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正确运用修辞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届高考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教案

【教学目标】

(一)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熟悉修辞考查题型,积累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修辞考查题型,掌握综合运用修辞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复习方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重点点拨实际运用,提高运用能力,借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对于语言表达来说,语法解决通不通的问题,逻辑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现在高考命题更加注重以能力立意为主,那么对修辞的考查无疑是重中之重。

对于修辞的认识,其实绝不仅限于修辞方法。它的内涵远比修辞方法大得多,而且也都在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

一、考试要求:

《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二、考查方式: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三、高考新要求: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文”就是文采,就是语言生动而形象,这要靠修辞来实现。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

“常见的修辞方法”,则指考试所要考查的常见、常用或熟悉的修辞手法,对比,《语文考试大纲》作了十分明确的界定,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正确运用这些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语文考试大纲》在“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效果方面的一项重要要求,前几年虽有加了星号暂不列入考查范围的情况,可仍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仿写等题目中有所涉及,可以说,它一直属于高考热点之一。

修辞考查的目的不是单纯考查概念,而是要求能够指导语言实践。考生要能够对语言运用中的常见修辞方法进行辨识,能够对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有准确的理解,能够对语言运用修辞方法的恰当与否、优劣得失进行鉴别评价,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要求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加以鉴赏。

四、命题透视:

高考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考查,总体上表现为三个“综合”。

1.多种修辞方法综合考查。它不是单单测试某一种修辞方法,常常是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等几种修辞方法交织融合起来,要求考生解答时能够加以兼顾。

2.准确辨识与正确运用综合考查。它一般不是单一地考查辨识能力,而是将运用能力一并考查,并将运用能力作为考查的重点。要求考生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3.修辞方法的考查与其他考查方式综合进行。近几年的修辞试题,常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和变换句式一起考查,更注重考生综合表达能力的检验。

从命题角度看,本考点试题主要有客观选择和主观表达两种题型。客观选择题题旨单一,眉目清晰,有利于减小审题难度,多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主观表达题更能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修辞性语言的能力,更能区分出考生的语文灵性差异,多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作用,能够介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使用相应的修辞方法。而这些作为修辞题材的,表达方式上有描写的语段,有议论的语段,也有抒情的语段。应该看到,修辞能力考查中主观表达题是重点,其中理解与评价能力的考查多在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阅读中,它要求考生结合诗文中点语句内容的理解去分析修辞方法的运用技巧、表达内容及其作用;而包括修辞方法的写法考查题多设在语言运用题中。

4.高考示例: ◆(2006安徽卷11题)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6分)

第1组:孔子与庄子

第2组:项羽与刘邦

第3组:李白与杜甫

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

[答案]示例:唐代诗坛的两位泰斗——李白与杜甫,我更喜欢李白。喜欢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才气,喜欢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骨气,喜欢他“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气。

[思考]这是一道非常“精彩”的好题,它利于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法起了“指挥棒”的作用。这道题还和中学教材紧密联系,四组人物在语文教材中都出现过,都不冷僻。它紧抓课本,又向课外阅读延伸,选择余地也较大,考生尽可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来写。这道题避免了与教材不搭边,让人感到读语文课本没用,和高考联系不上的弊端,有利于语文教学。

◆ (辽宁卷12)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鸟为例:(1)呵护小鸟,放飞希望.(2)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合乎主题给1分,正确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给2分,每超过一字扣除1分。

[思考]公益广告词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广告词简洁、精炼,利于表情达意,简洁得体,也是中学语文教学法应该涉及的对象,而公益广告词除此之外,还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为公益事业写广告词,要语言得体,充满人文色彩。公益性事业有很多,如说普通话、义务献血、扶贫济困、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公德等等,题材广泛,贴近人们生活。这就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研习内容:

《考试大纲》限定考查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

(作比较)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表猜测)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列举)⑶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⑷比喻的注意点

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⑵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用\"子曰诗云\"代四书五经之类)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物)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眉\"代人的头)

⑥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有见过扫帚和水桶。(用\"扫帚\"\"水桶\"代清扫街道的工具)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⑶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⑶夸张的注意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⑵对偶的种类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⑵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⒎设问

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自问自答)

又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问而不答)

⒏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可用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⑴ 问而无答的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例如: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再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⑵问而有答的反问。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六、几种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

1.比喻与比拟 比喻的本质是以熟知比陌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凡喻必非类”,喻体与本体不能是同一类事物,这是比喻的基本特征。像“人比黄花瘦”“日出江花红胜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虽没有比喻词,却都是比喻,而“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虽用了“像”,却不是比喻。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或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把甲物乙物化。其特征是把甲事物模拟成乙事物写。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只要我们拿起刀,恶霸就会夹着尾巴跑”,“(口号)飞到人们的耳朵里,钻进人们的头脑中,流到人们的嘴巴上”。

⑴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

⑵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比拟句里本、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再有,比拟往往体现在动词上。如“从屋子里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中的拟体是“鸟”,可这拟体没有也不必出现,“飞”字承担着这个仿照;而“她是一只快乐的小小鸟”,则喻体鲜明,并不强调动词。

2.借代与借喻

借代是给人或事物改变名称,变换说法。它并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或以特征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或以具体代抽象,如“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或以专名代泛称,如“临时开个诸葛亮会”;或以部分代整体,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或以结果代原因,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或以材料代本体,如“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喻和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它们的区别有两点: ⑴借喻重在比方,以喻为代,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只代不喻,不能换成明喻。 例如:

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

例①\"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例②\"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⑵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3.对偶与排比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⑴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⑵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⑶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⒋设问与反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⑴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需要作答,但是答案已十分明确。

⑵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感情强烈,可以用叹号。

七、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往往几种辞格结合起来使用。形式可以分为套用、连用和兼用三种:

⒈套用--一种辞格里面包含着别种辞格。例如: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排比中套用暗喻)

⒉联用---个语句中连续运用几种辞格,既不彼此相融,也不互相包含。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连用了引用、比喻)

⒊兼用--一种修辞方式又兼有两种或几种辞格。例如: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对偶、夸张、比喻)

八、明确修辞的表达效果,培养运用修辞的能力

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的前提。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如下:

⑴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⑵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 ⑶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⑷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

⑸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⑹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⑺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⑻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而培养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不仅包括审题能力,还应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分析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九、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方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

其次,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十、提高思维能力,加强修辞运用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十

一、探究解题新思路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修辞的考查多以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综合性。它不仅涉及修辞,也涉及句式;不仅在仿写句式中考查,也在现代文阅读及古诗词鉴赏中考查;甚至高考作文中如果用上一些恰当的修辞,会使文采飞扬,赢得高分。

(一)探究命题方式

修辞方法的考查重在运用,下面就近年来常见的考查方式加以分析。

第一种类型:客观选择题

运用修辞的基本知识,辩识辞格或判断其表达作用的分析是否恰当。这类题型近几年出现并不多。

⒈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

●研习1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的能力。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必须写出物所具有的特征,这个特征和人是相通的。\"杨柳弯腰逢迎\"这个拟人句没有抓住风暴来临时杨柳的特征,杨柳本来就是弯腰的;风暴来临时,江河不可能寂然无语,逻辑上讲不通。正确答案为C。 课堂练习

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孙淑伟在跳板与水面之间描绘出一连串从容的曲线。 B.日记是心的轨迹,是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答案] D

分析] \"万道霞光\"与\"含苞欲放的鲜花\"缺少相似点,不能构成比喻。

⒉分析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研习2 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分析】本题既考查了修辞方法,也考查了修辞的作用分析。比拟修辞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修辞作用的判断错误,混淆了比喻、借代与比拟的作用。该项中的\"直截了当\"与后文的\"激发读者的艺术联想\"矛盾。另外\"比拟\"可分两种--拟人和拟物,它的表述不具体,原句是把长城当作人去写,应是\"拟人\"。 正确答案为B 课堂练习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运用拟人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此句运用了借代的方法,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答案]B

[分析]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但并没有表达\"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却没想到\"后面表达的应是作者对\"我们\"希求完美的这种思想的否定。

第二种类型:主观表达题

就是提供语境,运用修辞方法造句、仿句及变换句式等,或者在现代文大阅读和诗歌鉴赏中考查。

⒈在仿写变换句式中考查

与这类题结合起来的考查的最多修辞格是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对这一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分析所给的语句,弄清其在内容、句式、用词、色彩、语气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展开必要的联想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达出来。这一类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形式,估计在将来的高考中还会重现。 ● 研习3读下列文字,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和句子,使前后句子协调,构成排比。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太阳说,我燃烧的青春四海光芒。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排比句的仿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弄清题目的明示信息与隐含信息。题目要求前后句子协调,构成排比,这是明示信息;再审读所给句子,原文段的前四个问句已明示了下文回答时的陈述对象应该分别是\"年龄\"、\"心灵\"、\"人生\"、\"青春\",而且在回答的例句中,\"鲜花\"对应\"年龄\",\"太阳\"对应\"青春\",所以

一、三两空所填的事物,应分别和\"心灵\"、\"人生\"对应。从句式上看,第二空所填,应与上面相应句式照应;第四空所填,应与其下面相应句子的句式一致。以上就是隐含信息。仿写时不能脱离这些信息要求。

【答案】(l)月亮,我坦露的心灵万里明。(2)海鸥,我搏浪的人生一路壮观。 课堂练习

另举两个例子填入下面的空格内,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庄子是先秦乃至传统中国的最伟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

, , ;

, , 。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和批判者。

[答案]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力的批判者,正是他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人;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批判者,正是他的抨击,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种种丑恶。

[分析]要注意分析例句的隐含要求,既要\"形似\",又要\"神似\"。

⒉在现代文大阅读中考查修辞方法,多是考查其表达效果

做这类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在答题时必须点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然后回答它的表达作用。

⒊在诗歌鉴赏中考查

多是判断所用的修辞方法和说明它的表达效果。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二)总结命题规律

⒈通过分析高考试题,修辞方法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⑴从命题角度看,本考点试题主要有客观选择和主观表达两种题型。客观选择题旨单一,眉目清晰,有利于减小审题难度;主观表达更能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修辞性语言的能力,更能区分出考生的语文灵性差异。

⑵从试题取材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料的,主要是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比喻论证性的语段也可以作为修辞题材料,说明性的语段一般不进入修辞性试题。

⑶未来的修辞性试题有可能不囿于已经面世的题型,\"连贯\"性修辞题、\"扩展\"性试题、词语选用型试题等也有可能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一席之地,考生只有全面掌握各种修辞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素养,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⒉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考题,大致可分两类,其解法也不相同。

⑴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一是从辨格入手,然后根据该修辞格的规则,对各题支逐一进行审查,从中得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二是从修辞效果方面审查,表达效果好的就是正确的,效果不好的就是错误的。

⑵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书写句子:要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在充分考虑内容和形式相应称的前提下,展开必要的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述出来。

特别强调的是,不论哪种题型,都应该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显性和隐性要求。要像诗人咏诗一样,进入角色,最大可能地激活思维细胞,占领思维空间,发掘思维潜力,找准做题角度。

(三)修辞解题提醒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必须做到三点:

⒈了解八种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形式。易混淆修辞格可用分组比较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⒉明确各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平时练笔或作文时,能够有意识地较熟练地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表情达意。

⒊具体做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捕捉有效信息,深入分析语境。

〖课堂小结〗

提高修辞方法运用的水平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考生带着激情阅读,开阔阅读视野,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背诵一些名篇名言,在写作中加强修辞运用。那种企图做几道试题就能奏效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巩固练习

⒈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莽莽苍苍的原野,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支正在覆灭的船队,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B、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朦胧月下的荷花。

C、于是,我从记忆的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写下了《扳着指头数到十》这篇小说。

D、我拥抱着夏日的黎明,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美丽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翼悄然翔起。

⒉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冈变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从色彩和形象两个方面写出晚霞之下山冈的景色。 B、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下留下了脚印。

--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趣。

C、他肚子里有墨水儿,脑瓜又灵,看个文件什么的,只要拿眼把题目一扫,里面的内容便能猜个大概。--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形象而生动地点明了\"他\"有知识有文化。 D、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却\"视而不见\"。--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蛙眼对不同事物的观察特点,鲜明地表现出蛙眼的特征。

⒊研读下面选文,按要求答题

尽管是风欺雪凌的日子,你(树叶)总是默默地等待着春天,渐渐地蕴蓄着充足的力量。一天清晨,微雨初歇,无数的珍珠散落在枝头,那是一滴一滴的雨点亲吻着稚嫩的尖芽,婷妍交辉。我感到绿意萌动膨胀起来了。春天就要来临了。

⑴精当的修辞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就选文中某一处修辞运用作简要评析。(30字左右)

答:

⑵炼字是写作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有时能收到一字传神之效。下面的诗句和选文中\"膨胀\"二字内涵最接近的一句是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D.桃溪浅处不胜舟

⒋依照下列例句,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人是什么》) ⒌下面这首诗缺了两句,请你补上。(要求补写的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整体保持一致,每句7个字)

啊,逆流而上吧, 我同时代的青年! 摇起勤奋的桨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准理想的罗盘。 切莫怡然地随波逐流, 切莫留恋于避风的港湾。 迎着风雨去探索人生吧, 让浪花缀满勇进的船舷。

⒍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经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7.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

8.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5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⒈答案B

[分析]\"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喻\"感情汹涌澎湃\"不当,因为\"野马\"向前奔跑,而\"汹涌\"指\"(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滚\",\"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应改为\"大海的波涛\"。

⒉[答案]D

[分析]不是\"夸张\",是对比。

⒊[答案]⑴选文中运用了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方法,如\"默默地等待着春天\"、\"无数的珍珠\"、\"一滴一滴的雨点亲吻着稚嫩的尖芽\"等。

⑵B [分析] ⑴选取以上任何一处,抓住该修辞运用的效果进行评析均可,根据情况适当给分。

⑵\"闹\"字点染得极为生动,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⒋[答案]示例:他必然会像大海中失去航向的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里颤巍巍里随波飘荡。

⒌[答案] 示例:①张满信念的风帆 ②握紧思索的舵把

[分析] 这首诗将青年人追求理想的人生经历比喻成一次海上航行,\"内容一致\"即要求补写的句子与航行有关;\"形式一致\"即要求补写的句子是动宾结构,要用比喻,①句押韵,②句不押韵。

⒍[答案]B

[分析]这道题既考查了修辞方法,也考查了修辞的作用分析。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认真判断它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然后对照该类辞格的表达效果,结合语境再具体分析。这道题B项中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后一个\"巴金\"指有巴金精神的人。所以,\"后一个巴金\"应改为\"前一个巴金\"。

7.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8.答案示例:

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修改

高考复习教案 6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届高考语文复习精品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初中修辞运用专题

成语的正确运用教案

修辞教案

修辞教案

修辞教案

正确运用修辞教案
《正确运用修辞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