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师: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和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出示作者的照片与资料,了解苏叔阳。 (1)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成绩卓著的他却一生命运坎坷,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3、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让苏叔阳时刻牵挂,还引发了这样一段深情的独白?让我们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2)自学下列的词语:酸涩

尊敬

慷慨激昂

哽咽

沉醉

清晰

亲切

风筝

精妙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

气喘吁吁

由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刘老师的什么事情 (3)文中刘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交流。

(1)抽读第二自然段,明确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体会刘老师在春天里追求新事物和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 (2)从音、形、义三个方面自学课件中的词语,由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刘老师的什么事情?相机板书:上课、放风筝。明确这些事情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了解课文的脉络。 (3)从这些事情初步感知刘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三、精读感悟

刘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教学顺序

1、笑谈“掉”腿——刘老师是一位乐观开朗的老师。自由读第4自然段找出这个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

⑴分析重点词语:从“笑”字背后,体会到了什么?从中看出刘老师是一位乐观、开朗的老师。(板书:乐观、开朗)

⑵ 分析重点句子:刘老师是笑着谈到自己残疾的身体,作者和在场的每一名同学听后,他们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出示:教室里升腾起一片 ,是因为 。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 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3)指导朗读情感变化的语句,读出刘老师的乐观开朗,从中体会同学们对刘老师的理解、同情、尊重,重点体会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幽默。 (4)引读第11自然段。 师:刘老师虽然身体残疾,但却那样的乐观幽默,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每一位学生,所以作者说——(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生齐读:“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5)总结学法:说一说,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读一读,从具体的事例中找出重点词句;悟一悟,感受刘老师的精神品质。

(6)按照学法四人一小组学习动情上课和认真倾听学生发言放风筝三个部分

2、上课时慷慨激昂——刘老师是一位课讲得极好、爱国的老师。

⑴指名读第5自然段

⑵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刘老师和同学们在上课时的情感变化。

刘老师“自豪、慷慨激昂、哽咽”,学生“激动得落泪、沉重地低下头”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感受刘老师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

3、提问时认真倾听——刘老师是一位热爱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师。 (1)自由读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刘老师语言、神态、动作来体会重点词句。

(2) 出示句子: 这情景,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引导学生体悟:苏叔阳清晰的是什么?让他感到亲切的又是什么?

(3)引读第11自然段。

师:刘老师就是这样,对待同学的回答,总是那么关切,那么紧张,有时仿佛像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所以作者说——

生齐读:“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4、课余放风筝——刘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意志坚强、顽强执著的老师。

师:用心品读第7——10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⑴课件出示句子,品读句子。

①“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指导读句子,读出自己的味道,欢乐、、高兴、从动作和神态描写中体会刘老师热爱生活的品质。

②„„ 有一次,他故意撒手„„他笑着„„蹦跳着„„脸上飘起得意和满意足的稚气。„„感到了生命的力量。”当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飞跑。刘老师立刻——(指名读:他笑着„„线端)纸燕带动线绳跑得好快,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要追上它尚且不易,可我们那年过半百又有腿疾的刘老师还是——(指名读:他笑着„„线端)在这奋力追赶当中,刘老师可能——(指名说)可能——还可能——同学们不由得冲过去想伸出手去,他却喊着——(指名读:“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不用任何人的帮忙,刘老师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3)、同学们,刘老师紧紧抓住线绳,同时也抓住了什么?面对这样的刘老师你想说什么?看着刘老师的一言一行,作者有了很深的感动,请画出作者感动的语句。课件出示“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分析句式,改为陈述句理解句意。让我们学会热爱生活 顽强执著,相机板书。

(4)、的确,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一次又一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齐声朗读,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吧!(齐读) (5)、小结: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刘老师的坚强与乐观,在作者的心中从小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时时影响着他。 (6)、(出示作者照片及资料:)1993年不幸身患肾癌,1994年4月切除左肾,2001年癌细胞转移到肺部,又切除了一叶左肺,后又发现脾脏内有一块肿瘤„„面对癌魔的一次次挑战,他也曾极度绝望,死神似乎要把他拽入永远的黑暗。又是一年春天,苏叔阳躺在病床上,他又想起了亲爱的刘老师,他仿佛看到了什么?抗癌14年来,苏叔阳几次三番从癌魔的指间飞过,依旧笑对人生,依旧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创造了人类战胜病魔的奇迹。他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7)不见刘老师已经30年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绵绵不绝,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同学们,刘老师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给学生深远的影响。他放起了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也让我们的心饱胀着浓浓的敬意与感动。最后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再次奏响这永恒的思念之歌(配乐)朗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三、品味心声,深化主题。

(一)结合课文内容和苏叔阳的经历思考感悟:你觉得这“理想的风筝”指的是什么呢?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交流回报。

3、教师总结,深化主题。刘老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他的学生,在学生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即使过了30年,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还是时刻陪伴着作者的心。

4、、引读第11自然段“已经近三十年„„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四、布置作业。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课外阅读《苏叔阳文集总序》

五、板书设计:

理想的风筝

乐观向上 顽强执著

上 课:热爱工作

刘老师

放 风 筝:热爱生活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材料)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