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0: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朱自清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和方法: (1)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2)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会想到很多词语,比如说,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等等。春天总是代表无限的生机和力量。我们所学的古诗句中也有大量描绘春天的,学生齐声背诵《春晓》和《春夜喜雨》。

这些诗句对于春天的描绘,能写得很有限,只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而我们今天学的散文《春》,其中写春天的景色可多了,有山、水、花、草、鸟等等。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朱自清先生是描绘春天的。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对于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行为,毛泽东给予高度的评价,称赞他是民族的英雄。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他的代表作品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荷塘月色》和《春》等。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读写字词。

1、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g)

宛转(zhuǎn)

嘹亮(liáo)

应和(hâ)

黄晕(yùn)

舒活(shū huo)

欣欣然(xīn xīn)

抖擞精神(dǒu sǒu)

蓑笠(suō lì)

卖弄(nòng)

烘托 静默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要求学生每个词组读三遍,并且在书上标注。 个别字词特别强调后,再次诵读。

2、根据词语解释,猜一猜所解释的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3、朗读要求。

在没学习课文之前,朗读至少要做到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在学习课文后,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

四、整体感知。

1、齐声朗读课文,并给文章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请同学分段以及说明段意。

1段为第一部分 2-7段为第二部分

8-10段为第二部分

2、归纳段意。

第一段一开头就用了两个“盼望着”,是多么盼望着春天来到,我们用两个字来概括段意的话,可以用“盼春”来概括。那么接下来的两个部分也试着用两个字来概括。

第二部分拥有的自然段比较多,我们先看看每段大概讲了什么。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画卷,我们用“春

图”的模式来概括下2-6段分别讲了什么。

第二段用“刚睡醒的样子”来形容春天,说明这时候的春天还是初春,文中一个形容春天刚刚到来的词用的非常好,就是这个“醒”字。所以第二段就是一幅“春醒图”。

第三段很明显了,主要讲的是春天的草,那么这是一幅“春草图”。以此类推,第四段是“春花图”,第五段是“春风图”,第六段是“春雨图”。到了第七段,不是写自然界的景色,改写人们在初春的时候的表现。冬天过去了,人们都要出来活动活动,迎接春天,所以这幅画可以叫做“迎春图”。

这么多幅图,都是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画卷。我们平时管画画叫做绘画,那这里的作者描绘的这关于春天的图画,就可以说是在“绘春”了。因而,文章的第二部分的段意就是“绘春”。

看看第三部分讲了春天的什么内容。这三个句子都是用了比喻句,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这是在说春天的坏话吗?显然不是,这三段在赞美春天,歌颂春天、那我们同样用两个字概括段意,可以说“赞春”或者是“颂春”。

五、分析课文。 盼春

问题:

1、春天到了吗?哪里可知?要求学生从原文找答案。

2、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盼望着,盼望着”:反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宣告春天到来,生动地表达喜春之情。 绘春 赏析春醒图

问题:

1、描写了哪些景色?

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2、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作用: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春》的作者生平和生字词,理清了文章结构,并且较深入的分析了盼春和春醒图对于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分析课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并背诵第

1、

2、3自然段。

2、字帖四行。

3、《名校学案》中《春》的课外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复习生字词,读一遍 。

复习文章结构图,略讲盼春和春醒图。 检查第

一、

二、三自然段背诵情况。

二、分析课文。 绘春

1、赏析春草图。 读第三自然段。

问题:春草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要求学生从课文原文中寻找答案。

“钻”:用“钻”而不用“长”,使人产生小草破土而出的感觉,显示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春草的第一个特点表现了它的生长状态,就是生命力强。 “嫩嫩的”、“软绵绵的”:“嫩嫩的”写出了初生小草的鲜嫩可爱;“软绵绵的”写出了初生小草的柔软舒适。这两个词可以说表现了春草鲜嫩柔软的特点,展示了春草的质感。

“绿绿的”:写出了小草的色彩。初春的小草刚刚长出来,颜色不会太深,大约是浅绿色的。这个词表现了春草在颜色上的特点,是浅绿色的。 “满是的”:表现春草长势旺盛,放眼望去到处都是。

多么惹人喜爱的小草啊!它招来了许多人。这里作者写了一系列人的动作。哪些动作呢?从这些动作,同学们可以想象得出,到草地上来的是些什么人?

坐、躺、滚、踢、跑、捉;是孩子。

活泼的孩子在草地上玩闹,让初春的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气。结尾一句“风轻悄悄的”照应了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写风伏笔。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的严谨。

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两个方面来划分春草的特点。

作者不靠华丽的词藻和人工的粉饰,而是用常用的极普通的词语恰到好处地把小草写活了,突出了春天的特征。我们写作时也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用词既要鲜明生动,又要朴实、精当。

2、赏析春花图。 读第四自然段。

问题:春花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词语表现特点?要求学生从课文原文中寻找答案。

第四段前三句写出了春花的三个特点。第一句写出了春天的花有很多,“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表现花多。不仅如此,第四段的最后一句也写出了花多的特点,“野花遍地是”表现出春花不仅仅有桃花、杏花、梨花。第二句是三个比喻,也是一个排比句,使人感觉花朵的颜色鲜艳夺目。第三句最直接写出了花朵味甜的特点。这些都是对春花的正面描写。第四句写蜜蜂和蝴蝶在花中“闹着”“飞来飞去”。为什么会有蜜蜂和蝴蝶?因为都是被万紫千红的春花吸引来的。这是侧面描写。

作者很擅用形象的修辞手法来展示这些开得热烈美丽,味道怡人的春花。找出这些修辞手法,看看有什么作用?

① “赶趟儿”——拟人,写出花儿们争相盛开的情景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三个比喻,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

③“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拟人,明艳照人。

3、赏析春风图。 读第五自然段。

问题: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侧面描写来体现风的特点。“吹面不寒杨柳风”写春风的“抚摸”,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样的感觉应该是温暖柔和的。风还能带来气味,这些气味酝酿在一起,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酝酿的含义,指的是各种气息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那么作者在这里写了几种气味?三种,“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这些混合在一起的气味在春风中弥漫着,清香扑鼻。跟着轻风流水应和着的还有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的鸟儿的鸣叫,以及嘹亮的牧童的笛声。好一幅美丽的春景,色彩明丽,和谐悦耳。第五段在对春风的描写中,由于风是看不见的,作者巧妙的动用了好几处感觉。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全方位的展示春风的特点。 全班朗读课文第

三、

四、五段,要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三、

小结

今天这一课我们学习了春天这幅画卷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三幅画面。我们知道作者写这些春景从哪几个方面的特点来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也进一步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磨练了同学们的朗读技巧。

四、作业

1、朗读课文,并背诵第

4、

5、6自然段。

2、字帖四行。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简略回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2、有感情的朗读第

三、

四、五自然段。

二、分析课文。

绘春

1、赏析春雨图。 读第六自然段。

问题: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写?

作者先形容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是写春雨的细密。而这些又细又多的春雨是怎样落下来的?“笼着一层薄烟”,这是春雨的轻盈。接着作者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写的是春雨的润物。然后作者又把视线转移到了人间,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安宁、悠闲,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也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2、赏析迎春图。

读第七段。

问题:前几幅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 这一幅由景及人,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迎春图,作者着力写春早人勤。由“天上的风筝”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进而带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充满希望的图画。

问题:点出作者寓意的是哪句话?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前四幅画面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迎春图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颂春

朗读第

八、

九、十自然段,点评后,再次朗读。

1、问题: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赞美春天生命力旺盛;把春天比喻成“小姑娘” 赞美春天活泼生动;把春天比喻成“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健壮有力。三个比喻强调了春天的的“新”“美”“力”。

2、问题: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独立成段,是为了强调春的不同成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3、小结: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这幅结构严谨精美的画卷之后,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线美好的希望。 全班朗读课文第

三、

四、五段,要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全班朗读课文,要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三、总结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春》写作特点,联系课文实际讲解。

1、观察细致,描述生动真切。注意抓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2、诗情画意相融合。没有直接写自己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而是用抒情的画笔,赋予各种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情融于景。

3、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准确生动,句式富于变化。在文中大量使用对称或排比的短句,既流畅又整齐。在修辞上比喻新颖,贴切。再加上叠音词和口语词的使用,使文章活泼,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4、结构严谨精美,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先总写春天,继而分几个方面细致描绘,最后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起于拟人,结于拟人,构思颇具匠心。

五、拓展延伸

如何准确形象描述景物?

1、认真观察,力求细致

2、可以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着笔,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发现美。

3、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比如通过联想,想象写景)。

4、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景物

5、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加文章的文采。

六、作业

1、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3、《名校学案》中《春》的课内阅读部分。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 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春教案免费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