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0 08:38:2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课题:5—2 三个小板凳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认识1个新部首,了解一个多音字“教”。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运用部件组合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3、感受爱因斯坦的努力进取。教学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重 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师、作、品”。 难 点: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关 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爱因斯坦名言:求学犹植树,春天开花朵,冬天结果实。本课的主人公就是——爱因斯坦,领读两遍。

2、师生共同简介爱因斯坦。同学们想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三个小板凳)相机学习“凳”字。

二、个人探索,读文识字。(15分)

1、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语气和停顿。 2、自己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并圈画本课生字。

3、出示幻灯片:将我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分开,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重点的音、形、义)。

4、将本课生字按结构分类,相机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生字“孝”和品字形结构“品”。

孝:注意第

三、四笔要写得长一些。

5、出示词语:指名领读。

6、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指导ABB式词语)

三、碰撞激发,交流内化。(15分)

1、出示生字卡片,及时检查学生识记生字情况。

2、摘果子的游戏:出示以下词语,巩固词语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师、作、品”

师:左窄右宽,最后一笔为悬针竖。

品:上边一口在中间,下边两口在两边、并且写紧凑些。

四、总结本课,扩展延伸。(5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结课存疑:

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那么这个小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拼读课文。 板书设计

5—2三个小板凳

次 虽 然 但 教 室 强

《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二年组

王伟华

推荐第2篇:《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我读了关于爱迪生的《三个小板凳》的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是爱迪生有一次去学工艺课,老师要求做小板凳,同学们都兴高采列的交上了自己漂亮的凳子,老师觉得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应该能交上漂亮的小凳子,结果爱迪生交了一个椅子腿是斜的凳子,老师说再也找不到比这个还丑的板凳了,爱迪生说,老师还有,说着他就从自己桌子底子下拿了两个更丑的凳子,跟老师说,老师这两个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凳子。

通过这一篇文章,我觉得爱迪生尽管做了三个小板凳,但是是他努力了,尽管跟其他同学做的相比,逊色好多,但是他丝毫没有泄气,还是很努力的去做,一点一点的进步,第二个比第一个漂亮,第三个比第二个漂亮,我们可以看出爱迪生自信,坚忍不拔的精神,我觉得我应该向爱迪生学习这种坚持精神,任何东西,只要我们努力去做,用心去学,尽管不可能一下子都做得最好,但是我们一点一点进步,坚持不懈,我们最终肯定能成功。就像自己的英语,目前尽管还可以,但是我觉得我不够努力。

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好好的学习,遇到有困难的时候,向爱迪生学习坚持的精神,我相信自己的英语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成绩。

推荐第3篇:三个小板凳教案

课题:快乐读书屋八 三个小板凳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爱因斯坦制作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学习他不怕失败,认真塌实的精神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教学准备:字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三个小板凳》这个故事,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

二、自读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和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从爱因斯坦小时侯制作小板凳的故事中,找出他长大以后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

三、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讨论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2、指名朗读课文

2、3段。

3、联系讲这个故事。

4、识字教学

开火车读生字卡,并且用字组词,用词说话。

四、扩展练习开一个小故事会。

推荐第4篇:三只小板凳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读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勤奋学习,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绩。”

3.进行朗读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4.用“……是因为……”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熟读词语。

2.学习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1.定向。(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谁干什么?

(3)给文章分段。

2.自学课文,要求划出生字、新词。

3.字、词、句的训练。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 凳deng 虽sui 糟zao 伟wei

拼读生字。

(2)读词语,强调“糟糕、小板凳、虽然”的渎音

(3)读通较长的句子:(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看见)

(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给自然段标号。

4.读讲1—2段。

(1)读第一段,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训练,因为爱因斯坦从小……,所以长大后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读第二段,填空练习。(爱因斯坦很喜欢钻研问题。)

(3)思维训练。研究“开始”这个词,师:从哪一件事开始,从几岁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

(4)读

1、2两段。

5.作业。

熟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读一读,练一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研究

3、4段,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困难的品质。

2.朗读训练。

3.会用反问句说话,并能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过程:

1.段的训练:哪两段是讲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读讲第三段。

(1)读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

3、4)第三只小板凳()

(2)练习对话,朗读训练。师:我们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读第三段中的两个句子。

(3)句子训练。

出示反问句: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师:你们见过吗?

生:我们没见过。

师:那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结。

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说。

(5)读读演演。

爱因斯坦的话——小声说:“有的”。

3、读讲第四段。

(1)读爱因斯坦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

(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说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总的说一下,后面可以评价一下“小朋友们做了许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鸭子,有的……,他们都做得很好。”

(3)思维训练。

师:爱因斯坦做特别难做的小板凳,傻吗?划下答案,读第一段。

(4)用“因为……所以”训练说话,将爱因斯坦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说清楚。

(5)情感交流,用“……是因为……”练习说话,师:如果爱因斯坦在我们班里,你喜欢他吗?

(6)继续用“……是因为……”说话,根据课文内容练习。

师:他们班里的同学、老师喜欢他吗?

(7)词语训练。

研究“从此”一词。师:从哪件事之后,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8)再用“因为……所以”说话。

(9)读第四段。

4.小结。

师:“学爱因斯坦做小板凳”对吗?我们向他学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业:

有表情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要求读准,会写、记住。

注意:“需、糟、糕、态”的书写。

二、听写

三、朗读课文。

1、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说话。

推荐第5篇:第三个小板凳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给孩子们一些“权力”

这篇课文内容很简单,生字也不多,最近受高老师的影响,我也想试一试孩子们自己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认读好。

简单的揭题后,表演开始了。孩子们学着我的样子,读起了课文,虽然第一遍读的很不好,但是我还是鼓励他们是能干的小老师,孩子们可高兴了。接下来,我把词语挂在了黑板上,分别请了一个个的小老师上台来教读,他们不仅读准了字音,还提醒大家要注意这些,要注意那些,煞有介事的样子,下面的同学学得也很开心,这个方法很好,特别是我说要给小老师发奖品,一个个小手举得老高了。在这样热闹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时间,如果每一节课都按这个进度的话,两课时的课至少要用三课时。不过目前小班化教学需要我们这样做,感谢高老师在我们二年级组起到的带头作用,希望能在她的指导下创新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开辟出一条真正适合我们小班语文教学的经验之道来。 第三个小板凳

在学习第三个小板凳这一课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一读带读,让学生从读中领悟,先让学生在读中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的主要意思,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还有那一些不理解的,老师帮助他们解决那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在不紧张的环境中轻松学习。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就更深了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分析:

第一,从老师生气时说的两个反问句、同学们的哄笑、爱因斯坦拿出三只小板凳后老师和同学态度的改变,引导学生比较后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动脑筋,肯花力气,不怕失败,做事认真的可贵品质。这是绝好的情感态度的教育资源。

第二,教师说的两个反问句,让学生改成陈述句后,反复诵读体验,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第三,同学们做的作业有布娃娃,有泥鸭子,还有木制品。爱因斯坦交了一只小板凳,粗看没有特别,细想却有较大差别——那些看上去很好的手工作品是孩子们自己做的吗?这为学生提供了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比较探究的可贵资源,学生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可获得正确而丰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能。

《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

前郭县教育局小教科网 2011-08-08 19:41:18 作者:张海英 来源:原创 文字

大小:[大][中][小] 自我评价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三个小板凳》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板块中的一篇课文。这一板块的三篇课文《画鸡蛋》、《三个小板凳》、《数星星的孩子》讲述的都是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三篇课文语言简练易懂,都深刻地反映了同一个主题即勤奋、刻苦、钻研。《三个小板凳》讲述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板凳时发生的事。这篇简短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做事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年级的学生正面临阅读训练的起步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我设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不怕失败,永不放弃的精神。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放在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师对爱因斯坦改变了什么看法上。

四十分钟的教学里,我备课中设想的教学环节都在课堂上得以实施。学生通过两个游戏复习巩固了本节课的生字及生词。阅读中学生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爱因斯坦做事认真,永不放弃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也在教学中得以突破。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课开始,我用两个游戏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火车”让学生巩固了生字。“一字开花”让学生积累了词语。 2.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朗读与阅读理解怎么才能有机的结合?《三个小板凳》教学中我认为我的成功之处就是做了这方面的尝试,而且效果不错。在教学老师所说的话“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体会老师的气愤,然后又把句子中的“谁见过”“糟糕”这个两个词重读,体会老师的气愤。最后我又出示了“你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这个句子,与原文中的句子进行对比读,来体会老师的气愤,从而也初步了解了反问句的特点。这样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学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学法指导方面

《三个小板凳》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体现在对于词语的理解上。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例如“糟糕”一词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糟糕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用“糟糕”说一句话。其次体现在对文章阅读理解上。在教学“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时,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第一自然段来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同时借助文中的插图来理解课文等等。

问题反思

《三个小板凳》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时,学生提出了“老师的表情似乎在微笑”我对这种提法给予了肯定,而在最后的教学中并未给予解释,我觉得这是一个不足。如果在最后一个自然的理解时,当学生回答老师对爱因斯坦的看法时提到学生说的老师的表情,或者就在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话时,就紧紧围绕老师在插图中的表情“笑”来理解,那么这节课学生与文本之间将会摩擦出更多的火花。

《三个小板凳》教学中,我应该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本节课中,学生之间合作的这一环节并没有。在教学爱因斯坦所说的话时,应该让学生交流一下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这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更能深入的理解课文,感悟爱因斯坦的精神。

教学重建

有人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训练,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阅读能力!”,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训练的几点思考:

一、语文课堂要学会取舍

语文课堂上,训练要精,不要面面俱到,要学会取舍。例如:《三个小板凳》第一自然段是: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

在备课之初,我设计的问题是这段话有几句话?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你能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吗?我在第二自然段,我开始还设计这样一个训练: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老师,有的是______,有的是_______,还有的是___,它们可__!这两个段落的学习,这样的训练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有效地架设好阶梯,使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跨越。

但是我都将其舍去了。而是本着“一课一得”重点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了解反问句的特点。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课堂是实效性。学生已经理解的不教,学生不理解的才教,可教可不教的不教,必须要教的才教,必须要练的再练。

二、语文课要训练学生的语言

语文教学应该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规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所以,尤其是低年级,字词教学要加强,应该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用词语,从而规范学生的语言,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在教学第

二、三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贯穿这两段的问题,爱因斯坦先拿出的是几个板凳,是怎么样的?后拿出几个板凳,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板凳的样子吗?这样的问题,可以训练学生规范自己的语言。学生在回答先拿出的板凳用了“糟糕”来形容,后两个板凳则用了“更糟糕”来形容。这样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明白“糟糕”与“更糟糕”的区别。在语文课中经常把这种感悟和训练相结合起来,学生反就不会胡说,而且会说,说得会有条理、有重点、概括性强。

三、语文课要实现文本与师生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会站在文中的角度,走进文中人物来感受,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待事物,看待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体验。《三个小板凳》中的爱因斯坦做事认真、不放弃的精神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我们还可以从不同方面去感悟爱因斯坦身上的品质。若在课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那样一个糟糕的板凳,他敢于拿出来。作为你会不会这么做呢?谁会像他这么做?”学生的情感就会被唤醒,就会主动和文章展开对话,就会明白“如果没有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他就不可能成为科学家。他敢于和别人不一样。他不随波逐流,用自己看世界的眼睛去看世界。他的坦诚、坦荡的行为让人震撼。他独立、有个性,不是刻意迎合别人。”

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努力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等各方面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学做有个性的人。

语文训练要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重点,取舍适度。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生成、规范学生的语言。这样学生就会在语文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推荐第6篇:小板凳教案

第三个小板凳 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理解“糟糕、木制品”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明白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自信心,坚持不懈。

的道理。

教学重点:

1、2 教学难点:3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准备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一、创设情境

出示爱因斯坦像,简介。

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他就是德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好吗?

(板书课题“三个小板凳”,指导学生认读“凳”字。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标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

三、集中识字、词

1.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呢?(抽生说,谈学法)表扬。 2.老师要考考孩子们和生字交上朋友没有!(小眼睛看屏幕),请个小老师来教大家读(指名读,读的过程中小老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小黑板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小板凳、一大堆、泥鸭子、木制品、糟糕、强一些、不像样、从此、态度 3.谁来说来说说他教的怎么样。(学会欣赏的别人优点的孩子,也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4.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朋友。(齐读)

5.现在老师去掉拼音,看看孩子们还能否认识它们,请自己读一读小组内识记生字。,。

6.孩子们读的可真认真,现在男、女生比一比,我们来比赛读。

四、初步感知课文,巩固识字,分析字形了解字义

1.孩子们都与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就请3位同学把他们送回家,谁想来读一读。(指名生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手工课上制作小板凳,老师对他交上来的板凳很生气,可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三个小板凳,于是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板书:老师、爱因斯坦、很生气)

二、新课

1、老师为什么会生气?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自然段)

2、原来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过渡:四个脚是歪的,而且没有挨拢,这样粗糙的样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学交上来的是精美的泥鸭子,可爱的布娃娃,这样糟糕的小板凳真让老师生气。

3、老师生气了怎么说的?用直线勾画下来。指名回答。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哪个是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分男女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这两个句子的感情怎样?指名读。齐读

小结:我们有时要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时就可以用这种带问号的句子,虽然是问句,但我们却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问句。请生练习说几句反问句。

①冷昀恬的画很棒。②梅洁的字很漂亮。

4、老师这样生气地批评他,那同学们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这时候的笑是赞扬还是取笑?取笑还可以说成什么笑?(笑话、嘲笑、讥笑)

5、引读:面对同学们无情的嘲笑,老师严厉的责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勇敢地站起来,小声说:“有的。” 过渡: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比这个还糟糕的板凳吗?

6、指名回答,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师: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板书第一次 第二次)

看插图说说它们是怎么更不像样的。(第一个板凳三个角全是歪的,有两个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长短也不一样,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会摔倒的, 根本不像个板凳;第二个板凳的有两个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板书第三次)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还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它”指什么?“这两个”指什么?用“虽然……但是……”造句。

比较这三次的板凳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从爱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不气馁、不灰心、不断努力)板书。可是原来老师和同学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齐读。 老师也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不怕困难,不断努力,永不灰心,永远追求更好的爱因斯坦,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板书改变了态度)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这样认真,有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质,所以他长大以后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们带着对爱因斯坦的崇敬再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板书 第三个小板凳 第三个

( ) 老师很生气

爱因斯坦 第二个

不气馁

不灰心 ( ) 不断努力追求更好 第一个 老师改变了态度 ( )

推荐第7篇:《小板凳》教案

小班语言课《小板凳》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观看图片,倾听儿童,理解并学习朗诵儿歌。

2、尝试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并能够和同伴协调进行表演。

3、懂得关心妈妈,激起爱妈妈的情感。活动重点:

能正确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

懂得关心妈妈(长辈),激起爱妈妈(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引导幼儿通过谈话了解妈妈的辛苦,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2.师幼共同讨论关心妈妈的方式。

3、教师讲述“小板凳”的故事。

二、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

2、教师边演边读儿歌,鼓励幼儿跟着朗读。

三、师幼共同尝试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并表演。

四、通过谈话,师幼共同讨论除了儿歌里面说的,还有那些关心妈妈的方法?

五、小结: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像关心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

推荐第8篇:北师大语文第三册《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第三个小板凳

教学目标

1、复习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的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课时安排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小黑板、课件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开火车的方式)

2、过渡:看来,每个组的生字都认得很准,那现在我们三个小组来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流利。

3、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手工课上制作小板凳,老师对他交上来的板凳很生气,可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三个小板凳,于是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板书:老师、爱因斯坦、很生气)

二、新课

1、老师为什么会生气?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自然段)

2、原来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过渡:四个脚是歪的,而且没有挨拢,这样粗糙的样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学交上来的是精美的泥鸭子,可爱的布娃娃,这样糟糕的小板凳真让老师生气。

3、老师生气了怎么说的?用直线勾画下来。指名回答。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哪个是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分男女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这两个句子的感情怎样?指名读。齐读。

小结:我们有时要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时就可以用这种带问号的句子,虽然是问句,但我们却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问句。请生练习说几句反问句。

4、老师这样生气地批评他,那同学们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这时候的笑是赞扬还是取笑?取笑还可以说成什么笑?(笑话、嘲笑、讥笑)

5、引读:面对同学们无情的嘲笑,老师严厉的责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勇敢地站起来,小声说:“有的。”过渡: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比这个还糟糕的板凳吗?

6、指名回答,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师: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看插图说说它们是怎么更不像样的。(第一个板凳三个角全是歪的,有两个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长短也不一样,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会摔倒的,根本不像个板凳;第二个板凳的有两个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板书第三次)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还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它”指什么?“这两个”指什么?用“虽然……但是……”造句。

8、比较这三次的板凳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9、从爱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不气馁、不灰心、不断努力)板书。可是原来老师和同学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齐读。

10、老师也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不怕困难,不断努力,永不灰心,永远追求更好的爱因斯坦,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板书:改变了态度)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这样认真,有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质,所以他长大以后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们带着对爱因斯坦的崇敬再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拓展延伸。

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字。

三、课堂练习。1比一比,组词

品(

像(

)您(

度(晶(

象(

)你(

席(

第三个小板凳

第一、第二个

老师

爱因斯坦? 第三个

很生气

不气馁

改变了态度

不灰心

不断努力追求更好?

推荐第9篇:《第三个小板凳 》 教案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爱因斯坦的努力与认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爱因斯坦的努力与认真。

教学过程:

一、叙述导入

1、同学们,大家从小都听过爱因斯坦的故事吧! (简介爱因斯坦)

2、今天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他小时候的故事--------《第三个小板凳》

3、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置疑,挑选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师板书:

这个小板凳是谁做的?

第三个小板凳做得怎样的?

前两个小板凳是什么样子?

过渡语:看来孩子们都在积极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有价值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和生字交上朋友,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

三、检测生字词

1、出示学习目标

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呢?(抽生说,谈学法)表扬;

3、老师要考考孩子们和生字交上朋友没有!(小眼睛看黑板),请个小老师来教大家读(指名读,读的过程中小老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小黑板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小板凳

一大堆

泥鸭子

木制品

糟糕

强一些 很 笨

不像样

4、谁来说说他教的怎么样;(学会欣赏别人优点的孩子,也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5、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朋友;(齐读)

6、现在老师去掉拼音,看看孩子们还能否认识它们,请自己读一读;

7、孩子们读的可真认真,现在男、女生比一比,我们来比赛读;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孩子们都与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就请三位同学把他们送回家,谁想来读一读。(指名生分段读课文),其余孩子边听边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个问题。

2、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要求把句子说完整,出示:爱因斯坦)是呀,这个小板凳就是我们20世纪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做的,小时候的他是一个不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的孩子。但是他勤奋

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伴随着他,后来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家,我们再一起来叫叫他的名字!(出示“爱因斯坦”,齐读)

3、请问他做的第三个小板凳是什么样子?(指名生说,出示词语:糟糕) 谁愿意来读读?(糟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们是怎样理解“糟糕”的?(指名说)

(出示“糟糕”这个词语) 我们带着这种体会再来读一读。(齐读,贴“糟糕”)

4、爱因斯坦把这糟糕的小板凳交给老师,同学们都交了哪些手工课作业?(出示词语,贴词语;一大堆、泥鸭子、木制品)齐读词语,

请个孩子说说我们在读“制”时应注意什么?(指名说)再来读一读!除了木制品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制品?(泥制品、布制品~~)

5、引读第二自然段。(师生配合读)

6、自然有第三个板凳,,那前两个小板凳什么样子的呢?(指名生说,贴词语:更糟糕)

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生读第三自然,出示词语:强一些、态度)齐读。

用“虽然---------但----------”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7、爱因斯坦做第三个小板凳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1) 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

(2) 体会爱因斯坦不灰心、不放弃,一心想做好板凳的心理。

8、出示挂图,生观察画面,说说老师听完爱因斯坦的解释后的表情如何?想象:此时老师会对爱因斯坦说什么?

正因为爱因斯坦的努力,所以老师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9、假如,你是爱因斯坦的同班同学,此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10、指导有感情朗读

11、现在请孩子们完成以下填空。出示问题:

(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手工制品_____,老师感到____。后来,大家明白了:这个小板凳虽然_____,但_____。)

五、拓展延伸

1、学完课文后,你想对爱因斯坦说些什么?

2、说一说,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六、增量阅读《包饺子的故事》

七、课堂检测

爱因斯坦做的前两个小板凳(

),做的第三个小板凳(

),就这样老师看到了他的努力,从此改变了对他的(

)。

结束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八、指导生字

1、出示带有田字格的生字“品、些、此”

2、“品”字是品字结构,品,本义是众多。“品”有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上 “口”居中,下面两 “口”写紧凑。书空,观察老师的写法,描写。

3、“此---些”进行比较,学生自己分析,组词,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红。

九、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爱因斯坦的成长故事》

十、板书设计:

第三个小板凳

第一个

第二个

更不像样

努力

第三个

很不像样

强一些

不断努力

取得成功

推荐第10篇:制做简易小板凳

第4课时 制做简易小板凳

教学目标:

1、认识实物图,知道实物图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观和外形。

2、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技术。

3、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4、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设计板凳设计图,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设计方法。

2、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实物图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分组观察法、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分组操作 教学准备: 材料:塑料泡沫板(KD 板)、A4 白纸 工具:铅笔、直尺、美工刀、圆规、乳胶、双面胶。 教学课时:1 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东西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做简易小板凳。1.出示板凳实物图。 学生观看,了解图片的特点。 2.这些实物图,你看懂了什么?

(二)动手设计

1、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设计简易小板凳,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宽200毫米的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 3)、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4)、做完之后,试着做一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

(三)分工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针对自己的材料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板凳。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装饰板凳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板凳进行美化装饰。

(五)展评改进

1.组织简易小板凳的展评活动,从小板凳的稳定性、美观性等方面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六)拓展创新

1.按照学会的简易小板凳的制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创意比价的设计和制作。

2.研究制作简易小板凳还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进的木工技术,使制作过程更加简单、作品更加美

第11篇:第三个小板凳教案

教学准备:

字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第三个小板凳

同学们喜欢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三个小板凳》这个故事,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

二、自读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和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从爱因斯坦小时侯制作小板凳的故事中,找出他长大以后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

三、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讨论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2、指名朗读课文

2、3段。

3、联系讲这个故事。

4、识字教学

开火车读生字卡,并且用字组词,用词说话。

四、扩展练习开一个小故事会。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爱因斯坦制作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学习他不怕失败,认真塌实的精神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第三个小板凳》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的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小黑板、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开火车的方式)

2、过渡:看来,每个组的生字都认得很准,那现在我们三个小组来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流利。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手工课上制作小板凳,老师对他交上来的板凳很生气,可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三个小板凳,于是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二、过程

1、老师为什么会生气?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自然段)

2、原来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过渡:四个脚是歪的,而且没有挨拢,这样粗糙的样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学交上来的是精美的泥鸭子,可爱的布娃娃,这样糟糕的小板凳真让老师生气。

3、老师生气了怎么说的?用直线勾画下来。指名回答。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哪个是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分男女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这两个句子的感情怎样?指名读。齐读

小结:我们有时要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时就可以用这种带问号的句子,虽然是问句,但我们却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问句。请生练习说几句反问句。

4、老师这样生气地批评他,那同学们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这时候的笑是赞扬还是取笑?取笑还可以说成什么笑?(笑话、嘲笑、讥笑)

5、引读:面对同学们无情的嘲笑,老师严厉的责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勇敢地站起来,小声说:“有的。

过渡: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比这个还糟糕的板凳吗?

6、指名回答,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师: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看插图说说它们是怎么更不像样的。(第一个板凳三个角全是歪的,有两个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长短也不一样,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会摔倒的,

根本不像个板凳;第二个板凳的有两个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还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它”指什么?“这两个”指什么?用“虽然……但是……”造句。

比较这三次的板凳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从爱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不气馁、不灰心、不断努力)。可是原来老师和同学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齐读。

老师也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不怕困难,不断努力,永不灰心,永远追求更好的爱因斯坦,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这样认真,有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质,所以他长大以后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们带着对爱因斯坦的崇敬再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第12篇: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爱因斯坦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反应也很迟钝,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

在一次手工课上,老师在一大堆风车、小熊、风筝等手工作业中挑出一个制作粗糙的小板凳,说:“同学们,你们谁见过这麽难看的小板凳?”同学们看后哄堂大笑。

这时,爱因斯坦红着脸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见过比它制作得更糟糕的小板凳。”同学们都向爱因斯坦看去,爱因斯坦从书桌下面拿出两个制作更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上去的那个小板凳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不是很好看,但是和前两次相比,总要好一些。”这回,大家都不笑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理解了爱因斯坦。

正是凭着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并不聪明的爱因斯坦认真的面对工作和生活,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能够坦诚地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粗糙的作品,这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诚实、做事非常认真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尊敬。

爱因斯坦的故事篇1

爱因斯坦的一生, 是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当他还活在人世间的时候, 他就已经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创造性才智的人.

然而, 面对人类社会中一些极其可怕的事件的侵袭, 他不得不自叹无力回天, 他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位孤独的旅客, 他的心灵同宇宙一道遨游.他的名声如雷灌耳, 這使得他所发出的呼声能发生重大的影响, 他以此來支持诸如和平主义、自由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之类的事业.

他的著名的能量一质量方程假设(說一个粒子可以转化为巨量的能), 由於制造出破坏空前强大的武器原子弹和氢弹, 而得到惊心动魄的证实, 這是命运对他的极大的嘲弄.

1879 年3 月14 日, 這位大物理学家, 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和叔叔一起开了一家制造电器设备的小工厂, 母亲是个颇有造诣的钢琴家.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一点也看不出來有什么天才, 到3 岁的时候, 还不会讲话.6 岁上学, 在学校他的成绩非常差, 一上课就是被批评的对象, 老师还說他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天生的笨蛋.

后來, 小爱因斯坦听妈妈的话, 开始拉小提琴,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 他后來成了有造诣的小提琴家, 尽管他没有成为职业演奏家, 但那把心爱的小提琴, 整整陪伴了他一生.

爱因斯坦在12 岁的时候, 就已经决定献身於解决\"那广漠无垠的宇宙\" 之谜.15 岁那一年, 由於历史、地理和语言等都没有考及格, 也因为他的无礼态度破坏了秩序和纪律, 他被学校开除.

由於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他进不了大学.17 岁的时候, 在一位亲戚的资助下, 他才考进了苏黎世工业专门学校.

在這所学校里, 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於物理实验, 研究理论物理学和哲学问题.即使是学习物理学, 他也是走自己的路, 进行自己的思考, 而从不盲从.這为他日后从事理论物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 对於爱因斯坦來說, 残酷的现实却是毕业就等於失业, 正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样: \"突然被所有的人遗弃了, 手足无措地面临着人生.\"没有人愿意给他一份工作做.

爱因斯坦的故事篇2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

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爱因斯坦的故事篇3

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

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

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小时候上手工课捏橡皮泥,交给老师一个狂丑的橡皮泥小板凳(or椅子,反正是坐的)。老师很生气,说道:“你见过比这更丑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于是拿出两个更丑的小板凳——交给老师的已是最好的作品了。

该故事貌似出现在小学/初中的课本里——不是语文就是思想品德,总之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主旨大概是赞扬小爱因斯坦勤奋、认真、百折不挠之类。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只能说明两点:

1、爱因斯坦捏橡皮泥的水平实在烂。

2、爱因斯坦小时候有点楞。

想想,不是捏恐龙、捏变形金刚、捏飞碟或者孙悟空……是捏一个完全由长方体构成,技术含量不高的小板凳!这都能把老师气到,可见丑到一定程度了,可见爱因斯坦虽然后来智力超群,但小时候动手能力实在不行——至于捏了3个还是30个,并不重要——毕竟最后也没捏出好货来呀!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反应:“你见过比这更丑的小板凳吗?”此情此景,老师不是在提一个问题,而是在表达他的不满与气愤。好比吵架时我们会质问对方:“世上还会有比你更不讲理的人吗?”——可不是想搞清世上谁最不讲理。爱因斯坦,居然一本正经地拿出2只更丑的板凳,作为给老师的回答(足以入选《学生对老师的经典回嘴》)。这孩子若不是有意让老师下不来台,就属于完全不会听话音的那种,是个楞头青。听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很不招老师待见,这很自然,我要是老师,我也不喜欢橡皮泥捏不好还让我下不来台的孩子。

什么勤奋、认真、百折不挠,小爱因斯坦若废寝忘食、悬粱刺骨、不懈努力,不捏出象样的小板凳不罢休,或许可以考虑给这个评语。最起码不该只捏3个。就算他不止捏了3个,我也怀疑,一个孩子磨练捏小板凳的技术,该不该看做勤奋的萌芽。

只因为主角是爱因斯坦,连捏小板凳都有了特别的寓意。当一个人成名成家,他之前所有琐事破事都成了有意义且有兴味的事。这样说好像是在愤世嫉俗,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 汤因比有一个有趣的论断,“对我来说,修昔底德笔下的希腊,在1914年8月看上去就与1914年7月有着差异,因为在此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因为一战的爆发,修昔底德笔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冷漠的、微不足道的事实,而是一个散发宿命的,充满暗示的,有着惊人相似的“先例”。过去没有改变,但现在使得某个过去的重要性发生了改变,以这样的眼光看往后面,过去就仿佛改变了一样。

我想,汤因比是对的。

阿波罗神庙总是给出语意模糊的神谕,前去祈祷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在名人的过去里寻找闪光的蜘丝马迹,寻找他们与众不同的线索,不仅仅出于因人论事、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试图总结出不变的规律、绘制出既定的路径,作为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的索引。我们对此的如痴如醉、孜孜不倦,和两千多年前去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朝拜、然后绞尽脑汁在神谕中寻找自己命运的人,有何不同呢?

第13篇:《三只小板凳》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因、交、作、布、两、左、右、它”8个字,会认“板、劳、第、世、界、更、能”8个字。认识新部首“点横头”、“巾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课文(介绍爱因斯坦)

二、初读课文

三、,多种形式认读田字格、双横线生字

四、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设疑: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做三只小板凳呢?

五、学会写“作、两、交、它”四个字,学会新偏旁(点横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激趣导入

1、复习生字词( 田字格、双横线)

2、自由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体会。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

学习第一句话: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词语

2、引导学生读好词语

3、通过读好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

4、相机理解“作品”

学习第二句话:

1、指名读第2句话。

2、他指谁?

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板凳?(相机引导学生读出爱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样子很丑)

4、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中感悟。

1、师范读第2自然段

2、问题提出:老师对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满意吗?

学习老师的话:

1、出示老师说的话,引导学生读出老师的很不满意。

过渡:听到老师很不满意的评价,爱因斯坦又是怎么做的,怎样说的呢?

2、读一读,找出爱因斯坦动作和语言,做上记号。

3、同桌互相说一说划线的句子。

4、师出示描写爱因斯坦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齐读。

相机理解:不慌不忙

5、引导学生看插图

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爱因斯坦最后交的是第几只小板凳?这三只小板凳哪个更好?为什么?

6、学生交流比较。

7、讨论: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相机理解“强一些”)

8、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9、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写四个字(因、右、左、布)

1、观察这四个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师范写“布”(认识新偏旁“巾字底”)

3、生练写

板书设计:

第一次

6 三只小板凳 第二次 强一些

第三次

坚持、认真......

第14篇:“糟糕”小板凳下的得失教学教案

上课内容:省编教材第五册《三只小板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理解“糟糕”。

2、能理请课文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会读不同语气的句子。

3、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准备:

1、三只小板凳头饰

2、板凳自述材料(自编)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三只小板凳图片,揭题,读写生字“凳”。

二、三只小板凳自述:

(大致内容:爱因斯坦做三只小板凳的经过。)

三、自由谈体会。

(感受爱因斯坦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

引出课文第

2、3自然段:爱因斯坦交了板凳后会发生什么事?

四、学习第

2、3自然段

1、自由读,读后说说爱因斯坦交了小板凳后发生的事情。

(鼓励学生说后点出: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2、老师为什么从一大堆中作业中那出了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

随机出示:( )的布娃娃

( )的泥鸭子

( )的蜡水果

3、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到底有多糟糕?

说说对“糟糕”的理解。

怎样的板凳是糟糕的?(用笔画一画)

4、这么糟糕的小板凳怪不得老师要生气。谁来读读老师的话?

出示句子: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

给这两句话换个说法后进行比较。

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小结:以后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更强烈的意思,就可以用第一组这样的句子。)

5、这时同学们都在笑爱因斯坦。可后来,他们为什么不笑了?(概括地说一说)

6、分角色表演。

要求:追求逼真,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如同学门的反映等。

7、老师当记者采访。

采访同学:为什么发笑?为什么不笑了?

采访爱因斯坦: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五、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收获与反思:

1、上课伊始,“三只小板凳”娓娓道来,学生饶有兴致地听着,不仅感受了做好一只小板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体会到了爱因斯坦做事认真、不怕失败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对这一体会更深刻,又在分角色表演的基础上,老师当记者采访“爱因斯坦”及“同学们”,把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切身体会。因此,课堂上的这两个环节不是孤立的,在层层铺开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升华。课标中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我想,这两个环节就是课标精神的落实吧!

3、在指导朗读时,读老师批评的话,几个学生拍案而起:边拍桌边读。看起来这“老师”是气愤到了极点。学生的朗读水平是提高了,可思想是否偏激了(原来,这就是他们眼中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一时找不到“点子”来解决,只是说:“看来老师是真生气了。”我想,我是错过了一次教育的良机。

课堂上的遗憾真是太多了。但有了反思就会有提高,新课标精神在今后的课堂上定会落实得更充分。◆[时间:2003-1-25]

第15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能读准人物说话时语 气,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认识“既”等6个生字,会写“聪、晃、荡”。3、能准确地理解 “沉甸甸”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老师讲述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一边读一边画使学生熟悉课文,熟悉生字。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4、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妈妈们的骄傲、自豪。【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引导学生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要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规范生字书写。

2、通过角色朗读体会课文情感,感受妈妈的自豪。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这是康老师的儿子,虽然顽皮,但聪明、开朗、可爱,我非常爱我的儿子。我相信你们也都是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也有三个儿子,和你们一样也是他们妈妈的骄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放课文朗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看着屏幕,学生听朗读。(在听以前,同学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听清楚康老师的要求,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画出本课生字。)

2、认读生字:⑴ 带拼音读。同学们听得可认真了,瞧,生字宝宝迫不及待的跳到我们的课堂了,我们来跟他们交个朋友吧!(课件出示生字,学生个别读)同学们太了不起了,谁能告诉康老师你们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吗?(对,我们只有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当中就可以记住许多个字) ⑵去拼音读:那去了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师出课件,学生开火车读)(同学们认得真准呀!)有个外国教育家说中国的汉字像一个个小精灵,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学好汉字。

3、认读词语:你们看生字宝宝还带来了他们的好朋友,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词语,全班读词语)提醒:晃荡、沉甸甸。

4、(1)指导书写“晃荡” 课件出示:“晃荡”我们来写写“晃荡”这两个字。晃字:上面是日,下面是光,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在本课里的意思是摇动、晃动。(学生观察,一看结构、二看宽窄、三看高矮、四看压线)教师范写(上面日写得扁一些)学生书空。

5、(2)“荡”,在本课里也是摇动、晃动的意思。学生观察,(一看结构、而看宽窄、三看高矮、四看压线)(师说:荡是有哪两个部件组成的,学生说,你看草字头多谦虚呀,把大部分让给了汤,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向它们学习呀,互相谦让,就会少发生矛盾了。)(“荡”字不是左右结构,是上下结构学生书空,边写边指导。)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提醒,先描红再书写。

(3)点评个人作业。写的正确又工整的奖励一朵小红花,写的正确的画一个笑脸。

5、读句:把这些词语放入句子当中,你还认识吗?(自由读)把句子读给同桌听,真的不错,那谁愿意读第一句给大家听呢?

1、你看!“聪明”的“聪”有我们身体上许多器官:耳、口、心,右边的两点像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聪明的孩子在上课时,一定会用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想,能做到吗?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2)老师指导书写“聪”字,(一看结构、而看宽窄、三看高矮、四看压线)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关联词即、、、又、、、,谁能用它造个句子。

(3)我们班谁说话的声音是最好听?把你最好听得声音展示给大家,听,这就是好嗓子。 (4)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个拎和桶也是今天的生字宝宝,你读的真准呀!)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在每个妈妈心目中你们都是最棒的孩子,在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妈妈是怎样夸他们的呀!(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画出三个妈妈的话)你们读的太齐了,说明我们的同学非常的团结,我们的班级也是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2、指导分角色朗读

请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位同学分别读妈妈的话,1位同学读旁白。那三个同学愿意试一试呀!

(板书:聪明有力)第一个妈妈(康老师听出了爱孩子的好妈妈的语气了) (板书:唱歌好听)第二个妈妈(听出了为孩子骄傲的妈妈的语气)(自豪的语气)谁能告诉老师,他为什麽用骄傲的语气?谁能用骄傲的语气再读一读? (板书:没什么特别)问什麽第三个妈妈用平和、谦虚的语气

四、出示课件总结本课。三个儿子在妈妈心目中是怎样的呢?第一个妈妈心目中是聪明有力气的孩子。第二个妈妈,第三个妈妈。

五、可文中的老爷爷问什麽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孩子们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课来学习吧!

六、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

第二个儿子

第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唱歌好听 没什么特别

第16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百善中心小学陈静

课前交流:齐诵三字经,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一导入

1、孩子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他的名字是指黑板,读:三个儿子

2、不仅“子”要读成轻声,“个”也可以读轻一些。

这三个儿子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想知道吗?(想)那好,就让我们快快走入故事中吧,课后的小海马会帮助我们读好读顺课文的,当然,遇到小海马里的生字我们可要多读几遍哟。还有读完的孩子可别忘了给老师挥挥你的小手哟!开始吧。

二、学习字词

为了读好学好课文,咱们先和词语宝宝们交个朋友好不好?(好)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两个)强调是后鼻音居多读时声音尽量向后靠,领读

2、交流识字方法。

3、汉字其实很神奇的哟,单个字读这个声调,组词了就不一定读这个声调了哟。下面呀,咱们就来感受一下汉字的奇妙之处。请读:出示词卡:拎水桶,嗓子,聪明,晃荡,沉甸甸,胳膊

4、指名读,领读。其中穿插

A、沉甸甸的甸读音变了,在这儿读第一声,这是ABB式的词语,谁也能一口气说出三个?

B、连读嗓子胳膊晃荡,第二个字都变调,变成轻声了。“胳膊”来拍一拍你的胳膊,这两个字都是月字旁,过去呀,月字旁又叫肉月旁,带这个偏旁的字大都和身体有关的,开火车快速说三个。

C、聪明,大家看看聪这个字会说话,不信你看,这个字除了是耳字旁,里面还有咱们身体的哪部分呢?对了,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能说,心会思考,就是聪明的孩子了,就一定能把学习搞好的。老师呀,今天就想把这个聪字送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来,伸出你的右手,张开你的左手,我在黑板上写,你们在左手心里写,一齐来,跟我说跟我写,左边一个耳字旁,耳朵要会听,两只眼睛会观察,一张口能表达,还要学会用心思考。这样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写好了吗?(写好了)把你的左手攥紧了,我们就都是聪明的孩子了。现在拿起笔来,在课本上的田字格描一个写两个吧。注意写字的姿势,身体一定要坐正,写完的同学和范子对照一下,笔画不够好,认真改一改,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一遍更比一遍好才行。

5、再齐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1、看来,你们已经和这些词语宝宝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有信心读好课文吗?(有)

2、看着大家有这么大的学习热情,老师也想读了,可是这篇课文太长了,谁愿意帮助老师,和我来接读课文吗?这么多呀,真好,谢谢。相信我们读的认真,听得也会很认真。在领读的过程中读好三位妈妈的话(前两位自豪,声音里都透着骄傲,后一位平淡些,正常的语气语速去读就可以了。)【边读边贴图。(三个儿子图及及前两位妈妈的话)】

3、看图说话练习,初识三个儿子。

三位妈妈口中的儿子长什么样呀?想看看吗?咱们书上就有,请看课文插图。瞧!这就是课文中的三个儿子,看看他们各自在干什么?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一个儿子在帮妈妈提水,还有一个儿子在翻跟头,第三个儿子在唱歌。)你看的真仔细,介绍得很清楚,能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说。还用上了课文中的词语。课文一定读了很多遍,预习的习惯很好。现在你们能用上这样的句式再来介绍吗?

(:“一个------一个-------另一个-------”),

(一个孩子在唱歌,一个孩子在翻跟头,另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提水。)

说得真好,还有哪个小朋友也会说?

(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提水,一个孩子在翻跟头,真好看,另一个孩子在唱歌,歌声真好听。) 真不错。请小朋友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说给自己听听吧!老师这有一幅图,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说给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你们看,介绍三个不同的人或事物,我们就可以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个”还可以换成别的量词,这样就能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谁还愿意试一试呢?

4、质疑:课文的确写了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指名读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聪明的孩子读到这里,一定有问题了。明明有三个儿子,他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是老爷爷眼花了吗?另两个孩子跑哪儿去了呢?

【课件出示】,老爷爷说的这“一个儿子”你认为是这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儿子?指名说(两个)(帮妈妈提水的那个儿子。)(我也认为是那个帮妈妈拎水桶的儿子。)其他小朋友呢?哦,看来大家都认为是这个拎水桶的孩子。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认识他。哪个小朋友找到了写这个儿子的句子,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小朋友们听一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找得真准,我们都来认识认识他。一起读。这个孩子跑过来,从妈妈手中接过的是(沉甸甸的水桶) “沉甸甸”就是---(很沉很重,就是水桶里的水很多,特别重,都拎不动了。)

5、重点指导朗读第8段。

小朋友们从这个词中知道了这桶水很重很沉,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告诉我们这桶水很重很沉?(一桶水可重啦!)你发现了这是一个什么句?(感叹句。)非常好,他从这个感叹句中知道水很重,还有吗?(我是从“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知道的。)真会读书,就是课文的第8自然段。

【课件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拎水的妈妈。哎,妈妈们,我怎么看到你们一会走,一会停啊?(因为这桶水太重了!)水太重了,走一会儿就没力气了,所以要停一会儿。妈妈们,家里洗衣做饭都等着这桶水呢,你们快点走啊!这位妈妈,你有话要说吗?(水太沉了,实在没办法。)(这桶水太重了,我们的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水太重了,如果我走快的话,水就会荡出来,我又要重新去打。)

哦,我明白了,你们走走停停是因为(水很重。)

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还是因为(水太重啦!)

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个感叹句。师范读。指名读

好像不太重哦,你读得满轻松的嘛。能再读读吗?(生再读。)

比刚才重多了,谁还想读?(再指名读)

听出来了,你这桶水可真够重的。读得真好。一起读。

(生齐读,师引读)

这位妈妈的表情告诉我,她都快走不动了,来,请你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整段话) 这位妈妈累坏了,快停下歇歇吧。还有哪位妈妈想读?(一生读,声情并茂)

读了这段话,你一定感受到妈妈拎水----(很吃力。)

妈妈拎水很辛苦。妈妈拎水好累啊! (生说不出师总结.)妈妈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告诉我你们有多累,有多辛苦。(生齐读)

妈妈“拎”水让我们看到一桶水可重啦!妈妈拎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拎就是提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写一写“拎”这个字。伸出你的手,跟我一起写。【师边在田字格里板书边解说】左边一个提手旁,这是妈妈的一双手,这双手为我们付出过多少辛勤的劳动,右边一个令,这下面的一点啊,多像——(多像妈妈流下的汗滴呀,)还多像水桶里晃出来的水珠呀,是呀,拎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平衡,不要总是晃荡,晃荡也是咱们这节课要学会写的生字呢:这两个字呀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而且写时都是上短下长,咱们班的孩子学习生字习惯很好,喜欢跟着老师写,还喜欢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呢,这个好习惯咱们要保持。晃上面扁扁一个日下面是个光字。荡字上面的草字头要写的宽一些,盖住下面的三点水。【课件出示】请在你的田字格上把这四个字写两遍,,写字时一定要头正身直脚平,有了正确的写字的姿势,咱们才能把字写得更漂亮。写好的孩子坐端正就可以了。师巡视指导。【有条件展示一下孩子的作业】

4表演“一个儿子”,深入人物内心。

就在妈妈们吃力地拎水的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孩子。(引读)一个孩子——

(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就是这样的三个儿子,下面咱们演一演第三对母子。现在,我就是妈妈,谁愿意做我的儿子?这个儿子看起来很机灵。来,儿子过来吧!现在我是谁呀?(妈妈。)对,我不是老师了,我是你的妈妈。(拎一个包做水桶)这是水桶。水井在这边,我从这边打完水往家走,你迎面跑过来,想一想,你现在应该站到哪里去?(生找好位置)

大家注意看,他演得对不对?注意他的动作。(师生表演)儿子,你要干什么?(妈妈,您辛苦了,我来帮你拎水吧!)水太重了,你拎不动的。(不要紧,天天都是您拎,现在我长大了,该我拎了。)(我都累得腰酸胳膊痛,会把你累坏的。)(我不怕。)真是妈妈的好儿子。来,抱一个。(妈妈把水桶递给儿子,儿子艰难拎水行走)

他演得好不好啊?谢谢好儿子,请回吧【掌声】!这一切,老爷爷在旁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现在你知道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了吗?(生汇报那两个儿子忽略了妈妈。)你演了儿子,对这一点感受最深刻。也就是说,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生能说出一个勤快的儿子。一个孝敬妈妈的儿子。一个爱妈妈的儿子即可。)的确,只有心疼妈妈,懂得孝敬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完成贴图】

5、对话“三个儿子”。

看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现在,你最想对哪个孩子说一句话? (我想对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说:你真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孩子你真孝顺!)

你是在夸奖他呢!谢谢你!其他两个儿子也听着呢,你们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我要对爱唱歌的儿子说:你歌唱得再好听也没用,你必须用行动来爱妈妈。)

是啊!你歌唱得好,很优秀,如果你能用行动爱妈妈,就更是妈妈的骄傲了。谢谢你给他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我想对那个翻跟头的男孩说:你那么有力气,如果你能帮助妈妈干点活,就算你什么才能也没有,妈妈也会永远爱你。)

是啊!这才是最贴心的爱,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四、总结课文。【音乐起】

孝顺父母的故事从古至今数不胜数,古时候有黄香九岁能在寒冷的冬天给父亲捂热被窝,今天有石娃背起病重的父亲去求学。是呀,我们的父母亲人是如此辛劳,他们不仅天天要在田间辛苦劳作,【课件出示】,还要日日照管我们吃喝拉撒。凌晨,我们尚在睡梦中,妈妈就要为我们准备营养早饭,无论是在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妈妈都要蹬着她那破旧的三轮车来接送我们上学放学,【课件出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以后,你该对父母做些什么呢?(妈妈、我爱你!) 孩子,你的妈妈此时此刻一定感应到了。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呼喊,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感受到了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孩子们,爱不仅仅是用嘴巴简单说说,还要从现在开始,我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课件出示】生汇报能做到吗?孩子们?(能)声音不够响亮,再来一次。到这里,老师想把课前你们朗诵的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请起立齐读“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孩子们,谢谢各位老师!下课!(老师辛苦了!向后:老师辛苦了!)

第17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三个儿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六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儿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明确读文要求。大屏幕出示要求:

(1)轻声读文,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反馈:

同学们读书的速度可真快,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A.读句子。

大屏幕出示三个句子,指名读。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B、检查词语(大屏幕出示)

学生开火车读

休息

嗓子

水桶

晃荡

胳膊

车轮跟头

沉甸甸

走走停停 C、认读生字(大屏幕出示)

3、去音节读生字。这回你们还能读吗?

4、探究识字规律。

同学们看有这么多的字,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把他们都记住呢?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识字规律]

5、检查汇报。[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师伺机引导]

6、巩固识字:

三、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

(设计意图:这样的识字教学环节设计为后面的阅读品味扫清字词的障碍,也是体现扎扎实实教语文的课改理念。) 四.再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读文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各自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感悟领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读使学生认识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让他们明白照顾残疾人是一种关爱)

六、创新写作

利用“既„„又„„、走走停停、晃荡、跟头、聪明、”中的一个或几个写一段完整的话。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认识夏小宇吗?想看看小时候的他吗?

2、小宇手中端的不仅仅是一盆水,更表现了小宇对妈妈无限的爱。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个妈妈和儿子之间关于爱的故事——《三个儿子》。

二、学习课文

师: 孩子们,你们的表现让老师称赞不已,文中 也有几个妈妈在称赞自己的孩子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2──6自然段,划出妈妈对孩子称赞的句子。

1.学生轻声读课文,并进行标记。2 .学生汇报结果。 师: 还有一位妈妈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 谁来读读三个妈妈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自 己儿子的?

指名读三位妈妈的话。

师: 孩子们,你们听出来了吗? 请大家都来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 读得太棒了,老师都想看一看当时的情境了。谁能让我看到三个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学生表演读。

师: 三个妈妈一边称赞着自己的儿子,一边打水, 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往家走,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读

7、8自然段,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水很重)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 再读这一自然段。 师: 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这时”是什么时候?

师: 三个儿子看见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分别是怎么做的?请大家划出来。

师:孩子们,三个儿子来到妈妈身边时,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你能读出这几个孩子此时的心情吗?快试试吧。

学生指名读。

师: 你想对他们说说你的感受吗?

师: 有一位老爷爷也从始至终看到了三个儿子的表现,文中哪些段落写到了老爷爷?

学生读相关段落。

师: 当一位妈妈骄傲地问:“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时,老爷爷又是怎么回答的?

师: 你们从图中看到了几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你知道他看到的是哪个儿子吗?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 假如,你是翻跟头或唱歌的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阅读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心中装着妈妈,懂得如何爱妈妈的好孩子;在这里,我们更感受到了儿子对妈妈的一颗赤子之心。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妈妈无私的关爱下,渐渐长大。资料城中也有一些关于爱的小故事,我们赶快去读一读吧。

四、创新写作

孩子,永远是妈妈手心里的宝,孩子,永远是妈妈心头上的肉。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对妈妈说,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写出心中对妈妈的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吧!

妈妈,我想对您说

第18篇:三个和尚 教学设计

《三个和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读课文,讲讲《三个和尚》的故事。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朗读课文,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

2、Flash歌曲《三个和尚》

3、柳枝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三个和尚》,认识了许多汉字娃娃。现在我们来点点它们的名字吧。(齐读生字)

2、读词语(开小火车读)(及时给与学生鼓励)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三个和尚》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它已经流传了很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和尚》的歌曲。(播放歌曲《三个和尚》)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

听了这首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那课文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3、(刚才读得好,老师还想听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孩子来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边听边想:课文中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小朋友在这个词语的下面打上横线)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

(1)生答到活泼伶俐。伶俐是聪明的意思,那“活泼伶俐”就是说小和尚(引读……怎么样?)(贴出,并请学生三遍)

(2)生答到勤快。(读这一句话)你是从哪儿知道小和尚勤快的?(贴出,并请孩子读三遍)

(3)正是因为他的勤快,所以柳枝生意盎然(出示生意盎然,读三遍)

生意盎然的柳枝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图片)师小结:柳枝“生意盎然”就是说柳枝长得绿油油的,绿得发亮。(指黑板结实)

(4)正是因为小和尚勤快,不仅他自己有水喝,连净瓶里的柳枝也长得生意盎然。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夸夸这位活泼伶俐勤快的小和尚。

(5)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个和尚——挑水喝。(板书)

4、不久,来了一位瘦和尚。这两个和尚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发生了什么事?=》争执(能不能换一个词)争吵

(2)想象两个和尚是怎么争吵的呢?说些什么呢?(请孩子上台)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和尚,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瘦和尚上台来表演表演。老师点拨:他们为喝水和挑水的问题争个不停,谁也不肯让。这就叫“争执”

于是两个和尚就商量……(引读:一起抬水喝)

(3)于是,两个人商量一起——抬水喝。(板书:两个抬水喝)

5、后来,又来了一位胖和尚。那3个和尚还有水喝吗?请男同学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读后回答。有水喝吗?

(2)那净瓶里的柳枝怎么样了?“没过两天,缸里没水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为没有水而开始……”

(3)正因为3个和尚都不愿意挑水,结果……(结果怎么?3个和尚有水喝吗?)

这个段说了三个和尚——没水喝。(板书)

6、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夜里,寺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1)火是怎么烧起来的?自读第四自然段。

(2)小黑板出示句子:一天夜里,……寺庙起火了。

寺庙起火了,情况怎么样?(非常危急。)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把当时危急的情况表现出来?指导:读时加快语速。(先说,再自由练习,指名读

(3)危急之中,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

(4)创设情景,理解“争先恐后”:(出示,读)现在我们想象讲台就是寺庙。寺庙起火了,大火熊熊燃烧着,大家赶快来救火吧!(学生表演)刚才小朋友都争着跑在前面来救火,生怕自己落在后边,这就是课文里说的“争先恐后”

7、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

(1)三个和尚究竟明白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2)从此他们怎么做呢?孩子们看书上的图。

(3)师叙述“从此(老师引渡读),水缸里的……又亭亭玉立了。”出示图片,看图理解“亭亭玉立”。教师点拨:这就是亭亭玉立的柳枝

(4)故事学到这儿,孩子们你懂得了什么?

(5)教师总结:是呀,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板书:齐心协力)

(6)这个故事有趣吗?再来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三、积累词语

读黑板上面的词语。这节课我们积累了很多词语……

四、拓展延伸

说说在生活中你和别人合作干过什么事情?怎样合作的?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从故事中懂得了道理。以后你们要多读书,多看报,这样你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三个和尚一个 挑水喝

二个 抬水喝 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

三个 没水喝

第19篇: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5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

青口小学 李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演一演。

2.学会本课“巴 皮 边 跳”生字,认识新偏旁“巳 足”,理解生字组成的生词。

3.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根据故事情节变化和标点符号读出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小野猪、小象、小袋鼠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授,复习词语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个小伙伴》,书空课题,齐读课题。三个小伙伴分别是谁呀?(贴图:小野猪,小象、小袋鼠)

2、引读第一节

(1)瞧!他们来了,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三个小伙伴一起去栽树)

(2)出示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3)他们三人是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去栽树,心里一定很——(高兴) 齐读第一小节,读出高兴地语气

3、复习词语: 锄头 树坑 箩筐 肥料 水桶 浇水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走,一起去栽树。咦?我们要怎么栽树呀? (我们要先挖坑, 追问:用什么挖呀? ) 栽树要带这么多的工具。可你们看,他们什么也没带,怎能栽好树呢?但我相信,聪明的小伙伴们一定能想出办法来解决的。

(一)精读精演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一想,小伙伴们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 A、第一句

1、小伙伴们遇到什么困难?

生回答,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2、哎呀,没有锄头挖坑,怎么办,三个小伙伴着急不着急呢? 怎么读出这种着急呢?指导读好这句话。

评:暗暗想办法呢?/急得直跺脚/急得快要哭了/急得大喊/ B、第二句

1、这时谁第一个想出了办法?它是怎么说的?

(生回答)出示: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2、小野猪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有硬硬的嘴巴)

是呀,小野猪有硬硬的嘴巴,这个嘴巴比锄头还好用 指导读好“硬硬的嘴巴”

3、为了不让小伙伴着急,小野猪会怎么对大家说 (指名读)(齐读) C、第三句

1、出示: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小野猪在干什么:(拱树坑)

2、你见过它拱树坑吗?出示课件 你能象小野猪一样拱一拱吗? (生自由做动作)指名读第三句

3、小野猪能干吗?你从哪儿读出的?(不一会儿)

4、齐读

D、演读背诵第二节

1、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喜欢小野猪吗?咱们来做做小野猪。要想演好,先要把这段文字记下了,再想,他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要加上表情和动作。

(生自由练习)

2、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没有---------怎么办?小野猪说:“--------,--------。我有----------。”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

指名填空

3、分角色演读

三、自主学习3——5节

1、遇到困难,小野猪挺身而出,想出办法。哪第二个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三节,想一想。

2、交流:

(1)它们遇到什么困难?

(生回答)出示: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指名读,读出焦急的语气 (2)这时谁想出了办法?小袋鼠

(3)出示: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小袋鼠是怎么运的?(师示范,生练习)

3、分角色表演第三节

4、出示:第四节 引读第四节

5、(1)第三个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同位同学一人读旁白,一人演小动物,一起读读第五节。

(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2)指名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6、小结: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他们在栽树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没有 ,没有

,没有 。但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没有 ,就用 ;没有 ,就用 ;没有 ,就用 。

7、小树终于栽好啦!出示图引读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伙伴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感叹号,手拉着手 ,又跳又笑) 齐读第六节。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旨

1 多可爱的小动物呀!你喜欢谁?为什么? 2 分角色朗读全文。

3 小树栽好了,是谁的功劳?(大家的功劳)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什么困难都能能解决。这就叫 出示:人多力量大,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齐心协力 团结合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巴 跳

2 分析字形,说说如何写好它。 3 示范写。

4 出示坐姿图,生临写练习。 布置作业:

1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 续编《三个小伙伴》。

3 找一找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读一读。

4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中的《天鹅 梭鱼和大虾》,《三个小和尚》和绘本《蚂蚁和西瓜》。 板书设计:

5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

硬嘴巴

挖树坑

小袋鼠

皮口袋

运肥料

小 象

长鼻子

浇树坑

第20篇: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合肥少儿艺术学校 蔡欢欢

[教材简析] 《三个小伙伴》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该童话讲述了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诉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课文语言简洁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学生分析] 刚刚读一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有“语文味”,通过情景创设,互动阅读等多种形式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体现语文的“读味”;在教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圈点批注的“写味”;在语言描述、想象感悟中入情入境,实现品词品句的“品味”。 [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初步制定一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兴趣地合作表演好这个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从中明白事理。体会三个小伙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制作课件能表现文本内容、动物头饰。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一: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三个小伙伴,他们去干什么呢?在说话的练习中相机理解生字词“一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栽树吧。 情境图二,树上的叶片上含有生字,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三个小伙伴栽树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由选择,自主阅读。

1、三个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请你自由读课文,找出和它有关的段落,感受它哪些地方可爱?

2、在小组内交流。

【阅读时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三、感情朗读,品味语言。

先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然后读出相关段落。随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

1、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硬硬的”“拱”这两个词语时可以联系生活和动作理解。

可以比较句式: 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我有硬硬的嘴巴。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两个句式所表达的情感不同。

2、第三自然段:在知道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故意挺起肚子,做出吃力的样子来回走。

3、第四自然段:读到“用长鼻子吸足了水吧树坑浇得湿湿的”时,可以让学生伸出手臂模仿象的动作。

学生交流完每一段,都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句式,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心灵。

4、引读

2、

3、4自然段,学生通过朗读,表演,品味重点词句,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5、学习最后一段后,让学生用“又„„又„„”的句式说一句话。

6、分角色读课文。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意志,彰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四、情境表演,体验情感。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2、邀请几名小伙伴合作,戴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故事。

3、表演后,师生同评议。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他人合作是提高学习效效率和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引导评论,深化情感。

1、小树栽好了,三个小伙伴手拉手,围着小树又唱又跳。在栽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呢?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单靠他们中的某一个人,能把树栽好吗?

2、小组讨论。

3、教师小结:团结力量大

4、亲爱的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棵小树苗,你想说什么呢?

5、咱们认识了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有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要为学生在文本语言和主题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

六、指导写字。范写“栽”、“浇”

七、阅读实践,知识拓展。

1、同学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亲人或者好朋友听听。

2、收集关于“团结起来力量大”的谚语或成语。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积累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了和文本的对话,又能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附:板书设计】 三个小伙伴

挖树坑? 小野猪(图) 嘴巴拱 运肥料? 小袋鼠(图) 口袋运 浇水? 小象 (图) 鼻子吸 团结起来力量大

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