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02 07:56:0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 9+1+= 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①点数出结果。②接着数,数出结果。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9人与女生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

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题:9加几)我们已经知道9+4=

13、9+6=1,那么9+

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习二十第1题。(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做练习二十第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推荐第2篇: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小学生在学习和认识20以内不进位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去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好了本节的知识,就能够使学生在下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个人就本节课在教学过程所做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上课开始,我从同学们经常熟悉的操场场景为题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发散孩子们的想象力,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看到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数学知识,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从而激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其中。在找出问题的同时我让同学们讲一讲如何计算9+5。在说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们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5=14;有的孩子们说从9往后接着数,

10、

11、

12、13,14,就是14;也有孩子们说先拿1盒和9盒合成10盒,然后再把4盒加上就是14盒。无论孩子们的哪一种方法我都没有否定。教师应放开思想,多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倡导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只要是孩子们自己发动脑筋想出来的正确的方法,就是最好方法。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便。然后再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当然我也认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问题,虽然操场是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地方。但是他们真正对此还比较陌生,因此虽说能激起学习兴趣,但还是有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如果从生活中的能凑成十的具体例子而且是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引出课题(如拿矿泉水等),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怎样能够学习和掌握知识,其中我个人认为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愉快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在乐中学习。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数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就是要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理解、想象,体会,而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去获取。根据我个人对数学理念的理解,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知识的实际出发,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棒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引导孩子们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多少根小棒呢?分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让他们继续用小棒操作计算9加几的算式,加深对凑十法理解。因此,只要是孩子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我绝不会代替的,做到让孩子们多想、多动、多练,提高他们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一些想象力,使课堂氛围始终活跃,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接下来让孩子们举例生活中能凑成十的事例(矿泉水),如果我把它放在前面一个环节当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的。这个环节当中里有少部分孩子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有一定影响,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要多加强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以后,还要让学生继续理解“凑十法”。因此我拿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第二个练习是变式练习,发散的学生的思维能力。算出式子找朋友,在学生找完朋友后,有一个数15没有朋友,此时让学生说算式,可能会出现9加6,也可能会出现10加5,还有可能会出现十几减几,还有可能会是连加等,这样不但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灵活的思维能力。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做得不够好,还有待教师的引导。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天学习的收获,部分学生概括的不够详细和完整,不过这样也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参考性依据,让我们反思在以后教学中怎样能够使学生很好参与教学活动,大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和浓厚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喜欢上我的课。

推荐第3篇: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案例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

《9加几》是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以及对20以内的两位数充分认识,并且已经学习了《10加几》,充分体会到10加几的简便,所有的这些都为在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理解——强化”“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9加几的学习是一年级学生对加法学习的延伸,也是一次飞跃。9加几的思想方法是“凑十法”,是学生思维方法的扩展。9加几第一次也进位加法的学习,为进位加法建立起一个“模型” 对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以后任何进位加法计算都是其扩展。所以,掌握9加几的思维方法——凑十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本节课是为学生建立进位加法的数学模型,即:凑十法。

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揭示凑十法之前,让学生充分参与生动丰富的数学活动,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创造9加几的计算方法,获得数学探索的经验,即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探索出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是方法多样化的体现,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有价值的,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里“有价值的数学”即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帮助的数学以及优化的数学方法,即方法的最优化。方法最优化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领。掌握最优化的“9加几”方法(凑十法),正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数学课堂承认个体差异,但是也可以让部分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其他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做到所有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根据这样的理念,这节课以活动——练习为主,在初步活动中部分学生能够发现9加几的相应最优化的算法(凑十法),再返回活动,让其他学生也得到相应的经验,最终理解“凑十法”,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的经验得到强化。 【设计特色】

情景交融,动手操作,充分参与

学生自主和教师引领相结合,最终完成学生的知识建构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二、发展性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师:今天是小猴贝贝的生日,他带来1个盒子,你知道有多少格么?(师画出10格的盒子2份,出示其中的1份)(生:一共有10格)

2、游戏导入:

(1)初步感知:师:打开盒子,来考考大家的眼力,(出示图片—一盒9个桃)你知道有几个么?(生:9个)

师:你怎么这么快?(生:因为放满了是10个,比10个少1个就是9个) (2)游戏:

师:说得真好,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这个袋子里还有一些桃,你想取几个? (生:我想取4个桃)(师在口袋中取出4个,贴在刚才9个桃的右边) 你能提个什么问题?(生:一共有几个桃?) 怎样列式?(生:我列得算式是9+4=) 师:你想取几个?一共有几个?怎样列式? (生:我想取3个,我列得算式是9+3=)

师:你呢?(生:我取6个,我列得算式是9+6=) 还有么?(生说出所有的9加几的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故意打乱顺序)

3、比较揭题:

师: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是9加几)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9加几。(揭示课题:9加几)

【在教学《9加几》这一课时的时候,我的课堂情境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并贯穿于整个课堂,采用游戏等方式,充分利用小猴贝贝的可爱形象吸引学生,启发兴趣,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 看一看:小猴取了几个呢?怎样列得算式?(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

(学生观察后:取了4个,列出算式是9 + 4)

(2) 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 + 4得多少,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之间讨论)

(3) 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生:可以数一数)

师:你怎么数的?(生:从9数到14) ②(生:也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 (4)摆一摆:

师:用小棒怎样摆呢?

(生:先摆9根,再摆4根)

师:请大家轻轻的拿出小棒,照着摆一摆。(生摆好) 师:怎样一眼就看出得数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同桌之间讨论) 汇报:(生1:只要从4根里面拿出一根给9根,9根加1根是10根,10根加3根就是13根)

师:这样就把4分成了几和几?(生:4分成了1和3)

师:为什么要拿1根呢?(生:9+1=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 说的真好,送你1朵小红花。我们一起照他的方法动一动,说一说吧!(生边动边说) 可能还会有(生2:4 + 6 = 10,10 + 3 = 13)(生3:10 + 4 = 14,14 - 1 = 13)(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板书)

(4)议一议: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第2种方法,因为它把9加几变成了我们学过的10加几) (5)师:像这种从第二个数中拿出1个给9个凑成10的方法叫做“凑十法”。(板书) 指出: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9加几。 【

1、“那9+4怎么算呢?”将学生引向一个思维过程的的思考,而不是单纯的找一个9+4的结果,因为本节课的重点不在于9加几等于多少,而在于9加几怎么算,我的提问也注意到突出了这点。

2、对于9+4的算法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得出的,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能找出好多算法,每一种算法都可以说是对的,我在这里没有否定任何一种算法,但是我的评价语言有所偏向我的教学目标,对于其他三种方法是我预设的时候考虑到的,但是第三种方法是我没有预想到的,的确这个方法很好,可以说是“凑十法”的另一个用法或者说是“凑十法的变形”,但是学生在初步接触凑十法,我暂且将这种方法搁置了一下。

3、在一个学生演示“凑十法”的方法过程后,其他学生也跟着摆一摆,建立起了学生理解“凑十法”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我的语言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更清晰。并且通过讨论“为什么这样简便?”和“为什么要分成1和3?”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尝试练习

出示“试一试” (1) 出示花朵图

师:大家的表现真好,贝贝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是什么?(生齐:花) (2)指导完成

师:你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呢?可以求什么?

(生:我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是:红花有9朵,黄花有7朵,可以求一共有多少朵?】 师:怎样列式?(生:我要列得算式是9+7=)

怎样一眼就看出得多少呢?(生:可以把10个圈起来)

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是这样想的:从7朵黄花里面拿出1朵给红花是10朵,再加6朵就是16朵)

师:说得的真好,送你一朵小红花。请大家照他的办法完成在书上86页。 (生做,师巡视指导) 追问: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先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

3.小结。

师: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把几分成1和几,9加1得10,10加几得十几)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收集数据:

师:让我们一起和贝贝搭积木吧!你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求什么?

(生:我收集的信息是左边有9个正方体,右边有6个正方体,可以求一共有几个正方体?)

(2)列式计算:

师:怎么列式?(生:我列的算式是9+6=)

怎样很快知道得数?(生:再放1块) 自己试着算出得数(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3)集体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是这样想的:6可以分成1和5,先算9加1得10,10加5得15)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列出算式:

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先圈出10根小棒再计算么?(生:可以) 第一幅图可以怎样列式?(生:可以列成9+3) 第二幅图呢?(生:可以列成:9+8) (2)自己试一试完成书上87页第2题。 (生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我从3根里面拿1根给9根是10根,10根加2根得12根) 9+8呢?

(生:我从8根里面拿1根给9根是10根,10根加7根得17根)

【这部分两个练习是对例题以及试一试的强化,在充分感知凑十法的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已经很轻松了。】

3.“想想做做”第3题

(1)师:大家的表现真不错,贝贝决定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么? (生:愿意)

第一关,算一算,比一比:请大家完成在书上(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组两道算式得数相同)为什么呢? (生:因为9+2可以用9+1+1来算出得数)

【这部分练习是对凑十法进一步运用,脱离了具体的图象,由具体到抽象,并且和以前的学习的连加建立起联系,完成学生知识整体的建构,并初步体会连加中先后顺序关系,即可以先算后面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好,大家的表现真不错,那大家来轻松一下,我们来个转盘游戏。出示9+(

1、

2、

3、

4、

5、

6、

7、

8、9)的转盘,请学生举手抢答。

【学生到现在应该活动一下,知识在轻松的游戏过程中得到巩固】

5、第二关:排一排,算一算。(1)前后一致:

师:现在再让我们来回顾刚刚留下的算式,你感觉怎么样?(生:很乱) 你想怎么样?(生:排一排)

怎样排?(生依次报出算式,师出示小黑板) 你能很快说出得数么?(生:能) 一起来:师报,生说。 (2)发现规律: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得数越来越大) 还有呢?(当生说到9加几得数都是十几时),(师点每道算式得数个位上的几和9加几的几)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9加几的几少1) 这个1哪儿去了?(生:被9借走了1) 为什么只借1?(生:因为9+1=10)

这种方法叫什么?(生: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计算这组算式已经很轻松,比较算式的联系是关键。学生在已有新知基础上,首尾呼应:先让学生整理算式再计算,通过观察猜测,体会其中的关系,为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感,即相同的数加上较大的数结果也比较大。学生的发现是对“凑十法”充分理解的体现,也是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结果,但是学生的自身水平不一样,得到的发展也不一样,这样的发现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认识到,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五、拓展提高,解决问题 师:最后让我们和贝贝一起去花果山玩一玩吧!你知道花果山上一共有多少只猴么?怎么列算式呢?

(生:9+3=12)

【这一环节实现了从实践—理论—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生畅所欲言) 【课后反思】

1、本课教学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活动情境,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入数学课堂并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充分活动是学生理解数学思维过程的基础,经历了实实在在的活动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认识更加深刻。但不是每次活动后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一样的,在揭示“凑十法”之前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让一个学生演示,最后每个学生都跟着做,先发现先理解的学生带动后发现的的学生,把“凑十法“的活动基础做的很塌实,最后教师的指点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晰的理解,课后的作业反馈很好的证明了,这样做是切实有效的,所以,活动是数学课堂的基础,更是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

2、方法的多样化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过程以及学生创造方法的过程,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但是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评价语言做为导向把学生引向“凑十法”上面,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的理念。数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人,但是不等于教师就放弃了自己的地位,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关键的时候“画龙点睛”,让学生的思维由模糊到清晰,毕竟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很有限,思维的完整性也有待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后,学生想说却说不清楚,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出手”,由放到收,真正做到驾御课堂,做一个很好的组织者。

3、由于课堂时间关系,在前面提到的9+5的第三种方法到最后没有再次提出来,在学生充分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更有利于学生 “凑十法”的理解以及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这也是这堂课不足之处。

推荐第4篇: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小棒、。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复习

3、

4、

6、5等数的组成。

2.一个加数是9 的连加的复习。

9+( )=10 9+1+2=( ) 9+1+3=( ) 9+1+6=( )

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观察主题图。

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一共有几盒饮料吗?

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1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

1、

2、3„„

12、13 点数。

(2)从9数到13。接着数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凑十法。

3.得出最佳方法。

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总结: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演示凑十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 10+3=13。(板书过程 )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继续看图,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踢毽和跳远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算式9+7=16 )

5.归纳算法特点。

齐读算式。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板书课题。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 (用箭头将算式和 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

6.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黄色的,右边摆3根绿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多媒体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多媒体演示, “左边有9个黄色的向日葵,右边有7个红色的向日葵,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向日葵?”(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口算

出示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计算,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9+2=11 9+3=12 9+7=16

9+5=14 9+6=15 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2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1.数菠萝。

(展示菠萝图)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苹果。

(展示15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对于9加几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3

推荐第5篇: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章;《9+几》例

1、例2.第88-90页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各种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体验和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88~90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1.复习数的组成

2.算式填空 口答下面各题:

提问:9加几等于10?

启发谈话:我们把9加1等于10换一种说法,可以说成9和1凑成10,(指名2-3个学生说)第二行的题目都是10加几,算出来都是十几。这节课我们要用9和1凑成10的方法,也就是“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9加几)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啦啦队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啦啦队的有15,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13人.>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酸奶(课件出示酸奶从图片当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⑴、你是怎么算出来得?能告诉老师吗?

[交流汇报];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 直接数:,

1、

2、

3、

4、

5、

6、

7、

8、9„„

12、13共13盒。

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

10、

11、

12、

13、共13盒。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反思: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瓶酸奶,右边摆4根小

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瓶酸奶。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瓶再加上几瓶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瓶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瓶饮料拿走1瓶后还剩多少瓶?10瓶与剩下的3瓶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反思:爱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于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上面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可以及时内化计算方法。]

演示凑10法转换过程法{从外面拿一盒放到箱子里,把箱子里凑成十盒;加上外面的三盒就等于13盒}(演示把箱子外面的一盒放入箱子里,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凑十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来计算的9加几的方法在数学中就叫“凑十法”,也就是把没学过的9加几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算。(9加几→10加几)如图所示

⑵巩固“凑十法”;

⑶ 出示“凑十法”法则

;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会读; 9加几,不用怕 看大数,分小数 借个1,凑成10, 计算起来快有对 出示例2;师:看见大家这么高兴,小棒也来为大家呐喊加油来了,看看来了多少根小棒? „„

⑴[多媒体出示例2]“小棒图”

师:会列算式吗?该怎么计算? (9+6) „„

5、巩固练习:开碰碰车的游戏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6、课后作业课本习题。

推荐第6篇:一年级“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89页例

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引入:看小猴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例题图)

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盒子里有9个红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绿苹果)根据图中的意思,你能提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

引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怎样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9+4= )

2、探究算法

思考:9+4等于几呢?

(1)生猜测。大部分学生肯定知道得数是13,可也有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的。在学生们的争论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各自探索:9+4等于几呢?

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思考。 (3)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

1、

2、

3、4„„

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

10、

11、

12、13,一共13个。

③从盒子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9个加1个,就是10,再加外面的3个,是13个。

3、引出“凑十法”

(课件演示)根据回答解说: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1个到盒子里,盒子里由原来的9个加了1个就是10个,再加上盒子外剩下的3个就是13个。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师:先想到将一个苹果放进盒子里凑成十就好算了(黑板板演过程):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1个,也就是把4分成了1和几?(板书:9 + 4 = )

1 3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把这1个苹果放到了盒子里,也就是9和1合起来是10(板书:9 + 4 = 13

“9加几”教学设计 1 3

最后再算10+3=13(补充板书) 10

像这样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领读)

4、整理算法

9+4,在计算时先把4分成1和3,再算9+1=10,10+3=13。

追问:为什么一定要把4分成1和3,不可以分成2和2?

5、指导完成“试一试”

引导学生先说说题意,明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再让学生圈一圈、填一填。学生完成后,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再说说计算9+7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7分成1和6?

6、比较:9+4与9+7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了,这两个算是都是9加几,从而点明课题。通过比较,使学生再次感悟到,计算9加几时,要先把9凑成10(也就是要先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完成第1小题。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提问:小猴在干什么?它想计算几加几?它准备怎样算?

引导:你能根据小猴的操作过程,完成图右边的填空吗?学生完成填空后,再指名说说计算9+6的思考过程。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同桌说说“凑十”的计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圈出10根小棒,再填空。学生完成后,讨论:圈出10根后旁边还有几根?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各自计算,边算边想有什么发现,而后说说每组中的的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开火车完成,比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各自完成。

(2)交流每题得数。

(3)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回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推荐第7篇: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苏教版

题:9加几

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

教学目标:

、从实际情境中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9加几的算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苹果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带着一个盒上街买苹果(出示主题图)。在一个水果摊前,看到了又大又鲜的红苹果,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青苹果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

2、提问:你能根据小猴买苹果的故事提一个问题吗?要求小猴一共了多少个苹果,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教学9+4。

(1)谈话:9+4得多少呢?请小朋友先拿出苹果的图片摆一摆来帮助计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3)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在学生交流时,及时肯定各种正确的算法,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相机揭示“凑十法”,并板书:

9 + 4=13

/\\

0

(4)介绍:把9和1凑成10,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它“凑十法”。

()完整地说说9+4的计算过程。

2、试一试

(1)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圈出10朵花,再看图填一填。

(2)交流后,提问: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说一说9+7是怎样算的?

3、小结

看黑板上的算式,今天学的是什么内容?揭示题。这些算式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师小结9加几的算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小猴搬方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再放1块,就是10块”,为什么这样放?9加6怎么算?

学生填好后,再指名说一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小朋友先看图圈出10根小棒,再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圈出10根小棒后旁边还剩几根?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题目,在心里默算,边算边想怎样算比较快。先自己算一算,再比一比,看看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怎样算9+2的?

小结:上面一题就是下面一题的计算过程,在计算9+几时,可以想9+1再加几的连加算式。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介绍推方块的游戏方法。

学生开火车进行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交流各题的得数。

比较:请小朋友比一比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把算式打乱,让学生口算。

四、全小结

今天这节,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会计算哪些算式?

推荐第8篇: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设计

《9加几》

年级

学科

数学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用“凑十法”口算九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口述计算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的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9加几是在系统学习了10以内加法和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的重点、难点是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转化的得思想。对于9加几,学生可有不同的方法计算。可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充分感知、总结、概括,学好本节,为以后学习有关数的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教材安排了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的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为9加几提供丰富资源。在知识的理解上渗透了“凑十法”,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出发,用图画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和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0以内加减法和10加几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对于9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教法与学法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

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小棒

等。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路上居然遇到了数字宝宝的阻拦,他们要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挑战?

.数的分解。

复习

2、

4、、

7、

8、9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0+1 10+2 10+3 10+4 10+

0+6 10+7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也就是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光明小学的运动会开始了,大家来数一数,说一说有哪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呢?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运动会进行到一半了,运动员们又累又渴,咱们为他们准备一些饮料吧!

学生看放大的饮料图,说出图意:

师:谁能说说饮料是如何摆放的?

生: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有4盒饮料,

师:光明小学的同学遇到了困难,这里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谁来帮助他们

师:那么9+4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生汇报计算方法。

师:刚才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在认真地摆小棒计算,现在请小朋友出来当小老师,来前面摆一摆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请学生来前面摆小棒,说计算过程,然后老师归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那一种呢?

三、重点学习凑十法

师:老师也喜欢这位同学的算法,因为用它来计算我们能更快地得出结果,现在我们就使用这种方法,把饮料盒的计算过程写出来,

2(师演示整个凑十计算过程,完成数字图。)

师:9+4=

看看9和4谁更接近10(生9),那咱们就把9凑成10,先想9加几凑成10?(1)

那么这个1从哪分出来的呢?(从外面的4盒饮料里分出来的1)

也就是把4分成1和3

然后先算9+1等于10,那么这道题咱们做完了吗?不要忘记盒子外面的3盒饮料!再算10+3等于13

3带着学生一起重复计算过程(老师读,学生小声跟读,同桌互读)老师将9+4的小棒图摆好

4老师在黑板上写出9+4=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我要请小老师来给大家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运用凑十法

过渡:通过观察,对9+4的凑十方法大家都说得很清楚,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9+几(板书)

6师:那么今后咱们怎么计算九加几这样的题呢?这就要使用到咱们今天学习的这种计算方法,我们管它叫作凑十法。

7出示凑十法的定义,师读,学生齐读。解释其中含义。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学生看太阳的图,一起来数。

师:请大家左边摆9个,右边摆7个,自己说一说算式是什么?利用凑十法来算一算,(教师引导说出计算过程:左边摆9个,右边摆7个,把右边的7个分成1和6,将9凑成10,最后10再加6等于16)之后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2)老师巡视,指导。请同学列出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

(3)老师在黑板板式,再请同学来说一说。

(4)出示小棒图,直接请同学来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新知

、口算,并请个别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9+2=11 9+3=12

9+4=13 9+=14

9+6=1

9+7=16

9+8=17 9+9=18

五、总结:

这节你学会了什么?

六、堂练习

数学书89页第1题

七、结束语

运动会结束了,咱们今天的也先上到这里,今天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请为自己鼓掌。

退场。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渗透逻辑推理、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9加几

+4=13

9+7=16

推荐第9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初步理解“凑十法”。2.在观察、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算法多样性。

3.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老师这里有个密码箱,里面有运动会的入场券,你们想要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分合

密码:1315 2.连加 9+1+4=

9+1+2= 9+1+3=

9+1+5=

密码:14121315

二、情景导入 ——PPT运动会大图

秋季运动会开始了,校园里的小运动员们都在训练呢,咦?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哦,他们再给运动员们准备饮料呢,我们快去看看吧。

——PPT分饮料小图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箱子里本来有4盒饮料,箱子外面有3盒饮料,一共有几盒饮料呢?) 那你会列算式解答吗?

9+4= 那9+4等于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加几

板书:9加几

三、探求新知

小组合作,可以借助小棒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9加几的问题。 小组汇报

同学们找到很多解决9+4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微视频,总结9加几的方法

小结:关于“凑十法”还有一句顺口溜呢。“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你记住了吗?

四、强化练习

多种形式强化凑十法,练习9加几

1.圈一圈,填一填

2.帮小动物找家

2.摘苹果

4.碰碰车

3.儿童乐园碰碰车

五、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9加几微视频脚本】

9+4=几呢?你想出了几种算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种:点数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13,所以9+4=13 第二种: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有9盒饮料,我们可以从9接着往下数

10、

11、

12、13。所以也可以算出9+4=13。 第三种:凑十的方法。

请拿出你手中的小棒,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把。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外边的4盒饮料。从右边拿一根小棒移到左边,9就凑成了10,10再加上右边剩下的3根,是13根。像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你学会了吗? 我们还可以把“凑十法”的过程用思维图表示出来:

4可以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

计算9加几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喜欢哪一种呢?

9加几教学设计

(终稿)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得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在观察、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算法多样性。

3.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探求多种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复习旧知

师:上个月同学们参加了亲子运动会,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参观一场田径运动会,你们想看吗?但是,我们要先打开密码锁拿到入场券,把方框里的数连起来就是密码。----PPT

二、探求新知 1.提取信息列算式

师:恭喜大家都拿到了入场券,运动会要开始了,我们快去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PPT:根据这幅图你能说一个数学小故事吗?怎样列式呢?

9+4=13 2.动手操作探求9+4 师:你们和他算的一样吗?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算法和同位说一

说。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开始吧。 (自主探究9+4算法,学生上台汇报)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9加几的问题

板书:9加几

3.微视频总结计算方法

观看微视频

师:在这些计算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凑十法)

现在我们男生女生比比赛,用凑十法摆一摆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同位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

4.思维图表示凑十法

师:如果我们不用小棒,可以把凑十的过程用思维图表示出来

师:谁听明白了?起来说一说(2个同学回答),同桌相互说一说

9+5=?

9+7=?

你能说一说吗? (反复练习)

师:关于凑十法,还有一句顺口溜呢,“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你记住了吗?现在考试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PPT

三、强化练习1.圈一圈,填一填

4能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3=13

2.帮小动物找家 3.摘苹果 4.碰碰车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凑十法,凑十法是我们以后学习的好帮手,你们都学会了吗?

【9加几微视频脚本】

9+4=几呢?你想出了几种算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种:跟我一起数一数。1.2.3.4……13,所以9+4=13 第二种:我们还可以这样数,盒子里有9盒饮料,我们可以从9接着往下数

10、

11、

12、13。所以也可以算出9+4=13。 第三种:凑十的方法。

请拿出你手中的小棒,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把。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外边的4盒饮料。从右边拿一根小棒移到左边,9就凑成了10,10再加上右边剩下的3根,是13根。所以9+4=13。像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你学会了吗?

推荐第10篇: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8-99页例2,完成做-做。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凑十法\",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步骤: -、复旧引新.1.创设情境。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羊们正在公园里举行\"数学游艺活动\"邀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参加,你们高兴吗? (1) 下面请小朋友们看看,喜洋洋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谁能把这道题的答案告诉大家?(生答)

(2) 接着,灰太狼带我们来到\"智慧山\",每座\"智慧山\"上都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生答最后一题时,)师:那说说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呀?(生答) 师: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知道这四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吗?(生答)

师:那么9+1都凑成了几呀?

(十)十的作用大不大呀?(大)今天我们就利用凑十法来学习新知识“九加几”。

(生答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凑成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这样做较方便。 )

[评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新课伊始教师能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动画的形式再现旧知,不仅扫除了学习新知的障碍,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9+3 师:请观察这幅图,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 出示装桃子的盒子,数一数,盒子里一共有几个格子? (1)提问:请看,美洋洋在盒子里装上了几个桃子?(轻声数)盒外放几个桃子?要求一共有几个桃子怎样列式?(9+3) 师:你能看着图想一个办法怎么算这道题就特别好算,特别快呢? 生答。

(2)演示\"凑十\"。盒子里有9个桃子,想-想:9个加几个是10个?(生:9个加1个是10个)对,那么要把9凑成十,就要把加上的3分成几和几?(2和1)把1个放进盒子里和9个凑成了10个,10再加剩下的2是12。 (2)找-生摸仿操作。

师:老师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看看哪位同学能到黑板来,把你自己的想法一边说一边写出来,谁行呢?(生上来)看看她大不大方。 (3)教学例2:

师:下面请同学再来看一道题,这是什么呀?(生答) 请学生说说图意。 师:谁能列出算式呢? 生答。

师:从图上看,怎么样算才是最简单的呢?(有了刚才的基础啦) 生答。

师:从算式上,你怎么解答这道题呢?

生答。

师:现在老师请你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看看谁又大方,写得又对? 请生上来写。

师:刚才老师出的这两道题,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出来的呢? 生答。

师:说得好极啦!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凑十法吗?

(看来说的人不大多,那么通过操作,一会儿再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 (左边摆9个,右边摆3个,一共摆了几个呢?) 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回答问题。

师:怎么样摆小棒,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生答。

师:你现在能回答什么是凑十法吗? 生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加几的凑十法是什么意思呢?(从另一个数拿出1个与九凑成十,然后再加上剩下的那个数就是十几) 生答。

三:巩固练习。

1、师:快坐直。口答几道题,老师要验证一下,看看你们学会了没有?(课件出示4道口算题)

2、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美洋洋想跑来和你们做朋友来了,你们欢不欢迎它呀?(生答)咱们一起看看,这个题目呢,是书本98页的第一题。(学生打开书本98页做第一题。)

师:我们来听听,美洋洋呀,是怎么样表扬你的。(你真了不起)

3、师:老村长看到你们那么厉害,也想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能接受挑战吗?(能)生答。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答。

师:现在要口述这几道九加几的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师:你能说出规律来吗? 生答。

四:拓展练习。

1、师: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可开心啦。灰太狼带来小转盘要考考你,答对了就不吃小羊们了(课件)你能很快说出结果吗?(生说)

2、小动物们在公园里玩的真开心,可是迷路找不到家了,请你帮忙找找家,他们要回家准备过新年呢。

五:总结

师:这都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九加几的算式。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引学生说出都是9加几的加法,(齐读课题)解答这些题的关键都是要想9+1=10,然后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将经常用到。

第11篇:9加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 9加几说课稿一”这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由教师站(cn-teacher.com)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参考,并期待广大数学教师踊跃为我们供稿。该篇说课稿内容如下:

教材分析:

9加几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教材选取了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计算规律。同时,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九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有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会自主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节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源于生活,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并用课件呈现小猴买桃的情境图,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迅速地将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集中起来,成功地将学生引入课堂,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结合情境图中的信息自由地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讨论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续学习的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将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复习铺垫

先引入口算题进行复习:第一关9 ( )=10;第二关 都是10加几的练习,帮助学生回忆10加几就是十几;第三关9 1 几的口算接着我会提问学生: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计算9加几的内容做出铺垫。

【本环节通过复习10加几、9 1加几的 算式让学生体会到10加几就是十几,算十加几很快。为下面教学9加几奠定了知识基础。】

2.引导设计问题,探索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动手操作,体会凑十的过程。

首先我会出示图片并以小故事的方式引入:有一天,小猴带了好多桃子来看大家,帮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 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师:盒子里有几个?(9个),盒子外面有几个?(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师板书出算式9 4)

师:那么,怎样算出9 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在操作探索中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如何计算9加 几,我并不是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们观看课件自己探索,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桃?”的问题,寻找合适自己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小组探讨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小组 汇报的各种方法,并通过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中体会、理解凑十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 而达到自己能够接受数学上的优化,也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而我在此对学生的各种方法不做优劣评价,只是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并问学生喜欢哪种方法,真正 做到尊重学生的选择。】

3.据现实生活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设计问题。

我先出示“试一试”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 7。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

【为 了让学生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让学生收集信息,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让 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了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里我设计了分小组活动,让他们尝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同学提出的问 题,并在多向的交流中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发表想法。接着再做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进一步梳理想法算法, 得到多种多样的方法,使交流过程真正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完善对9加几计算的认识,在练习设计中我紧扣重点,既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又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所以我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好奇、爱动、好胜的心理,并结合教材提供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想想做做”第l题。

练习时通过图片,展示小猴搬方块的图,接着提问学生小猴想怎样算呢?小猴为什么只搬1块过去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明确算的是9加几,再应用先圈出十根小棒的方法算出得数。

【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两组口算,让学生体会到上面的连加就是下面9加几的计算过程。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点难点之后,我运用直观教学,将九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再让学生计算结果。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巩固了九加几的知识。让学生算出九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有对的计算窍门。

9 1 = 10

9 2 = 11

9 3 = 12

9 4 = 13

9 5 = 14

9 6 = 15

9 7 = 16

9 8 = 17

9 9 = 18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发现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那我继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学生很自然地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最后通过碰碰车的游戏来巩固9加几的计算。

四、归纳整理,总结全课

首先我会让学生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以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你会给同学们哪些友情提示,最后向同学 们提出希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有许多有关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究,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本环节我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可以采用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的精神。

最后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了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把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上数学,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在遗憾中成长。遗憾,带给我们思考;遗憾,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同样,我的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和不完善的地方。

第12篇:9加几

《9加几》数学说课稿

罗江中心小学

卢君萍

一、说教材

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十单元加法和减法二的第一道例题9加几,,它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分与合,加法的含义,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的知识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9加几这节课,在备课之前我就一直在考虑这样三个问题。第一是关于“一年级计算课的导入方式”;第二是在教学的整体上怎样做能达到算法“个性化”与“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第三是在算法“优化”之后,如何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形成技巧。

一年级计算课的导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直接切入主体,尽早的接触教学重点。另一个方式就是是利用动画、图片、小故事、小游戏等手段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大情境。教材中就是这样设置的。教材中准备的主题图是种树图,它延续了前面例题的情景,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数学资料,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备课时考虑到书上的情境图虽然比较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在这幅图中学生可以提出很多数学问题,当然也包括9加几的。但是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虽然这幅图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延误了学生学习本课重点的时机。,所以再三考虑后我决定更换主题图。

二、学情分析

新课之前我进行了三方面的前测:

1、10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

全 对 16个 错1个 1个 错2个 1个 错3个 2个

2、加法的含义前测:

正确理解题意的 15个 错误理解题意的 4个 数错数的 1个

3、口算方法的前测:大部分同学用数手指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结论:

少数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图意,这其中有三名同学是数数错误,大部分学生能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记算,但绝大多数同学是用数数地方法计算。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各种方法,实现算法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都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学习充满探索与创造,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

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色;

1、创设富有情趣的故事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创编教学故事寓教于趣,把教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让学生根据我创设的故事情境,身临其境地把相关信息和问题进行搭配,这样自然地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注意“个性化”与“优化”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对计算教学改革特别强调的一方面,我个人认为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在学生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用成年人的观点告诉学生哪种方法好货哪种方法不好,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数学的整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自己能够接受的数学上的优化,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如果在上课一开始能有个良好的开端,把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烧旺,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出示一——主题图)以猜九的朋友式谁为悬念开始新课,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课件演示直接引出主题,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二个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讨论交流,得出方法。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几只”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课标》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我注意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得到自己喜欢的方法,如果每个学生仅仅掌握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开放性思维很难形成,所以我认为进行算法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优化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而不是老师。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后,再通过合作交流,就会逐渐发现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方法有缺陷。在解决“9+5”这样的计算问题时,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后,我认为,对于出现的多种算法,不急于评价,也不要用一种算法去统一,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算法应该有个比较、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比较过程中了解各种算法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各种算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思维比较凌乱。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依次数

1、

2、

3、

4、„„ (2)接着数

10、

11、

12、

13、„„ (3)9和5合起来是14 (4)凑十法 „„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四种方法的思维过程用下图表示出来,想:9加1得10, 10加3得13。 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方法最优化。 第二个步骤是归纳算法,巩固记忆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在引导学生归结“凑十法”算理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9+5,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再让学生回忆几加几凑成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移动小棒,根据学生的思路,填写思维图。

第四个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是在算法“优化”之后,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形成技巧的关键。我安排了6个练习。

第一个练习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色彩鲜艳的苹果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并让学生用动手圈圈的方法巩固凑十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个练习是根据提示填写算式。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脱离画面直接将凑十法应用于算式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个练习是一组现时口算,目的在于引出9加几的规律

第四个练习探索9加几的规律,从而加深对凑十法法的理解是血色很难过能更快的进行计算,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将9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从而引出课题“9加几”,再让学生计算结果。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让学生计算出9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发现和的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那我继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第五个练习,是一组口算,通过了解规律使学生能在更短时间内正确计算9加几。 第六个练习,是一道开放题。

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的方式力求灵活多样,最后的开放题,既能体现出对本节知识点的巩固,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多角度考虑问题以及创新意识。 第五个环节: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解答这些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在进行评价时,我会采引导学生9需要1的帮忙变成10,那8加几,7加几需要几帮忙呢?学生自然地就把这节课的知识应用到了下一节课。

以上是我对“9加几”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2010-12-7

第13篇: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⒊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图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 师:听,它是谁呢?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孙悟空。

师:他的本领特别大。今天我们就要和他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 (15个草莓、14根小棒、13支铅笔、17个苹果) 师:为什么一下子就猜出多少个?

师:满十个,放在一起。有神奇的作用,能使小朋友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个?

师:竖起耳朵仔细听,谁先举手谁先来。10+1= 10+8= 10+2= 10+6= 10+9= 师:小朋友们怎么算地怎么快呢?

师:说得一点没错,十加几就等于十几。这样算起来好简单呀。10真是一个奇妙的数字,让我们表扬他!(右侧黑板上方板书10)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1.探讨算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是把10个和几个合起来算出十几的。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瞧!我从盒子里拿走了1个,现在盒子里还有几个呢?(出示图片) 小猴想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会帮小猴列算式吗?(师板书算式9+4)记住,说算式的时候可不能说漏嘴,把计算的答案直接告诉大家哦!(在心里列好算式的小朋友坐端正)

师:他是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呢?

(把盒子里红苹果的和盒子外面的绿苹果桃子合起来)

电脑演示出现算式,9+4等于几呢?1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互相对着耳朵轻轻说一说。 (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交流:谁来大声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呢?

1、(数着算的,9,10,11,12,13) 板书:数

2、(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师: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苹果,再加外面的3个,就是13个。你们听懂他的想法了吗,谁能更清楚的重复一遍他的想法呢?还有谁会说,还有谁想说。(表扬说的好的孩子,奖励大拇指!)

哪个同学能把刚才我们怎么算的用动作表示一下? 投影仪操作(学生操作从4个里面拿1个放在盒子里)

你看清楚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呢?

追问: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从4里面拿1个放进盒子里吗? 睁大眼睛仔细看(电脑演示移动操作过程),你就能发现图中的小秘密吗? 预设:

1、因为盒子里是9个,缺1个。追问:补进去1个,9变成了几?哈哈,神奇的10又(算式下方板书10)出现啦!

他是怎么被变出来的呢?从4个里面拿1个,给盒子里的9,9就变成了10。老师明白了,9是和4里面的拿来的1凑起来变成的10。(4下方板书1)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预设

2、把盒子里的9个苹果变成10个,10+3=13就好算。听出来没,这个小朋友也变出了10。

讨论启发:把9变成10的那1个苹果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得好好谢谢他。谁来指一指,他是哪个苹果,原来在哪里?

1是从4里面拿出来的。你们看4多大方,拿出1给了9变成10,(4下方板书左斜线 )4真是太好了。我们一起向他竖起大拇指。

看着图,再看看算式,你能说说,我们是怎么把9变成10的吗? (自由说一说)谁来说一说。

老师也想说,小朋友竖起耳朵帮老师听听对不对?(教师示范边指边说)从4里面拿1个给9变成10。表扬老师!受了表扬真开心呀,小朋友一定也要更加认真,才能再得到表扬呀!

继续启发:小朋友为什么要把9变成10呢? 10加剩下的3就是13。 追问:3是怎么来的?4拿掉1个剩下的3个。(4下方板书右斜线和3) 总结演示:并逐步对应板书

你们看,经过大家的探索,我们写出了计算9+4的分解图。你看的懂吗? 提示:怎么把9变成10的? 9变成10后,我们算的是其实是?

这里还包含着分与合,你发现了吗?指一指,让学生看到4分成了1和3。 这里还包含着一个连加,你看出来了吗?指一指让学生感受到9+1+3。 好奇妙的分解图呀,只要你细心观察,数学就是这样有趣。 现在你能看着分解图,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计算9+4的吗? 自由表述 语言的规范化:大家敢不敢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说的和老师一样好,看谁说的比老师还要好。

老师开始说啦,小耳朵竖起来没?边指板书,边口述:9+4是这样算的把4分成1和3,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3等于13。

自己先大声说一说, 谁来试试看。

现在请你在心里轻轻说一说,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算9+4的。 总结:你们看,我们计算9加4的时候,小朋友喜欢先把9变成10再算,这样的算法数学上还有个名字呢!叫“凑十法”在10上面板书,并注音齐读。

观察一下,我们刚才把谁凑成了10呢!怎么把9凑成10的呢? 师:哦,小朋友看来已经明白了凑十法意思了。神奇的10在这里起了大作用了。我们算9+4时,就是把它变成10+3来算,多么简单呀!

是不是这样?看着大屏幕(电脑演示分解图)。一起和老师再轻轻地回忆一下我们的计算过程:我们是这样移动苹果的,从4个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然后就看出10加剩下的3个就是13。用数学的语言可以这样描述:9+4是这样算的, 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师:凑十法你学会了吗?下面要你们来算啦! 2.动手操作(拿出学具)

师:左边摆9个,右边摆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谁会列算式?9+5等于几,请你动动小手移一移,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呢?(演示学具)

9+5追问:你为什么要移1个。因为1和9凑成10。为什么10加4?因为拿掉1个就剩下4个.从5个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10加剩下的4个就是14。 跟着老师一边操作一边口述。 自己操作自己口述。

不动手,你还能说一说吗?个别学生口述。

师:你能用分解图表示刚才的算法吗?在自备本上写一写。 师:看着分解图说说我们是怎么算9+5的。规范表述

我们算9+5时就是把它变成10+4来算,太棒了。凑十法真不赖!

3、教学试一试

师:整理学具,把学具往前一推。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美丽的花! 数···左边有9朵,右边有7朵。一共有多少朵呢?谁来列算式? 9+7 师:在算9+7的时候,你想怎么算呢?(把9变成10再算)

可是花朵印在书上,没法移动了,你能想个好办法把9变成10来算吗? 原来我们可以通过圈10个的方法,把9变成10。 把你的想法在这幅图里圈一圈。然后完成分解图。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看着分解图把你算法轻轻说一说。 4.形成技能

(师出示“想想做做”第l题,如下图) 师:聪明的小猴搬方块。数···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聪明的小猴会怎样搬,使人一眼可以看出有多少块?

师: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呢?小猴为什么只搬1块过去呢? 师:那么小朋友会把小猴的想法用分解图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填在书上,再交流) 第2题:独立完成勺子图,先变出10再完成分解图。 交流,指着分解图说计算过程。

三、练习形式多样巩固知识

1.想想做做2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几根小棒,你能列算式吗?把算式列在下面。你能变出10,在计算得数吗?

9+3= 9+8 四:总结归纳:

师:我们刚才算了哪些题目呢?一起来找一找。自己读一读,9+3-------9+8,老师想按顺序排一排,你能帮帮老师吗?自己先排排看,谁来试一试。学生说,老师写。

仔细观察这些,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样的加法吗? 板书:九加几

一起轻轻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个数个位比几少了一个。 一起大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得数个位上为什么会比第二个加数少了1呢?那1个去哪里呢?

师:原来被我们拿去给9凑成10啦!这个10就是放在了得数十位上的1呀!

第14篇: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

2、

4、

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

1、

2、3„„

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演示凑+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板书: )

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一目了然。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往运动场上看一看,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先问问同桌,比一比谁提得多,老师有奖品。

(指名提问题,并发给奖品)

师:刚才小朋友提的问题真棒,我们来共同解决它。

(单独出示踢毽组和赛跑组)问:踢毽组和赛跑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 6= ”)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绳组)问: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 +3= ”)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远组)问: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算式9+7=16 ) 5.归纳算法特点。 齐读算式。问: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 (用箭头将算式和 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6.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 “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苹果。

(大屏展示15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3.数鸡蛋。

(大屏展示鸡蛋图)指导观察:一个鸡蛋箱可以装几个鸡蛋?现在已装有几个了?问: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又快又准地算?(展示移入一个鸡蛋的过程)

4.数蛋糕。

(大屏展示蛋糕图)师:一个箱可以装几个蛋糕?箱子里有几个蛋糕?外面呢?怎样算?(指名列式)(演示凑十过程)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 (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板书设计

第15篇: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9--80页例1--例4。 教学目标: l.学会自主探索凑十的方法,知道9加几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懂得用凑十法把9转换成10加几计算,会看算式口算9加几。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3.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用凑十法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根据凑十法的需要,合理地将第二个加数分成两个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电脑;9根绿小棒、3根红小棒、9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加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课件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

二、学习9加几。

1、学习9+4。

(1)师:同学们,操场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选择一些有关的问题,板书。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们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表意见。

(2)怎样才能算出一共有多少盒,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交流一下意见。 生:讨论、汇报。

(3)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出示课件)有的同学用点数的方法,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也有的同学用接数的方法,从9盒接着数:10盒、11盒、12盒、13盒;还有的同学更聪明,在箱子外拿1盒放到箱子里面,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就是13盒。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你会用这种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从而让学生明白到“凑十法”的优点。

2、学习9加几。

(1)师:你能刚才学过方法解决下面这些问题吗?

踢毽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摆小棒解决问题,边摆边说出计算的方法。 (2)小组汇报,教师板书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说说计算9加几时要注意什么吗? (4)齐读以上算式,发现共同点,揭示课题,让生归纳算法及注意点。(看大数、分小数、凑成

十、加剩数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圈一圈,算一算的小比赛。(把书上“做一做”的第1题制成题卡发给学生)。

2、帮小动物找家:出示4只小鹿,每只身上都写有9加几的算式,另外有3幢小房子,让学生帮小鹿找家。

3、夺红旗比赛:完成98页第3题。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你能计算这些题目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6= 7+6=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凑十法计算8+

6、7+6等;表扬鼓励小朋友真了不起,把凑十的方法用活了,老师也要向小朋友学习!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16篇: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9加几”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初步优化,体验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创设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材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2、难点:理解“凑十法”。

3、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小磁铁

三、学情分析

9加几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9加几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20以内其他进位加法的计算中去,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一节课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时,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爱说、爱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老师手中有这样一些口算卡片,开动你们的脑筋,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10+2

10+5 等

观察这些卡片,我们就说十加几就等于? 生答:十几。

师:大家齐声把这句话完整的说一遍。声音真响亮,像一个个小喇叭。 二. 情境引入,探究新知

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看场运动会。(出示情境图)你们看,操场上多热闹啊,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上到下等)。学校还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呢,我们走近一点看看(拉近图)。 师:观察图片,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箱子里面有9盒饮料,外面4盒。

师:能否根据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一道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师:大家能否完整的把已知条件和这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9+4 师:为什么呢?

生:把箱子外的饮料盒数和里面的合在一起,所以要用加法,所以是9+4.师:说的真清楚。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9加几。那我们怎么计算9+4得数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用小棒代替饮料。拿出9根小棒放在桌子的左边,表示箱子里的9盒饮料,再拿出4根小棒放在右边,表示箱子外的4盒饮料。大家摆一摆,算一算。到底9+4的得数是多少。 生摆小棒,动手操作,师贴小棒图,巡视。

师:刚才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在认真的摆小棒计算,现在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指着小棒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一个个数。(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点数法)

生2:心里记着9,然后再数4个数,10,11,12,13。(这就是接着数的方法) 能不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来有多少饮料呢? 生3:把盒子外的4盒拿进箱子一盒,这样箱子里10盒了,再加上外面剩余的3盒,一共13盒。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新颖,箱子里可以装10盒,现在只有9盒,再添上1盒就凑成10盒了,1盒从哪来呢?哦,从4盒里分出来1盒,分出来1后还剩3盒。这样直接就用10加3等于13了,一目了然,很简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凑十法。

师:数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呢,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来学习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我想请这位想法新颖的同学来台前当小老师,一边摆一边讲你的想法,老师来写过程。

师:想9和几凑合10?(1),1从哪来?(从4里分出来)为什么不分出来2呢?(2就不能和9凑成10了,我们是为了凑成十,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就方便了)4分出来1后剩余?(3)第三步,9+1=10,用这样的线连起来,下面写上10.最后一步是10 +3=13.这样我们就完整的把凑十法的步骤写出来了。这位小朋友讲的真好,大家掌声鼓励!

师:这道题我们完整的解决了吗?没有啊,还缺少什么?哦,单位和答案。单位应该是什么?对,13盒饮料,所以写上单位盒。答案是别人这么问我们就怎么答,所以最后写上答案,答:一共13盒饮料。

下面小组成员相互说一说刚才我们讲的凑十法的步骤,先想什么再怎么分,待会老师要提问同学站起来,看着这道题讲一下哦。 生交流,师提问。 三. 巩固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已经学会了用凑十法来解决9加几了吗?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

讲解做一做123题。多让学生练习说,写凑十法的步骤,可以的话,在练习本上练,用投影仪展示。 四. 总结

看来这节课大家听的都很认真,收获了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谈收获。 师: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在计算9加几的时候,你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凑十法,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用凑十法学习9加几。

第17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9加几教案 人教版

9加几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算理。

2.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会用“凑十法”正确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直观演示、操作,抽象概括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第一个加数9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有10个格子的盒子,9个花皮球,2个红皮球。写有9加几算式的投影片。学生准备17根小棒(9根绿的,8根红的),17个圆片(9个黄的,8个红的),大小两个绒线圈。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计算(上下两题是一组,写到一张卡片上)

2.填空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指 9+l=10)像这样两个数相加得10或超过10的加法,我们叫它进位加法。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首先学习9加几。板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

2.教学例1

(1)出示有10个格子的盒子,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格子。(也可逐步演示课件“9加2”)

教师在盒子里放入9个花皮球,盒外放2个红皮球,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应当怎样想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就是把9和2合起来,用加法算9+2=

9+2=(板书)

(2)教师演示

把盒子外面的2个红皮球中的1个放入盒子里面。看着老师的演示想一想:9加2得多少呢?

引导学生回答,盒子里有9个皮球,再放进去1个就是10个,盒子外面还有1个皮球,合起来是11个,所以9加2得11。

(3)想一想

为什么要把一个红皮球放到盒子里?盒子外面的红皮球分成了哪两部分?

引导学生得出,盒子有10个格,里面装有9个皮球,有一个空格,再放进去一个皮球就是10个,加上外面剩下的1个就是11个皮球。为了把盒子里的9个皮球凑成10个,就要把外面的2个皮球分成1个和1个。

(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初步建立“凑十法”的直观表象。)

(4)看着算式应当怎样想呢?

教师讲解

9加2得多少?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就要把第二个加数2分成1和1,9和1凑成10,10再加1得11,所以9加2得11,9加1正得10,10加1得11。

(5)想一想计算9加2怎样想?

引导学生口述,计算9加几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就把2分成1和1,9加1凑成10,10再加1得11

3.教学例2

(1)学习9+3

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先摆9根绿色的小棒,再摆3根红色的小棒,用绒线圈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怎样列式?

9+3=□(板书)

9+3得多少?该怎样想呢?请同学们用小棒和绒线圈摆一摆,边摆边说。

引导学生得出,9根绿色的小棒再添上1根红色的小棒是10根小棒,用小绒线圈圈起来,小圈外边还有2根红色的小棒,合起来是12根小棒。计算9加3时要把3分成1和2,9和1凑成10,10再加2得12。

根据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想9加1得10,10加2得12。

学生填书80页例2 9+3=□的空。

(2)学习9+7

教师引导学生摆圆片,先摆9个黄圆片,再摆7个红圆片,求一共有多少个?应该怎样列式?

9+7=□(板书)

9加7得多少,应该怎样想?请同学们自己摆圆片,边摆边说。

引导学生明确

9个黄圆片再添上一个红圆片是10个圆片,就要把7个红圆片分成1个和6个,9个黄圆片和五个红圆片凑成10个圆片,再加上剩下的6个红圆片共是16个圆片。计算9加7时,就要把7分成1和6,9和1凑成10,10再加6得16。

先让学生填书上空,然后说一说怎样想。

教师板书

想9加1得10,10加6得16

(在教师引导下摆学具,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算理。)

4.教学例3

(l)出示例3

9+4=□

9+8=□

请一学生读题。怎样算呢?请同学们自己摆小棒或圆片,边摆边说边填书。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2)订正计算结果,指名说一说怎样想的。

(通过自己操作摆学具,进一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算理。)

5.教学例4

出示例4

9+5=□

9+6=□

9+9=□

不摆学具,怎样想能算出得数?小组内讨论后填书。引导学生得出

9+5=14

把5分成1和4,9加1得10,10加4得14

9+6=15

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加5得15

9+9=18

把9分成1和8,9加1得10,10加8得18

6.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l)计算9加几时应把第二个加数分成几和几?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9加几,要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和1凑成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今天我们学习的9加几的进位加法有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投影片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可以把第二个加数和得数的个位用另外的一种颜色表示出来。)

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9加几的进位加法,得数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为提高计算速度打基础。)

7.看书,质疑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9加几先想9和1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第18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抓本课主题联系身边生活引入复习

1.你们平时喜欢做运动吗? 那你都喜欢做哪些运动? 看来,你们都是爱运动!现在运动场上正在举行一场激烈运动会?想去看看吗? 不过我们要闯关成功才能参观运动会,你们想去吗?那就让我们先闯关吧! 2.闯关

第一关:开火车

7 ∕﹨

∕﹨

∕﹨

∕﹨

∕﹨

∕﹨

∕﹨ 1()

1 ()

1()

1 () 1 () 1

()

() 第二关: 口算 9+1+2=

9+1+3=

10+3= 10+7= 10+5= 10+4= 二.新授

1.教师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真棒!恭喜你们顺利过关。看运动会开始了,多热闹。从图中你看到什么?和你同桌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1--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

1、

2、

3、4„„

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

10、

11、

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9加几》并板书课题。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小朋友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你能根据提供的数据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9+7) 师: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

三、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四、课堂小结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五、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帮我们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去发现身边的数学。 ,

--3--

第19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的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的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学生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教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

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

10、

11、

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教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9+4=13

教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教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第20篇:青岛版一年级上册__9加几的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棒各10根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师:(准备一份小奖品)想要吗?老师相信这节课,通过小朋友优秀的表现,一定能得到这份奖品。有信心吗?

首先进入今天第一环节:口算(小黑板或副板书)

第三关10+1= 10+3= 10+7= 1113172010+4= 10+9= 10+10=1419 师:小朋友的口算棒极了。你喜欢这组口算吗?为什么?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师:10加几小朋友掌握的很好了,这节课老师带林大家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星星小学正准备开运动会,老师忙着干什么呢?(课件情境图) 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除了运动员其他小朋友做什么?对,义务为运动会服务的同学就叫志愿者。快数一数男女志愿者各有多少人?(将两组信息贴在黑板)

根据这两个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这两个信息,谁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将两个问题贴在黑板)

2、体会加法含义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我们先看到一个问题:一共多少运动员。想一想,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用到那些信息呢?

生:。。。。。。。。。。。。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遍 生:。。。。。。。。

师:表达真完整,怎样列式?

(此时学生肯定将结果一起答出,结果先不板书) 为什么用加法? 生:。。。。。。。。

师:声音真响亮。求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就要用——

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

师:刚才XX同学说9+6=15,你是怎么想的? 生:。。。。。。。

3、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倾听,哪组同桌最会合作学习,办法最多。

(交流时掌握情况,有层次的说出每种方法) 师:谁先把你的好方法与同学一起分享

A、摆小棒,数数的方法。一根一根的数或者从10开始数 师:好,我们一起接着数一数(课件)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摆小棒凑十法) 师:很有想法,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要从6里挪一根给9呢?

生:9+1=10 师:哦,我明白了为了和9凑成10

师:为了听得更清楚,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老师用小方块先摆9个一摞,再摆6个一摞,从6里挪一个给9凑成10,也就是把6分成了5和1,1和9就凑成了10,再算10加5等于15.为什么从6里面分出1而不是2或者其它数呢?

生:9+1=10 师:对,移动一个小方块和9凑成10,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我们可以用这个算式写明白

师:谁能不看算式和小棒再说说怎样凑十?(2名生即可)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小朋友,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计算9+6的? 生:。。。。。。。

师:老是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凑成10呢? 生:。。。。。。。。。 师:小朋友真聪明,移动一根小棒把不会做的9加几变成了会做的10加几,这是数学家经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除了刚才的想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如果学生不知道,师:老师还有一种方法,看怎么样。课件讲解。最后提2个问题:知道老师为什么想成10?为什么最后要减1)

师:一会的功夫,我们用了接着数、凑十法、推算法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你们真棒!

4、优化算法

师:那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凑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今后我们学习的进位加法会经常用到它,老师也是最喜欢凑十法了我们一起再把这种好方法说一说好吗?

9+6=15,6+9等于多少,想法。

5、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9+4 9+2 9+5 9+8

6、解决一共多少名志愿者

师:你会转变成学过的10加几吗,同桌说说看看 一名生回答

师:一起说(板书)还可以怎样列式?怎么知道结果的?好,再加法里,调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老师考考你 圈一圈,算一算,先做在课本上,再交流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心得体会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