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医患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3 09:39: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医患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的一些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看病难、看病贵” 已经引起高层关注,医患关系也十分紧张。医患双方相互戒备、仇视乃至发生过激行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有史以来所罕见。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增加了医疗成本、制约了医学进步,而且最终危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悖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危害不可谓不大!虽然全社会为缓和医患关系作出了一些努力,但成效甚微。本文仅列举客观事实并剖析医患关系,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助于严重矛盾的化解,为和谐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第一节 理性分析误区

生存风险是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的威胁。自从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经过亿万年严酷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复杂的生命系统[1]。生物的存在必须有特定的环境,如适宜的阳光、温度、空气、水,这些条件的细微变化就可能给生命带来灾难。生物自身必须有免疫、代谢、抗衰老等能力以应对各种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否则就可能导致重要器官或组织的功能障碍和死亡。自然界内各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有物种不断灭亡,如恐龙;又有新物种的不断产生,人类从起源至今据信不超过1000万年[2],相对于地球大约45亿年的存在[3],实在难以自诩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每个生物物种必须不断进化,以适应严酷的自然选择。同时由于生存空间的有限性和时间不可逆转的特性,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乌龟传说可活到千年,蜉蝣等昆虫则只有数小时至数天的寿命[4]。这就使得生存成为各种生物的基本目标,即便是个体生命终结,也要通过繁殖下一代使物种延续下去。 人类作为生物,亦概不例外,但有着自身的特点:

人类能生存至今并非完全凭籍体格的强壮,事实上,相对于许多其他物种而言,人体是脆弱的。譬如,一个人赤手空拳面对老虎时,能不被吃掉已属侥幸。骆驼在高温干旱的沙漠中可30天不饮水,人则3天就可能渴死;蚯蚓身体离断后可再生,人的四肢断后除非能及时再植,否则必将残疾;若无衣物御寒,10℃以下的低温即可引起冻伤[5]。同时,人类的孕育过程、成长周期、数量、寿命等指标同其他众多物种相比并无优势可言。

正是先天诸多不足,面对严酷的生存挑战,人类采取了种种手段保护自己: 首先便是群居,借助集体的力量抵御猛兽的侵袭。即便少数人牺牲了,其他人得以保全,幸运时还能够俘获一些大型动物,显然较之单独活动被分别吃掉且一无所获更有利于生存。时至今日,“团结就是力量”仍有其现实意义。其次,发明了工具,譬如石矛、铁器等狩猎获得食物,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自身风险—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使用工具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重大区别;发现并保存火种,利用火来取暖及烤熟猎物,增强了体质;驯化野猪、狼(狗的祖先)及野马等备用,并尝试栽种可食植物获得粮食;穿着动物毛皮和树叶御寒,到后来从棉花、蚕丝中提取出纤维制成衣物。人脑不断进化,尤其在发明了语言和文字后,既往的文明成果得以传承,使后人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生存和发展。在这些基础上,依据各种关系组成部落、社会和国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人类的发展过程是艰难和漫长的。史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足20岁[6],未能进化的部 落难以经受严酷的自然选择而被整体消亡,再也难觅其踪。

尽管人类建立了社会和国家,并非对生存威胁就可以高枕无忧。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当身体对这种变化难以适应时,就可产生疾病。***集中营被解放时,幸存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一些人拼命进食,结果被撑死。像二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的发病原因,有人认为同遗传和基因联系密切[7,8]。换一个角度来看,自起源以来,绝大多数古人大部分时间处于饥寒交迫状态。为了生存,一些人体内形成了对有限食物多吸收、少消耗和少排泄的机制。久而久之,这种基因被遗传给后代。到了食品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的今天,许多人吃得多、活动少,加上思想压力大,身体营养过剩却无从消耗,长期持续导致糖尿病。尽管该理论未必完全正确,但糖尿病的发病数逐渐增多、得病后必须较严格的控制饮食确是事实。 由于生存空间、生产资料和资源的有限性,当一些人的生存乃至贪婪受限时,个人、阶级、国家之间就会产生冲突。矛盾不可调和时,甚而爆发战争。战争中,敌对双方为了保全自己,消灭对手,往往不择手段,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我国古代战乱动辄军队伤亡数十万、平民“十死其九”,可见其惨烈。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升级,打击能力空前提高,使得战争的危害和残酷性更为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死亡超过5500万人[9],其中***德国残害犹太人[10]、日本军队实施了“南京大***”[11]和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2],无不给占领国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由于落后方要承担巨大的牺牲乃至亡国的风险,所以要开发先进武器以自保。以中国为例,上世纪中叶就曾屡次被某些强国进行“核讹诈”。若非搞出“两弹一星”,形成“核威慑”,今天的大国地位恐将成为笑谈。而发达国家又须继续投入保持优势,如此便形成了军备竞赛的怪圈,使得更为先进、杀伤力更大的武器及相关理论被开发出来,以至于今日的人类已经拥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在20世纪“冷战”中,由于大部分核武器被美苏两国控制,在“相互确保毁灭”的理论指导下,双方都不敢发动世界大战,以至于出现了40余年“冷和平”。由于片面追求世界霸权的政策失误和***等原因,前苏联被”和平演变”后解体,两极世界宣告终结。其后极端民族、宗教主义的兴起和不同文明的冲突,导致局部冲突不断,造成的伤亡有时极为惨重。1994年非洲卢旺达种族冲突造成了100万以上人口死亡[13 ]。少数恐怖组织活动时,平民的生命财产亦难逃厄运。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利用民航客机撞击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造成了2992人死亡和巨额财产损失[14]。这一事件甚至改变了世界的形势,成为美国以“反恐”为借口发动战争的理由。

严重的自然灾难、疾病的流行和各种伤害始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古时的生产力低下,人类抗拒灾难的能力较低,灾害发生时常出现大量伤亡;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生产力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上述危害仍不应小觑。据民政部报告,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22。而人为的环境污染甚至严重的生态灾难也在严重损害着人群的健康。有时错误的政策破坏了生产,伴发大规模自然灾害时伤亡惊人。我国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于天灾人祸,粮食严重不足,导致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15,16]。教训十分惨痛!

在医学水平低下的时期,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次毁灭性的鼠疫大流行,每次均造成1000万至一亿人死亡[17]。上世纪初,一场感冒在世界范围流行,由于当时人类并未认识到该病源于病毒感染,亦无有效防治措施,只能被动忍耐。及至体内对抗病毒的抗体产生,世界人口已锐减2000多万[18],远高于同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近900万的阵亡数字。

即便今天,人们对烈性传染病也须全力以搏。2002年底至2003年,“非典”出现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疫情迅速蔓延,政府不得已采取了非常措施,最终控制住局势。虽然死亡数字低于以往,但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伤亡比例之高、经济损失及对社会造成的震荡之大为前所未有。相形之下,艾滋病由于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又同不卫生的生活方式、血液传播等密切相关,每年造成约300万人死亡,已经成为世界难题[19]。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种设施有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伏着伤害。矿难、车祸、火灾、飞机、轮船失事等都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即今日诺贝尔奖的创始人,在研制炸药的过程中,就曾因爆炸失去包括其弟弟在内的五个助手[20]。“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大西洋沉没,导致1523人遇难[21]。在我国,每年死于车祸者超过10万[22] ,其中多数为青壮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损失不容低估。中医将“喜、怒、哀、乐、悲、惊、恐”过度视作发病诱因。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心理压力增大。精神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发病。情绪过激常可使之加重甚至造成悲剧,每年仅我国自杀死亡即达28万[23] 以上,更不用说心脑血管疾病给全世界所造成的1750万[24 ]的减员了。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在 《科学》杂志上著文“对生物医学挑战”,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已被广泛接受

人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及其间质的群体形成组织,几种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器官。不同器官形成复杂、矛盾而且脆弱的系统集合体—人体及其9大系统,各系统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影响。像每一关节上均有拮抗肌和协同肌[25]。大面积烧伤可导致胃肠道应激性溃疡和肝肾综合征。有些激素,甚至极低水平的变化也可导致器官功能和外观的巨大变化。如此复杂、脆弱的系统欲使其在生命中完全平稳运行而不出任何故障—即疾病状态显然是不现实的。

由于风险始终存在,人类必须利用一切手段来与之抗争,以图生存、避免灭绝的后果。而在此过程中人类逐渐对其他物种占据了优势地位,例如虎狼蛇豹等猛兽今日驯服后成为马戏团的主角、鼠疫、结核、霍乱等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被有效控制、转基因食品的出现缓解了营养不足等无不昭示了人类的进步过程。同时创立的独特社会形态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这些过程无疑是漫长和艰辛的。

论医患关系

论医患关系

论医患关系

论怎样处理医患关系

论怎样处理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

论医患关系
《论医患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