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6和7的认识》教案[1]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1: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七台河市第六小学 陈书墨

教材分析:

6、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

7、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等内容。39页的主题图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为一体生动画面,认数由人头数到点子图,数小棒和摆小棒,由直观发现到比较它们的大小。关键点是正确书写

6、7,区别

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用

6、7表示这几个数的个数,也知道它们的位置、顺序,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容易出错的地方应该是体会序数的含义习题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摆、拨珠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 2.体会

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自主领悟。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磁性教具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教室可热闹了 ,来了许多的老师,她们都是来看看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上课纪律好不好,谁的表现最棒,让我们

都拿出最好的表现出来,好不好?那我们上课时小眼睛要——看清楚,小耳朵要——听仔细,回答问题要——先举手,我们开始上课吧!

活动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来看我我们的不只是老师,还有一位特别的客人,他是数字国王。

我们以前在数字王国里认识了一些数字宝宝,这些数字宝宝是? 生:数数。

嗯,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讲卫生,爱劳动的人。因为昨天放学后,就有几个同学主动和老师进行大扫除,咱们来看一看昨天大扫除的情景。

出示课件:(主题图)这是昨天进行大扫除时的照片。 同学们看见了什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预设:一共有6个同学。

现在老师也参与进来了,现在一共有几个人? 预设:一共有7个同学。

6个小朋友和1个老师是7个人,6添上1变成7。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引导提升:今天和同学们交朋友的两个数字宝宝就是6和7,咱们今天就来认识6和7并和它们俩交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回忆我们已学过的数字宝宝有哪些入手,引入新知。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学习作铺垫,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热情高涨,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活动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再找一找,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6或7来表示?

预设:同学们能找到六张桌子,六把椅子,但有的量词可能说的不对。

小朋友们真棒!个个都是火眼金精,找到了6和7这两个朋友。

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入手,出示师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通过数一数图上的人和物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数的增加过程,】

2.教学认数 (1)摆一摆 用圆片摆一摆6和7.(2)摆一摆

小朋友们不但能找出6和7,还会用圆片摆,现在拿出小棒。从中取出6根小棒或7根小棒,同桌一起来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现在老师请2位小朋友上讲台来摆一摆。(学生摆并进行评价)

师:小棒小棒要回家

生:我们把它送回家(生边说边把小棒放回文具盒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别数出6根、7根小棒,并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选择两个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让作者上台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富有想像力的生动语言,和老师精彩的点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数序 (1)拨珠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计数器,这是数字国王发现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棒送给老师的。现在老师开始拨珠子了(先拨3颗)小朋友,这是几?那老师再添上2颗珠子,这又是几?师:对,3添上2变成5。那小朋友再看看,老师又添上一颗,现在一共有几颗?

生:拨珠子,数珠子。

引导提升:5添上1是6,6添上1是7.(2)直尺图

要求:(课件出示直尺图)数字国王还送给了老师一样礼物,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也有一把直尺。我们一起把尺子上的数字宝宝读出来。5的后一个数填几?6的后一个数填几?

预设:学生能正确数出直尺上的数,能够说出前后数的位置。 提升:6在5的后面,在7的前面。

(3)比较数的大小

小朋友,数字国王看见你们很棒,他带礼物给大家了,你们瞧 (出示磁性教具)这些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摆数字,比较大小,同桌说。

提升:你们真了不起,不仅知道了6和7的位置,还知道了它们的顺序,小朋友,表扬一下自己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情景图、教具和学具直观而深刻地让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增加过程,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既直观又节约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4.明确

6、7的序数意义。 要求:

(1)请看大屏幕,图上一共有几缸金鱼,数数每缸中有多少条金鱼?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有6条金鱼的是第几瓶? 第7瓶里有几条金鱼?

(2)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

预设:问题同学们能够回答正确,同桌之间提问题存在不会说的。 提升: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明白了第6和6个,第7和7个。 5.指导书写 要求:

(1)现在看数字宝宝

6、7,它们像什么? (2)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3)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4)同学们能写一写这两个数字吗?比一比谁写得漂亮。 活动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的身影。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数。(课件出示)

今天放学后,同学们回家注意观察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数字宝宝的身影,请同学们搜集数量是6或7的事物各3个。可以画,可以剪贴,也可以用实物表示。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那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今天,你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你们可真棒!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活动五:课堂检测,反思提升

40页填空。

教学反思:

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6、7物体;掌握

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

6、7;知道

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

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设计本节课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培养。

首先,回忆我们已学过的数字宝宝有哪些入手,引入新知。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学习作铺垫,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热情高涨,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新知中,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入手,出示师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通过数一数图上的人和物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数的增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做准备;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自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教育学生要向图中的小学生学习,做一个爱护教室,讲卫生、爱劳动的学生。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接着再让学生分别数出6根、7根小棒,并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好多同学都大胆的动手摆,有摆数字的,摆房子的,摆松树的,摆汉字的,摆花的、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我选择两个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让作者上台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富有想像力的生动语言,和老师精彩的点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动的情景图、教具和学具直观而深刻地让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增加过程,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既直观又节约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活动中还能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交流能力培养。较好地运用了引导探究、自主领悟的教学策略。本节课能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区别这一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讲解不够详细,显得过于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认识6和7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 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认识6和7的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教案6和7的认识

《6和7的认识》教案[1]
《《6和7的认识》教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