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30:0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心和半径,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知道同圆中半径的特点。

2、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3、

经历“圆”的创造过程,在操作、想象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并感受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造圆

(1)体育课上,小胖、小亚、小巧、小丁丁他们要进行争夺小红旗的游戏 ,你认为他们怎么站比较合适?

(2)师:如果再来四个小朋友,你认为怎么站比较合适?

(3)师:想像一下,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再来更多的小朋友做游戏,他们将会组成什么形状?

2、找身边的圆

3、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心和半径

1、学生随意画圆。

2、反馈交流

3、看录像。

4、小结板书:定点

定长

旋转一周

5、学生再次画圆。

6认识圆心、半径,体会它们的作用

7、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二)探究半径的特点

1、除了这条半径,在这个圆中,还能画出其他半径吗?

2、那在这个圆内,这些半径的长度又是怎样的呢?

小结:在同一圆内,半径相等。

3、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半径。

(2)半径都相等。

(3)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三)小结:

三、巩固拓展

1、如果要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还能用圆规吗?怎么画圆呢?

2、两组学生尝试(一组用绳子,一组用橡皮筋)

3、你们发现什么?

4、小结: 所以确定好圆心后,只有绳子的长度固定不变才能画圆。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对圆有什么新的认识?

2、看,用圆还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下?那么课后请你们做个小小设计师,看看谁设计的图案最美!

板书:

圆的认识

定点

圆心o

定位置

定长

半径r (无数条)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旋转一周

定大小

推荐第2篇: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

重点:求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面积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

由于本节课分为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所以本节课也要经历两次知识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为此,确立如下教学过程:

多边形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学生的答案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教师对答案稍作点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图片开头,马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也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自学新知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一起来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引出多边形的概念。

2、继续出示图片,以五边形为例,认识多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的边,多边形的内角以及多边形的对角线,边介绍边让同学们找出图中其他的各部分名称。

3、引导学生认识五边形有五条边,五个顶点及五个内角 教师注意学生的回答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线段和角的表示方式,对出现错误的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多边形及多边形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边学边练让他们能够很好的完成知识记忆的目标,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能力。

(三)合作探究

在学生记忆了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出示准备好的学具,让学生通过画图,讨论的方式很好的完成表格。

请小组代表回答,完成好表格,老师点评:n边形的每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并引导学生发现找对角线时应该要除去与它相邻的两个点及它本身。 探究活动二:

引导学生找到多边形所有对角线

以五边形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找多边形的对角线时会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探讨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及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形,还有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使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获得对多边形的进一步认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同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

出示一组图片引出正多边形的定义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共同得出各多边形的名称: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

提出问题:菱形与长方形是不是正多边形?

让学生能明白正多边形的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圆的初步认识部分

(一) 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图片,回顾以前学过的圆和扇形,你们还记得用哪些方法可以画一个圆吗?你能用一根细绳和笔画出一个圆吗? 通过flash动画演示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

1、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2、半径AO、BO

弧AB 写作:心角∠AOB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圆和扇形的特征,通过画圆的过程抽象出圆的动态定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拓展延伸

在学生记忆了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例1 例1:

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2:3,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解:因为一个周角为360º,所以分成的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是:

读作:圆弧AB或者弧AB 扇形AOB

圆1=600123 23600=1200123

30360=1800

123【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加深知识的深度, 3600提高学生能力。

(四)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议一议。

1、如图4-25,将一个圆分成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你能算出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每个扇形的面积和整个圆的面积的关系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2、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在其中画一个圆心为60º的扇形,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与同伴交流。教师对答案进行汇总,讲解本题解题思路:

1、因为一个圆被分成了大小相同的扇形,所以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相同,又因为圆周角是360º,所以每个扇形的圆心角是360º÷3=120º,每个扇形的面积为整个圆的面积的三分之一。

2、先求出这个圆的面积S=πR²=4π,60÷360=1/6扇形面积=4π×1/6=2π/3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又达到了互帮互助以弱带强的目的,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小结:

今天这节课什么收获? 多边形: ①多边形的对角线

②过n边形的每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n边形n(n3)2共有条对角线。

③正多边形的特点 圆的初步认识: ①圆弧的读法和写法 ②扇形和圆心角

作业:

课本习题4.5第1题

、第2题。

推荐第3篇: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是平面几何知识的教学,属于概念数学。所谓概念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一些简单的公式、定律等,而应该让学生去探究知识、发现规律,从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受者。因此,本课将着眼点放在了让学生操作、实验、探索和发现上。

1.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借助课件先由许多美丽的“生活中的圆”的引入,通过这些圆形实物图片,使学生在对圆形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接受了美的熏陶,感受到“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2、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探究它们之间关系,教材的安排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贯穿其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圆应该并不陌生,所以将圆的定义,弦、圆弧、半圆、等圆、等弧的特征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这一教学内容由学生“探索发现”,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我探索,用自学的形式,请小老师讲解。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圆的认识程度,获得新的知识。并补充与生活有关的知识,提出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等问题,富有趣味,生动活泼,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且引导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有用的数学。

3、在练习方面,创设了明星演唱歌曲情景,让往日枯燥的习题变得生动有趣。以学生间流行的明星作为背景,学生都非常投入到练习中去。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做练习,巩固了知识。最后还请同学讲数学故事,使活动化教学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欢笑声中完成整节课的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教学中,虽然很多地方都由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教师引导地过于细致,使得学生的思考、操作、交流都是随着老师的思路在转。我想如果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教师再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有意识地梳理和提升,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可能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推荐第4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教学难点: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交流生活中的圆。

(1)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2)展示有圆形的物品图片。

2、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揭题)

3、关于圆,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画一个圆。

2、区分圆形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点?

3、将剪下来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对折几次。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圆心)

4、请同学们在圆的边上任意点上一点,然后把它和圆心连起来,就构成了一条线段,我们就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认识半径)

5、把刚才的折痕用铅笔画出来,看看这些线都通过哪里?(认识直 1 径)

6、小组合作探索圆的特征。讨论内容:

(1)、画一画: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思考: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三、成果汇报,解决问题

1、生汇报交流结果。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相等。 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是直径的1/2,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学习画圆。(1)认识圆规。

(2)介绍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现在大家想一想,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呢? (4)选一题画圆。

① 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②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 ③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

四、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1、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巩固:课本第58页做一做第

1、3题。

五、实践拓展,文化渗透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结束语:同学们对于这节课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那让我们一起伸出手给这节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年级数学上册

金鸡乡八大小学

马瑞敏 2013-10-9

《认识圆》教学设计

推荐第5篇:教学设计《认识圆》

认识圆

张宝霞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圆》第一小节。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圆,探究圆的性质,感受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性质。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圆:

师:同学们,八天长假刚过,假期之中我们度过了温馨的中秋佳节。提到中秋老师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庭院中圆圆的石桌旁,欣赏着圆圆的明月,品尝着圆圆的月饼,一家人尽情享受着团圆的喜庆,那种感觉真是惬意至极。你们这个年龄这种感觉还不会太深,有的同学可能那个时候光顾吃了,所以开学后我见有的同学的脸有圆了一圈。细心的同学出来了我这番话中最多提到的一个字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圆)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书:认识圆)

二、亲近圆,感受圆,初步探究圆。

1、视觉感受圆的美。(1)学会例举生活中的圆。

师:提到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圆?

学生举例。

(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圆,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美,激发探究欲望。

师:圆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自然界中也随处可见圆的影子,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配乐、解说)

解说词:遥远的天际悬挂的那轮圆月总会给人无限的温馨与惬意、太阳光折射形成的光环给人无限的遐想、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遥远的天体-----月球表面的山脉也是圆形的,人们称他为环形山、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也是一个个近似的圆形 、在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太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竞相开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静卧在水面上翠绿的、浑圆的荷叶都尽情体现着生命的活力,向世人展现着圆形的魅力。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的这些圆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师:是啊,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究圆的奥秘。(出示课件)

2、比较中感受圆。

师:圆,在数学中属于一种平面图形,古希腊有位数学家在对大量的平面图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师:比较一下这些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圆属于曲线图形。

3、画圆中初步认识圆。

师:这么美的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要想画一个标准的圆要用到什么工具?(圆规) (1)简单介绍圆规: 教师手拿圆规问:画圆时手捏住的地方叫什么?(柄)下面这两个叫什么?(脚) 师:下面就用你手中的圆规试着画出一个圆。

(2)学生画圆,教师巡视,挑选不规则圆,前面展示。

师:同样是使用圆规画圆,为什么这些同学竟创造出这样的圆呢?看来画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谁来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按照学生的做法演示画圆。 要求学生再次画圆。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A、认识圆心: 师:(随手拿起一同学的本子)同一把圆规画出的圆,为什么一在左一个在右呢?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圆心并指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画圆时,圆规针尖所在的点就是圆心,用字母0表示(教师板书:圆心0)请同学们在你画出的圆中标出圆心0.圆心的位置发生变化圆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圆心决定圆的位置.B、认识半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还发现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大,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小,在画圆过程中什么又决定着圆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两脚间叉开的距离决定着圆的大小。 师:对。(教师演示)我们把圆规两脚间叉开的这段距离就叫圆的半径。(教师板书)谁能划出一条半径?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画。

师:观察画出的半径,其实它是一条线段,我们看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谁?(圆心与圆上的一点) 教师板书。 师:半径用字母R表示 学生在圆内标出半径。 C、认识直径:

师:圆的大小还可用直径描述,(教师画出一条直径)观察直径它通过了哪?两端又在哪?(给直径下一个定义,教师板书)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 要求学生再圆内画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D、随机练习:

师:请同学们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应该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那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又应该是多少呢?

总结:由此可见半径或直径都决定着圆的大小。

4、探究圆,走进圆。(1)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要想真正的走进圆挖掘圆美的内涵,我们就要对圆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你手中的圆片、圆规、直尺等这些研究工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有新的发现。 (2)汇报探究结果,全班达成共识。

(3)提出质疑,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曾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出示课件) 师:一中指什么?同长呢?这一发现与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一样)但是,老师却对这一发现提出了置疑。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教师问:难道只有圆一中同长吗?

学生解释中加深认识,理解同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是圆的重要重要特征。 师:看来我们这一发现是非常精准的。而且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国古代的这一发现整整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大家是什么感觉?(充满智慧的中国人)

三、解释圆、运用圆:

1、巧思妙想:

师:古人不仅研究圆,而且还巧妙的应用了圆。(出示课件)例如:阴阳太极图的设计就应用到了圆形。知道这幅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看一下分解图。(出示课件)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相等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已知小圆半径是2分米,通过这个条件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2、生活中解释圆:

(1)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前人固然伟大,但后人也相当了不起,在前人诸多发现的基础之上,后人不断地发明创造,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比如: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从他们身上是不是也能找到圆的影子?(车轮是圆形的)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所有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呢? 学生回答。

师:车轴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师:假如把车轮换成其他形状行不行?

(2)解释雨滴落入水面上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不光是我们人对圆格外的喜欢,就连大自然对圆也情有独钟(出示课件)调皮的小雨滴像一个个小伞兵争着抢着落入湖水,打破了湖面原本的平静,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真是美极了。

你能用我们今天探究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吗?

3、出谋划策:(出示课件)

某小区要建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形花坛,在建花坛之前首先要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然后沿这条曲线打地基、砌砖。那半径为2米的圆还能用圆规来画吗?那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花坛建成后,要在花坛内部安装一个旋转式喷水装置,你认为这一装置安装在哪比较合适?喷水的举例设为多少合适?

四、融入圆、再次感受圆,激发学生真正走进圆: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相信花坛建成后,小区的环境会变得更加的优美。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 课件出示(配乐解说) 解说:(1)S生活中的圆:中国人喜欢用圆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如:圆形的钟表、圆形的镜子、圆形的灯饰、圆形的会议桌、圆形的床(学生自己去认),圆将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格外温馨与惬意。

(2)商标设计中的圆:好多商家也钟爱于圆,用圆来设计产品商标。认识这些商标吗?(学生认)

(3)工艺品中的圆:古朴、典雅的圆形工艺散发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4)建筑中的圆:世界各大知名建筑中也巧妙的应用了圆。它们的规模、它们独特的建筑形体充分体现出圆形的魅力,体现出人类非凡的创造力。 师:同学们,看到这感觉怎样?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说出圆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圆。使学生感受研究圆的必要性)

师: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短短一节课我们还不敢说真正走进了圆的世界,只能说我们靠近了圆、亲近了圆。因为,圆还有好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去研究圆,用心去欣赏圆,真正走进圆的世界吧。

推荐第6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认 识 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及第5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认识圆》课件,光盘、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多种平面图形,也已经学习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了,大家还想得起来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吗?

2、课件出示已经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进行指认。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时候已经认出了其中有圆,从而提出:我们生活中哪里见到过圆呢?请大家仔细想想,然后进行回答。

共3页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3、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圆,那圆有些什么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板书:认识圆

二、新课

1、画圆

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个圆吧,看谁的速度最快,而且有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完成情况,对好的方法的给予鼓励、表扬。

展示速度快和画得好的作品,出示一个圆,对其进行初步认识(课件展示圆内、圆上和圆外)

2、折圆

教师让学生将已经画好的圆用剪刀剪下来,将其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并打开,反复折几次。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让学生将展开的圆进行观察,引导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课件展示这一点叫做圆心,说明: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讲述:连接圆心到圆上的一点所形成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小写字母r表示。

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中,画出半径,找出有多少条半径,并用尺子量一量每条半径,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完成,教师总结:在同一个圆中,有无线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共3页 龙广镇宁龙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执教:刘斌

让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自己所画圆的一条折痕,观察这一条折痕,有什么发现,使其发现:是一条线段,且端点都在圆上,且经过圆心。教师讲述这样的一条线段叫做直径,引导学生画出其他的直径,找出有多少条直径?每条直径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练习(出示):

1、下面线段中,那些是直径?

2、下面图中的线段,哪段最长?

4、画圆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这些内容了,那我们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请大家试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方法独特的予以表扬。

形成方法,并展示。教师进行演示。 练习: 根据要求画圆。

(1)半径是1厘米

(2)半径是2厘米

(3)直径是3厘米

总结:画圆要注意什么?

5、应用: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安装在哪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P58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进行讲解。

四、作业

完成P60“练习十四”第1——2题

共3页

推荐第7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杨毅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认识圆》(第55页到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会用圆规、点线工具画圆。

2、让学生经历使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3、了解画圆工具的优缺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简易的点线画圆工具 圆规 教学过程:

一、表演激趣,创设情境。

表演节目(课前互动)。谁来告诉我,从刚才的表演中你看到了什么?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圆?

观察生活中一些有圆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知道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什么圆会被广泛地使用呢?看来圆有很多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用不同的工具画圆,初步体会圆的内部特征。A、学生体验用圆规画圆。 B、学生尝试用点线工具画圆(师介绍点线工具并示范画圆。) (请3位同学上黑板画圆)

2、解决画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分别采访以上3位同学。

A、用圆规画圆你遇到困难了吗?谁能帮他解决?(板书:定点) B、用点线工具画圆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什么原因?(板书:定长) C、揭示圆心和半径。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半径在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 学生尝试画半径。

一个圆的半径有多少条?为什么?

这么多的半径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D、听说过直径吗?它在哪里呢?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一条直径。你发现直径有什么特点?(无数条、长度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等)

3、比较两种不同的画圆工具,深入理解圆的基本特征。

A、老师想把圆画到黑板的右边,怎么办?(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B、用这两种工具画圆,你觉得哪种好一些?(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半径 10米的圆。)(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小结知识,延伸课堂。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圆有这么多特点。你现在掌握了哪些特点? 正是因为圆有这么多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小到硬币,大到摩天轮、城市建筑等等。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圆的这些特点创造出美丽的图画,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的学生创作的美丽图画。

观赏学生作品(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些图画漂亮吗?其实,只要你拿起圆规,就能画出意想不到的美丽图画!你们有信心吗?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定点:圆心 o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半径 r 直径 d 在同一圆内 d=2 r

决定圆的大小

推荐第8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上网搜索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案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1.师:同学们近期我们为各种数字所困扰,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图形王国散散心,好不好?

师:看他们来了,你还记得这些图形吗。(课件出示五种平面图形)

提问: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平面图形?

2.课件出示圆,提问:圆和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它是由什么围成的。

明确: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认识圆) 3.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圆,你还知道哪些呢? (若有人提到球)课件出示篮球图片

提问: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

4.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这些图片上有圆吗?圆美不美?有位希腊数学家曾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设疑:说了这么多的圆,你能像办法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吗?

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身边的工具来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圆。

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2.教学例2 (1)画圆

介绍圆规构造(同时出示圆规实物与课件)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好,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圆规吧。看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现在就请同学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 (2)指名画圆。师巡视并搜集反例。

师:你把圆画得这么好,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逐步引导学生说: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一周。(板书)

(3)分析反例。

师:可是,有同学却画成这样的,谁来说说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分析原因。师:哦!他在画圆的时候有可能……(针尖移动了、两脚间的距离变了、拿圆规的方法不正确)

(4)师:下面请看老师画圆。 (5)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画一个圆。 学生自由画圆。

师:这次同学们都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圆了。

(6)师:现在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画一个同样大的圆,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两脚间的距离应该相等)。

师:听懂了吗?他说把针尖与笔尖的距离统一一下就可以了,行吗?

师:如果请同学画一个两脚间距离是5厘米的圆,那么我们该怎样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呢?请你确定给同桌看。(老师说明怎么确定两脚间的距离)

学生自由画圆1分钟。

(三)自学课本,初知名称。

师:我们知道平面图形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征,那对于圆,你又有什么了解呢?请自学书本P94。

1.认识圆心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对圆心的认识? 生: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生: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师:对,圆心就是圆中心的一点,我们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请同学们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

师:都找到了吗?那就在圆心的旁边标上字母O。 2.认识半径、直径

师:那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半径?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师:圆上,谁来指一指圆上在哪?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圆上有无数个点。

师: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

径我们用字母r来表示,谁愿意上来画一条半径,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圆中上画,并标上字母。

师:画好了吧,那什么事圆的直径呢?

师小结: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同样标上字母。

师:相信大家对于圆的的半径、直径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接下大家来判断一下,下面那些是半径,那些是直径,为什么?(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深化感知(教学例3)

1.认识半径、直径特征

(1)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 小组讨论: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③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这些半径相等吗?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他们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同时课件出示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2)谈一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

2.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课件出示直径、半径关系图)

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

3.认识圆的对称轴

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

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刚才我们已经深入的认识了圆,那回到我们刚开始的用圆规作图上,思考两个问题。

(1)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2)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五)巩固练习

师:听什么声音?原来是船长来了,他问同学们:“同学们,敢不敢和我一起去迎接挑战获得财富?”

1.黑珍珠号挑战(判断题) 2.勇士号挑战(填空题)

师:大家真棒!看,我们得到的财富是智慧!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老师用墨子的一句话概括“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翻译这句话吗?你对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推荐第9篇:教学设计认识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和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1.圆形学具,直尺,圆规,纸片,剪刀,图片等。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1、展示对数学圆的应用例子,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举行“抢小红旗”游戏的赛场设计,让学生评判其公平性,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圆中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你能用预习圆的知识来说说理由吗?对圆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质疑板书课题

师:这只是我们的观察,要想真正说明它的公平我们必须得验证一下。 板书:贴钥匙图:①为什么?

二、探索圆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谁说说你怎么得到的圆?

出示实验报告单,学生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汇报交流画圆的方法。

2、探究找圆心的方法,揭示圆心、半径、直径。

师:好,现在我们得到圆了,为了公平小旗应该插在哪里?

通过找插小旗的位置,找到圆的圆心,并揭示圆心的概念。好,现在找到插小旗的位置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了?“怎么做?”通过引导学生找到要测量的线段揭示半径、直径的概念。

好,在你的圆里分别画出半径、直径,并标好字母。 (练习巩固半径、直径)

3、你可以折一折、量一量去研究一下,看这样的赛场是否公平了。开始吧。(自主探究发现半径都相等):

实 验 报 告 单

提示:

1.在同一圆内的半径有多少条? 每条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直径有多少条?每条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3.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 我们的发现:

“为何这样做?”

4、反馈练习数学史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学到好多关于圆的知识,可别小看我们的发现,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就有了这样的记载:圆,一中同长也。那这一中指什么?谁同长?正是圆的这种特征才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平面图形这么的光滑、这么的饱满、这么的匀称。

三、用圆规画圆,深入体验圆的特征

1、尝试画圆,出现问题,学生汇报出现问题,掌握正确方法。

2、再次画圆半径4厘米的圆,体验圆规画圆的好处。师: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 ①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 ②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1)引导画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3)用所学的知识表述圆的大小。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你能告诉我你的圆多大吗?

4、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半径是条射线,直径是条直线.(2)两端都在圆上的 线段叫做直径。 (3)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4)同圆里,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 (5)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四、实际应用

1、自行车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我们感觉得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是圆形的,比如自行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师补充:自行车应用了圆的一中,同长的特征当车轮在平地上滚动时,轮轴始终处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乘坐的人就不会有上下颠簸的感觉,很平稳,很舒服。

2、在操场画一个半径20米的大圆圈做游戏。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定是这样吗?

师:在操场上,怎样画出这个圆?没有圆规,能不能画圆?

3、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把这几个问题制成金钥匙送给你们,因为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红字部分提示学生学习方法)

五、欣赏感悟

播放生活中圆的图片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对圆的特征的应用举不胜举。在这个赛场上,应用了圆使得比赛更加的公平。还有这些转动中的圆,这与它结构的一中同长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至于在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更是深刻而广远的。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这也让我想起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句话:“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推荐第10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7~58页。

教材分析: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借助实物揭示出“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感受生活中的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所画的圆纸片剪下来,再引导学生动手对折,初步感受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概念。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发现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圆。(2)找生活中的圆。(3)出示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激趣设疑,感悟圆的特征

出示:用一根绳子,一头系上重物,一头拿在手上。

(1)教师第一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但手(中心)不固定,左右晃动。(2)教师第二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手(中心)固定住,甩绳时绳子一圈接一圈的绕在了手指上。(3)教师第三次尝试,用手拿着没有重物的一端旋转,手(中心)固定住,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让学生感受要想得到一个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定长和定点,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二)尝试体验,生成圆的画法

(1)认识圆规。(2)尝试用圆规画圆。(3)交流画法。(4)再次尝试画圆。

【设计意图:学生具有强烈的尝试欲望,而尝试、规范、熟练正是培养动手能力的一般规律,所以在这里先安排试画、纠错、规范画法的教学环节。】

(三)开放探究,理解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

师:画圆时针尖固定的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生:在画好的圆上标出圆心(O)。

(2)认识半径特征。

师:在图中怎样表示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完成。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由2-3个学生交流展示。

师:你是这样画的,他是那样画的,还可以怎么画呢?观察画出的这些线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揭示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板书:半径 r]

师:在圆里可以画几条这样的半径?(组织学生20秒画半径,猜想“一直画下去”会怎样?)交流。

由学生发言归纳出:在圆里可以画无数条这样的半径。[板书:无数]

师:这些半径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相等。

学生猜想,量一量验证,归纳出: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板书:相等]

(3)认识直径特征。

师:对于“一中同长也”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同长”不仅仅是半径相等,还有什么也会相等?

生:直径。

师:谁会画直径,上来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观察。师生共同总结画法:通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画出一条线段。

师:在圆内,像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板书:直径]那你能不能说说什么叫做直径?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叫做直径。[板书:d]

师:半径的特点研究过了,那么,直径又有什么特点?

出示探讨问题:在圆内,可以画几条直径?直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在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直径,它们长度都相等。

师:为什么直径的长度相等呢?

生发言交流得出:每条直径里都有两条半径,半径相等,那么直径也相等。

师: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出它们的关系?

得出结论: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还能更简洁吗?

由学生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数学化。[板书:d=2r r=d/2]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画出的圆加以研究,找出圆心、半径、直径,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的活动,发现半径的特征后,在用“比较研究”办法得出直径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建立。】

三、巩固拓展,联系实际

(一)对口令:

师说半径或直径长度,学生说出相应直径或半径长度。

(二)判断对错:

(1)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2)圆的直径都相等。

(3)在同一圆内,有无数条半径。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三)完成数学书第58页第3题,找出圆的圆心和直径。

(四)思考交流:说一说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车轴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强调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回顾,课外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2)再次领略圆的广泛应用。

【设计理念: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

第11篇:《圆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越江小学

沈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P93~P9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圆,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剪刀、游标卡尺等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举例: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生举例,电脑演示)感受圆无处不在,体验圆的美丽。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中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感知,激活“兴奋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圆规画圆

1.试着用圆规画圆。讨论:画圆时应注意什么?(揭示:定点、定长、旋转) 2.如何才能让全班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大?

3.圆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揭示:圆,大方无隅。)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调查86名学生,其中会用圆规画的达90.7%,适度放手,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自学概念

1.如何称呼所画的圆?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圆心、半径、直径。 2.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让学生自学。 3.交流反馈,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设计自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练习反馈,正反对比,分析讨论,强化概念中的核心词汇,以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四、特征发现

1.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索圆的有关特征。友情提醒:

①利用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进行研究。

②可以围绕信封里的研究提示展开讨论。 ③将探索发现的结论记录在学习纸上。

2.交流发现,并说一说得出这些结论的理由。介绍:圆,一中同长;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的直径。

【设计意图:留下足够时空,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双手操作,用大脑思考,用心灵感悟。静心等待,及时生成。数学史话介绍,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体现数学魅力。游标卡尺测圆直径的演示,联系了生活,丰富了认识,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五、画法重塑

1.研究了圆的特征后,你还想到哪些画圆的方法?

2.介绍古人利用“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方法得到圆。

【设计意图:课前对画圆的方法进行了调研:86名学生中只有1名同学提出利用“线绳工具”进行画圆,其余同学均不外乎沿圆形物体边缘画圆或圆规画圆。引导学生对圆画法的再思考,力求通过对圆本质特征的反思,实现画法的再创造。通过浅显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画圆的方法,拓展视野。】

六、实际应用

投篮比赛,有A、B、C三种方案,哪种规则更加公平?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探讨比赛规则的公平性,实现数学化和生活化的有机相融,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七、课外延伸 《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相信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可书里还有另一篇文章《轮子一定是圆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课后查阅。

【设计意图:无论是小学数学,还是高等数学,其知识的建构都是有一定范围。理论亦是如此,生活应用又何尝不是这样?力求通过对“轮子”的诘问与思辨,克服认知的绝对化,培养学生理性的数学精神,更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 (1)定长(2)定点(3)旋转

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

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心

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

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圆心O)

(二)认识半径

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圆上”?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

2、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 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3、你能画出几条半径?

4、认识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5、想一想:(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6、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认识直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画一画,看看能画几条?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教师板书:(1)直径:d (2)d=2r或r=1/2d 追问:直径肯定是半径的2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下你手中圆的直径,会不会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2倍?你认为应该怎么说?(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3、口答: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4、完成课本的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玩套圈游戏时大家站成圆形、瓶子放在圆心比较公平吗?

四、延伸拓展

1、同学们想一起到篮球场玩套圈游戏,你会怎么安排?说说你的想法。

2、在篮球场上要画一个直径6米的大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站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中,离得最远的两个同学最多相距多少米? 追问: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3、利用发现的规律你能测出硬币等圆形物体的直径吗?

4、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跑车)让学生展开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讲述:同学们,其实何尝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成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显示生活中圆的魅力)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O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远的大小 半径 r 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内 d=2r或r=1/2d

直径d 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第12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冕宁县城厢小学

涂坤芝

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的认识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过程与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3、在交流和沟通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神奇的圆引入。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种看似简单却又非常神奇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图片,并配以解说)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太阳和农历十五的月亮是圆的,距今1.5万年的山顶洞人凿在兽骨上的孔也是圆的。这是我们秀美小东河的图片。同学们,看了图片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是什么平面图形了吗?(圆形)板书课题。

二、感悟圆的表象。

1、用眼看与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课件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入时强调是由线段围成的),再出示圆形。

2、用手摸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知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1)把圆放入自己准备好的一组平面图形中,闭上眼睛用手摸出来。 (2)说说你是怎么摸到的。

三、探索圆的特征。

1、引领操作,让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把圆拿来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然后再打开,这样重复几次。 (2)通过刚才的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再认识直径,最后认识半径。 (3)看书,学习上面几个概念。

(4)在圆内分别画出一条直径,一条半径。 (5)识别圆的直径和半径。(重点理解圆上、通过圆心、线段、任意一点几个词语。)

(设计意图:第一次教学时间发现,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半径,但表述时说不清楚,因数学概念具有严密性,所以索性直接让学生看书解决这个问题。)

2、放手操作,探索圆的特征。(把圆拿来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观点:

(1)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2)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

4、了解古人对圆的认识——“圆,一中同长也。

其实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圆的这些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经中就有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一中是指什么吗?同长呢?这跟我们刚才的发现完全吻合,而且,这项发现比国外早了一千多年,怎么样?我国古人很了不起吧?那能募仿古人的语气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读这句话有两个目的,一是感受古人的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二是对圆的特征的形象的记忆。)

四、根据圆的特征画圆。

1、教学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人们根据圆的特征发明了圆规,现在请看圆规画圆的方法。(课件演示,结合课件让学生明确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2、举一反三,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怎么画?

五、运用。

1、练习。(1)一般概念填空。(2)判断,加强概念的理解。(3)书上第60页的第3题,主要让学生明确: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2、拓展提高。

六、课外延伸:

1、课件出示,欣赏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总结谈话。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概念课,且概念较多,以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落实到位,于是总觉得老师上得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不透彻,很多时候觉得学生被老师牵着走,所以我总想改变一下。

当我要再次教这一节内容时,我确定了了教学的思路:感悟圆的表象用“看”、“摸”、“说”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生认识几个概念时用自学的方法,把这部分时间节约下来,重点放在对圆的特征的探索上;识记圆的特征时,用古人的语气读古人的话,以换种方式加深记忆;教学圆的画法,重点弄清圆的大小和位置分别由半径和圆心确定,并据此教学画一个很在的圆;圆的另一重要特征——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则放在练习中突破;最后,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还有标志建筑等中的圆,体会圆的神奇与广泛运用。

事实证明,这次更改后的教学,很切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13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拓展空间,强化操作,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寻找举例生活中的圆、欣赏生活中的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的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及问题的解决,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一张白纸

一个圆

圆规

套尺

一、源于生活,初步感知

1、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引出“圆”;

2、比较:比较一下,圆与其它几个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直观演示,从而认识圆是曲线图形)

3、举例圆: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其他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学生自由回答)

4、欣赏圆。(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

5、揭示课题:认识圆

设计意图: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寻找圆、举例圆、欣赏圆”,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贴切、自然,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圆无处不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圆各部分名称。(1)认识圆心。

(学生折圆、汇报发现)师:我们把折痕相交的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请大家在你们的圆形纸上标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认识半径。

(教师在刚才的基础上画出一条“半径”)师: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学生画半径,用字母表示,概括半径概念,课件出示,强调“任意一点”。) (3)认识直径。

师: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条折痕用笔描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径,并标出字母d )请同学们也在你们的圆形纸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师:在画直径时应该注意什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引导学生概括“直径”概念,强调“圆上、圆内、圆外”) (4)(课件出示)练习:判断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2、探究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圆的特征,填写“发现单”: 关于半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直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发现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

(2)学生汇报交流。

(3)结论:在同一圆内(或等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也就是“ d = 2r 或

r =

” 。 (4)(半径、直径关系)练习:(课件出示口头练习)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通过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合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3、掌握画圆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

(2)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圆呢?(学生尝试着用圆规画圆,探索圆规画圆的步骤);

(3)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①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②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③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4)练一练:用圆规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知

(一)、基础题

1、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6)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 些。

2、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二)、拓展题

说一说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主角”意识。

第14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

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

出示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圆和平面直线图形的区别

课前,老师请大家自己在家里画一个圆并剪下来,请大家拿出你做的圆!

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圆形的边,观察一下圆形,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区别,知道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这种曲线图形吧!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请大家把手上的这个圆对折一次(师出示大圆演示),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条折痕相交吗?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一次,有几条折痕?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上描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径和直径(学生自学课本56页并用线段划出定义。)

除了圆心,你知道圆还有什么部分吗?(板书:半径 直径)那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下面请大打开书56页自学一下,并用红笔把概念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自学完。)请同学来说说什么叫半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什么叫圆上任意一点?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谁来说说什么叫直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

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3)巩固练习:找出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明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直径必须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

3、探究圆的特征。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要求在30秒钟内,准确的画出3半径和3条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计时,生在圆纸上画半径和直径。)

画完以后,同桌交换检查画的半径和直径是否准确?

(2)同桌讨论:

在同一个圆内,你测量一下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板书:都相等

老师的这个大圆跟你们的圆半径相等吗?半径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个圆内)板书:在同一个圆还发现了什么?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你能用字

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板书:d=2r r=d÷2

4、探索画圆的方法。

课前,请大家准备的这个圆,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用了什么工具?

(学生说出不同方法)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用圆规来画圆。)借助实物来画圆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所以用圆规画圆应该是最好!。

(1)认识圆规并学习画圆

我们来观察一下圆规是怎样的?有几只脚?一只脚带着针尖,另一只脚带着笔尖。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7页,自学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生自学完后)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老师巡视。)

谁愿意出来示范并说说画圆的步骤?(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画圆并说步骤。)

大家想一想,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的长度?(半径)

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画圆的步骤:定圆心 定半径 旋转一周(课件出示)

(2)练习画圆

请大家按要求来画一个圆: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展示学生画的圆,同桌互相评价。)

结合刚才画圆的过程,大家思考一下,画圆时圆心和半径各起了什么作用?

也就是: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题。(基础练习重点在于深入理解概念。)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

(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直径是半径的2倍。( )

(5)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2、课件出示:森林王国举行的赛车比赛

老师:同学们,森林王国正在举行赛车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分别是小牛、小兔和小狗,他们呀,正在整装待发。在比赛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小狗)

3、

2、

1、go!同学们都猜对了!小狗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车轮做成圆形为什么就能跑得又快又稳?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四、谈收获,回顾知识点。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书上完成58页第

1、3题,60页第

1、2题。

2、利用圆规和三角板,设计一幅有关于圆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内

半径 无数条 都相等

直径 无数条 都相等

d=2r r=d÷2

第15篇: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学期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圆规等工具画圆的操作活动,体会圆形成的过程,初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

2、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进一步感悟圆的基本特征。

3、经历观察、比较、想象、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学生每人一把圆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陈老师带来了一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看看大家还认识吗?

它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叫?还可以叫?(正三角形)

这个图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叫?(正方形)十二条边相等?二十条边相等? (正五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边形)

2、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正多边形,想象一下,当边越来越多时,最后这个图形会变成什么呢? (圆)

师: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探索数学中圆的奥秘,感受一下圆的魅力。 (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3、师:观察一下圆,它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边是弯弯的,没有直的边,没有角„„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圆的本质特征。

(一)徒手画圆,体会画圆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1、师:现在陈老师想在黑板上像这样画一个大一点的圆,只用一支粉笔,谁能来画一个漂亮一点的圆? (个别板演)

师:你们来评价一下他们画的圆?

2、师:看来只用一支粉笔,要把圆画好、画标准,是不太容易的,那怎么办?

用圆规太小,要借用一点工具,是吧?

(二)用绳子画圆,初步体会圆形成的过程

1、师:都没办法了?看陈老师带来的工具行不行?请个同学帮忙(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然后拉紧绳子,绕一圈,就能画成一个圆)

师:看清楚,我是怎么画的吗?

师:谁愿意也像这样来试试看?其他同学要仔细观察并思考: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师: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点要固定)

师:只要有一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能画出圆了是吗?谁愿意再来试试?

(生黑板尝试)(拉紧绳子,长度要固定)

不是只要固定这个点,旋转一周就能画出圆了吗? 师:你们的意思是不仅要固定点,还要固定长度。

再来回顾一下,固定的点在哪里?绳子的一端作为固定的点。固定的长度就是绳子的长度

(三)尝试用圆规画圆,进一步体会圆形成的过程

1、师:刚才在黑板上借用工具我们画出了圆,现在让你在纸上画一个圆,你打算用什么工具?为了方便画圆,人们发明了圆规,拿出你的圆规先来观察一下吧,圆规有2只脚,一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只是带铅笔的脚。现在就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 (要求:用圆规画圆,无论成功或失败,一次完成,不能擦。)

2、师:(先展示一个成功的)这个圆画得很漂亮!

师:(再展示一个不成功的)这个是圆吗?(不是)为什么不是?

师:圆是一个封闭图形,这个图形没有封闭。猜一猜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针头的脚移动了、带铅笔的脚动了。

师:那么应该怎样用圆规来画圆呢?一起来看一看。(媒体演示) 师:把两只脚分开,针尖固定,捏住上面的把手,旋转一周。(媒体出示)

3、师:现在你会用圆规画圆了吗?

在练习纸上再试一次,画好后同桌相互欣赏一下。 师:很多同学都成功地画出了圆,说说在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四)对比、总结圆的特征。

1、师:固定点在哪?固定长度在哪?

(针尖所在的地方、两脚之间的长度)

2、刚才用铅笔为什么不成功?(没有固定点,固定长度)

(五)认识圆心、半径

1、师:在圆中,固定的点和固定的长度分别叫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5页自己学习一下。

师:我们把这个固定的点就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固定长度就叫这个圆的半径,什么是半径呢?书上找到这句话了吗?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就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板书:半径r)

2、师:半径还有吗?有几条?(无数条)

师:圆有一个圆心和无数条半径。(板书)这些半径有什么特点吗?

3、师: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是这样认识圆的特征的:“圆,一中同长也!”所谓的一中指的是什么?同长指的又是什么呢?

师:看来墨子对圆的认识和我们刚才对圆的认识是一样的,让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伟大的发现:“圆,一中同长也。”

三、综合运用

1、图形对比中进一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

师:圆有一中同长的特征,那么,再来观察刚开始看到的这几个正多边形,它们是否具有一中同长的特征呢?三角形有这样的特点吗?

2、判断:

(1)圆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

(2)半径越大,所画的圆就越大。(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小胖:圆的半径都相等。

小巧: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小亚:所有的圆半径都相等。

3、师:今天我们探究了数学上的圆,知道了圆有1个圆心和无数条半径,还知道了怎样来

画圆,那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看看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夺宝游戏,怎样站才公平? (2) 吃饭的时候,为什么喜欢选择圆桌?

师:这样每个人都能夹到,每个人伸出的距离都差不多。 (3) 师: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

师: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更为平稳,如果将车轮做成其他形状,估计大家都不愿坐车了。

师: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四、课堂总结、品味圆

师:圆是一个美妙的图形,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其实都有它的身影,圆在生活中扮演着它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魅力无穷,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究圆的奥秘,好吗?

第16篇: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和半径及其作用。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棋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另一个平面图 形——圆。(出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2、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媒体)

3、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二、尝试探索:

刚才大家举了很多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说明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请你画一个圆,你会吗?请大家用桌上的工具试一试,你能用几种方法画圆?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1.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2.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3.交流画法:(1)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2)利用线、图钉画圆 (3)利用圆规画圆

1 4.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用各种工具来画圆,画比较大的圆用第2种方法 比较合适,比如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个圆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出示媒体,认识圆心和半径

5.师利用图钉、线、粉笔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口头巩固圆心和半径) 6.如果请你在练习本上画比较小的圆,你认为用什么工具画圆又准确又方便? (用圆规)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

1.介绍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圆规主要由3部分组成,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3.交流画圆的体验(成功与失败),同伴互助,使画圆失败的同学画成圆。 4.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板书:定点、定长、绕一周)

5.小结:定点就是圆心,出示板书:圆心;定长就是圆的半径出示:半径;绕

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三)尝试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

1、看视频

2、学生操作

3、组内互查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1.出示:想一想:圆心和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2.出示同心圆,这两个圆位置相同吗?大小呢?为什么? 3.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这两个圆呢? 4.出示左右位置半径不相同的两个圆,这两个圆呢?

5.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出示板书:决定圆 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五)质疑

1.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初步认识了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翻到P.7

5、P.76。

2.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吗?

三、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出示:中国结,这是什么?它

既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又是吉祥挂饰,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喜欢用圆形来设计吉祥、喜庆的事物呢?因为在我国,圆象征着团圆。

四、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圆不仅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我们还可以用圆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奥运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可选一个画,也可自己设计图案)

同学们很有创意,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折纸游戏,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对折、对折、再对折,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折痕叫什么?和圆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圆有关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再来探究这些问题。

五、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第17篇:《角度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丛台区工程中心校

孔庆军

教学内容:河北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

56、57页例

1、例2内容。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教学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4根小棒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

师:摆成了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

2 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设计意图:由已知的事物产生新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师:大家画的都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但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可谓是心灵手巧,可老师还是想考考大家的动手能力,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认真听老师说要求。

你们的学具袋中有这样的长条和图钉,你能用两个长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每两名同学进行合作做角。做角时一定要注意尖尖的图钉不要扎到手。做好后两名同学互相说一说哪里是角的顶点,哪里是边,一会儿找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开始吧!

生:小组讨论后到前面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

2、书上p58页练一练

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布置作业:

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画角,知道角有大小。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第18篇: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初步认识PowerPoint 教学设计

朱刘街道魏家庄小学 李树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要使学生初步认识PowerPoint, 学会启动Powerpoint ,学会PowerPoint 中文字的输入、文本框阴影的设置、位置的调整,简单的动画效果,学会 PowerPoint 的放映。教学的重点是(1)幻灯片中文字的输入,能对文本框进行阴影设置,简单动画效果的设置(2)小组合作、研究、制作出作品。能力目标是(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幻灯片。(2)培养学生相协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学难点是(1)学生能建立动画概念。(2)动画效果的设置(3)能制作出有自己特色的幻灯片。

(二)、教学过程

一、引出任务

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那知道哪个国家的人民发明了风筝吗?风筝是由中国人民发明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老师收集了一些风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边看边想:看到的画面与学过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相比,有什么特点?

问:刚才我们看到的画有什么特点?(生:能动,好象看电影一样„„)

师:他们是用POWEPOINT 软件制作的,(板书PowerPoint)有个中文名字叫“电子幻灯片”。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呢?我们今天就来制作一份电子幻灯片。

二、启动PowerPoint PowerPoint 和我们前面所学的Word 都属于office办公软件之一,它们在操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学们能不能用启动Word 的方法找到它?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给学生看) (板书:启动)

三、新建第一页幻灯片

1、师: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PowerPoint”的对话框,我们一般选择空演示文稿,再单击“确定”按钮,就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在这个框中列出了各种幻灯片的版式。今天,我们选择“空白”版式,师用鼠标单击左上方的“空白”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在“PowerPoint”窗口的编辑区中就出现了所选版式的第一张幻灯片,师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现在就可以制作幻灯片了。 (板书:新建)

1、插入艺术字

首先我们要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幻灯片”。(板书:插入艺术字)知道怎么输入吗?请大家发挥自己的个性把艺术字设计的漂亮一些,并调整好艺术字的大小和它在幻灯片中位置。(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问:你是怎样输入的?(抽生演示)有用其他方法输入的吗?

2、输入文字

师:艺术字输入完后接下去就要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了。(板书:输入文字)用什么方法输入呢?在幻灯片编辑区上单击可不能直接输入呀?那怎么办呢?

(a)请大家小组合作先讨论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方法。老师先提示一下:大家可以到“插入菜单”里去找也可以到“绘图工具栏”里去找。(生开始讨 论,看书,师巡视查看学生的情况)

(b)问:哪个小组已经知道用什么方法输入文字呢?(根据生回答板书:文本框)请学生上来演示。

©师讲解:文本框有2种——水平和垂直。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除了在插入菜单里有文本框,我们也可以在绘图工具栏里找到文本框。

(d)请大家在幻灯片中用垂直文本框输入五岳:“华山、衡山、泰山、恒山、崇山”;用水平文本框输入介绍五岳的一段话。(幻灯片中的文字)

(e)文字输入后还需要给文本框填充颜色,不然就不好看了。(学生动手)

文本框的的背景色是用什么工具填充呢?(生答:填充颜色工具)(生动手填充)。

师问: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填充颜色工具是灰色的呢? (生:是因为没有选中文本框)

注意:对文本框进行设置之前一定要先选定你要设置的文本框。 (板书:设置文本框先要选中文本框)

明白这个道理后同学们就可以很方便的给文本框进行各种设置了,下面先把颜色都填充好,填的漂亮一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生动手)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来填充。

(f)下面还要给文本框的设置阴影效果。怎样设置呢?(抽生回答)。(生答:先选中文本框,然后单击“阴影”,在弹出的阴影选单里选择一种样式。原来这么简单,你学会了吗?赶快把自己的文本框也设置好。(生动手,师巡视指导差生,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h)移动文本框

师:为了让我们的幻灯片突出自己的个性必须要调整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同学们试一试可不可移动文本框的位置呢?(生动手后,答:能)问:移动文本框跟移动艺术字的方法一样吗?

问:怎样移动文本框?(抽生回答)师:要拖动文本框的边框才能移动文本框。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文本框摆的有特色一点尽量不要跟别人一样好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

3、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介绍动起来呢?这可是最奇妙的。注意到格式工具栏中的像五角星一样的按扭了吗?通过它可以进行动化效果的设置了。同学们自己去尝试一下好吗?小组合作、相互讨论。

哪个小组已经知道怎么做了?(请生上台来演示)

4、放映幻灯片

还不会动是吗?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怎么放映。师:通过幻灯片放映按纽就可以观看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介绍进行动画设置。然后开始全屏幕放映幻灯片(学生操作)自己小组里评出一个最好的作品。师在台上演示学生评出的作品。

6、别忘了保存自己的作品。保存到我的文档中。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初步的认识了幻灯片PowerPoint,学了怎样启动、新建、怎样用文本框输入文字等。到下节课还要接着去学习。另外关于风筝的知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访问这个网站,然后制作出更多关于风筝的幻灯片。

第19篇: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2、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听吗?那同学们听的时候可要认真了,因为在老师的小故事里有很多问题需要同学们的帮忙哦!大家愿意帮一帮我吗?(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幻灯片)大家用掌声告诉老师答案,好吗?

3、怎么不拍了?每只兔子分几个?那半个能用掌声表示吗?那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吗?那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同桌合作学习活动,学会合作,并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3、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探索和自主学习;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仔细观察例1,然后用圆形纸片折出½,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怎样用圆形纸片表示出1/3?

3、想一想:用正方形纸片能表示出¼ 吗?如果能,该怎样表示?

4、为什么正方形和圆形都可以用¼来表示?

四、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1、同桌合作

五、检查自学效果,教师给予适宜点拨

(一)认识1/2

1、折好了吗?那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折的?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折?

2、对了,像这样把圆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呢就是这个圆片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2呢叫做“分母”,表示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而横线呢叫做“分数线”,它表示的是平均分;1呢叫做分子,表示的是这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全班跟着老师齐读两遍)

3、那现在呢请同学们用直线把自己所折的折痕划下来,并在圆片上表示出1/2,然后涂上色。

4、涂好了吗?那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他把这个圆片怎样分?(平均分)分成了几份?然后呢他涂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2。他涂对了吗?

(二)认识1/3

1、哎呀,不好!第四天,兔妹妹也来了,他也想吃苹果,这可怎么办,只有一个苹果,可是却有三只兔子,这又该怎么分呢?(把一个苹果拿来平均分成3份)那每只兔子能够分到多少苹果呢?说说你的想法。

2、哦,你真聪明!谢谢你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难题!同学们,听了XX的叙述,你们会分了吗?老师也会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分分看,好吗?(出示课件)

3、首先呢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然后每一份呢就是它的1/3,读作三分之一。

(三)认识1/4

1、那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2和1/3了,知道1/2就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而1/3呢,就是把圆片平均分成3份,然后取其中的一份;那现在呢,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分数的具体认识情况,愿意接受考验吗?

2、那好,现在呢,请同学们用老师所给的正方形纸片折1/4,折好后,请同学们在自己所折的图形上表示出1/4,并给它涂上色。

3、涂好了吗?现在呢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4、说的真好,对了,他呢把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呢他取其中的一份,并给它涂上了色。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5、刚才呢我们是用正方形纸片来折1/4,那圆片呢,我们能用它来表示出1/4吗?那现在请同学们用另一面折出1/4,并把它表示出来。

6、对了吗?那你们看,我们刚才折的和现在折的:方法不同,然后形状也不同,可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让生理解:只要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7、那刚才我们学了这么多,现在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练习,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六、出示课堂练习

1、生独立完成;

2、师边指导边改

3、一起校正答案

七、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的初步认识)知道了什么?

2、那在写分数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写分母,再写分子;读的时候也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第20篇: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泽国四小

郑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或图形,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借助图形明白几分之一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等方法,使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和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游戏导入。

用“掌声表示数”的游戏来引入,由老师来说问题,学生把答案拍出来。

课件出示场景:

(1)把4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把2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3)把1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老师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掌声来表示?”

同学们就会各抒己见,得出“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半个”的结论。 老师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出“半个月饼怎么用数来表示”这个问题。 接着引入新课,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小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以上环节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分月饼的多媒体演示,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将“平均分”的概念自然地体现出来,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例一:教学二分之一,认识四分之一。

在认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块月饼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成两份呢?接着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大小一样的两块。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块是它的一半。也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点击课件:展示一个“平均分”和一个不平均分的月饼)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块是它的多少?用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呢?(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月饼平均分成4份。)

老师小结揭题,规范表述分数意义的语言,并指导写法、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含义。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在以上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辅助学生思维,实现了教法中的由扶到放。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月饼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仔细观察,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发挥了远教资源的“主导”作用,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例二:折纸活动。

折一折:你能折出这张正方形纸的并给它涂上颜色吗?

展示学生各种折法后问:“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利用实物投影一一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利用投影来展示学生的成果,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3、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加以巩固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4、例3:大小比较。

(1)猜一猜: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用到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

(2)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谁吃得多”的讨论。

(3)出示比较、、的大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归纳: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利用远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小猪小猴的可爱形象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吃西瓜的图片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非常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了数学思考。】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题、发展题、开放题。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这样的练习设计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课堂总结

从今天的学习中,你认识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