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课件(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6 08:34:3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设计教学课件

设计教学课件 AuthorWare动画设计技巧几则

动画在多媒体软件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多媒体对象,动画是多媒体软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动画使用得好,会给自己的多媒体程序增色不少,而且多媒体课件一般具有动感、立体、交互性强和全方位等特点,因而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媒体对象的动感设计还是比较重要的。笔者在平时的课件制作中除了运用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和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动画文件供AuthorWare调用外,还尝试过使用AuthorWare本身自带的一些功能进行动感课件的设计,基本上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要,并从中发现了不少关于AuthorWare动画设计的技巧,同时还大大减轻了动画的设计量和时间消耗。觉得不敢独享,想写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以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和水平。

1、利用效果展示设计动感

AuthorWare是一个十分适合于普通教师使用的多媒体创作软件。在它的每一个显示图标中都可以设置相应的过渡效果,充分利用这些过渡效果就可以制作出动感比较强的课件,如在制作小学生的写字课件时,我们要动态地演示在田字格中写一个汉字的过程,如果用二维动画来制作必须分成好几段来制作,非常麻烦。其实,我们只要将几个笔画用PhotoShop抠下来存为底色为纯白的图形,然后将它们分别引入到不同的显示图标中,再设置它们为透明模式,并将向左写的笔画过渡效果设置为“Reveal Down-Left”,向右写的笔画过渡效果设置为“Reveal Down-Right”,向下写的笔画过渡效果设置为“Reveal Down”即可实现动态写字的效果。

AuthorWare中的过渡的效果很多,而且在网上还有它的插件下载,在课件制作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设置和改变相应的效果,从而通过最为便捷的功能就达到我们的要求。

2、利用连续显示图标设计动感

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利用连续显示设计动感。实际上,这就需要我们来变换思维方式,而且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笔者在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要依次出现十个小正方形,而且中间必须有明显的显示效果出现(即不允许突然出现),如果我们利用Animator Pro制作二维动画,必须每到下一帧就得复制粘贴上一帧的内容,是非常麻烦的。而这时候,我们只要多放几个显示图标(可复制),并多增加几个等待按钮延时(不可太长)就可以了(按钮可以复制);再如,我们要制作出一个从傍晚到黑夜的动画,如果用一般的动画的制作方法,必须设置灯光,然后让灯光一点一点地弱下去,这样制作起来时间长,制作出来的文件大。其实,我们可以取几个关键帧,然后将它们放入PhotoShop中调整一下亮度,亮度一点儿一点儿地变暗,再将它们存盘,然后将这些处理过的文件分别引入到几个显示图标中,设置它们的出现效果为“Diolve Pattern”,并将它们的时间设置得短一点儿即可实现傍晚到黑夜的动画效果,非常简单、实用。

3、利用擦除图标设计动感

正如利用连续显示图标设计动感一样,我们也可以利用连续显示/擦除图标设计动感。如,笔者在给学校的教师设计低年级的数学课《凑十法》,一般情况下是用数小棒的方法表示几加几等于十,这就涉及到小棒的移动,利用擦除法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先在屏幕上显示两捆小棒,然后将这些小棒铺开放在一起,闪烁5次,捆成一捆,表示这里正好是十根。这里的闪烁,实际上就是利用了擦除图标的功能,在这十根小棒的中间,间隔一次插入一个空白的图形,重复5次,每次显示时间为0.1秒左右,由于时间非常短,所以看起来如同真的捆在一起一样,而且动画效果非常明显,当然了,如果您对AuthorWare玩得比较精通的话,也可以通过循环语句或决策图标的设置来自由控制上面的循环次数。

4、利用运动图标来实现动感

我们有时候可以将一个影像当成可移动的对象,再利用运动图标制作出特殊的动画效果。如要制作一只展翅的鸟从屏幕左端飞到屏幕右端的动画,如果用Animator Pro制作,我们必须先制作出几帧鸟儿飞翔的动画,然后将它变为Cel,再通过移动的方法来制作在FLC动画,但是这样制作一比较麻烦,二不具有通用性,如果我要改变它飞的路径就又必须去重新制作(不具有通用性!)!其实,我们可以将鸟儿飞翔的几帧图存为一个动,然后在AuthorWare中引入,设置它的运动方式为永久,再下挂一个运动图标,将这个动画作为对象,设置运动图标属性为“Path to End”,这样只要设置好鸟儿运动的路径,就可以让它自由地飞翔了!如果对路径不满意,只需要修改运动图标的路径即可,非常方便!

5、利用决策图标来实现动感

尽管在AuthorWare的工具栏上仅仅有十三个图标,但是它们的组合却是千变万化的,这也为我们制作出复杂的多媒体程序提供了可能。其中AuthorWare中的决策图标具有非常强的交互控制能力,利用其中的循环变量重复这一功能,我们也可以实现动感课件的设计。

如,在小学的自然课中,要求制作出一个正在燃烧的酒精灯,这时候,一般我们只能够使用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出其中的几个关键帧,然后利用动画图标输入到AuthorWare中并设置它为循环播放,现在利用决策图标也能够实现这个功能,而且使用上更为简单。将酒精灯(不带火焰)放在一个显示图标中,再将几帧不同状态表示一个燃烧周期的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图标中,最后将它们全部放置在一决策图标中,设定循环方式和次数,运行程序就可以看到不停燃烧的酒精灯了。

6、利用内部变量制作动感

AuthorWare在提供给我们的强大的媒体组合能力外,还为我们设计了许多函数和变量,这就使得它的功能得到了大大增强。合理地使用AuthorWare的变量和函数,也能够起到动画的效果,而且程序将更为清晰(您的AuthorWare编程能力又得到了增强)。如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动画静止在某一帧上,这时候可以通过设置动画图标中的Begin和End值都为某一帧,且将动画设置为永久播放即可,另外,我们还可以交Begin和End值设为两个变量Startframe和Endframe,然后在程序设置它们的值,达到对动画的动态控制。这比一段一段地制作动画工作量要小得多了!

7、利用位图文件制作动感

一段动画播放其实就是连续静态的图片的展示,利用人的视觉暂留而形成了动画感觉。我们同样也可以利用AuthorWare中的电影图标制作动画。如制作持续运动的箭头、不停地游的鸭子等等,我们只要根据它们运动的特点,制作出一个循环周期的几人位图,然后将它存为256色(由于这些图形比较简单,故256色足亦)位图,名称要统一(文件名统一用8个字符,前4个字符要相同,后4个答案是一个连续的数值,这可以用ACDSee的批量重命名功能来制作)。然后,在AuthorWare中新建一个文件,放置一个电影图标到流程线上,双击之,打开对话框,单击“Import”,找到上面位图所在的文件夹,双击第一帧动画所对应的位图文件,AuthorWare就会自动地将同一文件夹下的连续的几幅位图文件调入到电影图标中,形成一个内部动画文件了。

推荐第2篇:课件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课件

《江南春》课件

黑龙江省海伦市逸夫小学韩冰

《江南春》是小学一篇古诗,这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江南的美景。《江南春》就是一篇文质兼美,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古诗。文章里描写的景物清新优美;抒发的感情真挚而又醇厚;行文语言优美生动活泼;整篇文章溢满了童心童趣。正如作者所说:“只要你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走进山林,那‘山中的众朋友’就会一个个向你走来,把你带到如诗如画的世界中去。在这样世界里,我们能充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习这样充满童心童趣的古诗,小学生学习时有热情,积极性高,从他们自身角度而言:他们好想像,易模仿,能够勇于探索,积极思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感情的共鸣。但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他们单纯而又复杂,幼稚而又成熟,在学习上更多的是在感性的世界里流连,走上理性的台阶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从接触古诗来讲,学生在以前的生活学习里已经接触了一定量的古诗,因此学习这样体裁的文章并不陌生,他们可以简单的处理朗读,初步的感知古诗文内容,能够进行语言浅层次的品析。就文本而言,学生学习中在达到情感的共鸣上有一定障碍。

基于以上对文情学情的分析,确立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真心感受,人于自然和谐共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知识与能力目标为: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引领学生朗读,体味文章真情美景;精心品析,探寻文章精妙笔法;用心描绘,

揣摩运用积累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为: 通过示范引导,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运用积累,一步一步扎实有效开展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实际的教学中怎样化难为易,引领学生深入的感受课文,达到感情上的共鸣,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在设计中,我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回归朗读本色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回归本色的一条路径。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育理念中把“美读吟诵”作为回归语文教育之本的重要手段.在本课的设计中充分强调朗读这一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在“做朗诵家”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学习朗读;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在进入环节二精心品析的过程中,由男女生分别集体扮演朗诵家进行朗读;在结尾全体同学朗读最后一段,告别山里的众朋友。在朗读中力争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寻觅真情体验。朗读方式上也多种多样:有示范读,有个体读,有男生女生分读,有集体合读。朗读贯穿课堂,尽量在学生精彩的朗读中回归语文本色,激发学生自信。

二 训练品析能力

单元提示中: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要在朗读、整体感知基础上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江南春》一文诗文优美,许多美点都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精心品析,领略其中的妙趣,为学生走入文本,走入作者心灵构建沟通的桥梁。在教学设

计中分为两个步骤:共同赏美,自主寻美。共同赏美中与学生共同欣赏古坊、树林画面,进行方法示范,探究叙述人称的变化,丰富的想像。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寻美,发现文章其他精彩的地方,着重与语言与情感,简述理由。以此来探寻文章精妙的笔法。

三 深化描绘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语文基础。”学习《江南春》这样优美的诗文,朗读品味是前提,积累学习才是根本,在设计中,尽量强化积累这一学生收益的根本,设计了用心描绘这一环节,首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山水风光视频,然后让学生模仿或者自己创造用文字来展现片子里优美动人的风光。然后交流。在这种实践练习中增强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课堂收获既有思想,又落实处。

四 创设情境氛围

《江南春》一文中,作者用动情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诗情画意的画面,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山中的朋友立体鲜活起来呢,多媒体成为本课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设计中我通过多媒体把朋友请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如临其境,朗读以图片作为背景,描绘时播放视频风光,再现美景,努力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 诗意行文主线

诗文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在《江南春》的童话的世界中,朋友与作者亲如一家,它的背后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设计中:我带领学生用我们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课堂开始,我与学生画心引

入,课中通过朗读品析描绘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交流中引起共鸣走向心与心的融合,课的结尾课件模拟心心融合。最终让读者,诗人,大自然交融为一体,让课堂主线与散文的“形散神聚”交相辉映。

走进《江南春》,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走进诗人的心,这是一曲自然的颂歌,这是一幅优美的画卷,这是一首和谐的乐章,我由衷的希望通过我的教学,我们的学生会真心爱护自然,我们的世界会更好!

推荐第3篇:教学课件设计

《英语》(选修 6)(人教版)Unit 4 Global warming 教学课件设计

旬阳县 蜀河中学

吉明哲

一、内容介绍

Unit 4 Global warming的中心话题是“全球变暖”,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以下内容:什么是“全 球变暖”;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不同专家对于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何使全球变暖的危害最小化;杂志期刊类文章的题材特点。本节课是该单元的阅读课,它与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学习(词汇和语法)和语言技能运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介绍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切实遭受到的危害)构成了本单元的结构主体。本节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并理解专家对这一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做出的不同断;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输出环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言技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分析 :

1.通过阅读课文复习巩固本单元新学词汇;锻炼学生克服生词困难、根据上下文推测句意、理解语篇内容的能力。

2.通过使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机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从题目和首段内容中理解文章的题材,并预测文章内容;对细节信息点进行推理判断。

4.为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概念: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事件本身的结果也确实具有不确定性,不要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本节课围绕文章信息点设计了五个覆盖文章主旨要义的问题,从设计策略的角度讲,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流程,尽量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与理解。另外,在授课前,安排学生查找和整理关于“全球变暖的解决方案”的资料,在输出环节进行交流展示。

二、课件具体说明

本课件共有 31张,具体内容如下:

1.第 1张为学习目标和任务呈现,2—7张为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图片故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全球变暖所给人类带来的生产、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第 8—13张为预读部分,旨在帮学生构建一种认知图式;

3.第14—17为浏览阅读任务:学生快速扫读全篇,训练基本阅读技能,完成两道难度较低的问题;

4.第18—19张为跳读任务: 旨在培养学生搜寻关键句子的能力,从而快速理清文章主旨要义和结构脉络; 5.第20—25张,为精读任务:(1)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第

三、五段,了解Janice Foster与George Hambley的不同观点;(2)信息加工处理,判断、推理选择; 5.第26—27 张为讨论活动:(1)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解释地球变暖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2)讨论地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后果;

6.第 28—29 张,为阅读总结归纳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文字信息,对照课文填出关键词组,总结复述全文; 7.第 30张为课后作业任务,按照相关性和少而精的原则,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布置了两项任务:(1)听读并复述改写课文,下一节课做口头汇报;(2)预习语言应用部分学习内容;

8.第31张,结束课堂,再现格林兰岛屿画面,引人留恋深思,激发保护环境和地球意识。

三、教学反思

1.《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七级语言技能目标中提出,学生应该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事实和细节),作出判断和推 理,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本课设计专门的活动,在体验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相应的阅读技能和认知策略。

根据《阅读试题的设计原则》中所指出的:“设计阅读测试的考点时一定要以信息为目标围绕信息设计考点。并且要尽量覆盖文章的内容。”本课指导学生从文章首段开始,关注其杂志性质的文体形式;对细节信息点进行推理判断;并围绕文章信息点设计了五个覆盖文章主旨要义的问题;最后以两次对全球变暖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的讨论来结束本节课,对整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和延伸。本节课的设计策略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流程,尽量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与理解。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3.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教育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把归纳总结的过程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从而展开活动。比如,本课在设计环节中引导学生最终总结出全球变暖原因的流程图,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设计课时可以设计两个难点,这样可以更好地显示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聪明才智,比如,在讨论环节,要求根据所给图片和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球变暖影响的三个主要方面(气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 4.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中提到:“要使学生的国际视野更加宽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节课是一个关于环保的话题,并且是站在国外科学家的高度来看待全球变暖,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全球变暖也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话题,课堂上学生了解了全球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且探讨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感,提高了学生自发性质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升华了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这也是英语教学的理想目标。 日 期:2016-12-25 地址:725721旬阳县蜀河中学

信箱:936755914@qq.com

推荐第4篇:猫的教学设计与课件

篇一:猫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

执教:凉城三小 温照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家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课件出示

板书:

猫的性格古怪

满月小猫可爱

二、深入学习

1、猫的性格古怪:

⑵小组交流并填空:课件出示:

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猫“温柔可亲”:

课件:出示句子: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小梅花指什么?老舍先生为什么说猫爪印是小梅花?你有什么体会?

比较句子:课件出示:

同学们听过猫丰富多腔地叫吗?你能从中听出什么?

⑸小结这一部分:

看看课文从几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既()又( ),

既()又( ),

既()又( );

高兴时,( ),

(6)你见过的猫有哪些古怪的表现?喜欢它吗?为什么? 2、过渡:猫这么古怪,可是满月的小猫是不是更可爱呢? ⑴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⑶小猫把老舍先生辛辛苦苦养的花弄得枝折花落,老舍先生为什么绝不责打它们?你有什么体会?

⑷出示句子:

三、总结全文

看看全文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

喜爱

四、作业

(可写、可画、可拍照、给同学家人讲??)

板书设计:

15、猫

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爱猫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篇二: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具体,语言形象逼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准备

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的快乐。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圈划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猫?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呢?(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课件出示:(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三、读中感悟,理解大猫的“古怪”

(一)学生自由读文。

哪些词能说明猫的古怪呢?(老实 贪玩 尽职 )

1、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猫的老实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睡觉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乖、睡大觉、无忧无虑、不过问)

(2)谁能把猫的这种无忧无虑用朗读表达出来呢?

2、从哪又能看出猫很贪玩儿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玩耍里的样子)

(2)“任凭”可以换成哪些词呢?谁能用“任凭说一句话?

(3)想一想,都有谁,会怎么怎么呼唤它呢?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哪儿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捉老鼠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屏息凝视、非„„不可)

(2)“屏息凝视”是否不呼吸了呢?让我们屏息凝视10秒钟,有什么感觉?那猫要这样“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你觉得这只猫怎么样啊?

4、猫的这些古怪的特点,课文中是用怎样的句式连起来的呢?

(1)“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 )可是( )”

(2)“它很老实,它白确( );可是();它很贪玩,的确是呀┉┉可是┉┉” (2)仔细读一读,体会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感觉到什么?

(3)情境创设:这么贪玩的猫,家里来了客人,老舍先生会怎么说呢?

5、猫还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2)从哪能看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呢?

②怎么才能读出这种喜爱呢?

①说说你对“小梅花”的理解?

②作者把猫的脏脚印说成了是清香秀丽的梅花,从中看出什么呢?

③让我们读出老舍先生的喜爱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蹭”和“小梅花“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心有所悟。

(4)“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①猫的叫声有长短,有粗细,这么多的变化,像是在-----?

6、猫的性格古怪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呢?

⑴课件出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⑵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找出生点词语: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书边批注边思考,学生勤动笔墨,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老舍先生家的猫真是古怪。

2、老舍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大猫性格的古怪和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个性格古怪的大猫,那么谁能用概括一下大猫的性格特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句话最能概括小猫的性格?

⑶为什么用了一个“更”字?这说明了什么呢(小猫更惹人喜爱)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3、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重点词句:玩鸡毛、线团-------没完没了

摔 跟 头-------------再跑再跌 撞疼了也不哭

4、课件出示:小猫玩耍里的场景。

作者在写大猫和小猫的时候,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了哪些事例来写具体的呢?

3、小练笔。

【板书设计】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猫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也不吭

胆小勇猛

小猫可爱 淘气 不哭

【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生动有趣的散文。这节课突出了课文学科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领悟文字所表现的那种境界。如对本文中对“蹭”“屏息凝视”“丰富多腔”等词语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去尝试,去感悟。

三、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在品词赏句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学到了语文阅读的方法。 篇三:猫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出示猫的图片,师:这些小猫大家喜欢吗?看着它们的图片,你为什么喜欢。

师:什么是古怪?(学生的发言会和近义词有关,教师相机接话: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难以琢磨。

师:回忆上节课所学,从哪几个自然段看出古怪?(1——3节)

师:快速浏览课文一至三节,可以用笔圈点批注猫的性格到底有多古怪? 指名汇报(出第一自然段课件——指名读或者齐读)

师:你还是在文中找几个词概括猫的性格古怪到底表现在哪几方面? 生汇报时(课件——

1、老实

2、贪玩

3、尽职)

(板书:有的时候老实)

师:什么是乖?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和学生交流,最后归结父母或长辈对孩子才会用, 到乖)

师:那老舍在这里用这个字表达了什么情感呀?(对猫的喜爱,把它当做孩子看待。

师:这只猫的确很乖,很老实,它只是成天睡大觉吗?

师:可有的时候它很贪玩„„(课件:贪玩猫)

师:读得太好了。

师:你是从

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猫的尽职的?

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师:“蹭”是什么意思?

师:这只猫真是„„“古怪”!

师: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或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课件——梅花)

师:哪有梅花呀?分明就是脏脚印。可是它把老舍爷爷辛苦写出来的稿纸踩脏了,老舍爷爷肯定特别讨厌这只猫!是吗?把猫脏的脚印比喻成“小梅花”。

(课件对比——出示梅花和脚印)师:看看接下来的课文,大猫还有什么古怪的?

师:可有的时候呢?(不高兴时)

师:还有哪些内容说明古怪?

师:这真是一只(课件——既„„又„„)

师:总结写法(老舍先生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先概括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后具体写出如何的古怪。

(课件给提示)

我们学习《猫》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作者在写作时,采用了按总分的构段方式,在写猫的特点时,用具体事例来突出,还采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推荐第5篇:《秋天》教学设计与课件 OKOK

七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中宁县第五中学:吴进玉

教材说明:

《秋天》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是一首描绘秋天、赞颂秋天的诗篇。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学习此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诗歌语言流畅、优美,画面纯净明朗,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当然,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学习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教会学生写作表达,这样才能够做到用教材。

设计理念:

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该设计体现诵读与口头表达和写作相结合,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结合,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从书本向生活,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2、结合具体的语境,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和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秋天多姿多彩的画面,创设阅读情境;通过视频朗读并配以背景图片,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在“研读赏析,品味秋天”的环节中,

第一节诗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赏析诗歌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用领悟到的方法合作学习第二节诗;第三节诗让学生在诵读声中,结合诗的意境想象画面所缺少的内容,进而感受牧羊女所“梦寐”的内涵。整个过程渗透着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走向社会,开始独立思考和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生活有了自己的体会,像《秋天》所描绘的画面他们并不陌生,对于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他们很有兴趣。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抓住七年级新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好奇心,发挥他们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稚嫩想法的特点,让他们在吟诵中、想象中、交流中感受《秋天》的“诗情画意”。但是诗歌作品的鉴赏对于初一新生来说还刚刚是个开始,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需要进一步引导。《秋天》作为现代诗歌,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因此,本课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调动学生对秋天已有的认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走进诗中美的画面,从语言、内容、意境、情感等方面读出说出自己对《秋天》美的发现。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秋景图片或课件。

教法设计: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情趣;以读带悟,引导学生突破难点与重点;运用对比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与难点;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学法设计:

1、以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2、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语文之旅中,

我们沐浴在《春》的美丽里;

陶醉在《济南的冬天》的温馨里;

我们曾和一道在《山中访友》,充分领略了夏天的浪漫和无常;今天我们再去拜访《秋天》,瞧瞧秋天的模样。

二、出示课题和学习要求

三、充满感情,吟诵秋天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听朗读录音,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3、学生自读与赛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4、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节朗读。

四、自读思考,整体把握全诗,感知秋天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吗?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再读赏析,品味秋天

(一)研读赏析——农家里的秋天(此环节中,学生主要围绕教师给出的问题自主学习,质疑、交流)

1、看似平常的景物,作者却把它写得很美!那些细节传递了秋的信息,请从诗中找出关键词语,品味画面的美妙之处?

2、通过换词训练,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诗歌语言的准确生动。

震落了露珠,

伐木声飘出幽谷。

放下 镰刀,

用背篓来装 瓜果。

秋天在农家里。

3、面对美的画意,努力读出诗情;鼓励大家对照板书,当堂背诵第一节诗。

(二)学生合作学习第二小节——渔船上的秋天(我思考我快乐)

1、学法领悟:抓关键词语;品其中蕴味;读其间深情。

2、你找到了哪几个关键词,从中品到了什么?在品味赏析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和心得能与大家分享?

3、再读品诗情

(三)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完成第三小节的学习(出示画面,请学生对比课文内容说说还应填上些什么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梦寐”的深刻含义)

六、拓展延伸,抒写秋天

1、请同学们一起歌唱秋天(试背)

设计意图:教师可在学生试背的过程中,出示与诗文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回忆诗文,进行背诵。这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掌握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在朗读以及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2、秋天是美丽的,它不仅是在诗人的眼里;在摄像机的镜头里;在画家的笔下,它还在同学们的纸上——请同学们欣赏下组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你眼中秋还美在何处?采用优美动情的文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一首诗等)写你自己的秋天。(观图——写作——交流)

七、课堂小结,教师寄语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描绘了一个丰收的秋天;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少年心事当拿云”,同学们只要勤于耕耘、勤于收获,相信每一个季节都是“金秋”!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笔,绘写出人生的七彩画卷,我想,那是更精彩、更灿烂、更富有诗意的境界。

八、作业布置

1、将《秋天》中你最喜欢的一节改为一篇优美的小散文。

2、搜集关于秋天的诗词佳句,并写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栖息在农家里—— 秋天游戏—— 稻香、镰刀—(农家丰收图)喜爱

撒网、小浆—(霜晨归鱼图)

在牧羊女的眼里——赞美

牧童、笛声—(少女思恋图)

板书设计:

秋天何其芳

栖息在农家里——

稻香、镰刀—(农家丰收图)喜爱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撒网、小浆—(霜晨归鱼图)

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赞美

牧童、笛声—(少女思恋图)

【教学反思】

1、《秋天》是一首现代诗,作为诗歌教学十分注重朗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朗读可以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配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还可以设计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品味诗歌语言,体会意境,理解感情。

2、《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首先从感知诗歌美的情感入手,进而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想象美的图景,体验美的意境,表达美的感受,最终达到培养美的情趣的目的。

3、引导学生鉴赏诗的美就是学生自主感知诗文美的内容和美的情感的过程。本节课自主阅读的基本方法:感受美——吟诵美——品味美——创造美。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对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揣摩、探究的热情,同时也加深了对诗歌内容、感情的理解。在此基础理论上,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体验,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将画面内容和

意境描绘出来,达到初步赏析的目的。

4、最后,让学生的思维与情意通过写作自由表达、再现。这可以说是作品的,又可以是他们自己受之启发的新的创造。如用一段话写出自己对秋的感悟等等,从而将文本学习的外延扩至学生的生活领域。

总之,这篇教学设计的意图是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得到启发,由课内到课外,发挥想象联想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表达兴趣,享受写作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

推荐第6篇:眼与视觉教学设计课件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 眼与视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说出人体的几种感觉及感觉器官;

2、概述眼球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3、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4、概述近视的成因、矫正、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2、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懂得爱护眼睛,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学会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残疾人。

【教学重点】

1、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3、概述近视的成因、矫正、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视觉形成的过程;近视的成因、矫正。 【情景导入】:

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 【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器官

1.课本P78[想一想,议一议]你吃饭时各种感觉分别身体的哪个部位?这对吃饭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什么是感觉器官?(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

3、小游戏:找茬。

学习任务二:认识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1、请同学们观察P79图4-47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利用三分钟的时间熟悉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眼球模型,说出成像过程中光线依次经过眼球的各个结构,并说出各个结构在成像过程中起的作用。

3、多媒体展示眼球结构,考查学生对眼球结构的掌握情况。

4、【师生小结】眼球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强调: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和黑眼珠分别指的是哪两部分?(师生共同分析)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虹膜内所含色素不同就出现了蓝眼、褐眼等。

5、多媒体展示题组练习,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三:视觉的形成过程

1.多媒体动画演示视觉形成,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什么结构?成像的部位在哪里?成的像是倒像还是正像?

2质疑: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如果看不到,怎么才能看到?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1 3.展示小结:描述视觉形成过程,对成像的部位、形成视觉部位给以强调。

4、当医生: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眼球结构完好,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 5.观察课本图4-49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

6、观察实验来探究:人瞳孔大小的变化。媒体播放瞳孔变化视频,总结瞳孔大小与光线强弱的关系。指出瞳孔变化的意义和相关结构。【也可以先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大小,然后用手捂住眼睛,过一会松手,观察其瞳孔变化】。

7、假如把人眼球比做照相机的话,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8、多媒体动画演示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物体。

9、多媒体展示题组练习,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四:近视的成因、矫正及预防

1.多媒体展示不良用眼习惯,长期以往就成了近视眼。大家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近视?请几位学生谈什么是近视眼?自己是如何近视的呢?

2、请大家阅读课本P81内容,结合图4-50,分析近视的成因。3近视矫正:

提问:对于近视我们矫正的办法是什么?【戴眼镜】。戴什么样的眼镜呢?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戴的近视镜?学生描述近视镜特点:中间薄,周围厚【凹透镜】。结合课本小资料讲述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4、多媒体展示正常眼、近视眼成像,近视矫正。

5、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图Ⅳ50总结预防近视的方法。要求学生熟记“三要”、“四不看”,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6、多媒体展示题组练习【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知识拓展】

分析远视、老年人老花眼的视网膜成像特点和结构病变,并提出矫正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 眼与视觉)

一、眼球的结构

(教师板图)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透光)

(折射光线)

(成像)

(形成视觉)

三、近视的成因、矫正、预防

推荐第7篇:如何设计教学课件

如何设计教学课件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设计一词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间,国家有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规划,建筑师要对建筑物进行设计,小到人们出行计划自己的行程等,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设计类型。设计是指在人们进行某项活动之前,根据一定的思想(或理论)、目的和要求,预先对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安排或策划.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传统教学中,很少用到“教学设计”这样的概念。实际上,“教学设计”在传统的教学中也一直在使用,但是它更多的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一个学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即学期计划;也包括一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质量监测(单元测验)的制定,即单元计划;而更多的是用于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等,即每节课的具体教案。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设计”含义,而更习惯地称之为“备课”。但是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往往只是教师一方面的准备工作,即凭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教师的经验和主观意愿来制定教学方案。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由学生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主动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学生主动建构形成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假设某一旅游者要去某地旅游,旅游者事先没有到过该城市,他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有关情况。一般来讲有两种途径,一是完全依靠自己通过阅读有关材料获取信息,二是向到过该城市或生活在该城市中的人请教。我们可以将旅游者想像成为一个学生,被请教者为教师。

第一种情况:该旅游者买回地理、地图、旅游景点介绍、游记等书籍,或通过网络了解该城市的情况,经过努力他对目的地有一定的了解。但当他真正走进旅游地之后,发现有许多的事情与他事先了解的情况不完全相同,虽然前期的准备是有成效的,但对城市的了解存在不足。经过这一次旅游后,他对这座城市有了较之以前更深入的了解,对该城市的印象可能会发生改变。再次光临时部分人完全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可以独自旧地重游,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人不能。

如果将这种旅游过程比喻为教学的话,旅游者是学生,他的自学过程就像旅游者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少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达到该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尽管过程中有些偏差,但他们在学习中会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达到目的;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自学后存在不同的困难,他们需要别人的指引。

第二种情况:该旅游者决定在依靠自身的了解的同时咨询去过该城市的人或居住在该城市的人。被咨询的人也热心帮助他,但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咨询者能清楚地描述相关的内容,或许他还会运用图表、实物照片等辅助手段详细地介绍。在别人的帮助下,部分人理解了介绍者所描述的情况,但也有部分人因为多种原因仍然不能理解;还有一种是被咨询者讲解不太清楚,导致旅游者不能达到了解的目的。这两种情况下,旅游者头脑中对旅游地的印象都是模糊的,只有当旅游者来到目的地对城市进行实地旅游后,他头脑中旅游地的形象才会慢慢清晰起来,因为得到别人的帮助在旅游过程中会少走许多弯路,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无论多么优秀,他仍然如同被咨询者的描述一样,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是肯定的,但学生(旅游者)最终将学习的结果与自己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完全融合在一起还得依靠自己去建构。

这个比喻并不一定真正说明建构主义的观点,亲身经历过程后得到的结果与依靠别人的介绍建构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尽管目前对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对于教学设计这一概念,却能够达成一些共识:

(l)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和设计观为指导,探索解决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学设计是以关于教和学的物理理论为基础的,它综合考虑教学理论和学习心理的思想,目的是从学生的有效学习出发设计教学。

(3)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将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进行有效教学的物理过程。 (4)教学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每一个教学设计都适应不同的对象,每一个设计都是创造性的劳动。

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将有利于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

1.物理教学设计必须有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学习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因而,教学设计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课程标准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通读课程标准的字词语句,重要的是着重在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体会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2)分析与钻研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载体。分析与钻研教材是对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教师钻研教材大致经过通读、精读两步。

通读教材是基础。通读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体系与结构。也就是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选择与阐述方式,以及物理学的方法等。

精读是关键。教师在精读教材中应反复推敲、深入考虑以下问题,以便做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①教材各章节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其来龙去脉、推导过程,适用范围是否清楚?还有哪些不理解或疑难之处?

②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准备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学习的障碍是什么?

③教材对科学探究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有没有不妥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④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哪些演示实验,何时做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等? ⑤教材中的插图、图表的物理意义及作用以及教材中设置的每个栏目都应该考虑好。 ⑥如何处理例题、习题和实践性作业?

⑦如何掌握前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相互对照,前呼后应? ⑧教材中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内容等。

⑨认真准备每一个实验;演算每一道习题;广泛阅读一些参考资料或其他一些教材;了解一些动态。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3)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不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教学设计之中,可以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供保证。 ①重视文字资源的利用,如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

②加快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视和广播、网络资源。

③开发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等。

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应进入物理实验室。如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 ⑤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

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结合。教学活动是由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只有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教学设计仅是对教学系统的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

4.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是教师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成功的教学方案凝聚着教师的个体理念、智慧、经验和风格。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是宝贵的,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经验与理论的恰当结合,才能使教学设计既有共性,又富有个性,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

推荐第8篇:《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安全第一。3.懂得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

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活动准备:

1.歌曲《哦,课间十分钟》、下课铃声录音。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3.学生把桌椅摆开,空出一块场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下课铃声的音乐) 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下课铃声告诉我们什么?课间十分钟到了。3.板书课题。

二、快乐游戏(玩个课间小游戏)

1.提问: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呀?你们经常玩哪些游戏呢?(跳绳、踢毽子、玩球等)

2.谈话: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游戏,一起玩的时候怎样才会玩得很开心呢?(少数服从多数;先玩一种游戏,再玩另一种游戏,相互兼顾;遵守游戏规则……)

3.小组活动:下面每一组(或者和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一个喜欢的游戏,小组商量这个游戏该遵守哪些游戏规则?

4.学生玩游戏,老师留心观察游戏中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状况。

(播放音频:哦!十分钟])

5.活动反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来采访几个同学。

(1)采访遵守规则的小组:老师发现你们刚才玩得特别高兴,说说你们为什么能玩得这样快乐?

(2)采访玩得不高兴或者发生矛盾的同学或小组:老师看到你开始挺高兴,后来怎么不和他们玩了呢?还有什么原因玩得不快乐呢?

(3)游戏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

6.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呢?

学生自主地根据自己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看怎样才能快乐又安全地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7.总结:我们在玩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要和小伙伴和睦相处,还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三、讨论交流(课间还要做什么)

课间十分钟,我们要做很多事情,那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为什么?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选择相应的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2.讨论: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小组讨论。 (2)班级交流。

3.小结要点: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下课后,我们首先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

4.板书:合理安排

三、铁面判官(这样做好吗)

1.谈话:瞧,老师这儿有几张照片,照片中的同学们是这样度过课间十分钟的。

(出示图片:课间休息图)

(1)提问:你觉得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不好?为什么? (2)提问:课间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板书: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是休息和准备用具的时间,要使眼睛和精神适度放松,可以到教室外休息游戏,不能拥挤打闹,不要猛跑,要注意安全,保证下节课上课时能有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2.小结: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却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放松身心,做到劳逸结合,所以要特别珍惜。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感受可以做出不同的安排。只要我们能合理安排,注意安全,就能拥有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五、拓展延伸 1.学儿歌,加深印象

2.学唱歌曲《哦,课间十分钟》 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 合理安排 注意安全

推荐第9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5B Unit4 An English friend(PartA)设计内容

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苏丽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动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an-email, busy, a town, usually, well, from等。

3.能听懂、会说和会读日常交际用语I’m busy.I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4.能听得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句型Does he/she …?Yes, he/she does.No, he/she doesn’t.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He/She usually … .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动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句型Does he/she …?Yes, he/she does.No, he/she doesn’t.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He/She usually … .

三、教学过程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科学运用与呈现策略

1、动画导入,师生互动了解。

本节课学习的是A部分的对话。由于是借班上课,在导入时,笔者说自己是同学们的新朋友,我们还有五个老朋友(五个手指thumbkin, pointer,tall man, ring man and pinky),引出歌曲Where’s thumbkin?接着师生互动了解, 引出文中的重点句型Does he/she …?Yes, he/she does.No, he/she doesn’t.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He/She usually … .和短语write an e-mail,surf the Internet等。

2、设计五个task学习课文内容,拓展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一张自己与英国朋友Mary的合影,PPT呈现我收到Mary的邮件的页面,Mary要我和同学一起解决她邮件中的五个任务。这五个任务是这样的:Task1观看课文动画,完成三个判断题。Task2自己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Gaoshan提问的句子,并读一读。Task3精读课文,找出文中Liu Tao的答句,并读一读。Task4根据图示,完成对课文的复述。Task5Mary的儿子Danny想交一位中国朋友,请同学们给Danny写一封邮件,介绍自己。这五个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Task1到Task3逐步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课文,Task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要求学生能复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Task5要求学生阅读Danny的邮件并给他回复一封,侧重于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这五个任务的设计环环相扣,过渡巧妙自然。

四、教学的效果及反思

1、通过观看Flash “Where’s thumbkin?”,边看边唱,为学生营造轻松诙谐的语言学习环境,他们会很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中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埋下伏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由Flash引出以下free talk的话题An English friend,自然导入, 引出本课重点句型。

2、师生互动了解环节,既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又可以铺垫渗透本课的重点难点短语和句型,还巧妙地导入本课的主题。

3、以多媒体课件作载体,将本课要解决的五个任务利用邮件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带着任务学习,过渡自然。

Task1观看课文动画,三个难度适中的判断题帮助学生大致理清课文对话的脉络。

Task2找出课文中高山如何提问的句子这一任务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反复朗读,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为Task3的解决降低了难度。

Task3与Task2的结合,实际上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课文呈现于学生面前了。老师只是一位看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Task4根据图示复述课文,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文掌握的情况,又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概括的能力。

Task5设置了一项拓展延伸的学习活动——Write an e-mail to Danny。此时的课堂已经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本环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单词句型,又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4、小学生喜欢欢快活泼的音乐和动画,也热爱这样的课堂,本节课是由动画开始,由动画结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有一种愉悦的体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但总体看来,这一堂课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选择的是对话,采用的是任务型的教学方法,笔者把重点放在了五个任务的解决上,难免给人急于解决任务,赶时间的感觉。另外,在设计教案时,设计的教学环节看起来很顺畅,一环套一环,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确实很遗憾。这说明笔者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还不够,对学生的整体水平了解不够深入,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笔者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改进。

推荐第10篇:抗干扰教学课件设计

抗干扰学习20课课件设计

新乐市协神学校 连云霞

一、手操训练

智慧在指尖,手脑开发左右脑。在这一部分在,先让学生观看手操训练视频,跟着视频学习手操动作。学会后,在幻灯片中,插入背景音乐,学生进行练习,训练过程持续4分钟。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最后指导学生评价。

二、行为习惯养成训练

在这一部分中,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链接图片加以说明,强调一尺、一拳、一寸。讲解正确握笔姿势,强调重点,链接幻灯片进行说明。同学根据两幅图进行模仿。再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讨论错误握笔姿势,联系自己实际加以改正。最后指导学生评价。

三、大脑开发趣味训练

在这一部分中,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该部分训练学生的视觉追踪能力,协调手动眼动的能力。学生自己连线,教师巡查。

在圈一圈部分,让学生根据出示的幻灯片找出所给数字。这一环节是对视觉单调耐受性的考验,必须提醒学生进入到全神贯注状态。出示幻灯片与学生订正答案。进行总结。

串联记忆部分,幻灯片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对学生进行说明:把互不关联的一系列词语前后进行联想,进行串联记忆。在编故事中,要简洁、中心词突出、有趣。通过幻灯片倒计时对学生进行时间提醒,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完成。学生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最后指导学生对这一板块评价。

四、国学经典

在这一板块中,出示幻灯片《咏柳》,教师领读,引导学生找核心词语,出示译文,共同了解诗句大意。再插入幻灯片中图片,让学生回忆每一句诗。最后指导学生利用串联记忆把核心词语放入诗句中,朗读并背诵。板块最后进行评价。

五、作业布置

最后出示幻灯片布置家庭作业。

在整节课中,利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幻灯片模板为学生喜爱的汤姆猫为底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字号设计大,容易看清。字体颜色为亮色,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第11篇:教学设计带课件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的建立(课件下载) 新疆克拉玛依第一中学 郭瑛 834000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和掌握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基本史实;

⑵.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拉近历史,展示历史画面。突出历史的演进过程,历史的前后对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⑵.怎样评价文天祥抗元,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⑶.行省制度对后者的影响很大,结合现实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史观和爱国的精神。 ⑷.元朝的统一,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民族融合,中外交往等都表明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以肯定。

⑸.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重点难点的分析突破

1、蒙古族的兴起: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的重要民族,成吉思汗是其杰出的领袖。通过提问:成吉思汗是怎样统一蒙古?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使学生了解蒙古族,并形成对成吉思汗的正确评价。

2、元朝的建立:

通过怱必烈建立元朝,迁都,统一中国的学习,以及元朝的经济,中外交往,行省制度,民族融合的知识串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认识元统一的重大意义。

3、行省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对唐、元之疆域作对比,对古今行政区域作对比。同时思考:通过对比,元的行政统治有什么特点?从而使学生对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作用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4、民族融合是本课又一重点:

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亮点,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学归纳民族融合的表现,并进一步认识民族融合与元的统一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对元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和问题教学法的交叉使用。 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幻灯片若干

1、《成吉思汗》电视剧主题曲画面片断。

2、教材P62动脑筋。

3、成吉思汗──一代天娇。

4、元朝统一示意图。

5、唐、元运河对比图。

6、唐、元疆域对比图。

7、思考题:假如当年文天祥投降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提示、说明

导入新课:

〈教师〉放幻灯片1《成吉思汗》

提问:这是哪个电视剧,是哪个民族? 对这个民族你有多少了解? 〈学生回答,小结〉

蒙古族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一带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曾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做出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先放视频后提问。 语言简洁

〈板书〉课题 统一蒙古

〈教师〉学习教材P61—P62的内容,结合刚才放的视频,给学生提问出下列学习要求:

1、本目中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视频中的征伐混战的场面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请你用史实证明。〈教师〉幻灯片帮助学生完成上面学习任务

在完成上面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下面问题:

3、你认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都具备了哪些条件?(客观,主观或外部和内因)。

4、“一代天骄”出自毛泽东的词《泌园春·雪》,你认为这样评价成吉思汗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第3问〉

客观:

1、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灾难深重,渴望统一,安定

2、一支强大的军队。

主观:童年的困苦,磨难练就了铁木真坚强的个人意志和坚强机敏的个人胆识。 〈教师小结第4问〉

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统一的蒙古给世界和中国以巨大的影响。

1、蒙古帝国三次而征,席卷延伸至欧洲,成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空前帝国,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通行无阻的商道,使当时的人对世界有了更新的了解。⑵、统一蒙古草原,又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蒙古族本身来讲,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和混战局面,蒙古族由民族部落向奴隶制转变,这是历史的进步。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板书和幻灯片内容不能重复,否则多此一举。 本人认为不能用幻灯片取代板书。

这四个问题前二个,以达到指导阅读的目的,后二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最好师生共同分析,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比较紧凑。 完成任务注意循序渐进。

〈导入下一子目〉出示幻灯片,显示元朝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过程,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然而在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他的宏图大业就由他的孙子来完成。 〈板书〉元的建立和统一 〈教师〉

〈学生〉归纳出元朝建立和统一过程的线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演示出这一过程。 蒙古建立灭西夏、金怱必烈继(1206)年承汗位 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1年) 南宋灭亡,统一全国。(1276年)

〈教师〉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分裂的大统一时期?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幻灯片出示答案。 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导入下一个子目〉元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历史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首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怱必烈建立元朝后,在经济方面很有建树。

〈板书〉元朝的社会经济: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谁能归纳出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幻灯片帮助归纳。

〈生答〉

1、重视发展农业。

2、开凿新运河和海运。

3、商业繁荣,大都繁荣。

4、中外交往频繁。进一步细化每个内容。

〈师问〉

1、元世祖采取了哪些发展农业的措施? 〈生答〉⑴禁止圈占农场作牧场 ⑵治理黄河 ⑶推广棉花种植 〈师问〉

2、(展示隋、元运河对比图幻灯片)请同学们注意对比元朝运河与隋运河相比有哪些变化?

〈生答〉⑴、隋运河通过洛阳,呈大弯曲状,元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道取直,抵达大都。

⑵、新开两段运河,从山东到临清的是全通河,由通州到大都的是通惠河。 〈师问〉

3、谁能谈谈有关马可波罗的故事。〈导入下一目〉

〈出示幻灯片〉唐,元疆域对比图。让学生对比那个大。

〈师讲述〉元朝建立后,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从漠北到海南,从东北到新疆东部,南部,尤其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

面对如此空前辽阔的疆土,元统治者如何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呢? (板书)行省制度

〈出示幻灯片〉元朝疆域图,一边学习一边演示。

〈师〉指导学生在P64页教材中对照幻灯片显示完成下面的学习。 ⑴、请在P64图中找出元的都城──大都。

〈师〉大都及其附近地区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山西、山东、内蒙的地区,元政府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⑵、大都以外的其他地区设置的机构是什么?在书中划出最北的行省是什么?台湾当时叫什么?

〈生答〉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北行省是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台湾当时叫琉球。 ⑶、今天西藏地区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说明什么?

〈生答〉今西藏地区,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说明,西藏自元朝后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

〈师问〉通过前面对行省制度的了解,你认为有哪些特点? 〈生答,师归纳〉

⑴、适应我国疆域辽阔的特点,将地方统一纳入中央管辖。避免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称雄危协中央的局面。

⑵、特别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尤其是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师小结〉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

幻灯片显示,统一的过程清晰地展示给了学生,可以省去繁琐的语言描述。

这部分内容教师应注意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着重梳理线索,并强调三个重要时间。

强调迁都大都后,元朝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中原,大都成为元朝政治,文化中心。以后,明清两代的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都城。一直持续到今天,影响深远。 此目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并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 动态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演示幻灯片。 不能忽视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基础知识落实在书上 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之一,初一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导入下一子目〉元朝的统一,还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板书〉:民族融合

为什么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指导学生阅读P64进行归纳) 〈生答〉⑴汉族开发边疆。

⑵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 ⑶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已经汉化。 ⑷回族开始形成。

〈师提示〉P65元朝的诗歌反映民族融合的现象。

P66看图分析,蒙族官员的生活。

〈师小结〉元朝民族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三国以来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它促进了各民族互相学习,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从而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是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历史的学科特点学科资源,对学生进行大中华民族的意识的培养。

〈转入下一目〉谁能归纳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小结〉出示幻灯片

⑴统一全国,结束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 ⑵社会经济发展。

⑶中外交往频繁,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⑷实行行省制度,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⑸促进民族融合,边疆地区的开发。

〈师进一步归纳〉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指导学生在板书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转入下一问题〉可是我们知道在元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位让后世敬仰的顽强抗元的英雄,知道他是谁吗?谁能讲讲他的故事? 〈出示幻灯片〉文天祥

〈师问〉我们从文天祥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 〈生答〉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 〈设疑〉〈出示幻灯片〉 有人说: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进步意义,那么文天祥抗元就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因此,不应赞扬,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

〈教师小节〉

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再设疑:出示幻灯片,假如当年文天祥投降了„„ 课后讨论,写一篇小短文。 设疑激趣。把文天祥抗元内容从元的统一改在最后讲,主要是想让学生对元统一的重大贡献有一个完全的认识后提出疑问,目的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从而进一步激发其探究答案。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比较感性,难免片面,教师适时的引导,分析不仅能帮助其得到答案,而且还教给了他们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巩固联系:出示幻灯片

板书设计

2006-03-21 人教网

第12篇:教学课件设计理念

大气运动的教学课件设计理念 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卢青松

【教学设计理念】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到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因此,在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地理小实验,让学生直观、真实的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为学生能顺利学习环流图埋下伏笔。

2.观看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案例的拓展探究。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考虑到新课程对学生的教育目的,教师加入了实际生活中典型的热力环流案例——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目的为使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

4.运用 flash动画的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热力环流,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还考察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5.热力环流这部份内容,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活动,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然后应用此原理的基础上来解释,海陆风、城市的热

1 岛效应等。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达到完成课标的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归纳应用能力,真正完成“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终身有用的知识”。

6.对大气的水平运动,我们采用研究性学习。对这部分内容,在以前传统教学,是应用版图进行讲述教学,不少同学学习后,依然模糊不清,不能准确地判断实际大气的风向。作为新课程,我采用研究性学习,设计了一个课题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因素。让学生对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下风向的变化进行探究,然后得出结论。虽然不能准确,但基本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探究能力,更可以增强对这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再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作业设计理念】

1.分层次设计作业

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针对这些个体,不能一刀切、整齐划一地布置作业。我有意识地分层次设计一些多样化的作业题,把完成作业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

2 投入到完成作业这一活动中来,从而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提高和发展。在分层次设计作业时,还要考虑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从过程与方法上设计作业

从过程与方法上设计作业,可以体现知识的过程性,使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实际操作为问题设计作业

以海陆风为例,我设计了学生的亲自动手的能力。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3篇:台湾教学设计课件

台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

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记住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新竹

能力、技能目标: 1.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2.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通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 的地形 台湾岛丰富的资源——森林、水能、矿产、农产、海洋水产、气候、旅游等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的关系

课 型: 综合型

教学方法: 采用读图、讲述、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使用:课本插图“台湾省”“台湾山脉森林的垂直分布”“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和景观图片

学法指导: 读:通过读课本中“台湾省”图,“台湾山脉森林垂直的分布”图,掌握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特点、主要岛屿、山脉、城市及森林资源 议:通过讨论分析台湾岛各种资源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岛是什么岛? (学生读图:中国政区图,找出台湾岛并观察其位置) 提问:台湾所在地区?(学生回答)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 ,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宝岛台湾

1.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读图:85页“台湾省”图,完成读图要求1) 提问: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 (画板图:台湾岛。边讲边填主要岛屿)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000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面积35759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 台湾省由一系列岛屿组成,因此地理位置有它的独特性。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答)对,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请学生上前画出北回归线,并说明纬度位置特点)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南部,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 (请学生上前填出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福建省) 你给大家说说填出的

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投影:“台湾省”图,小结台湾位置特点) 台湾从纬度位置看,位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西南为南海,与日本隔海相望。台湾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交通位置),也是我国海防的重要屏障(战略位置)。特别是台湾海峡它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 (学生动手量算高雄到厦门的距离:306千米)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投影:台湾地形图。了解台湾岛多山的地形特征) 提问:台湾有什么山脉?最高峰是什么?

1、多山的地形 ◆岛上东部2/3是山地,西部是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 (台湾岛地形剖面图,了解台湾岛地势特征) (学生读图:86页“台湾山脉森林的垂直分布”图)

小结: 台湾岛上约2/3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岸,西部是较宽阔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学生看图分析台湾气候特点) 提问:台湾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0℃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 (太平洋吹来的风,在山脉迎风坡降水)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南部,台湾属

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从太平洋上吹来的季风,首先从这里登陆,给全岛尤其是迎风坡带来丰富的降水,全岛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东部降水多于西部,东北部的火烧寮年降水量6557.8毫米,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澎湖列岛雨量较少1000毫米左右。台湾是我国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每年6—10月是热带风暴和台风活动频繁的季节。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生读图:85页“台湾省”图) 提问:台湾岛上有什么河流?这些河流有什么特点?

3.众多河流,短而急 台湾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上游的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4、多火山、地震 台湾省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岛上多火山地震,99年台湾发生的大地震同学们都知道。火山地震能造成破坏,但也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和岩浆矿物。 提问:台湾被称为“宝岛” ,“宝”体现在什么方面? (台湾资源分布图)

三、资源丰富的“宝岛” (学生分组讨论:台湾有什么资源?各种资源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选出代表发言) 森林资源: 台湾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森林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的森林,树种很多。山地多松、杉木,平地多樟树、楠树。台湾的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世界第一。 丰富的

农产:台西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和甘蔗。台湾岛四季鲜果不断蕉、菠箩驰名中外。 矿产丰富: 金、铜、煤、硫磺、石油、天然气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台湾山脉是金、铜等金属 矿的重要产地;西部是煤、石油等的主要分布区;北部的火山区有丰富的天然硫磺;岛的周围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 旅游资源: 日月潭、水能资源: 海产资源: 鱼、虾、海盐 台湾周围海域有宽广的大陆架和浅海海区海产资源十分丰富,台湾海峡的鱼类特别多,是我国优良的渔场。西海岸日照充足,沙滩广布,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享有“祖国东海盐仓”的美称。 (学生讨论:以下雅号的由来) “亚洲天然植物园”、“木材之乡”、“东方甜岛”、“森林宝库”“粮仓”、“水果之乡”“蝶岛” 由于岛的地理环境,市场狭小,原材料品种不齐全,因而60年代后,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口原料和原料配件,加工出口,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且发展迅速。

四、“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学生读图:87页“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

1.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在出口产品中农矿产品占90%以上。六十年代以来,台湾采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利用海岛的优势,重点发展电器装配、服装、纺织、食品、玩具等轻工业,出口商品中,工业品比重上升。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向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过度,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并建设新竹科技园区。 (学生读图:87页,“新竹科技工业园

区” ) (主要城市、环岛铁路)

2、工业集中分布在以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平原 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弧形地带。从基窿到高雄的铁路和高速公路贯穿整个弧形地带。连接着三个工业中心。 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海港、第二大城市

五、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省区之一,全省人口2160万,汉族约占人口总数的98,其中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广东两省,语言和风俗习惯与大陆相近。少数民族中主要是高山族,约占人口的2%,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提问:对台湾问题我们的一贯主张是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多年来经过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的往来、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按照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尽早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复习小结:

1、越的海岛位置和自然条件

2、丰富的资源

3、“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4、祖国统

一、“一国两制” · 课堂练习: 空白图上填注主要岛屿,所临海洋,台湾山脉,玉山,主要城市

板书设计

宝岛台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三、资源丰富的“宝岛” 森林资源:樟树、樟脑 多山的地形

丰富的农产:稻谷、甘蔗、香蕉、菠箩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矿产资源:金、铜、煤、石油、硫磺 众多河流短而急 水能资源: 多火山地震 海产资源:鱼、虾、海盐 旅游资源:日月潭

四、“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1.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2.工业集中分布在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平原

五、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课堂练习在空白图中填出:台湾岛、澎湖列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 台湾山脉、玉山 台北、台中、高雄。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学生汇报为主要形式,通过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去课下收集关于台湾的风土人情和相关的信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信息交流中,收获新知,体验情感,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中利求做到以下几点:

1、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让课堂成为师生对话的课堂,成为学生合作探索的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充分张扬个性的课堂。

2、课前师生的信息搜集,充分开发、利用了多种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

3、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多媒体展示台湾的风光、物产,学生直观感受到祖国宝岛的美丽富饶,让学生介绍有关台湾的传统习俗,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望大陆》,如泣如诉,“我对台湾的寄语”似深情的呼唤,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思念亲人、企盼统一的思想感情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课程标

准。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相结合,通过信息交流,使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台湾与大陆根脉相连,两岸人民共同盼望早日团圆。

5、本课教学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品德等多方面教育内容,较好的体现了课程综合性。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以学生的交流为主,也使课堂中出现大量的相关信息,如果教师在听汇报的过程中,再去帮助学生对年获得的资料进行一下梳理会更好一些。再有,学生对台湾政治、历史内容了解有限,对于抗击外族侵略及国民党时期的了解也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教师如能从图片对比方面进行引导会更好一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又有一个新的感知,将会有助于我今后的思品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

七、课堂检测

1、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名称

A.

B.

C.

D.

⑵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

“山清水秀”“鱼米之乡”的景观普遍出现于 ;我国最主要的牧业基地是

(填字母)

⑶四大地理区域中,属于季风区的是 ;属于非季风区的是

⑷图中C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是

,这条线同时与我国1月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一致,与

毫米年等

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读台湾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⑴台湾岛为我国第

大岛,与祖国大陆的省隔海相望。 ⑵图中数码②代表的岛屿是

。 ⑶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⑷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为 主,盛产稻谷和甘蔗; 而东部以为

主。

⑸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

第14篇:《长城》课件、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学习文章作者表达的方法。

4、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学习文章作者表达的方法,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听说如果站在太空中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你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研读课文 出示长城的图片

1、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2、面对着这么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啊,这么令人惊叹的奇迹,我们读的时候语气应该更强烈一些,再读。)

3、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并试着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

一、二自然段) 作者的观察角度是哪里?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说明方法?

师:有个年轻人徒步走了508天才走完全程,可见长城是多么长啊!

师:可见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不仅形似,更是神似。 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长城如龙一般的气势读出来。

(出示课件生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过渡语)师:这是从远处看长城。那来到长城脚下,从近处看,长城又是怎样的?

高大坚固:

1、生: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2、生: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2 (出示课件: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师:这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城墙的宽?

生: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让我们很容易的了解长城的宽。 师:继续说你看到的

3、生: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出示图片,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生:为了更好的抵御外来敌人。

师:这真是一座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工程,让人们不得不赞叹: 生齐读,出示[作者的感叹]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继续游览,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上,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

师:这种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就叫“联想手法”。(板书)

出示课件 (生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师: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吗?

(指导学生理解从站、踏、扶、想说明已经来到长城上,与第

一、第二段中的远看长城,站在长城脚下相衔接,想起劳动人民又引出下文,这就是咱们以前学过的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 师:请同学们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出示课件: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出示课件: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从“多少......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师: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这么雄伟的工程竟然只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来完成,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赞叹

生齐读,出示课件[作者的感叹]

三、小结

师:同学们,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运用了列数字、比喻、联想等表达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与高大坚固,并赞叹他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拓展阅读

(1)请同学们阅读主题丛书三《长城赞》,了解对联的主要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熟练朗读,会背部分文字

2、你从中对联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练习读理解对联意思 交流:你从中对联中体会到了什么?

(2)欣赏歌曲《长城长》,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长城》、这篇课文,一起感受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并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长城的诗词、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第15篇: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21 从现在开始

吴红花

教学目标:

1.认识“之”等9个生字,会写“之、轮、第”3个字。

2.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意思,在角色体验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二自然段。

3.初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悟文意。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感悟文意。 教法选择:自学、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具准备:

1.自制的录音带、摘苹果的挂图和词语卡片。2.学生制作的生字卡片和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诱发探究欲望。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狮子大王听说我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所以从现在开始它要带我们到大森林里去玩。(板书课题)出发之前,我们先听听狮子大王说了些什么?

(放录音带--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森林王国。今天我们这里正在竞选万兽之王呢!如果你们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你们也可以参加竞选。我的问题是:每次学习一篇新课文,你们最先做什么?)

二、自学感悟,渗透识字方法。

1.学生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记住。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共同做“摘果子”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之:我国古代有个大书法家他的名字中就有这个字,你知道吗?如果不知道教师就告诉学生他叫王羲之,并建议学生课后问爸爸妈妈或查资料了解他的情况。(“郑”也可以这样进行。) 惯:你有哪些好习惯?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应该养成各种好习惯。

任:它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我们班有姓“任”的吗?如果没有教师建议学生课后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人,然后你再和他交个朋友。

期:扩词训练。今天星期几?今天星期„„音的重点是“之、式、郑” 4.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体会哪个字不好写? (2)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3)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同学及时奖励”小红花”,并让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展示。 5.指名熟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三、角色体验,进行表情朗读。

1.申请竞选:生字我们学会了,课文也已经读熟了,这回我们能不能参加竞选了呢?听听狮子大王的建议吧。(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用聪明和智慧买到了门票。这回在课文找一找自己吧,如果找到了就请你带上动物头饰来参加我们的竞选。) 2.师生共同带上动物头饰,进行角色体验。

(1)请狮子大王上场,问:你知道什么是万兽之王吗?(齐读词语:万兽之王)既然你是我们的大王了,就请你来发布命令吧!指导学生评读出威风的语气。

(2)请猫头鹰上场,问:你当上了万兽之王,心情如何?(神气)做个神气的表情,指导读出神气的语气。指名读、范读、练读。

a.猫头鹰大王让我们小动物白天休息晚上做事,行不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表现相机理解“议论纷纷”。

b.你们都在议论什么?小动物结合自己的特点发表见解,相机指导理解\"叫苦连天\"。指名读一读小动物表现的句子。

c.学生自由找伙伴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延伸总结,提出积累建议。

1.第二个星期谁竞选万兽之王了?它又是怎样竞选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2.教师建议:

把“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作成词语卡片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认读 2.指名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感悟文意

1.自读课文,找学习伙伴交流你初读课文后的体会。

2.狮子在开头和结尾分别宣布了两个决定,仔细读读狮子的话,看看狮子的两个决定有什么联系。

3.自选一段话,仔细体会角色的特点,把角色说的话读好。比如读猫头鹰的话,要读出他的神气。个别准备读之后,在四人小组里轮流读。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小猴子的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5.熟读课文之后,进行讲故事表演。

三、实践活动

1.假如让你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你准备怎样做? 2.假如让你当班长,你准备怎样做?

四、资料袋

1.猫头鹰鸱号鸟科各种鸟的俗称。喙和爪子都弯曲呈钩状,锐利。两眼位于头部正前方,眼四周的羽毛呈放射状。周身羽毛大多为黑色。夜间或黄昏活动,主食鼠类,对农林有益。 2.袋鼠哺乳动物,产于澳大利亚。前肢较短小,后肢发达,适合跳跃。以植物为食。雌鼠腹部有一个育儿袋。

教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第16篇:课件及教学设计

高二选修6 Unit 3 A healthy life 阅读课教学设计 Topic:Unit 3 A healthy life Warming up and reading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阅读课,课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封信(Advice from grandad)和一个网页(How can you stop smoking?)阅读量比较大。

二、学生分析

学生来自高二文科平行班,英语基础及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薄弱,存在发音不准,阅读速度相对较慢等问题。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问题设计难度不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并思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通过阅读使学生熟悉并运用本课重点词汇。2.通过多种阅读策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3.使学生了解吸烟成瘾的原因、危害及如何戒烟。 本课的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对话、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训练自己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并熟悉本单元一些重点词汇。

四、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社会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本课所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主要围绕如何摒弃吸烟恶习、怎样成为健康的人而展开。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熟悉并运用本课重点词汇;了解吸烟成瘾的原因、危害及如何戒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要摒弃坏习惯,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三.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 四.设计思路 Step 1 Lead-in

通过一小段视频来引出本课的主题:a healthy life.Step 2 Pre-reading 联系实际提出两个问题:1.Have you ever smoked? 2.Can you list any harmful effects of smoking?设计意图:一方面贴切学生自身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了解学生关于这个话题已具备哪些知识。另一方面,为引入课文内容做铺垫。 Step 3 Reading 1.Gueing 读课文之前让学生猜测爷爷会在信里告诉孙子哪些内容,锻炼学生看标题预测文章内容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想更多地了解哪方面的知识。 2.Skimming 这部分共设计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让学生迅速扫一遍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结构,并找出写这封信的目的。第二个任务是浏览全文,把每一段的主旨大意找出来。这两个任务的目的都是锻炼学生略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 3.Listening and scanning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选择题。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题,训练学生的查读能力。 4.Listening and careful reading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本文的重点,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填空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仔细阅读,掌握其中的要点和重要词汇。 5.Quiz 我设计了true or false练习,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二是训练学生的改错能力。

6.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有哪些戒烟的建议。这个环节我呈现三张图片,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描述,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到此输入知识阶段基本完成,接下来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我设计了一个角色演练来实现输出的过程。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的建议运用到对话中,再一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自我评价

我设计了几个一问一答的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最后分享一句谚语来结束本节课,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只有身心健康,一切才有希望。

Homework 我布置了一封建议信,目的是:复习建议信的写作步骤;其次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第17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_课件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1、单元安排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选编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故事。学习本组课文除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更要体验文中的真挚情感。并且学习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是一个清贫的老人与翠湖边的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老人与海鸥便相约在翠湖之畔,风雨无阻。老人视海鸥为儿女,海鸥视老人为亲人,老人与海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让人们看到了海鸥竟然和人一样有着自己强烈的情感,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它们的情感,让人为之震撼。

3、课文特点: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极具情感的感染力。前半部分描写了老人与海鸥相处默契,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来爱,他们之间相依相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后半部分描写在老人去世后海鸥用它们独有的方式进行追忆和哀悼,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与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活动。 一

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对老人的难舍难分之情写具体的。 二

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厚意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一位普通老人与环保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云南昆明翠湖边,名字叫《老人与海鸥》。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课文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吴庆恒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生提出质疑,老师适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生通读课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4)理解“褪色、嘬、抑扬顿挫、歇落、滇池、守灵、漩涡”等词语的意思。 5)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体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一段(第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第二段(第14—19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老人对海鸥的那份令人震憾的情。

2、再读课文,质疑

1) 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示出来。

2) 小组交流。

(1) 老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2) 当老人死后,海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举动?

。。。。。。

3、小结

1) 我们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海鸥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作业布置

1) 书写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直接导入 出示目标

导语: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情厚谊。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二 复习上文,渲染情感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感受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老人是如何爱海鸥的?在你脑海中能回忆起这些感人、温馨的画面吗?

生回答,回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教师出示感人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段。

2、我们把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爱浓缩问一句话:老人爱海鸥如儿女无怨无悔(生读)

过渡:正当我们沉浸在这温馨的一幕幕时,这位关心爱护海鸥,把海鸥当做自己儿女的老人,在十几天后却离开了这个世界„„(PPT出示)“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湖边—— 的事情发生了。(生补充填空) 理解“意想不到”

三 自读自悟,入情入境

1 快速默读14——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我们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到底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2)、用文中的句子或是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想不到的事情”。

2 学生自读课文, 3 交流

4 趁机出示 ppt课件 显示这四段文字。

5探究原因 :同桌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6汇报交流(老人对海鸥那无私的爱)

过渡:是呀!凡事有果必有因,海鸥的举动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让我们带着老人的那份情和爱去细细品味海鸥此时的情感! 四 品读句子,感悟情感

(一)在这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选择一处最让你震撼的地方,大声朗读,用心品味。

(二)自学

(三)交流

随机出示幻灯片 预设段落一: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点拨(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它们平时是怎样飞翔的,平时的叫声又是怎样的?现在的动作和叫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3)请你大声地朗读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预设段落二: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点拨;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你感受到了什么?

(3)那就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把! 预设段落三: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的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引导学生 抓住“炸了营、扑、大声鸣叫”描写海鸥动作和叫声词语,感受到“意想不到”。 (2)体会“炸了营”。

(3)理解“扑”字的效果,想象“扑”这个动作。对比下面两句话,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总结① 因为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希望阻止我们拿走遗像,所以朝我们“扑”过来,感觉海鸥非常的着急。

②海鸥们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们的遗像能多停留一会儿,所以“扑”更能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无奈、急切、焦虑的心情。

(4)想象一下:海鸥们急切的不想我们拿走遗像,“大声鸣叫”着,你认为它们似乎在说些什么呢?

(5)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

四 配乐引读,情感升华

师:是啊!有一天,老人突然去世了,海鸥们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那亲昵的呼唤,再也寻不见那个真心照顾它们陪伴他们的老父亲,它们像忽然被抛弃的孩子,此时此刻他们怎能不伤心!怎能不难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这份难舍难分,生死相依的情感。PPT出示文字引读。

1 师读:遗像被我们带到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读相应文字

2师读:我们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一片空地— 生读

3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生读

4 总结海鸥对老人的情感。(像父亲一样 眷恋 依恋 相依相随 生死相依 难舍难分)板书对联的下联:海鸥恋老人似父亲难舍难分 五

体会写法 妙笔生花

过渡:海鸥对老人的这份眷恋,这份生死相随,难舍难分之情令我们震撼,令我们感动!回看这三段文字,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声诉说,作者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有情有意的海鸥。作者是怎样把海鸥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呢? 交流:从海鸥的动作和叫声感受到的。

过渡: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在热心市民的建议下,昆明《都市时报》、翠湖公园、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带头为海鸥老人“吴庆恒”打造了一个雕像,这也是第一个为平民打造的塑像! 1出示ppt 小练笔

妙笔生花

当这个老人的雕像来到翠湖边的时候,那又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海鸥们此时此刻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请同学们拿起笔想象一个情景写一段话。 (提示:仿照本课的写法,用动作和叫声来表达海鸥的情感、内心世界) 2教师引写:

我们把老人的塑像放到翠湖边。感人的一幕发生了—— 学生想象画面进行练笔 3展示习作 六 总结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人类在动物身上付出的每一份关爱,动物都会加倍的奉还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和谐。

板书

21 老人与海鸥

海鸥恋老人似父亲难舍难分老人爱海鸥如儿女无怨无悔

教学反思:

所得:紧扣了本课的读写结合点,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训练学生习作的最佳时机。

于永正老师在指导我校语文教研时曾反复强调:“听和说相比,说更重要;读和写相比,写更重要”。张田若教授也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 我也曾试图将读写结合点放在第一部分,老人喂海鸥的那部分,”这次练笔虽然有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也有想象,但写作内容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填充,没有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后又认真研读单元目标,把重点放在海鸥对老人的情感上,这样就又发现18段是一个读写的结合点,但是后来考虑到作者已在此前把海鸥的那种眷恋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了,再让学生写唯恐兴致不高。于是我把目光聚焦到了故事的结尾之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引出了这段习作,学生兴致高涨,短短三分钟学生就已妙笔生花:

例 生 1 ;我们把老人的塑像放到翠湖边。感人的一幕发生了——几只正在觅食的海鸥突然看见了多日不见的老人,立刻高声鸣叫起来,叫声引得其他海鸥也一起飞来,他们围着老人的塑像翻飞盘旋,纷纷落到老人周围,把老人围个水泄不通。

生2 我们把老人的塑像放到翠湖边,感人的一幕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落在塑像旁边,大声鸣叫这,有的落在老人的肩上,有大落在老人的手上,有的则扑倒老人的怀里,像是久别的儿女见到了父亲„„黑色的塑像瞬间变成了白色 —— 一座由海鸥组成的伟大父亲的塑像。 „„

本课教学使我认识到: 教师解读教材应立足于“读”,着眼于“写”,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作用,立足课文特色,找准课文的“读写结合点”,适时地让学生去练笔,做到“读中学法,读中悟法、作中用法”,夯实学生文字功底,使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转化为作文的能力。让“读写结合”的训练更加科学有效。 所失

: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 感觉学生读得还不太到位。

第18篇:美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复习资料

美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系统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和现代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美术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技理并重原则;审美性原则;师生协同性原则;

3、美术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演示设计要求:教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演示的针对性;演示的即时性;演示的步骤要清晰;演示时指导性语言的配合。

5、传统教学的五步法: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提问、③讲授新课、④练习巩固、⑤布置作业

6、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分5个步骤:情境设置;问题探究;思维激发;行动创生;意义生成。

7、没有成熟的美术学科体系作支撑,没有基本的美术学术价值做保证。

8、美术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遵循系统性、以学生为主题、尊重个体差异、紧密联系生活,构建开放性教学、体现人文性教学。

二、单选题

1、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要学会尊重他,理解他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2、在小学中国画教学中,老师要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材料、技法,不太合适的教学方法?

A以教师教授为主结合演示。B让学生在技法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C口头介绍。D请国画家进行讲解演示

3、在某产品设计课中,某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批评并提出改进的方案,这样做的意图? A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B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发展个性C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专注和热爱D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某学生在综合探索课中,要调查社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做了小雕塑、建筑模型,为社区生活提出建议,这是综合探索中哪个教学实践?

A美术学科领域之间的综合B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综合C美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相联系D美术学科与科学想联系

三、简答题

1、在教师、教材与学生中,你更倾向于围绕哪个要素进行教学设计?为什么? 答:倾向于学生。理由: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所制定的每一条标准都是针对学生主体而言的,一切行为动词、教学建议、活动建设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的。要让学生对教育享有绝对的“参与性”、“选择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

2、你觉得如何处理教材更恰当?

答:处理教材的原则——“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处理教材时。教师必须聆听学生的声音,敢于摒弃或者创造性地改进教材中不受学生欢迎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根据自己的学术特长,选择内容充实教材。了解学生对美术教材的主观态度,给学生营造环境和给予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出对教材的看法,以及自己喜欢和难以接受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把握和处理教材的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才是实在地体现了新的教材观。

3、如何使教学导入的语言设计更符合美术课堂教学需要?

答:好的课堂导入设计应涵盖调控情绪、集中学习注意力,问题导入,开启学生思维,明确目标、开门见山地呈现,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气氛等多种功能。课堂导入应简洁、明白、易懂,一般以3-5分钟为宜。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干脆利落,点到为止,教师在导入的语言表达上也要注意兼顾科学性、严谨性,不可随意为追求语言的生动有趣而夸大语言感情色彩或使语言流于庸俗。基本方式有“高度概括”式、“承前启后”式、“以问致思”式。

4、怎么样展开美术课堂学习的提问? 答:陈述问题的方式取决于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设计提问应讲究策略。要提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问题,同时设计的提问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此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问题应做到言简意赅、具有情境性、针对性、层次性。提问方式可分为:桥梁式提问(在新课开始或者更换教学内容时,引起学生注意,只是为了引出下面的内容,不要求学生回答);运用式提问(促使学生利用已得的知识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式提问(一般没有唯一的答案,也就是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更高的水平的思维)。

5、怎么样能够比较顺畅的以儿童为中心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必须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等要素。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由情感释放、顿悟和统合三个要素构成的连续过程。其分为五个步骤:情境设置、问题探究、思维激发、行动创生、意义生成。

四、教学设计(28)

一、授课课题:

二、授课对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2、新课讲授3评价4课堂小结

八、作业布置

九、教学评价

第19篇: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

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胜利中学

叶红斌

(1)新建文稿

启动PowerPoint,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中选择\"空演示文稿\"。 (2) 选择版式

默认的是“标题幻灯片”。课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 输入文本

选择\"插入\"菜单中\"文本框\"中\"文本框\"命令后,在编辑区拖动鼠标,绘出文本框,然后输入相应文字或者粘贴上你所需要的文字。 (4) 格式化文本

与其它字处理软件(如WORD)相似 (5) 调整文本位置

通过调整文本框的位置来调整文本的位置。先选中要调整的文本框,使其边框上出现8个控制点,然后根据需要拖动控制点,文本框随之改变大小。当鼠标指针放在文本框边上的任何不是控制点的位置时,鼠标指针附带十字箭头,这时拖动鼠标可调整文本框的位置。通过调整文本框的位置来调整文本的位置。先选中要调整的文本框,使其边框上出现8个控制点,然后根据需要拖动控制点,文本框随之改变大小。当鼠标指针放在文本框边上的任何不是控制点的位置时,鼠标指针附带十字箭头,这时拖动鼠标可调整文本框的位置。

2、编排与修改 2.1 插入图片

(1)选择\"插入\"-\"图片\",选取合适的图片,然后单击\"插入\"按钮。 2.2 选取模板

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幻灯片设计…\"命令,选择合适的模板,也可在幻灯片上单击右键,通过快捷菜单选择\"幻灯片…\"命令。 2.3 应用背景

如果不想对课件页添加模板,而只是希望有一个背景颜色或者是图片,可以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背景\"命令,在\"背景\"对话框中,打开下拉列表框,或单击\"其他颜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也可以选择\"填充效果\" 2.4影片、声音

执行“文件——插入——影片和声音”选择文件中的影片或者文件中的声音进行操作,为了防止课件到拷贝其他电脑无法获取文件,可将声音或影片文件与幻灯片文件放在同一文件夹下;

2.5flash动画

使用“Shockwave Flash Object”控件法

1.运行PowerPoint 2003,切换到要插入Flash动画的幻灯片。

2.单击“视图”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工具栏”,再在弹出的子菜单中单击“控件工具箱”,便出现“控件工具箱”。

3.单击“控件工具箱”中的“其他控件”(工具箱中的最后一个按钮,即上图中用圈圈住的),弹出ActiveX控件窗口,窗口中列出了系统已经安装的所有ActiveX控件。利用键盘上的光标控制键,在控件列表中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并单击,此时系统会自动关闭控件窗口。

4.将光标移动到PowerPoint的编辑区域中,光标变成“十”字形,按下鼠标并拖动,画出适当大小的矩形框,这个矩形区域就是播放动画的区域。

5.右单击矩形框,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出现“属性”窗口。

6.单击“属性”窗口中的“自定义”一栏,此栏右端便出现一按钮。单击该按钮,出现“属性页”窗口,在“影片URL[M]”右侧文本框中输入“我的文件”Flash动画的完整路径(如果Flash动画与PowerPoint文件处于同一目录中,也可以只输入Flash动画文件名),且必须带后缀名“.swf”。别的项目采用系统默认的即可,最后按“确定” 返回PowerPoint。 7.放映该幻灯片,你所期待的画面就出现了

3、创建交互

放映PowerPoint课件时的默认顺序是按照课件页的次序进行播放。通过对课件页中的对象设置动作(超级链接),可以改变课件的线性放映方式,从而提高课件的交互性。 3.1 动作按钮链接

PowerPoint包含12个内置的三维按钮,可以进行前进、后退、开始、结束、帮助、信息、声音和影片等动作。

在课件页上制作动作按钮的步骤:

(1) 选择动作按钮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动作按钮\"子菜单,选择所需的动作按钮。 (2) 制作动作按钮 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形后,在课件页上拖动鼠标,即可制作出所需的动作按钮。

(3) 定义动作 在动作设置对话框中选择单击鼠标后将进行的动作。 3.2 图形对象链接

在要设置动作的图形对象上,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上选择\"动作设置\",在动作设置对话框中选择单击鼠标后将进行的动作。 3.3 文字链接

选中文本,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上选择\"动作设置\",其它设置同上。 注:如在动作设置中选择了播放声音,则在播放幻灯片的过程中单击对象,声音会播放一次,直到声音播放结束或者幻灯片放映结束才停止; 4.动画

4.1 PowerPoint动画基本特点

PowerPoint动画功能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动画对象多样化。包括文字、图形和图像等都可产生动画效果。

第二,动画动作模式化。无论动画对象是什么,其动作模式(或称动画方式)都被限制在PowerPoint所规定的50余种内。 第三,动画制作方法极其简单。 4.2 预设动画

(1) 在幻灯片视图下,单击幻灯片中要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

(2)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动画方案\"命令,然后在子菜单中选择一种动画效果; (3) 如果要修改某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只要选中该对象后,重新设置动画效果即可;如果要取消该对象的动画效果,单击\"预设动画\"子菜单中的\"关闭\"按钮即可。 4.3 自定义动画

(1) 在幻灯片视图下,单击幻灯片中要设置动画效果的对

(2)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然后在效果页面中选中合适的动画效 (3)单击\"预览\"可看到动画效果,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4.4绘制路径

PowerPoint中还提供了一种相当精彩的动画功能,它允许你在一幅幻灯片中为某个对象指定一条移动路线,这在PowerPoint中被称为“动作路径”。使用“动作路径”能够为你的演示文稿增加非常有趣的效果。例如,你可以让一个幻灯片对象跳动着把观众的眼光引向所要突出的重点。

为了方便你进行设计,PowerPoint中包含了相当多的预定义动作路径。 如果想要指定一条动作路径,选中某个对象,然后从菜单中选择“幻灯片放映” “自定义动画”。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点击“添加效果”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动作路径”然后再选择一种预定义的动作路径,比如“对角线向右上”或者“对角线向右下”。如果你不喜欢子菜单中列出的六种预置路径,还可以选择“其他动作路径”来打开“添加动作路径”对话框。确保“预览效果”复选框被选中,然后点击不同的路径效果进行预览。当你找到比较满意的方案,就选择它并按“确定”按钮。

5、课件页的切换

5.1 设置课件页的切换效果

(1) 选中第一张课件页,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在\"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设置\"单击鼠标\"时课件页\"从中间向左右\"\"慢速\"展开或其它切换效果,然后单击\"应用\"。

(2)若选中\"单击鼠标换页\"则在放映时,单击鼠标可连续播放下一张幻灯片,否则只能通过点按设置了动作的对象换页。

第20篇: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专业基础课)

Multimedia Courseware Design and Production

【课程编号】XZ26135

【学分数】2

【学时数】36=16+16+4

一、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利用多媒体软件平台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本课程任务在于扩充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规划与开发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2、熟悉掌握常见媒体的文件格式和属性及各种媒体格式的转换方法;

3、掌握当前流行的多媒体平台制作课件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3 + 3 + 3 + 3 + 3 + 3 + 7+ 7 + 3 + 1= 36)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3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

主要内容:

1、多媒体技术概念

2、各类媒体素材文件格式

(1)文字文件

(2)声音文件

(3)图像文件

(4)动画文件

(5)视频文件

(6)其他文件

(7)各类媒体常见的打开方式

3、课件设计的概论

4、教学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教学要求:

了解多媒体技术含义,掌握各类媒体的相关基础知识。

其他环节:

课外上机实验:各类媒体存储、打开等方法。

第二章 文字处理3 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上机练习1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编写日期】2010.3.30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物理学

主要内容:

1、PowerPoint艺术字设计

2、UleadCool3D三维文字动画的制作

3、Photoshop艺术字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艺术字设计常见的几种艺术字设计方法。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艺术字设计

实验目的:学会常见几种艺术字的设计方法。

实验内容:分别用PowerPoint、UleadCool3D、Photoshop等进行艺术字设计。

第三章 音频的处理3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上机练习2学时)

主要内容:

1、用Cool Edit录制原音

2、声音的剪辑、连接

3、声音的格式转换

4、声音的合成

教学要求:

掌握音频的获取、处理方法。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音频的处理

实验目的:学会用Cool Edit对声音文件进行各种处理。

实验内容:练习使用Cool Edit对声音文件进行各种处理。

第四章 图形图像的处理3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上机练习2学时)

主要内容:

1、屏幕拷贝、屏幕录像方法

2、PowerPoint图片剪裁

3、Photoshop图片剪裁

4、Photoshop图片的修整(图章)

5、Photoshop图像颜色的修改(色相)

6、课件模板的设计(像框)

教学要求:

掌握图形图像的处理方法。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图形图像的处理。

实验目的:学会几种简单的图形图像的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练习屏幕拷贝、屏幕录像方法及图像剪裁等处理方法。

第五章 Premiere的视频处理3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上机练习1学时)

主要内容:

1、视频素材的导入

2、视频的剪辑与合成

3、视频的去音与配音

4、视频的导出及格式转换

教学要求

掌握Premiere视频处理的方法。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Premiere的视频处理

实验目的:掌握Premiere的视频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练习用Premiere处理各类视频的方法。

第六章 会声会影的应用及光盘制作技术3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上机练习2学时) 主要内容:

1、使用“会声会影影片向导”快速制作影碟

2、影片编辑器

3、视频编辑

4、标题设计

5、音频编辑

6、影片共享与输出

7、深入探索“会声会影”

8、影视制作综合实例

9、光盘制作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会声会影的应用及光盘制作技术。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会声会影的应用及光盘制作技术。

实验目的:掌握用会声会影来制作简单影片的方法及光盘的刻录技术。

实验内容:练习会声会影的应用及光盘制作技术。

第七章 Flash的动画设计7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上机练习3学时)

主要内容:

1、Flash的工作环境

2、基本操作_工具的使用

3、动画设计原理及技巧

4、文字的设计技巧特效

5、元件、元件库、实体名称

6、声音的运用

7、ACTION设计及互动实现

8、Flash与学科的整合应用

9、视讯动画档的整合

10、Flash动画、视频下载技巧

11、Flash动画修改技巧

教学内容

掌握Flash的动画设计。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Flash的动画设计。

实验目的:掌握Flash基本操作及几种常见的动画设计方法。

实验内容:练习Flash基本操作及几种常见的动画设计方法。

第八章 PPT高级应用 7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上机练习4学时)

主要内容:

1、PPT课件设计思路

(1)课件的总框架模式

(2)单文件整合模式

(3)多文件组合模式

2、幻灯片母板的设计

3、各类媒体(声、视、动画)的插入方法

4、拉出式菜单的设计

5、PPT动画方案

(1)动画的几个过程

(2)动作效果(时间、方向、速度)

(3)动画及页面过渡的设计

(4)互动技巧

6、学科图形快速绘制的技巧

7、课件实例分析

8、PPT课件组合方法

9、版式、配色方案

10、PPT设计原则

11、常见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PPT设计的高级技巧。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PPT多媒体作品设计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PPT设计的高级技巧,完整设计一个综合的PPT演示文稿。

实验内容:练习PPT的各种使用技巧并设计一个PPT作品,作品中包含各类多媒体素材。

第九章 Authorware的应用3 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上机练习1学时)

主要内容:

1、多媒体著作工具概述

2、Authorware 简介

3、Authorware 操作

4、多媒体作品的发布

教学要求:

掌握Authorware课件设计的方法。

其他环节:

实验名称:Authorware的应用。

实验目的:掌握Authorware的基本操作及设计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实验内容:练习使用Authorware的各种使用技巧并进行多媒体作品设计。

第十章 课件资源的获取1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

主要内容:

1、专业网站使用

2、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应用技巧

3、出版社资源查找

4、课件资源下载的技巧

教学要求:

掌握课件资源在网上获取的方法。

其他环节:

课外上机练习:练习如何在网上获取自己所需各类素材资源。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当前课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各类媒体的处理方法,具备独立完成课件的教学设计、软件设计等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各类软件的应用及课件设计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各类媒体的处理、教学设计方法、软件应用方法、课件设计技巧等进行分析和实例制作,配以上机进行任务驱动方式,达到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期末考核: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16%+实验×20%+测验×64%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刘梓红.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书:

[1]朱学亮,陈麟.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方其桂.多媒体CAI 课件制作实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李端.时尚创作百例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杨划.万水动画影像设计百例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修(制)订人:

审核人: 2010年 3 月30日

教学设计与课件
《教学设计与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