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太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0: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1.太阳

课时目标:

1、会认“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繁殖、杀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与太阳有关的传说故事,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读读课后“资料袋”和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视频,揭示课题

1、今天,黄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视频,但请注意,这个视频的配音是英语的,在屏幕下有中文的介绍,你们要听清楚,看仔细哦。(播放视频)

2、刚才我们看的物体是什么呢?太阳。(板书:太阳)

师:对,就是太阳,太阳是我们每天都能看见的,好像它对于我们来说是熟悉的,其实是很陌生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与太阳有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我们之前接触较少的,它叫说明文,至于说明文有哪些特点和写作方法,相信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就会有所收获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以下三点要求:1.标出自然段;2.把课文读正确,字词读准确,语句读通顺;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太阳的哪些方面?

2、字词大闯关:

生存繁殖蔬菜比较鸟兽庄稼

结果差不多传说漂浮(爱探索发现的小科学家们你们对第一行生字都什么发现吗?) (每个词语中都藏有多音字)

日夜不停寸草不生(让生解释“寸草不生”的土地是怎么样的?再出示图片巩固)

三、朗读感悟

刚才字词我们同学们学得非常出色,其实呀,从古至今,有许多人就在研究、探索太阳的奥秘,同时也编了许多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吗?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个传说,请看屏幕(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名话)

2、请大家自由读读,等会请一同学说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回答)1

师:同学讲得很好,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那接下去作者还一直在写这美丽的传说吗?那又写了什么?作者在两者之间用了一个词语来衔接,你们发现了没?(指名答:其实)

“其实”在文本意思上起到什么作用?(转折作用)

四、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不但眼睛特别的亮,而且小脑瓜转得也快,现在就来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啦,刚才我们已读了课文,课文都介绍了太阳的哪些方面?

1、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找到了,请举手。(指名回答)

师:恩,谁能把刚才同学们说的归纳一下?(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你们认同吗?

好,那在你们的认同下,就让我们走进太阳,去感受太阳,谁先来说说太阳的哪个特点让你记忆犹新呢?

2、合作交流

师: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这个特点吗?(远)

交流“远”(第一自然段)

1)、看着上面你能再说一遍吗?(生说,点击幻灯出现数字)

2)、谁知道1.5亿公里到底有多远吗?书上又是怎样告诉我们的?(指名回答)

(预设:生回答“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3)、老师把句子改一下,你们仔细听,听听哪里不同的?(将上一句去掉“差不多”) 这样改好不好,说说理由?

总结:因为没有人真正走到太阳上去过,科学家也不敢保证3500年一定能到,所以作者用了个“差不多”,体现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我们要用真实的数据来说话。

师:刚才我们说了走路要3500年,而坐飞机也要二十几年。现在考考你们,同学们大部分都十岁左右吧,如果让你坐飞机到太阳上去,到了太阳上你是几岁啦?(生回)

4)、恩,在这里作者举了步行和坐飞机这二个例子,来告诉我们1.5亿公里到底有多远,这种说明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举例子,那用上面列出了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的“远”又叫什么方法呢?——列数字(引导学生说出)。

5)、指导朗读。(根据不同的语气、语调、加重音等来进行指导)

6)、是呀,太阳离我们这么远,那箭能不能射到呢?书上是这么说的“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师:这一句是什么句型,讲了什么意思呢?(反问句,意思是根本不可能射得到。)谁能试着改成陈述句。

师:好,句子会改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

2、除了太阳的“远”谁还找到了什么特点,在哪?同样的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分析“大”(第二自然段)

1)、你从哪里看出太阳大的啊?来说说你的证据。(引导学生说出: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出示地球与太阳对比的图片)

2)、这里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3)、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呢?(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作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你学会了吗?

刚才我们同学是不是还说了太阳的一个特点,是什么?一个字“热”

分析“热”(第三自然段)

1)、按我们思考方法,说说你又是从哪了解了它的热呢?(“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2)、在这句话中,藏着“预计、估摸”的近义词,看看哪个同学是火眼金睛,最快发现?(指名答:估计)为什么用这个词语?

是呀,因为太阳实在太热了,我们还没法测量到它中心温度到底有多少度,这个数据是科学家的一个估算,具体多少就要等我们三一班的小科学家们长大了,学好知识去解决,你们有信心没?

3)、那再接受一个挑战吧,老师问问谁知道我们平时烧开的开水是多少度呢?(100);手碰到了烫不烫(烫);那如果是6000度的东西碰到你,你感觉怎么样?(受不了)

4)这么难受,这么高的温度,难怪作者把比作“大火球”(出示“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个大火球,我们在夏天的时候有没有感受过呢,在这里,我们把太阳比作了一个大火球,这种说明方法是(打比方——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让我们印象更深刻)。

5)、现在有谁相信自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举手。

师:大家来当当评委,用五个手指给他打分,最好五分,差零分。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读) 给自己打个分。

五、拓展练习

六、小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很有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那既然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