、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叉开4厘米。( )

(三)选择题。

1、圆是平面上的( )。

① 直线图形 ② 曲线图形 ③ 无法确定

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

① 一定是圆的半径 ② 一定是圆的直径 ③ 无法确定

3、圆的直径有( )条。 ① 1 ② 2 ③ 无数

(四)按要求画圆。

1、半径是2厘米。

2、直径是3厘米。

六、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推荐第2篇: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研究曲线图性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我们应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景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片断: 套圈游戏 :(1)六个同学站成一条线。

师问:公平吗?

生:不公平,他们到红旗的距离不一样。(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距离不相等”)

(2)八个学生站成一个正方形

师问:这次公平吗?

生:还是不公平,站在角上的远。

(3)八个同学站成一个圆

师:这次呢?

生:公平。因为他们到红旗的距离都相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4)八个同学围成圈之后不动,再去八个同学插到里面。(多八个人还是这个圆)再去八个(拥挤,但还是这个圆。)

引导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物体,让学生先对折,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对折几次后,把交点画出来。并告诉学生,每条折痕都是圆的直径。(引出直径的定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让学生用直尺量出每条直径的长度。

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会有怎样的特点? 三人小组讨论后,得出

生1: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长度都是一样的。 生2: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 „„

师: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师: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又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出半径的定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生经过自己动手量,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是相等的。

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又有怎么样的关系? 生用直尺分别量出直径和半径的长度,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d=2r 或

r= d 圆的画法

1、利用工具画圆 介绍圆规:前面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的

1 工具来画圆。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

2、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边画边想,圆规画圆一般分哪几步?需要注意什么?

3、交流

(1)让学生说说自己画圆的过程,教师示范画圆。适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画圆。

(2)小组交流画圆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反思画圆应注意什么。同时出示书中的四幅插图。

(3)小结: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4、让学生将两脚间的距离确定为4厘米,按照刚刚的步骤画一个圆,并在小组内比一比谁画得好?

5、学习圆心、半径和直径

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同时,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标出相应的字母。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一)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 用字母表示:d=2r 或

r= d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一》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我在设计本课时想到的是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更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认识圆,我让他们不仅要动脑筋想,动口说,还要动手折、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空间观念。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此之前学生就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利用课程资源,注意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活动中生成知识,使课堂气氛和谐、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和言语是无法预测的,在把圆对折时,预习过的同学直接把折痕说成了直径,我就马上肯定了他们的说法,问他们什么是直径,这样处理使教学的进行更顺畅,更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在研究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后,再通过演示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在同一个圆里两条半径的长度等于一条直径的长度,加深了他们的理解。

推荐第3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教学难点: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交流生活中的圆。

(1)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2)展示有圆形的物品图片。

2、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揭题)

3、关于圆,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画一个圆。

2、区分圆形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点?

3、将剪下来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对折几次。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圆心)

4、请同学们在圆的边上任意点上一点,然后把它和圆心连起来,就构成了一条线段,我们就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认识半径)

5、把刚才的折痕用铅笔画出来,看看这些线都通过哪里?(认识直 1 径)

6、小组合作探索圆的特征。讨论内容:

(1)、画一画: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思考: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三、成果汇报,解决问题

1、生汇报交流结果。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相等。 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是直径的1/2,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学习画圆。(1)认识圆规。

(2)介绍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现在大家想一想,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呢? (4)选一题画圆。

① 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②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 ③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

四、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1、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巩固:课本第58页做一做第

1、3题。

五、实践拓展,文化渗透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结束语:同学们对于这节课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那让我们一起伸出手给这节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年级数学上册

金鸡乡八大小学

马瑞敏 2013-10-9

《认识圆》教学设计

推荐第4篇:教学设计《认识圆》

认识圆

张宝霞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圆》第一小节。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圆,探究圆的性质,感受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性质。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圆:

师:同学们,八天长假刚过,假期之中我们度过了温馨的中秋佳节。提到中秋老师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庭院中圆圆的石桌旁,欣赏着圆圆的明月,品尝着圆圆的月饼,一家人尽情享受着团圆的喜庆,那种感觉真是惬意至极。你们这个年龄这种感觉还不会太深,有的同学可能那个时候光顾吃了,所以开学后我见有的同学的脸有圆了一圈。细心的同学出来了我这番话中最多提到的一个字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圆)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书:认识圆)

二、亲近圆,感受圆,初步探究圆。

1、视觉感受圆的美。(1)学会例举生活中的圆。

师:提到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圆?

学生举例。

(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圆,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美,激发探究欲望。

师:圆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自然界中也随处可见圆的影子,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配乐、解说)

解说词:遥远的天际悬挂的那轮圆月总会给人无限的温馨与惬意、太阳光折射形成的光环给人无限的遐想、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遥远的天体-----月球表面的山脉也是圆形的,人们称他为环形山、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也是一个个近似的圆形 、在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太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竞相开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静卧在水面上翠绿的、浑圆的荷叶都尽情体现着生命的活力,向世人展现着圆形的魅力。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的这些圆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师:是啊,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究圆的奥秘。(出示课件)

2、比较中感受圆。

师:圆,在数学中属于一种平面图形,古希腊有位数学家在对大量的平面图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师:比较一下这些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圆属于曲线图形。

3、画圆中初步认识圆。

师:这么美的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要想画一个标准的圆要用到什么工具?(圆规) (1)简单介绍圆规: 教师手拿圆规问:画圆时手捏住的地方叫什么?(柄)下面这两个叫什么?(脚) 师:下面就用你手中的圆规试着画出一个圆。

(2)学生画圆,教师巡视,挑选不规则圆,前面展示。

师:同样是使用圆规画圆,为什么这些同学竟创造出这样的圆呢?看来画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谁来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按照学生的做法演示画圆。 要求学生再次画圆。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A、认识圆心: 师:(随手拿起一同学的本子)同一把圆规画出的圆,为什么一在左一个在右呢?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圆心并指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画圆时,圆规针尖所在的点就是圆心,用字母0表示(教师板书:圆心0)请同学们在你画出的圆中标出圆心0.圆心的位置发生变化圆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圆心决定圆的位置.B、认识半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还发现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大,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小,在画圆过程中什么又决定着圆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两脚间叉开的距离决定着圆的大小。 师:对。(教师演示)我们把圆规两脚间叉开的这段距离就叫圆的半径。(教师板书)谁能划出一条半径?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画。

师:观察画出的半径,其实它是一条线段,我们看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谁?(圆心与圆上的一点) 教师板书。 师:半径用字母R表示 学生在圆内标出半径。 C、认识直径:

师:圆的大小还可用直径描述,(教师画出一条直径)观察直径它通过了哪?两端又在哪?(给直径下一个定义,教师板书)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 要求学生再圆内画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D、随机练习:

师:请同学们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应该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那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又应该是多少呢?

总结:由此可见半径或直径都决定着圆的大小。

4、探究圆,走进圆。(1)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要想真正的走进圆挖掘圆美的内涵,我们就要对圆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你手中的圆片、圆规、直尺等这些研究工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有新的发现。 (2)汇报探究结果,全班达成共识。

(3)提出质疑,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曾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出示课件) 师:一中指什么?同长呢?这一发现与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一样)但是,老师却对这一发现提出了置疑。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教师问:难道只有圆一中同长吗?

学生解释中加深认识,理解同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是圆的重要重要特征。 师:看来我们这一发现是非常精准的。而且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国古代的这一发现整整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大家是什么感觉?(充满智慧的中国人)

三、解释圆、运用圆:

1、巧思妙想:

师:古人不仅研究圆,而且还巧妙的应用了圆。(出示课件)例如:阴阳太极图的设计就应用到了圆形。知道这幅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看一下分解图。(出示课件)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相等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已知小圆半径是2分米,通过这个条件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2、生活中解释圆:

(1)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前人固然伟大,但后人也相当了不起,在前人诸多发现的基础之上,后人不断地发明创造,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比如: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从他们身上是不是也能找到圆的影子?(车轮是圆形的)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所有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呢? 学生回答。

师:车轴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师:假如把车轮换成其他形状行不行?

(2)解释雨滴落入水面上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不光是我们人对圆格外的喜欢,就连大自然对圆也情有独钟(出示课件)调皮的小雨滴像一个个小伞兵争着抢着落入湖水,打破了湖面原本的平静,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真是美极了。

你能用我们今天探究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吗?

3、出谋划策:(出示课件)

某小区要建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形花坛,在建花坛之前首先要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然后沿这条曲线打地基、砌砖。那半径为2米的圆还能用圆规来画吗?那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花坛建成后,要在花坛内部安装一个旋转式喷水装置,你认为这一装置安装在哪比较合适?喷水的举例设为多少合适?

四、融入圆、再次感受圆,激发学生真正走进圆: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相信花坛建成后,小区的环境会变得更加的优美。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 课件出示(配乐解说) 解说:(1)S生活中的圆:中国人喜欢用圆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如:圆形的钟表、圆形的镜子、圆形的灯饰、圆形的会议桌、圆形的床(学生自己去认),圆将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格外温馨与惬意。

(2)商标设计中的圆:好多商家也钟爱于圆,用圆来设计产品商标。认识这些商标吗?(学生认)

(3)工艺品中的圆:古朴、典雅的圆形工艺散发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4)建筑中的圆:世界各大知名建筑中也巧妙的应用了圆。它们的规模、它们独特的建筑形体充分体现出圆形的魅力,体现出人类非凡的创造力。 师:同学们,看到这感觉怎样?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说出圆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圆。使学生感受研究圆的必要性)

师: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短短一节课我们还不敢说真正走进了圆的世界,只能说我们靠近了圆、亲近了圆。因为,圆还有好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去研究圆,用心去欣赏圆,真正走进圆的世界吧。

推荐第5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认 识 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及第5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认识圆》课件,光盘、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多种平面图形,也已经学习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了,大家还想得起来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吗?

2、课件出示已经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进行指认。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时候已经认出了其中有圆,从而提出:我们生活中哪里见到过圆呢?请大家仔细想想,然后进行回答。

共3页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3、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圆,那圆有些什么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板书:认识圆

二、新课

1、画圆

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个圆吧,看谁的速度最快,而且有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完成情况,对好的方法的给予鼓励、表扬。

展示速度快和画得好的作品,出示一个圆,对其进行初步认识(课件展示圆内、圆上和圆外)

2、折圆

教师让学生将已经画好的圆用剪刀剪下来,将其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并打开,反复折几次。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让学生将展开的圆进行观察,引导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课件展示这一点叫做圆心,说明: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讲述:连接圆心到圆上的一点所形成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小写字母r表示。

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中,画出半径,找出有多少条半径,并用尺子量一量每条半径,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完成,教师总结:在同一个圆中,有无线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共3页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让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自己所画圆的一条折痕,观察这一条折痕,有什么发现,使其发现:是一条线段,且端点都在圆上,且经过圆心。教师讲述这样的一条线段叫做直径,引导学生画出其他的直径,找出有多少条直径?每条直径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练习(出示):

1、下面线段中,那些是直径?

2、下面图中的线段,哪段最长?

4、画圆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这些内容了,那我们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请大家试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方法独特的予以表扬。

形成方法,并展示。教师进行演示。 练习: 根据要求画圆。

(1)半径是1厘米

(2)半径是2厘米

(3)直径是3厘米

总结:画圆要注意什么?

5、应用: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安装在哪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P58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进行讲解。

四、作业

完成P60“练习十四”第1——2题

共3页

推荐第6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杨毅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认识圆》(第55页到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会用圆规、点线工具画圆。

2、让学生经历使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3、了解画圆工具的优缺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简易的点线画圆工具 圆规 教学过程:

一、表演激趣,创设情境。

表演节目(课前互动)。谁来告诉我,从刚才的表演中你看到了什么?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圆?

观察生活中一些有圆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知道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什么圆会被广泛地使用呢?看来圆有很多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用不同的工具画圆,初步体会圆的内部特征。A、学生体验用圆规画圆。 B、学生尝试用点线工具画圆(师介绍点线工具并示范画圆。) (请3位同学上黑板画圆)

2、解决画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分别采访以上3位同学。

A、用圆规画圆你遇到困难了吗?谁能帮他解决?(板书:定点) B、用点线工具画圆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什么原因?(板书:定长) C、揭示圆心和半径。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半径在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 学生尝试画半径。

一个圆的半径有多少条?为什么?

这么多的半径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D、听说过直径吗?它在哪里呢?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一条直径。你发现直径有什么特点?(无数条、长度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等)

3、比较两种不同的画圆工具,深入理解圆的基本特征。

A、老师想把圆画到黑板的右边,怎么办?(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B、用这两种工具画圆,你觉得哪种好一些?(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半径 10米的圆。)(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小结知识,延伸课堂。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圆有这么多特点。你现在掌握了哪些特点? 正是因为圆有这么多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小到硬币,大到摩天轮、城市建筑等等。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圆的这些特点创造出美丽的图画,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的学生创作的美丽图画。

观赏学生作品(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些图画漂亮吗?其实,只要你拿起圆规,就能画出意想不到的美丽图画!你们有信心吗?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定点:圆心 o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半径 r 直径 d 在同一圆内 d=2 r

决定圆的大小

推荐第7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上网搜索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案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1.师:同学们近期我们为各种数字所困扰,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图形王国散散心,好不好?

师:看他们来了,你还记得这些图形吗。(课件出示五种平面图形)

提问: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平面图形?

2.课件出示圆,提问:圆和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它是由什么围成的。

明确: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认识圆) 3.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圆,你还知道哪些呢? (若有人提到球)课件出示篮球图片

提问: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

4.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这些图片上有圆吗?圆美不美?有位希腊数学家曾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设疑:说了这么多的圆,你能像办法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吗?

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身边的工具来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圆。

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2.教学例2 (1)画圆

介绍圆规构造(同时出示圆规实物与课件)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好,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圆规吧。看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现在就请同学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 (2)指名画圆。师巡视并搜集反例。

师:你把圆画得这么好,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逐步引导学生说: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一周。(板书)

(3)分析反例。

师:可是,有同学却画成这样的,谁来说说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分析原因。师:哦!他在画圆的时候有可能……(针尖移动了、两脚间的距离变了、拿圆规的方法不正确)

(4)师:下面请看老师画圆。 (5)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画一个圆。 学生自由画圆。

师:这次同学们都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圆了。

(6)师:现在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画一个同样大的圆,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两脚间的距离应该相等)。

师:听懂了吗?他说把针尖与笔尖的距离统一一下就可以了,行吗?

师:如果请同学画一个两脚间距离是5厘米的圆,那么我们该怎样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呢?请你确定给同桌看。(老师说明怎么确定两脚间的距离)

学生自由画圆1分钟。

(三)自学课本,初知名称。

师:我们知道平面图形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征,那对于圆,你又有什么了解呢?请自学书本P94。

1.认识圆心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对圆心的认识? 生: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生: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师:对,圆心就是圆中心的一点,我们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请同学们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

师:都找到了吗?那就在圆心的旁边标上字母O。 2.认识半径、直径

师:那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半径?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师:圆上,谁来指一指圆上在哪?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圆上有无数个点。

师: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

径我们用字母r来表示,谁愿意上来画一条半径,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圆中上画,并标上字母。

师:画好了吧,那什么事圆的直径呢?

师小结: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同样标上字母。

师:相信大家对于圆的的半径、直径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接下大家来判断一下,下面那些是半径,那些是直径,为什么?(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深化感知(教学例3)

1.认识半径、直径特征

(1)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 小组讨论: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③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这些半径相等吗?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他们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同时课件出示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2)谈一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

2.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课件出示直径、半径关系图)

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

3.认识圆的对称轴

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

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刚才我们已经深入的认识了圆,那回到我们刚开始的用圆规作图上,思考两个问题。

(1)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2)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五)巩固练习

师:听什么声音?原来是船长来了,他问同学们:“同学们,敢不敢和我一起去迎接挑战获得财富?”

1.黑珍珠号挑战(判断题) 2.勇士号挑战(填空题)

师:大家真棒!看,我们得到的财富是智慧!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老师用墨子的一句话概括“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翻译这句话吗?你对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推荐第8篇:教学设计认识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和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1.圆形学具,直尺,圆规,纸片,剪刀,图片等。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1、展示对数学圆的应用例子,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举行“抢小红旗”游戏的赛场设计,让学生评判其公平性,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圆中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你能用预习圆的知识来说说理由吗?对圆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质疑板书课题

师:这只是我们的观察,要想真正说明它的公平我们必须得验证一下。 板书:贴钥匙图:①为什么?

二、探索圆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谁说说你怎么得到的圆?

出示实验报告单,学生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汇报交流画圆的方法。

2、探究找圆心的方法,揭示圆心、半径、直径。

师:好,现在我们得到圆了,为了公平小旗应该插在哪里?

通过找插小旗的位置,找到圆的圆心,并揭示圆心的概念。好,现在找到插小旗的位置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了?“怎么做?”通过引导学生找到要测量的线段揭示半径、直径的概念。

好,在你的圆里分别画出半径、直径,并标好字母。 (练习巩固半径、直径)

3、你可以折一折、量一量去研究一下,看这样的赛场是否公平了。开始吧。(自主探究发现半径都相等):

实 验 报 告 单

提示:

1.在同一圆内的半径有多少条? 每条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直径有多少条?每条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3.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 我们的发现:

“为何这样做?”

4、反馈练习数学史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学到好多关于圆的知识,可别小看我们的发现,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就有了这样的记载:圆,一中同长也。那这一中指什么?谁同长?正是圆的这种特征才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平面图形这么的光滑、这么的饱满、这么的匀称。

三、用圆规画圆,深入体验圆的特征

1、尝试画圆,出现问题,学生汇报出现问题,掌握正确方法。

2、再次画圆半径4厘米的圆,体验圆规画圆的好处。师: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 ①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 ②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1)引导画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3)用所学的知识表述圆的大小。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你能告诉我你的圆多大吗?

4、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半径是条射线,直径是条直线.(2)两端都在圆上的 线段叫做直径。 (3)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4)同圆里,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 (5)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四、实际应用

1、自行车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我们感觉得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是圆形的,比如自行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师补充:自行车应用了圆的一中,同长的特征当车轮在平地上滚动时,轮轴始终处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乘坐的人就不会有上下颠簸的感觉,很平稳,很舒服。

2、在操场画一个半径20米的大圆圈做游戏。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定是这样吗?

师:在操场上,怎样画出这个圆?没有圆规,能不能画圆?

3、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把这几个问题制成金钥匙送给你们,因为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红字部分提示学生学习方法)

五、欣赏感悟

播放生活中圆的图片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对圆的特征的应用举不胜举。在这个赛场上,应用了圆使得比赛更加的公平。还有这些转动中的圆,这与它结构的一中同长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至于在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更是深刻而广远的。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这也让我想起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句话:“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推荐第9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7~58页。

教材分析: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借助实物揭示出“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感受生活中的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所画的圆纸片剪下来,再引导学生动手对折,初步感受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概念。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发现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圆。(2)找生活中的圆。(3)出示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激趣设疑,感悟圆的特征

出示:用一根绳子,一头系上重物,一头拿在手上。

(1)教师第一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但手(中心)不固定,左右晃动。(2)教师第二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手(中心)固定住,甩绳时绳子一圈接一圈的绕在了手指上。(3)教师第三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手(中心)固定住,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让学生感受要想得到一个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定长和定点,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二)尝试体验,生成圆的画法

(1)认识圆规。(2)尝试用圆规画圆。(3)交流画法。(4)再次尝试画圆。

【设计意图:学生具有强烈的尝试欲望,而尝试、规范、熟练正是培养动手能力的一般规律,所以在这里先安排试画、纠错、规范画法的教学环节。】

(三)开放探究,理解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

师:画圆时针尖固定的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生:在画好的圆上标出圆心(O)。

(2)认识半径特征。

师:在图中怎样表示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完成。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由2-3个学生交流展示。

师:你是这样画的,他是那样画的,还可以怎么画呢?观察画出的这些线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揭示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板书:半径 r]

师:在圆里可以画几条这样的半径?(组织学生20秒画半径,猜想“一直画下去”会怎样?)交流。

由学生发言归纳出:在圆里可以画无数条这样的半径。[板书:无数]

师:这些半径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相等。

学生猜想,量一量验证,归纳出: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板书:相等]

(3)认识直径特征。

师:对于“一中同长也”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同长”不仅仅是半径相等,还有什么也会相等?

生:直径。

师:谁会画直径,上来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观察。师生共同总结画法:通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画出一条线段。

师:在圆内,像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板书:直径]那你能不能说说什么叫做直径?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叫做直径。[板书:d]

师:半径的特点研究过了,那么,直径又有什么特点?

出示探讨问题:在圆内,可以画几条直径?直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在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直径,它们长度都相等。

师:为什么直径的长度相等呢?

生发言交流得出:每条直径里都有两条半径,半径相等,那么直径也相等。

师: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出它们的关系?

得出结论: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还能更简洁吗?

由学生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数学化。[板书:d=2r r=d/2]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画出的圆加以研究,找出圆心、半径、直径,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的活动,发现半径的特征后,在用“比较研究”办法得出直径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建立。】

三、巩固拓展,联系实际

(一)对口令:

师说半径或直径长度,学生说出相应直径或半径长度。

(二)判断对错: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2)圆的直径都相等。

(3)在同一圆内,有无数条半径。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三)完成数学书第58页第3题,找出圆的圆心和直径。

(四)思考交流:说一说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车轴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强调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回顾,课外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2)再次领略圆的广泛应用。

【设计理念: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

推荐第10篇:《圆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越江小学

沈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P93~P9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圆,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剪刀、游标卡尺等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举例: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生举例,电脑演示)感受圆无处不在,体验圆的美丽。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中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感知,激活“兴奋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圆规画圆

1.试着用圆规画圆。讨论:画圆时应注意什么?(揭示:定点、定长、旋转) 2.如何才能让全班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大?

3.圆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揭示:圆,大方无隅。)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调查86名学生,其中会用圆规画的达90.7%,适度放手,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自学概念

1.如何称呼所画的圆?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圆心、半径、直径。 2.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让学生自学。 3.交流反馈,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设计自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练习反馈,正反对比,分析讨论,强化概念中的核心词汇,以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四、特征发现

1.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索圆的有关特征。友情提醒:

①利用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进行研究。

②可以围绕信封里的研究提示展开讨论。 ③将探索发现的结论记录在学习纸上。

2.交流发现,并说一说得出这些结论的理由。介绍:圆,一中同长;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的直径。

【设计意图:留下足够时空,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双手操作,用大脑思考,用心灵感悟。静心等待,及时生成。数学史话介绍,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体现数学魅力。游标卡尺测圆直径的演示,联系了生活,丰富了认识,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五、画法重塑

1.研究了圆的特征后,你还想到哪些画圆的方法?

2.介绍古人利用“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方法得到圆。

【设计意图:课前对画圆的方法进行了调研:86名学生中只有1名同学提出利用“线绳工具”进行画圆,其余同学均不外乎沿圆形物体边缘画圆或圆规画圆。引导学生对圆画法的再思考,力求通过对圆本质特征的反思,实现画法的再创造。通过浅显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画圆的方法,拓展视野。】

六、实际应用

投篮比赛,有A、B、C三种方案,哪种规则更加公平?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探讨比赛规则的公平性,实现数学化和生活化的有机相融,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七、课外延伸 《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相信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可书里还有另一篇文章《轮子一定是圆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课后查阅。

【设计意图:无论是小学数学,还是高等数学,其知识的建构都是有一定范围。理论亦是如此,生活应用又何尝不是这样?力求通过对“轮子”的诘问与思辨,克服认知的绝对化,培养学生理性的数学精神,更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 (1)定长(2)定点(3)旋转

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

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心

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

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圆心O)

(二)认识半径

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圆上”?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

2、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 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3、你能画出几条半径?

4、认识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5、想一想:(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6、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认识直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画一画,看看能画几条?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教师板书:(1)直径:d (2)d=2r或r=1/2d 追问:直径肯定是半径的2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下你手中圆的直径,会不会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2倍?你认为应该怎么说?(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3、口答: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4、完成课本的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玩套圈游戏时大家站成圆形、瓶子放在圆心比较公平吗?

四、延伸拓展

1、同学们想一起到篮球场玩套圈游戏,你会怎么安排?说说你的想法。

2、在篮球场上要画一个直径6米的大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站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中,离得最远的两个同学最多相距多少米? 追问: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3、利用发现的规律你能测出硬币等圆形物体的直径吗?

4、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跑车)让学生展开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讲述:同学们,其实何尝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成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显示生活中圆的魅力)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O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远的大小 半径 r 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内 d=2r或r=1/2d

直径d 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第11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冕宁县城厢小学

涂坤芝

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的认识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过程与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3、在交流和沟通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神奇的圆引入。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种看似简单却又非常神奇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图片,并配以解说)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太阳和农历十五的月亮是圆的,距今1.5万年的山顶洞人凿在兽骨上的孔也是圆的。这是我们秀美小东河的图片。同学们,看了图片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是什么平面图形了吗?(圆形)板书课题。

二、感悟圆的表象。

1、用眼看与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课件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入时强调是由线段围成的),再出示圆形。

2、用手摸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知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1)把圆放入自己准备好的一组平面图形中,闭上眼睛用手摸出来。 (2)说说你是怎么摸到的。

三、探索圆的特征。

1、引领操作,让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把圆拿来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然后再打开,这样重复几次。 (2)通过刚才的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再认识直径,最后认识半径。 (3)看书,学习上面几个概念。

(4)在圆内分别画出一条直径,一条半径。 (5)识别圆的直径和半径。(重点理解圆上、通过圆心、线段、任意一点几个词语。)

(设计意图:第一次教学时间发现,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半径,但表述时说不清楚,因数学概念具有严密性,所以索性直接让学生看书解决这个问题。)

2、放手操作,探索圆的特征。(把圆拿来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观点:

(1)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2)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

4、了解古人对圆的认识——“圆,一中同长也。

其实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圆的这些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经中就有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一中是指什么吗?同长呢?这跟我们刚才的发现完全吻合,而且,这项发现比国外早了一千多年,怎么样?我国古人很了不起吧?那能募仿古人的语气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读这句话有两个目的,一是感受古人的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二是对圆的特征的形象的记忆。)

四、根据圆的特征画圆。

1、教学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人们根据圆的特征发明了圆规,现在请看圆规画圆的方法。(课件演示,结合课件让学生明确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2、举一反三,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怎么画?

五、运用。

1、练习。(1)一般概念填空。(2)判断,加强概念的理解。(3)书上第60页的第3题,主要让学生明确: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2、拓展提高。

六、课外延伸:

1、课件出示,欣赏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总结谈话。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概念课,且概念较多,以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落实到位,于是总觉得老师上得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不透彻,很多时候觉得学生被老师牵着走,所以我总想改变一下。

当我要再次教这一节内容时,我确定了了教学的思路:感悟圆的表象用“看”、“摸”、“说”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生认识几个概念时用自学的方法,把这部分时间节约下来,重点放在对圆的特征的探索上;识记圆的特征时,用古人的语气读古人的话,以换种方式加深记忆;教学圆的画法,重点弄清圆的大小和位置分别由半径和圆心确定,并据此教学画一个很在的圆;圆的另一重要特征——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则放在练习中突破;最后,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还有标志建筑等中的圆,体会圆的神奇与广泛运用。

事实证明,这次更改后的教学,很切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12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拓展空间,强化操作,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寻找举例生活中的圆、欣赏生活中的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的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及问题的解决,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一张白纸

一个圆

圆规

套尺

一、源于生活,初步感知

1、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引出“圆”;

2、比较:比较一下,圆与其它几个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直观演示,从而认识圆是曲线图形)

3、举例圆: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其他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学生自由回答)

4、欣赏圆。(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

5、揭示课题:认识圆

设计意图: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寻找圆、举例圆、欣赏圆”,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贴切、自然,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圆无处不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圆各部分名称。(1)认识圆心。

(学生折圆、汇报发现)师:我们把折痕相交的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请大家在你们的圆形纸上标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认识半径。

(教师在刚才的基础上画出一条“半径”)师: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学生画半径,用字母表示,概括半径概念,课件出示,强调“任意一点”。) (3)认识直径。

师: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条折痕用笔描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径,并标出字母d )请同学们也在你们的圆形纸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师:在画直径时应该注意什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引导学生概括“直径”概念,强调“圆上、圆内、圆外”) (4)(课件出示)练习:判断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2、探究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圆的特征,填写“发现单”: 关于半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直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发现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

(2)学生汇报交流。

(3)结论:在同一圆内(或等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也就是“ d = 2r 或

r =

” 。 (4)(半径、直径关系)练习:(课件出示口头练习)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通过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合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3、掌握画圆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

(2)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圆呢?(学生尝试着用圆规画圆,探索圆规画圆的步骤);

(3)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①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②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③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4)练一练:用圆规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知

(一)、基础题

1、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6)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 些。

2、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二)、拓展题

说一说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主角”意识。

第13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

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

出示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圆和平面直线图形的区别

课前,老师请大家自己在家里画一个圆并剪下来,请大家拿出你做的圆!

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圆形的边,观察一下圆形,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区别,知道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这种曲线图形吧!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请大家把手上的这个圆对折一次(师出示大圆演示),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条折痕相交吗?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一次,有几条折痕?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上描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径和直径(学生自学课本56页并用线段划出定义。)

除了圆心,你知道圆还有什么部分吗?(板书:半径 直径)那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下面请大打开书56页自学一下,并用红笔把概念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自学完。)请同学来说说什么叫半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什么叫圆上任意一点?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谁来说说什么叫直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

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3)巩固练习:找出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明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直径必须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

3、探究圆的特征。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要求在30秒钟内,准确的画出3半径和3条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计时,生在圆纸上画半径和直径。)

画完以后,同桌交换检查画的半径和直径是否准确?

(2)同桌讨论:

在同一个圆内,你测量一下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板书:都相等

老师的这个大圆跟你们的圆半径相等吗?半径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个圆内)板书:在同一个圆还发现了什么?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你能用字

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板书:d=2r r=d÷2

4、探索画圆的方法。

课前,请大家准备的这个圆,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用了什么工具?

(学生说出不同方法)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用圆规来画圆。)借助实物来画圆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所以用圆规画圆应该是最好!。

(1)认识圆规并学习画圆

我们来观察一下圆规是怎样的?有几只脚?一只脚带着针尖,另一只脚带着笔尖。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7页,自学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生自学完后)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老师巡视。)

谁愿意出来示范并说说画圆的步骤?(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画圆并说步骤。)

大家想一想,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的长度?(半径)

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画圆的步骤:定圆心 定半径 旋转一周(课件出示)

(2)练习画圆

请大家按要求来画一个圆: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展示学生画的圆,同桌互相评价。)

结合刚才画圆的过程,大家思考一下,画圆时圆心和半径各起了什么作用?

也就是: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题。(基础练习重点在于深入理解概念。)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

(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直径是半径的2倍。( )

(5)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2、课件出示:森林王国举行的赛车比赛

老师:同学们,森林王国正在举行赛车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分别是小牛、小兔和小狗,他们呀,正在整装待发。在比赛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小狗)

3、

2、

1、go!同学们都猜对了!小狗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车轮做成圆形为什么就能跑得又快又稳?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四、谈收获,回顾知识点。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书上完成58页第

1、3题,60页第

1、2题。

2、利用圆规和三角板,设计一幅有关于圆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内

半径 无数条 都相等

直径 无数条 都相等

d=2r r=d÷2

第14篇:人教版 六年级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过程方法:通过折、画、量来计算、推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探索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体验多种方法画圆的相同之处,发现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导入:王叔叔要开餐馆,请同学们帮忙选桌子。大家看看图片,你准备选什么形状的桌子?为什么?主菜应该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怎么找到桌子的中心点?到手试一试。

学生:a.长方形的可以坐多个人?

b.正方形的四四方方,美观。都可以吃到菜。

C.三角形的适合人少。

D.圆形的适合多人,还可以转动。

。。。。。。

人应该坐在什么地方?怎么知道他们到中心点的距离相等呢?动动手看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心

1、中心点就是圆心。我们在数学上用点O表示。

2、桌子的一圈就叫圆。那么这个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边都是直的。而圆是一个封闭的曲线图形。)

(二)认识半径

1、从圆心到每个人所在的桌边的每一点就是这种桌子的半径。我们在数学上是这样描述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2、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数学上是这样定义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3、判断是不是半径或者直径。

4、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和直径,看能画出多少条?

5、请同学们用直尺分别量一量自己画出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的比较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6、把自己的发现总结出来。教师板书:(1)d=2r或r= 1/2d

7、我们看到的木板多数是长方形的,把它们做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桌面之后,是怎么有做成圆形的呢?请大家在一张纸上到手试一试。想想怎么找到中心点?先找到中心点、圆心。 (用手转、量角器、钉子和绳子、圆规…..)

你们的方法有什么共同处?圆心、长度不变、旋转一周。

8、在数学上我们使用一个画圆的工具:圆规。它是怎么使用的呢?老师演示。学生练习。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9、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10、口答: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11、圆的应用:图片展示。

12、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3、直径是3厘米的圆比半径是2厘米的圆大。

五、延伸拓展:在篮球场上要画一个直径6米的大圆,准备用什么画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O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远的大小 半径 r 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直径d

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在同圆或等圆内

教学反思:

d=2r或r=1/2d

第15篇:圆的认识练习课一 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练习课

(一)

教学内容:教材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有关特征,能用圆规熟练画图,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学生介绍已经知道的圆的知识,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圆心、半径、直径。

揭示课堂——圆的(再次)认识。

二、圆的再次认识。

⒈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⑴按要求画圆。分步出示练习十四第1题。

自己画;教师或媒体出示中规范画圆的方法;仿照画法规范画圆,提醒学生们在圆中标出半径或直径。

同桌比较圆的大小;量出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多少,半径交流,同桌交流。 ⑶画最大的圆,

媒体出示练习十七第4题。

在正方形内快速画圆;同桌比较圆的大小,合作量一量圆的半径;画一个最大的圆,交流半径是20毫米的理由;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师在“半径”两字的右侧板书:决定圆的大小) ⑷利用数据比较圆的大小(班级交流)。

出示练习十七第5题。 ⒉感受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⑴媒体分步出示练习十七第6题。

指名回答问题。

⑵同桌说说填填第⑵问,班级交流移动的方法。 ⑶独立完成第⑶问,指名学生在屏幕上指出圆心。 ⒊感受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⑴出示练习十四第3题。

⑵同桌合作完成。

⑶班级交流你的发现: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图中量直径的方法

和道理。

三、总结全课,布置作业。⑴看板书,总结全课。

⑵布置作业: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及小册子。 板书设计:

圆的(再次)认识

d=2r r=1/2d

第16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本课例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折圆纸片、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圆的一些特征。这样的组织教学,使整节课充满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现代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学生学习背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课例的教学设计还着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

(所用教材电子扫描图附后)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图形和面积计算,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也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一节几何知识的起始课。

小学生的思维多倾向于具体形象的特点,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只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空间观念也正在形成之中,对几何形体的特征感到抽象,虽然在一年级时他们已初步感知过圆,但还没有建立圆的概念,也没有掌握圆的特征。学生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怎样才能把这些抽象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呢?我以教材为依据,针对教材特点,联系我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自学能力较强、学生具有讨论认真、善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

纸圆、剪刀、线绳、课件

(预设做圆材料有:瓶盖、硬币、绳子、圆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

1、引入课题

(1)提问: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2)欣赏圆

2、揭示课题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寻找圆、欣赏圆”,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贴切、自然,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无处不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反思《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

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

1.做圆

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圆规,是——(画不出圆的)可要是真没有了圆规,比如在圆规发明之前,我们就真画不出一个圆吗?今天,每个小组还准备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1)展示学生做出的圆

(2)让学生汇报做圆的方法

【学情预设:

1、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2、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

2.画圆

师:现代人们都是用什么工具画圆?你会使用圆规画圆吗?

请大家用圆规随意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并说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定长、定点、旋转一周)

3、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画的圆剪下来,跟老师一样把圆片对折后,打开,换过一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将折痕用笔描下来。

(1)认识圆心。

(学生折圆、汇报发现)师:我们把折痕相交的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请大家在你们的圆形纸上标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认识直径。

师: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条折痕用笔描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径,并标出字母d )请同学们也在你们的圆形纸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师:在画直径时应该注意什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引导学生概括“直径”概念,强调“圆上、圆内、圆外”的区别)

(3)认识半径。

(教师在刚才的基础上画出一条“半径”)师: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学生画半径,用字母表示,概括半径概念,课件出示,强调“任意一点”。)

(4)(课件出示)练习:判断下面的线段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为什么?

$2$2$2$2$2$2$2$2$2$2

4、探究圆的特征。

(1)猜想

师:请你仔细观察手中的圆猜想一下:圆可能会有哪些特征呢?

(2)验证

活动要求;①折一折:将学具圆对折,对折后,两个半圆是完全重合的,打开,再变换不同的方向,继续对折这样4-5次。②看一看:仔细观察折痕③画一画:在圆上描出折痕④想一想:这些折痕有什么规律⑤量一量,测量一下折痕的长度,将数据记录在圆上。⑥议一议:在小组内和伙伴们说一下你的观点,他们同意吗?

$2$2$2$2$2$2$2$2$2$2$2$2$2$2$2(3)结论:在同一圆内(或等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也就是“ d = 2r 或r =” 。

(4)(半径、直径关系)练习:课本p60第2题。(课件出示口头练习)

【设计意图:数学“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的、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此外,引导学生探索、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联系实际,初步应用圆

1、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2)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小。()

(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2、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四、谈古论今,感受圆文化

1、古人眼中的圆

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学完了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预设一:一中就是指一个圆心。

预设二:同长指半径一样长,也可能指直径一样长。】

师:其实我国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受如何?

2、现代社会的圆

总结:从古到今,正因为有了圆而使生活变得格外多姿多彩,我们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些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吧!

【设计意图:数学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挖掘数学独有的文化本性,凸显数学强烈的文化特质,构建现代的数学文化观。】

五、全课总结,反思圆知识

1、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第17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者:陕西省镇巴县城关小学 李姚贵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1、本课时内容为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平面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以及轴对称图形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圆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实物或实物图形中引出的 。由于在小学一般不介绍圆的定义,只说明所见实物的外形或图形是圆,所以教学中观察与操作的成份很大。

2、学习“圆的认识”使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从直线段、图形扩大到曲线图形,不仅对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感知、操作、体验和交流过程中去认识圆,理解圆的特征,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他们数学交往能力,使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分享他人的成果,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感知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理解圆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演示,指导观察。

学法: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猜测验证,汇报交流。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大圆规,三角板,互联网图片、网页等教学资源。

学生:每人圆规一只,剪刀一把,空纸两张,直尺一把。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激趣提问:你想飞上太空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吗?

2、教师出示美丽的地球图片(资源1)。让学生观察后提问:从图片上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美吗?(教师出示课题:圆)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画圆。

1、激发学生兴趣:你能在纸上画出地球美丽的形状吗?

2、了解本班学生以前画圆的经验,让学生说一说用圆规怎样画圆。

3、让学生用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圆(教师同时在黑板上也画一个圆),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互评。然后教师出示画圆的方法相关图片(资源2),让学生进行纠错。

4、在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比第一个圆较小的圆和小得多的圆,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画的。然后出示课件,引导提问: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让学生总结其特征,教师明确圆的半径的名称,并出示不同圆的大小相关图片(资源3)。

5、再让学生在另一张纸上的不同位置画出与第一个圆一样大的圆,比一比,谁画得多。学生完成后指名在全班交流,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劳动成果。

6、引导学生提问:你是怎么在纸上的不同位置画出了一样大的圆?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其特征,教师明确圆的圆心的名称,并板书。

7、引导学生想办法: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半径为10米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画?(再让学生想象:这个圆到底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画圆,让学生亲历圆的形成过程,体会圆的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2)剪圆。

1、让学生用剪刀把画的圆剪下来,然后让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

2、引导学生一起感受剪圆的感觉,使学生认识到圆是一个封闭的曲线图形。

3、再让学生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并引导学生想象和体会剪圆与剪其它平面图形不一样的感觉,找出与其它平面图形不同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剪圆,让学生进一步亲历圆的形成过程,体会曲线平面图形和直线平面图形的区别。

(3)折圆。

1、先引导学生想象:把圆对折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把它与其它平面图形对折后的情景进行对比。学生充分猜测后,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让学生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2、然后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明确是直径。)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明确是圆心)

3、引导学生说说圆各部分的名称,并用字母表示。教师板书并出示圆各部分名称相关资源(资源4)

设计意图:通过折圆,让学生体会圆的直径、圆心、半径等名称形成的过程,加深对各部分概念的理解。

(4)探究圆。

1、比赛:给同学们10秒钟时间,请你们在自己的圆中画半径,看谁画得多? 学生完成后,反馈提问: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出示半径的特征相关图片(资源5),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学生猜测: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让学生先充分猜测,然后动手操作验证,并说说怎样证明的,教师出示直径的特征相关资源(资源6)。

3、学生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呢?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然后出示直径与半径关系相关资源(资源7),指名在全班交流。

4、学生交流:什么是圆?然后集体总结。

5、出示认识半径和直径相关练习资源(资源8),让学生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是哪些线段,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猜测、讨论、交流、总结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直径与半径的特征及关系,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应用与交流。

1、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圆有何用途?

教师出示生活中应用圆的相关图片资源(资源9)

2、出示思考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1)、小白兔要去参加运动会,请为它选择一辆合适的自行车?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做成其他的形状可以吗?车轴安在哪里?

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进行合理猜测,再让学生看车轮的特征图片(资源10)感知理解,找出原因。

(2)、在平地上许多人围在一起看一个人表演,为什么站成圆形?(先让同桌讨论,再指名集体交流)

3、出示圆的认识习题精选资源(资源11),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应用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及反思。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你有何感受?你学到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激发提问:你们已经了解了圆的有关知识,你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教师并给学生介绍“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专题研究网页(资源12),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可持续性。

3、实践作业:出示学校花坛相关图片资料(资源13),激发提问:怎样利用两根绳子找出学校圆形花坛的圆心?同桌合作课后去量一量!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拓展练习,引导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并增加课外知识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学意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实施了“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新知,从而掌握圆的特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二是改变了教材的安排顺序,把画圆放在了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性之前来完成,这样不仅合乎学生的认知经验需求,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引入了许多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附:资源地址

1、美丽的地球图片:http://pic1a.nipic.com/2008-10-21/20081021131747213_2.jpg

2、画圆的方法: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010741895525.jpg

3、不同圆的大小图片:http://tech.casd.cn/wzym/0191/x60191/e6sxf014.doc.files/image023.jpg

4、圆各部分名称图片: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063060947609.jpg

5、半径特征图片: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122254487753.jpg

6、直径特征图片: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102634679921.jpg

7、直径与半径关系图片: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09111661189377.jpg

8、辨别半径和直径练习: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111636562141.jpg

9、生活中应用圆的图片: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070961588501.jpg

10、车轮的特征图片:http:///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062967332969.jpg

11、圆的认识习题精选:http://219.144.129.92:85/xxpd/kczy/shang/sx/6/06/rj-kebiao/1/xtjx.htm

12、“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专题研究网页:http://219.144.129.92:85/xxpd/tjxx/shang/sx/6/10/rj-kebiao/2_1/2_1_mb/index.htm

13、学校花坛图例:http://ls.hainan.edu.cn/ip/xxpd/kczy/shang/sx/6/06/rj-kebiao/1/jasl.files/image002.jpg

第18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人:赵吉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总结出多种画圆的方法,能用圆规画出指定的圆。

2、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圆的特征,能指出圆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操作和交流,能说出半径和直径的含义。

4、通过动手操作能阐明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自主学习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来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1、圆规、直尺、三角板、剪刀。

2、实物若干。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出示有关圆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看了后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都与圆有关。从而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

二、探究感悟,理解概念。

1、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圆。

2、课件出示圆与其他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说出圆与他们的区别。(圆是曲线图形)

3、师:(结合学生回答)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三、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我们先研究圆的画法:

1、老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2、学生以不同的方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用手画、沿圆形物体画一圈、用圆规画。分别展示自己画的圆)

3、用哪一种方法画圆既正确又方便呢?说说怎样用圆规画圆(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师生共同板演。提问:用圆规画圆应注意哪些问题?

4、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以30秒比赛的形式进行。

2、探讨圆心,半径。

师引导,画圆时圆规针尖所在的位置叫圆的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如果改变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圆的大小发生了变化。)那么,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叫什么,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字母r表示。

如果给你一张圆形的纸片你能找到圆心与半径吗?让学生折一折,找一找。且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得出半径的概念。

4、探讨直径(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三)拿出你的学具圆,用尺子沿着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直径。

什么叫做直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关键词。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5、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知道了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板书:d=2r,r= 1/2 d (在同圆或等圆)

三、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我能找:课本57页第1题。(检测学习目标2)

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圆的半径和直径。(图略)

(2)我能画:课本57页第2题。(检测学习目标1)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3)我能填:(在同一个圆内)(检测学习目标4)

半径 3厘米 1.5分米 A米

直径 10分米 B米

(4)我能说:对的打“√”,错的打“×”。(检测学习目标

2、3)

①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直线叫半径。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③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④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2、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边长为5厘米的圆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五、反思过程,总结提高。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有遗撼的地方吗?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让我们再次走进生活中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定位置

半径(r)——定大小——无数条——相等

直径(d)——无数条——相等

d=2r r=d÷2 (同圆或等圆中)

圆的认识一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概念新授课,是在学生学过了线段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曲线围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让学生在感受身边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课题,探究圆的认识。接着通过摸圆游戏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

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让学生结合我出示的自学提纲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有哪些?然后通过在圆中找圆心,半板和直径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

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特征,然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

4、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贵有疑”,因此在设计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为主线,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最后作业的分层布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第19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课前谈话】

师:我看到有同学桌上放了橡皮,借给我,行吗?借谁的呢?都借给我吧! (学生们纷纷把橡皮借给了老师,才“借”了一个小组——)

师:(举起满手的橡皮)嗳,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猜一猜—— (学生不明就里,有些木然。一个学生试探性地说——)

生:做魔术。 师:(摇头。)

生: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师: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是为了不让你用。(学生们笑了。)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错了,也不白错,抓住“她”好好欣赏!

这样,这节课我们就约定不用橡皮,好吗?我相信大家会守信用的。(老师把借的橡皮再还掉,学生们脸上露出会意的微笑。)

【课堂实录】

一、寻宝中创造“圆”

师(很神秘):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

(稍顿)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在纸上画着……)

师:刚才我看了一圈,同学们都在纸上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宝物可能在这——

1

师:找到这个点的同学,请举手。(几乎全班举手。)还可能在其它位置吗?(学生们纷纷表示还有其它可能,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师(笑着):这是什么?(板书:①是什么?) 生(有的惊讶、有的惊喜):圆!

师:刚才想到圆了的同学请举手!(十几位同学举手。)开始没想到的同学,现在认同了吗?那宝物的位置可能在哪呢?

生(高兴地):宝物的位置在这个圆上。 师:谁能说一说这是怎样的一个圆? 生1:这是一个有宝物的圆! (全班同学善意的笑了。) 生2:宝物就在小明周围!

师(点头):说得真好,周围这个词用得没错!(又像是自言自语地)周围的范围可大了……

生(迫切地):宝物在距离左脚3米的位置。 (全班同学鼓掌。)

师:是啊,他强调了左脚。这个左脚也就是圆的什么? 生(争先恐后地):圆心!!圆心!

师:没错,叫圆心。(板书:圆心。)也就是以左脚为圆心。他刚才强调了,距离左脚3米,这个距离3米,知道叫什么名称吗?

生:直径!半径!

师:(板书:半径 直径。)直径还是半径? 生(绝大部分):半径!

师:现在,用上“圆心”、“半径”,谁能清楚地说一说这个宝物可能在哪? 生:以他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内。 师:在圆内还是在圆上? 生(纷纷纠正道):在圆上!

师:刚才董思纯很精彩的发言,把两个要素都说出来了,是不是只要说“以什么为圆心,以多长为半径”把这个圆就确定下来了?(同学们纷纷点头。)

2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咦——为什么宝物可能在的位置就是个圆呢?(板贴:②为什么?) 生1:因为宝物所在位置以小明左脚为定点旋转一圈,所以宝物所在位置是个圆。 生2:因为纸条上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宝物在左脚3米哪个地方!

师:对!要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圆的特征。想一想,圆具有什么特征呢? 生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对称轴是什么?

生1:直径。(也有学生附和着。) 生2:圆没有棱角。

师:圆有什么特征呢?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可以把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比较。(出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

生3:圆的半径无论画在哪里,它的长都是一样的。 生4:圆不能计算面积。 生(不认可地):可以的!

生5:长方形、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直的线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几条曲线? 生(齐):一条。 生6:圆是个封闭图形。

师:这句话说得很专业!对,封闭图形。

师:孩子们,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特征就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圆确实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点。知道古人是怎么说的圆的特征吗?

(板书:圆,一中同长也。)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抢着说):一个中心点! 师(笑着):什么“同长”?

生(争抢着):半径的长度都一样的!直径的长度都一样的! 师(反问):圆,是有这个特征吗? (学生们认可地点头。)

师(若有所思地):难道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它们不是“一中同长”吗?

3

(学生们沉默,紧张地思考着,片刻学生的手陆续举起来。)

生1(手指课件中的三角形):如果把线连到三角形的边上,那么两根线段的长度就是不一样的。

师(恍然大悟地):哦——连在顶点上的长度是一样的,但连在不是顶点的其它点上就不一样长了!但是圆呢?

生(纷纷地):都一样!一样长!

师:是呀,圆上的点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点搞特殊!正三角形内,中心到顶点相等的线段有3条,正方形内有4条,正五边形内有5条……圆呢?

生(齐):无数条。

师:(板书:无数条)为什么是无数条? 生: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同学纷纷点头。) 师:那谁来说说,半径是一条怎样的线段?

生:一端在圆心,一端是圆上任意的一个点。(老师竖大拇指。)

师(神秘地):请看——(课件演示正多边形边数不断增多最终转变成圆的动态过程) 生(惊奇地):成一个圆了! 师(笑着):现在是正819边形! 生(情不自禁地):哇——

4 师:看到刚才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生(争着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认为圆是一个正无数边形!

师(欣赏地):佩服佩服!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大方无隅”(板书:大方无隅)大方就是指最大最大的方,“无隅”猜一猜,“隅”是什么意思?

生(异口同声地):角!

师(肯定地):真佩服!不用猜都知道!这样看来,圆是不是“一中同长”? 生(十分认可地):对!

师(感慨地):圆真是具有这样的特征!那刚才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出示椭圆)它也是由一条曲线围成,没有角。(老师微笑,学生会意了。)“圆,一中同长也”才是圆的特征,由这个特征能衍生出圆的其它特点来。

师:“圆,一中同长也”,是墨子说的。墨子的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1000多年…… 生(惊叹地):哇——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试着以古人的样子读一读这句话。 生1(摇头晃脑、学着古人读书的腔调):圆,一中同长也—— (大家被他的样子和腔调逗笑了,也为他的勇气鼓起掌来。) 生2(也学着古人的样子):圆,一中同长也! 师(微笑着):嗯——另一位古人!

师: “圆,一中同长也”,在寻宝的问题里,“一中”就是小明的“左脚”,“ 同长”就是3米,具备圆的特征,当然就是圆了。为什么宝物所在的位置是个圆的问题解决了吗?(学生们频频点头。)

三、画圆中感受“圆”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会画圆了!会画圆的请举手!(学生们热情地高举起小手来,跃跃欲试。)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边画边想:我们是怎样画圆的?(板书:③怎样做?)

(学生们立刻投入地画起来,师巡视并收集学生不圆的作品。刚展示一幅不圆的作品,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意味深长地):孩子们,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想想这样的“不圆”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学生们热情高涨,争抢着举起手来。) 师(悠悠地):想——不说——继续欣赏!

作品

2、3(仍是不圆,学生会意地、开心地笑了。

师(疑惑地):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的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是不是看出画圆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很同意。) 师:(出示圆规雏形——树枝。)

5

师:树枝,哈哈,原始的圆规,用这个圆规在沙地上能不能画出圆来? 生(异口同声):能!

师(笑着):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继续出示:)

师:这是我们现在用的圆规。这个圆规的优点当然是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所以我们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来。

生(点头):对!是!

师(疑问地):但是刚才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圆规来画圆的,怎么会创造出那些不圆的作品呢?

(学生们争着举手要发表看法。)

师(会意地):是不是它的缺点也是这两个脚能动啊? 学生十分肯定地点头赞同:对!

师:所以,画圆时我们的手应该拿住哪才行? (生已经是不迫不及待,很多人站起来举手。) 生1:手应该拿住把柄! 生2:抓住“头”! — 师(微笑):把柄这个词用得很好!形象地说就是抓住它的头!你可别捏住它的脚—生(笑):那就动不了了!距离就变了!

师(思考着):刚才我看到同学们的作品还有点纳闷,大家都是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画出来是不是应该一样大的?但是我看到有大有小。你觉得要圆满地完成这个画圆的任务,圆规两脚的距离应是多少?

生(争抢着):是半径!半径2厘米。

师:对,圆规两脚的距离就是半径。那现在我也来画一个圆! (教师在黑板画完,学生佩服地惊叹:“哇噢!”)

6 师:谁能在这个圆上标出一条半径? 生(争先恐后地):我!我!

师(和同学一起边看边问):我们看他是怎样画的?他在找什么? 生:圆心。

(学生画出了半径后,大家不约而同地为他准确的画法鼓起掌来。) 师:他画得多认真呀!谁再来画一条直径呢?

师(请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虽然没举手,但请你来好吗? 生(有些不好意思):我不会,我试试吧。

师(风趣地):不会,试试!想好了试,我们也没黑板擦呦! (学生画好直径后,掌声再次响起来。)

师(感慨地):其实学习也不难,学习就是猜想、尝试!敢于试,不就行了吗? 师:直径是一条怎样的线段呢?同桌互相说说。 生1:两端都在圆上。 生2:还要通过圆心。

师(指着黑板的圆):这个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边介绍边标注在圆上相应的位置。)

师:半径与直径之间什么关系呀?

生(热情、几乎是喊着):2倍关系!一半! 师:(板书: d=2r)

刚才我们研究完了怎样画圆——先确定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然后拿住头固定一个点,旋转。我们是不是又应该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呢?(板书:④为何这样做?)

生:(思考,没有人回应。)

师:随手不能画出一个圆,用圆规这样(手拿圆规比划)就能画出一个圆了,为什么? 生1:我们不能准确判断中心点和手上的距离,而圆规是两个点固定了,绕一圈就可以画出个圆了。

生2:因为圆规可以旋转,而手不好旋转。 生3: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引得全班开心地笑起来。)

生4:圆规是没有生命的,它可以一动不动好长时间。

师(佩服地):她说的“一动不动”太重要了!刚才我们在画圆的时候圆心是一动不动、半径是一动不动!不过,除了一动不动,还有动的…….生(热切地呼应):旋转!

7 师:对对对,这么一旋转,因为确定了长度,“同长”,确定了圆心,“一中”,没有两个中心,所以画出曲线上的所有点和圆心的距离都一样长(生点头),这就符合了圆的特点——“圆,一中同长也。”符合圆的特点,当然就是一个圆了。

四、篮球场上解释“圆”

师(手指板书):刚才我们通过追问这样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何这样做?”我们一起认识了圆,知道了圆的特征,知道了怎样画圆,还增长了学问。

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去“问”。一般的研究就是追问这样的问题。请继续看—— (出示篮球场画面,学生们很兴奋。)

师(笑着):是什么?篮球场的中间是什么?为什么?篮球场的中间为什么要做成一个圆呢?看过篮球比赛吗?如果说你没有注意篮球比赛是怎么开始的,你就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学生已经站起身来要争抢着解答“为什么”了,师并不急于请学生回答。课件播放NBA开赛录像。)

师:现在明白为什么了吗?

(学生们已经按捺不住要发言的热情了,纷纷高举小手。) 生1:这样才公平!

生2:我帮他补充一下,这样就看谁的反应快,球就归谁了!

生3(迫不及待地起身):因为圆的半径是处处相等的,所以球员站在圆的旁边是很公平的,他离球的距离都一样!

(同学们都赞同地点头,并为他的精彩发言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师:其实还是要回到圆的特点上来说——“圆,一中同长也。”大家都在圆上,球在圆心,大家离球的距离都一样,这样才公平。再想想,怎样画这个大圆呢?

生(窃窃私语):拿大圆规! 师(笑):拿大圆规,超大圆规,谁来画?超人吗?没有圆规能画圆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追问):怎么画呢?小组商量一下! (学生立刻投入热烈的讨论。) 生1:用两个量角器量的!

学生们立刻不赞同地反问:有那么大吗?! 师:想到用量角器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肯定地):想到这点真好,用两个一拼起来,沿着边就可以画。不过要画个大圆的话真要找个大量角器呢!

生2(自信地):我觉得先要量出想要画的圆的半径,然后用一个绳子固定住中心点,然后绕一个圈就是一个圆了!

(老师用绳子比划画圆,同学们掌声响起来。)

8 生3:还可以很多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 生4:但是不圆啊。

师:但是!但是很重要,不过,我觉得说但是之前,应该先说她的创意好不好?首先应该看到别人好的地方,然后再说但是……

生5:我觉得可以先确定圆心,画一个很小的圆,然后一米一米地扩大,一直扩大到比较合适的地方,然后把它用油漆画下来就好了。

师(情不自禁地):创造!创造!我想你将来会像爱迪生那样去创造!你看,他多棒!华老师教书20多年,还没哪个孩子像他这样想到先画个小圆,然后一段一段往外放的,真是佩服!

(全班同学善意、开心地笑了。)

师:(课件出示用绳子画圆)为什么没有规矩也画出了圆呢? 生1:因为他确定了圆心! 生2:还确定了半径!

生3:道理都是一样的。确定了圆心,确定了半径,然后再绕一圈, (老师竖大拇指,同学们给以掌声。)

师:是啊,圆心只能“一中”,半径一定“同长”。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祖先的“圆,一中同长也”,才知道以前听说的“圆心”、“半径”是多么重要的两个词啊!其实呀,孩子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还是对的!这样画遵照了画圆的规矩。圆有圆的规矩,方有方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研究问题有研究问题的规矩。

(手指板书的四个问题)同学们,篮球场上中圈的问题研究完了,你觉得这样追问研究有意思吗?(学生们满脸灿烂地齐声说“有意思!”)

五、再次寻宝突破“圆”

师: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孩子们,我要告诉你,科学家们还喜欢追问这个问题:“一定这样吗?”(板书:⑤一定这样吗?)

师(回味地):请看——“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宝物一定在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

(沉静,学生们陷入紧张的思考,没有手举起来。老师出示半个西瓜图片,有很多学生恍然大悟,马上举起手来。)

生1:宝物也有可能在地下、西瓜皮上。

9 生2:也有可能在上面,在树枝上。 生3:以左脚为球心,半径是3米的球上。

师:是啊!(老师脸上荡漾着幸福。)现在看,圆是一中同长的,球也是一中同长的。圆和球最大不同是什么?

生: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师:说得真专业!关于球,细致地研究要到高中。不过,在一个平面内,“一中同长”的就是圆,不是球。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手指钥匙外形的五个问题)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圆在我们生活中触目皆是,是美的使者和智慧的化身,你可以选择我们身边的圆来研究研究,很有意思的。

(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时钟、纽扣、圆桌、向日葵、车轮、井盖、转盘绿岛、笔帽、篮球、锣鼓、锁孔、剪纸、篝火、荷塘月色、“花未全开月未圆”。) (随着画面,同学们兴奋地大声说出发现的圆。老师再次提醒“下课啦!”,学生们坐着不动,有的说“不下课,不下课!”)

师:那干什么呢? 生1:为什么要有圆呢? 生2:为什么要有半径? 生3:圆的面积能求吗? ……

师:(心满意足地点点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课上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课下自己研究,好吗?

(同学们依依不舍,久久不肯离去……)

10

第20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会用圆规画圆。

3、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重点:探索出圆特征。

三、教学难点:体会圆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创造圆,初识圆的特征

1、师:拿出白纸,看到纸上的红点了吗?请你也画一些点,要求你画的点都要距离此红点2厘米,你能画出多少个点呢? 生开始画,师观察。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还有这个点(上下左右)找到的请举手。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呢?(课件演示点越来越密。)

师:一共能画多少个点? 生:无数个点。

师:如果把这无数个点连起来,就形成了我们认识的什么图形? 生:圆。

师:这些无数个点它们都躲在什么地方呢? 生:圆的这条线上。

师:有可能在这吗?(圆外)有可能在这吗?(圆内)它们刚好都在圆的这一周上,在圆的一周上我们就说在圆上。这些无数个点都在这个圆的——?

生:圆上。

师:圆上的无数个点和中心点的距离都是——2厘米。

2、刚才我们把无数个距离中心点2厘米的点连起来就形成了圆。那什么是圆呢?我们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读一读)一中指的是什么?

生:中心点。

师:我们把这个中心点叫做这个圆的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读一读)

同长指的又是什么呢?哪里到哪里的线段同样长?

生:从圆心到圆上一点的距离。

在圆上取一点,和圆心连起来,再取两点。师:也就是这些线段同样长?这样的线段能画几条呢?为什么?

生:能画无数条,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就有无数条这样的线段。 师:我们把这些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读一读)半径有几条?长度怎样? 所以墨子说的:圆,一中同长也就是什么意思呢? 生:圆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同样长。 师:半径就是圆上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师:圆,一中同长也,正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自觉不自觉的用到圆。请看:

(二)生活应用中感悟圆的特征

1、出示套圈图,这些同学在套圈游戏,他们哪一组的游戏方式公平呢? 生:排成圆公平。

师:为什么?请你用圆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生:圆形每个同学到红旗的距离都想等。(师课件演示。) 师:站成直线和正方形为什么不公平呢?(直线和正方形任选一个) 生:每个同学离红旗的距离不相等。(课件演示)

师,是呀,只有圆是一中同长的,每个同学到红旗的距离才都相等,游戏才会公平。游戏公平上用到的就是圆一中同长这个特点。

2、生活中还有一些物品的制作也要运用圆一中同长这个特点。出示自行车,汽车等。看,车轮是——圆的。我们知道骑自行车也好,坐在汽车里也好,都感觉到很平稳,很舒适。如果做成其他的形状呢?如正方形、椭圆的?

生:滚不起来。

师:是呀,做成正方形和椭圆是很难滚,不过即使滚起来,人坐在上面也不会觉得舒服。为什么圆形车轮滚动起来很平稳舒适,而正方形椭圆形车轮不平稳

舒适呢?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课件出示圆形车轮滚动痕迹。你看,这是圆形车轮的运动轨迹,它的运动轨迹非常平稳,为什么?

生:圆上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滚,圆心离地面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所以车子行驶起来始终很平稳。

如果说换了椭圆形的车轮,它的运动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课件演示:运动轨迹呈波浪型,忽高忽低。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滚到横的位置时,中心点离地面低,滚到竖的位置时中心点离地面高。 师:也就是说椭圆一周每一点离中心点的距离不等,所以行驶起来就忽高忽低。如果要晕车的人坐在这样的车子里肯定要翻江倒海了。

不能做成正方形车轮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呢? 出示正方形车轮的运动轨迹,发现也是忽高忽低的。

师:只有圆形车轮行驶起来才最平稳。正因为圆具有一中同长的特征,所以人们在选择车轮形状时才会选择圆形。一中同长的作用还真大啊。

(三)画圆中再一次感悟圆的特点

刚才我们学习了圆的很多知识,知道圆有一个中心点,还有无数条半径,这无数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而且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圆。圆这么有用,现在你想自已动手来画一个圆吗?你准备用什么画?

学生用圆规试画一个圆,并在圆中标出圆心好半径。

展示学生圆得不太标准的圆:你看,是圆吗?有没有做到一中?(是否标出)有没有同长?(圆上几点到圆心的距离不同长)所以这不是圆。 这个图形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我们请他现场来表演一下。(请学生上台画)发现圆规两脚移动了,或是圆心移动了。

师:你们找到问题所在了吗? 生:针尖移动了。

师:针尖其实就是圆的什么?(圆心)一移动了可能就出现两个圆心或是三个四个圆心了,还能画出圆吗? 生:两脚距离移动了。

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半径)半径一会长一会短,不同长了,能画出圆吗? 这样吧,老师也来画一画好吗?看看老师的画法与他的有什么不同。(师示范:确定圆心,标上。再确定半径)

师:老师有没有做到一中同长?为什么老师画得好一些? 生:他是拿着圆规的两只脚画,而老师是捏着圆规的柄画的。 师:拿着柄画有什么好处呢? 生:两脚不会移动。保证半径同长。 师:怎么保证一中呢? 生:针尖要按得重一些。

其实呀,画圆说难也不难,总结起来就两点: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半径固定,圆规的针尖也就是圆心固定,拿着圆规的柄轻轻转一圈,圆就画出来了。所以呀,一中同长这个特点对于画圆来说也很重要。

再画一个圆,标出圆心和半径。展示,发现有进步。

2、还想再来画一个圆吗?现在有个更高的要求,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标出圆心和半径。 展示学生画的圆。再问:如果把圆心定在这,能画一个完整的圆吗?所以,我们画圆时首先要把圆心定好,圆心在哪圆就在哪了,确定好圆心再确定半径的长度。

3、出示操场,如果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让更多的人来玩套圈游戏,有什么办法?

生:用一个大圆规画出来的。

师:有那么大的圆规吗?没有圆规就不能画圆了吗? 生:用钉子钉住绳子一头,拉紧绳子绕一圈。 师:为什么绳子的一头要用钉子钉住? 生:这样就确定了圆心。

师:为什么要拉紧绳子?绳子就是什么?

生:绳子的长度变了,就是半径的长度变了,不能画出圆。

师:看来,只要符合了“一中同长”这个要求,用其它的工具就能画出圆来。

当然,我们要在本子上画一个比较精确的圆,还得要用圆规来画。

(四)认识直径

1、一个圆中,圆心和半径很重要。你看,老师还画了一条重要的线段,这条线段与半径有什么不一样?

生:两端都在圆上。 生:经过圆心。

师:像这样两端都在圆上,而且经过圆心的线段叫做这个圆的直径。这条是不是直径?这条呢?这个圆里,直径能画几条?它们的长度?

3、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直径是经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间的线段。判断这个圆里那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五)结课

师: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了圆。你知道什么是圆吗? 生:圆,一中同长也。

师: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都同样长,或无数条直径都同样长。这样的图形就是圆。下课。

圆认识一教学设计
《圆认识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