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认识简单的分数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2:23: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简单的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本单元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初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先教学几分之一,再教学几分之几,然后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教材中间还安排了数学知识《你知道么》,简单的介绍了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也是学生认数的一次飞跃,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在教学情景设计中,先让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借助实物说出分的过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反思并获取知识,这是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教材第98~100页例题、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读写分数。

(3)学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几分之

一、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体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掌握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 直观演示 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思考 交流理解 操作实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圆形纸片 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喜欢叮当猫和大熊吗?今天老师把叮当猫和大熊请到了咱们的课堂上,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动画片《叮当猫》视频 学生观看

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么?说说你的想法。

师:怎么分他们才会满意呢?

【设计意图】:教学中引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迅速的集中精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顺势引出“一个年糕怎么分?”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这一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生:两给人一样多(一人一半) 师:我们把这种分发叫做什么? 生:平均分

提问:什么是平均分?(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切入,让加深学生理解 “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会借助实物说出分的过程,为学习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教师提问:平均分后,叮当猫和大熊各得到多少年糕呢? 生齐答:半个

师:半个是日常生活用语,那半个能不能用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数字,

1、

2、3„„表示么?那半个用数学语言怎么来表示半个呢? 学生可能说:

说明:像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 1212

1【设计意图】:课件出示2,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含义。

二、自主探索

(一)认识二分之一

1、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1)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你想更多的了解它么?打开书98页看一看,你能在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学生汇报关于分数各部分名称,教师出示相应课件

【设计意图】:依照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教学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此处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体,也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分数的含义。

(2)和你小组里的人说一说,你刚刚在书中学到的知识。

学生小组合作,相互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认读分数

同学们可真棒,学到了这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那你会读这个分数么?(指名读、齐读)

3、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那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的?

生答:我们是把年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课件同步出示切年糕的过程。

(1)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把刀像不像分数的分数线。那这把刀在做什么呢?它把年糕切成2份,而且是平均分成2份。

121212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理解这个分数线呢?

说明: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在写数的过程中也要先写分数线。 (2)那你能说说分母2和分子1各表示什么意思么? 学生讨论交流

说明: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的2份,写在分数线的下面。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写在分数线的下面。分母在下,分子在上,就像母亲把孩子高高的举起来,现在你会写了么?

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空书,注意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分数,师生齐读。

1【设计意图】:师生一起空中书写2,可以强化学生对分数书法的掌1握,书写之后齐读分数2,还可以强化学生对分数的读法的掌握。

1212(3)上半部我们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那下半部分呢?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那你能不能说一说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相互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说明:二分之一表示把年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要求:小组内交流,相互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刀分年糕的过程,直观图来感受把一个年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的意义。

4、做一做

认识了 ,你想不想拿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把它的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教师提示涂色方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说明:折法不只有一种,想一想,相互流一下,看看你的小组能有几种折法。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可以涂哪份,还可以涂哪份? 选择不同的表示方法展示

121212121212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表示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法表示二分之一,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丰富二分之一的表象,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分数的含义,只要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为后面继续认识其他分数打下基础。

(二)认识几分之一

老师也折了两种,你看一看可不可用来表示呢? 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明白第一个不能用表示,因为长方形不是平均分2份,第二个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2份,而是平均分成4份。 不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你认为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你会读么?知道它表示什么意义么? 指名黑板前写分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1412

【设计意图】:认识分数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而出示两种不同的分法,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感受到分数的含义,只要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 比较分数的大小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熊和叮当猫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是事情有了新的变化,就是叮当猫自己决定变出一个大的蛋糕,让大家来享用。

叮当猫说:我要吃这个蛋糕的

这时大熊说:我要吃的比你多,我要吃这个蛋糕的。 看到他们两人的对话,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大熊吃的少,叮当猫吃的多,大熊的想法是错误的。

课件展示切蛋糕的过程

这时妈妈又来了,妈妈说:我要吃蛋糕的 八分之一有多大呢?动手折一折,并把它的涂上色 学生活动

你认为他们三个人谁吃的最多,谁吃的最少?你是怎么比较的? 提问:你能用“>”把三个分数连接起来么? 学生在练习本生书写 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讨论

18181214

【设计意图】:比较分数的大小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切蛋糕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分子都是一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要求。 教师指导填写第一幅图下面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然后指名汇报并把分数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引导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四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回答,教师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读写分数。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这些知识都是抽象的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是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习分数的意义,关键是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折

一折,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理解深刻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了。

《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简单的分数 教学设计
《认识简单的分数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