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平均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4 03:03: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平均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90-92页《平均数》 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的具体含义。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情景中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感受平均数的产生

1、创设情境:整理商店货架

问:怎样才能让每层的瓶数一样多?

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出“移多补少”“总数/份数”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课题:平均数 )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以已有平均分的概念的理解为依托了解移多补少,加总数除以份数,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作好预设。】

2、出示踢毽子3人小组赛

(1)(出示课件)人数相同的小组赛.问:他们通过每人20秒的比赛,成绩终于揭晓,大家能给他们当当裁判么? (让生明白可以比总数就能判断胜负)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老师加入到比赛中,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问:比赛时,老师就在场,老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加入男生队,

同学们同意了,结果老师踢了4个。男生队也变成了24个,我开心啊!男生队和女生队平了。大家对这样一个结果有自己的看法么?

问: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这类似的问题,比如:四(1)班和四(2)班学生人数不同,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他们某一项水平的高低了么?就刚才比赛的问题,同学们思考思考,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小组讨论。。。。。。 汇报

(制造矛盾冲突,启发思考,运用平均数去解决问题,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平均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更为深刻)

(3)教学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问:我们以女生队为例,来看看我们求出来的这个数,它是谁呢?

(通过平均数与同学们踢的个数之间的对比,引导生明白平均数不是代表某一个人的水平,而是代表整队的水平,是一个统计量,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3、教学平均数受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影响

问:要是陈老师加入踢毽子的时候怎么样?男生队就会获胜呢?

( 结合情景,以谈话的方式,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平均数受最大数和最小数影响的数学思想。)

4、教学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以男生队踢毽个数统计图为例,老师将男生队同学踢毽子的个数制作成了一个条形统计图,我们以他们为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男生队的平均数和同学们踢毽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平均数比有的同学踢的个数多,比有的同学踢的个数少。 师:也就是说,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出示体重情况统计图)我们带着刚才的思考来看看这个体重情况统计表,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能不能估一估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呢?

生估计,

师:要验证大家估计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生本子上计算,一同验证结果

生汇报

(感受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并懂得在学习中合理的运用,通过验证结果的过程巩固平均数的求法。)

三、练习巩固

1、教学生活中出现的平均数。

引导生理解:四(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

爷爷的疑虑:据调查,中国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爷爷今年71岁,他伤心的对着孙女说:“宝贝孙女,爷爷还有1年就快死了。” (通过此环节让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能通过实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完成套圈情况统计表。

兰兰和东东套圈情况统计表,两人套的次数不同,如何判断谁的水平高些? 引导观察数学信息------生汇报-------理解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此环节让生明白: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该使用平均数,打开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空间,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完成水深问题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雷树涛同学身高125厘米,下去会有危险么? (通过水深问题,进一步让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对平均数的认识,同时向生渗透安全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生小结学习内容,培养生认真思考学会总结知识的好习惯,长时间培养,有利于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建构学习模型)

五、作业布置

测量家人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在实践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产生,巩固平均数的求法,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最小数 < 均 < 最大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移多补少

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