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5: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朱自清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能够从形、音、义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2.学习和了解“仿佛”“微微”“渐渐”的意义和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并能在口语中使用

3.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4.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5.学习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照段落把课文设计成图画,带领学生欣赏、领略其中的内容。 3.运用举例、展示图画等方法让学生更加生动理解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从作者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解决方法

1.通过课堂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背诵,让学生深深记住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明媚艳丽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么明丽美好。读读这些写“春”的名句,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写春的句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学生思考、回忆、交流。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三) 朗读技巧的指导 1.停连 2.重音 3.情感 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字音(一读)。

(1)默读课文,标好段号,标出自己不会或者觉得易错的字音。 (2)全班交流,提出问题或强调重点,生生之间互相订正,教师补充强调。

2.再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二读)。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前,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本文集中描写了春天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草、花、风、雨、人;喜爱、赞美之情。

3.范读: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3~7段具体描写“草”“花”“风”“雨”“人”的段落,请学生思考:你最喜欢描写哪个景物的段落?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三读) 读批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应该重读,运用反复的修辞,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两个“盼望着”连用,运用反复的方法更体现其急切,所以第二个“盼望着”应该读得更重一些。“盼望着”后面应该稍停顿一下,后面是盼望的对象。

“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读时应采用欣喜的语气,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作者期盼的心情?

答:这种叠用,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把读者的心悬起来了。

2、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答: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把春天拟人化,写它的脚步,仿佛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在远处向你招手,缓缓地向你走来,一种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让人倍感亲切。 学生活动

(1)学生出声朗读3~4段中任一段落,根据之前示例,运用符号自行设计朗读脚本。

(2)分组展示、交流、互评,教师及时引导、总结 (四)精读品析 春草图(草报春)

钻、嫩、绿、满——草 (草的特征) 坐、躺、滚、踢、跑、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 形态:赶趟儿

颜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道:甜(果实)——展开了联想 学生默读、思考、摘抄、交流。 ……

通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寻其他比喻句,让学生巩固比喻这种修辞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比喻句更好地写出了该物的什么特点”让学生体会运用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六)布置作业

1.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请你发挥想象,写三组比喻句来描绘秋天。 2.背诵全文。

《春》教案

春教案

春 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春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