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3、马说 教学设计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6: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培养文言语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3.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托物寓意的写法。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才常哀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马说》。(板书文题、作者)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n) 槽枥(cáo lì) 祇(zhǐ) 骈(piá)马者 粟(sù) 邪(yé) 食(sì2.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实词 祇:只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执策而临之: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2)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解释为“喂”) 才美不外见(通“现”,解释为“表现在外面”)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解释为“才能”) 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解释为“吗”) (3)一词多义

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安求其能千里(能够)

食: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 食不饱(吃)

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其:不知其能千里(代词,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副词,表反问,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推测,恐怕)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 之: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千里马) 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以: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4)古今异义

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故虽有名马(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古义:低贱的人;今义: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并列连词) 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词) 策之不以其道(古义:正确的方法;今义:道路) (5)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3.作者链接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4.文体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 1.读一读

【交流点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译一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交流点拨】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交流点拨】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交流点拨】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因为它日行千里而著称。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交流点拨】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交流点拨】鞭打它,不能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交流点拨】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二)文本探究 仔细阅读第一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交流点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交流点拨】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4.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

食不饱。.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交流点拨】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6.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交流点拨】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7.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交流点拨】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三)主题探究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交流点拨】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来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2.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交流点拨】“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 “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3.作者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交流点拨】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四)语言品析

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交流点拨】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

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蕴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五)写法探究

1.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交流点拨】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2.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交流点拨】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的命运来比喻人才的命运,文章采用反问、设问、排比等手法,反复论述,层层深入,耐人寻味。

课堂小结

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主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课后习题

假如你将来也遭遇到怀才不遇的情况,你会认同以下哪一种情况呢?也可以谈谈这几种情况以外的认识。

①毛遂自荐:锥在囊中,脱颖而出 ②苏秦:悬梁刺股,发奋再学 ③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④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⑤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 ⑥姜子牙:垂钓等待,80岁遇文王

板书

马 说 韩愈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 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

写法 托物寓意

23、马说 教学设计 教案

23《马说》教学设计

23、马说教案

23马说教学设计(推荐)

23马说复习课教学设计

23 马说(教参)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3马 说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23、马说 教学设计 教案
《23、马说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