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太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8: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民权县白云寺镇第三初级中学 丁丽

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远”、“大”“热”等特点;

3、会认、会写及正确读写词语;

4、体会第一部分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第一部分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远”、“大”“热”等特点;

2、体会第一部分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查找与太阳有关的资料和与太阳有的神话故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答。

出示谜语:有位老公公, 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 不是下雨就刮风。生答。

2、老师这儿还有一段资料(出示:资料袋),自己读读

太阳是由气体组成的,这些气体熊熊燃烧,发出光和热。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可以燃烧一百亿年左右,它以存在大约五十亿年了,可以说太阳现在正是中年。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耀眼的的太阳上出现了一块像三只脚乌鸦一样的黑斑,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太阳黑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通过读,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

3、老师不仅带来与太阳有关的资料,还有一个与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呢!谁能告诉老师和大家,是什么故事?(指名汇报),谁能讲讲《后羿射日》这个故事?

过渡:《后羿射日》这个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后羿的神奇!还让我知道了我们离不开太阳。那好,咱们现在开始学习《太阳》这篇说明文。 二.朗读课文 预习提示:

1.划出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 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划出相关的重点词句。 3.说说: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检查朗读情况: 1.词

差不多 抵得上 摄氏度 庄稼 野兽

生存 繁殖 蔬菜 麻布 比较 杀菌

预防 凝成 治疗 估计 传说 温度

寸草不生 钢铁 热量 世界 2.句子 请看大屏幕,读一读,(再指名,一起读)

有了太阳,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你是怎样理解繁殖的,观察观察,繁这个字怎么写的,来,一起写一遍,除了繁殖,还能组什么词)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三、初步感知课文

1、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在太阳下面板书: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而给人知识的文章。

2、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阅读的时侯,我们要一边读一边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这样才能读懂课文说明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

3、指名说,相机板书:远、大、热、和地球的关系(此处可渗透概括自然段内容的方法)

四、重点学习

1、

2、3段

(一)、感受“远”

1、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和太阳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快速默读,哪些段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呢?(板书:

1、

2、3)其余的就是写和我们的关系密切。

2、谁来读这一部分(出示:传说)

3、从他的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句让我们深有体会。那我们一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4、同学们,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想想看,如果课文一开始不引用传说,开头就这样说“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两种开头,你们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

5、对,“传说”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上的故事。文章引用传说,使文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研究科学要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际情况。(出示:第一段)

看课文在传说以后,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揭示实际情况?(“其实”),这里用“其实” 表示转折,由传说转向事实,揭示实质。

6、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1.5亿公里有多远呢?课文中怎样说的?听老师读,出示: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7、从老师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远)课文是怎样写出来的呢?

8、你们看,从1.5亿公里、3500年、28年,我们可以知道课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在说明文中,这种方法叫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9、“如果”还可以换成什么?(要是、假如),你看,文章又用了假设的说明方法

10、再读一读,想一想,还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太阳远?

11、1.5亿公里有多远,光凭想象,能想到吗?作者用我们熟悉的例子步行走,坐飞机来说明,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就是举例子(板书:举例子)

12、“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陈述句,而用反问句呢?(用反问句更能强调它的远。)

谁来读这句话?(指名,一齐读。)

13、自己读一读,让老师也能感受到太阳离我们远。

14、好,大家连起来读一读,把表情写在脸上,把感受融进声音里。

总结:听了你们的朗读,又让我感受到太阳的确离我们太远了。这一段,作者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还用反问这种修辞方法,写出了太阳远的特点。

(二)、感受“大”

1、自由读下面这一自然段(出示:第2段),想一想,太阳有多大?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觉得它不大,实际上,太阳有多大呢?(130万个地球)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蓝色星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和太阳一比,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板书:作比较

3、通过130万个地球和一个太阳比较,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什么?

4、既然太阳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却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呢?

5、对,可见这里又补充说明了第一段的太阳离我们很远。

6、那就让我们通过读,来感受到太阳的大,离我们远。(一起来)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太阳的确很大,离我们那么遥远。

(三)、体会“热”

1、太阳不仅远、大,还非常热,读一读,思考一下是怎样写出“热”的?(出示:第三段)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2、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学生会说:1500万度。 真有1500万度吗?

(是估计,还可以换成什么呢?你看,用词多恰当,准确)

3、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人的体温在36至37度2之间?当我们发烧到40度时,就感觉迷迷糊糊的。烧开的水有100度左右,你敢碰吗?一碰就会烫伤。(看图)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的太阳呢?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那箭呢?真是,这么热,箭哪能射得到呢?

4、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说太阳,怎么又说了钢铁呢?这样一比,更能说明什么呢?

5、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作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说明的事物。

6、“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又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呢?

在说明文中,这种方法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7、太阳这么热,那我们就把这种感受读出来。男生先来,女生准备

五、小练笔

总结:作者在介绍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把太阳这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后,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要求:

1、你可以写你想写的事物,试着用上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争取把事物说明白。咱们下节课再交流你笔下的物品。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学习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恰当的运用这些方法,你也能把事物说得具体、清楚。

2.预习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