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48: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春》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景物的美好赞叹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 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 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 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寒冷的冬天过去了,迎来了温暖的春天。古人爱伤春悲秋,也喜“春”焕发的勃勃生机。不知道在同学们眼中“春”又是怎样的呢?在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春》。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学生各自朗读一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1)问:请一位同学简要的介绍一下作者。

答: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2)问:相信同学们已经认真看过这篇文章了,同学们围绕“春”写了什么? 答:第一部分(1)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 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 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 (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 点:新、美、健

2.理清词汇 (1) 正音 酝 酿(yùn)(niàng ) 宛转( zhuǎn ) 黄晕(yùn ) 应和( yìng )( hè ) ......蓑衣( suō ) 抖擞( dǒu )( sǒu ) 笼罩(lǒng ) 朗润( rùn ) .....(2)释义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三)归纳课文大意,老师适当引导 1.集体朗读,归纳大意

问:每一段都描写了不同的景色,请几位同学简单归纳一下。 答:.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作者“盼春”之情。

第二部分(第2-7段),具体描绘春天的景物。作者从“草、花、风、雨、人”五个侧面写春的景象,春天的气息。五个段落五幅画,合起来组成一幅立体的春天全景图。这幅图不仅有丰富的色彩,有形状,有声音,有景物,有人物活动,还有层次分明的意境,表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①(第2段)通过春天的山、水、太阳,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此段可独立作为一个部分:“寻春”) ②(第3段)具体描写春天的草。 ③(第4段)具体描写春天的花。 ④(第5段)具体描写春天的风。 ⑤(第6段)具体描写春天的雨。

⑥(第7段)具体描写春天的人。(此段可独立作为一个部分:“迎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可以归纳为“颂春”(或“赞春”)。 ①(第8段)赞颂春天的“新”。 ②(第9段)赞颂春天的“美”。 ③(第10段)赞颂春天的“奖。

2.问:课文的第一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要说一下它的作用。

答:两个“盼望着”是反复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的作用,是强调作者盼春心情迫切。“脚步”是拟人。“来了、近了”写出了人们盼春的急切之情,透露着喜悦之情。短短四个句子,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盼望和赞美之情。

3.问:课文的第二段的叠词写得较为传神,请同学们讲述一下它们的妙处。 答:“偷偷地”用了拟人手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小草生长是悄悄的;它们从小草出土的情状,表现毫不张扬却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写出春草的质地和色彩,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

4.问: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答: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 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

5.结尾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 力量上从小到大,时间上从先到后,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所以不能调换。

(四)、顺意引导,领悟中心内容

1.问:通过上面的学习,请详细的说一下各段描写了什么景?并简单说说各段文字哪里用得好。 答: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叠用“盼望”足见急切,借“东风

报讯”满怀喜悦。读的时候要用亲切、柔和的语调,读出对村的殷切盼望之情和春天临近的喜悦之情。

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动词排比用,写春在山头, 春在水边,春阳温暖。三个动词要重读。要用欢快的语调,读出万物苏醒的欣喜之情。 ③第三段,写出了春草的新,力,柔的特点;尤其是“钻”字和几个叠词用得妙。要读 得轻,柔,仿佛陶醉其中。

④描写春花的那一段。写出了春花争艳的热闹场面。还用了不少拟人和比喻的修辞,特 别喜欢“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仅写出了野花的多,还写出了花的光亮,仿 佛看到它那轻盈的姿态。要读得稍快点,让人产生遐想。

⑤描写春风的那段。通过触觉,臭觉,听觉写出了春风和煦清新的特点。要读得慢而 柔,仿佛在感受春风一般。

⑥描写春雨的段。这一段先写春雨的特征,用几个比喻写出了雨的多,密、细、柔;再 写了雨中的景色,让人感觉温馨。要读出喜爱之情。

⑦第⑦段。这段由对景的描写转到了对人的描写,写男女老少在春天的活动,表现出了 人们的精神状态——爽。要读得有激情,读出力量来。

⑧最后三句:用三个比喻,诠释出春天的特点:新,美,力。要用逐渐高按昂、有力的语调读出对春天的深情赞美。

2.问:同学们学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单说说你喜欢的修辞手法并说出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我们学了反复、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喜欢比喻的:最后三段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他有“无穷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喜欢拟人的:第一段中“偷偷的”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钻”字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和顽强的生命力。

3.问:作者把自己的感情与所写的春景融合在一起,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表达手法吗?再从文中找出几句这样的句子。

答:这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例:“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的心情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轻松、愉快。

4.问:经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吗?请简单概括一下。 答: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这五幅图画,描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设计

1.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2.绘春 (1)总结轮廓 ①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②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2)春草图 ①钻、嫩、绿、满 (草) ② 坐、躺、滚、踢、跑、捉

(人)

(3)春花图 ① 色:像火,像霞,像雪

②味:甜(果实) ③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4)春风图 ① 触:抚摸 ②味: 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③声:鸟声(清脆) 笛声(嘹亮)

(5)春雨图 ①形:像牦,像花针,像细丝

②状:斜织,薄烟

③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6)迎春图

城乡、老小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3.颂春

三个比喻句:(1)新 (2)美 (3)力

(六)总结全文

《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他化入了整个春天,要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同学们,我们正外在人生的春季,更应该抓紧这明媚的春光,奋力追求。

(七)思维扩展

1.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写春天的诗句吗?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答:宋朝.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唐朝.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八)作业安排 1.背诵全文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 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案春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