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一节 磁现象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2: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节磁现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二)教学重点:

1、知道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体、磁极、磁化。

(三)教学难点: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柱,铜柱,铝柱、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观看司南和指南针图片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吸引铁,指南针可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磁现象。 板书:(第一节磁现象) 2.进行新课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完成以下实验。 1.磁铁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2.磁铁上吸引物品的能力处处一样吗?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

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

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方位。

提问: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研究磁化现象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按课本图那样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提问: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没有)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铁棒能吸引下面的铁屑)这说明什么?(说明铁棒也获得了磁性)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教师指出:在刚才的实验中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而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 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 3.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练习

5.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第一节练习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案一.

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情感教案

磁现象教案

第九章第一节磁现象教学设计

7.1 磁现象教案

第九章磁现象教案

《简单磁现象》教案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学反思

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第九章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第一节  磁现象教案
《第一节 磁现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