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阿基米德原理》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案例

2012.04.29

南靖二中

林仕文

我要说的课题是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我准备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对本节课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

四、课堂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浮力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一个重点;

浮力是本章的关键,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学习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学的重点:

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浮力”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

三、教法和学法

学案启发法,实验探究法等

学案在课前能引导学习进行目的明确的预习,解决基本知识及基本实验操作;在课堂上能引领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 本节是一节实验探究课,主要通过探究让学生获得新知,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教师用具:

1杯清水、1杯盐水、1只氢气球、乒乓球、石块、钩码、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铝块、铜

块及组装好的铁架台弹簧称、水槽等 学生用具:1杯清水、1杯盐水、1只水球、乒乓球、石块、钩码、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铝块及铜块组装好的铁架台弹簧称、水槽、小烧杯及溢水杯等

四、课堂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环节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有位科学家曾发出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他的成就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浮力问题的----阿基米德原理! 通过此互动环节,能够烘托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

二、动手实验,体验浮力:

这个环节我通过几个活动让学生认识浮力! 活动一:活动二 :活动三:

(重力差法)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对它向上的浮力!

环节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酸梅泡茶)

这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的七个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选择器材,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5、展示成果得出结论

环节

四、探究F浮=G排的关系

在上一环节结论的基础上观察一个演示实验:

把一个易拉罐按入水中,越往下按,受到的浮力越大,排开的水也越多,排开水的重力也越来越大;

1、提出问题:F浮与G排在数量上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假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

2、猜想和假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大胆的猜测:

F浮=G排;F浮>G排;F浮<G排

环节五:课堂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及困惑! 最后依托教学案对本节内容进行检测,检查学习效果! 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

板书设计

一、浮力:

1、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2、方向:竖直向上

3、称重法:

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重力。

2、公式:F浮=G排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

§7.4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74《阿基米德原理》(3)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9.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示例之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教案2

《阿基米德原理》案例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