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平均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3: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 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说理能力。 ⒊ 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教材分析】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球吗?都喜欢玩些什么球?

生; …………

师:“呦,孩子们喜欢的球类运动可真多,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个球迷!不过,今天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

师将全班分作两个组,请每组商量一下,先为本组起一个名字。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肯定不够,咱们想个办法,应该怎样进行比赛呢?”

1 (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正式比赛后,教师宣布比赛结果。

(2)安慰输的那一队并且加入该队,排球,计数。重新宣布比赛结果。

(3)学生之间肯定发生争执。

师:“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那么,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两队的水平呢?”

(4)请生说一说。

(5) 引出平均数,板书课题。

(6)看课题提问:

你想知道些关于平均数的什么知识?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师:“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也可以看课本42也自学。”

(2) 请生说一说,怎样求我们拍球数量的平均数。

(可以是移多补少,也可以是算式解决)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以其中一个平均数为例,问:这个数代表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数的?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 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一)想一想:下面哪个列式才对?

2 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多少蛋。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 ÷5 (20+23+26+28+30)÷6

请生判断,集体订正。

(二)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独立完成,请生反馈。

(三)、看某城市2010年四个季度雨天统计表

完成作业: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平均每个季度有多少雨天? *平均每个月有多少雨天?

第一个问题让生独立解决再集体订正;第二个问题学生中肯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让大家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大家在争论中明白道理。

(四)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一条小河的平均深度为11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下河去玩会有危险吗?

先分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 五.过关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