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9: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王二小

十三岁的王二小, 机智勇敢儿童团。 临危不惧对敌人, 沉着应对巧周旋。 全歼敌人在包围圈, 为救乡亲保安全, 不顾安危献生命。 歌唱二小放牛郎, 动人故事美名传。 不畏艰险斗困难,

幸福快乐缅英雄。

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出示幻灯片:一片绿绿的爬山虎)同学们,这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让你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生:《爬山虎的脚》)谁写的?(生:叶圣陶)叶老先生和他家小院那一墙的爬山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又有一篇课文将带领我们走近叶老先生,走近他家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看老师写课题,你们跟老师书空,注意这个“绿”字下面这一横要稍稍长一些,“爬”字是半包围结构,这笔捺要长一些,可以包住“巴”,这样字才写得规整漂亮。让我们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由学过的课文引入,一是拉近学生对新学文本的亲切感,再是让学生学会梳理学过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一个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再就是书写指导的渗透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刻意,而是把它当成一个常规,一个必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课文写了几件事?和叶老先生有关的事有那几件事?读的时候放开声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问老师。(学生自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指导书写同学们读书真的很认真。现在,让老师看看你们对本课的生字新词把握的怎样?(出示幻灯片:推荐、删掉、动词、燥热、融洽、黄昏、余晖、楷模)开火车读词,纠正错误读音。然后指两生通读八个词语。齐读词语。指导学生“删”字要写的左宽右窄。3、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与感知在这篇课文中,肖复兴写了几件事?(生:三件事)那三件事?(生:“我”作文获奖,叶老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叶老先生请“我”到他家做客)这三件事和叶老先生有关的是——生:修改作文和请我做客(教师板书:

修改作文、邀请做客)【阅读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层层深入的过程。初读课文就是第一层。四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还不是太强,这时候给出阅读的目标,学生的读文目的性比较明确,这也是阅读方法的一种渗透。“看课文写了几件事”这一目的,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在读文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分成几个部分,达到对文本大体框架的把握,也就是整体的感知。】

二、精读课文,品味重点

1、学习“修改作文”部分叶圣陶老先生是那样有名的一位大作家,竟然亲自给当时还是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肖复兴修改作文,还要请他到家里做客。肖复兴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看看肖复兴见到叶老先生亲自给他修改的作文时,有什么感受?(学生默读)谁能说一说,作者看到叶老先生亲自给他修改的作文时,有什么感受?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春风拂面)课文中哪里表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生: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随机出示句子幻灯片)这段文字说明了叶老先生给我修改作文修改得怎样?(生:详细)指一生读句子,读出详细。我们读一段文字要学会由篇到段,由段到句,再由句到词,逐层理解才能对文章有深入的把握。这段文字,我们把范围缩小到词,你们看哪里更表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生:密密麻麻、到处)(出示幻灯片:叶老先生修改的原件)看,这就是叶老先生给肖复兴修改的那篇作文,真个是密密麻麻,真个是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叶老先生修改的真是认真啊!(出示幻灯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指两生再读句子,读出叶老先生的认真。这样认真地叶老先生,“我”虽未见他,却已从这密密麻麻中被他的人品深深感动。学生齐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还有哪里表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生: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仅仅改动了一个量词,就使表达更准确,叶老先生真是认真啊。还有吗?生: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

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一个长句子被叶老先生这么一改,干净了,规范了。可这简单的一改中,有蕴含了叶老先生多少的认真和思考在里面?所以——学生齐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在肖复兴的作文后面,叶老先生还写了一段评语,我请一名学生读一读。(学生读第五自然段)如果你们是肖复兴,读了这段评语,你能从叶老先生哪里感受到什么?(生:平和、温暖)学生齐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在这一部分,抓住作者对叶老先生的感受这一核心引导学生精读文本。由一个“认真”引导学生去精细地体味叶老先生对作者作文修改的具体例子,感受叶老先生那份认真;由一则简短的评语又细细体味到叶老先生对一位少年的关心中,包含了多少温暖。反复朗读作者感受的那就话,不是一个层面,而是随着学生感悟的深入,步步升华,水到渠成,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习“邀请做客”部分就是这样一位让人感觉春风拂面的大作家,竟然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的心情和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跟随肖复兴的脚步,走进那个有着一墙绿绿的爬山虎的小院,跟叶老先生来一次近距离接触吧。(出示幻灯片:课文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看叶老先生在你的印象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慈祥、亲切、平和、质朴„„请快速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看看叶老先生在小作者的眼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读课文最后几个自然段)作者眼中的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他亲切之中蕴含着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着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的到来。(板书:亲切、质朴)叶老先生哪里让作者感到亲切?生: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你们可以想象他们交谈的内容吗?(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发散思维,写作方面的指导可以让学生结合叶老先生对作者作文的修改来说)他们谈学习、谈生活,交谈的很融洽,融洽到什么地步?(生:以致不知黄昏的到来。)是啊,黄昏到了。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也使得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绿得更沉郁„„(出示幻灯片: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齐读这一句。这一句只是在写爬山虎吗?(生:不是,这一句明着是写爬山虎,实际是在写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课文有一句话就概括了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生: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指板书)作家就是怎样做的?(春风拂面、亲切、质朴)作家的作品就是怎样的?(春风拂面、亲切、质朴) 这认真、平和、温暖就如同叶老先生小院里那一墙——(生:绿绿的爬山虎);这亲切、质朴就如同叶老先生小院里那一墙——(生:绿绿的爬山虎)(出示幻灯片: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齐读这一段。这一段文字,最能反映叶老先生这个人的词语是哪几个?(生:沉郁、虎虎有生气)指生有感情朗读。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诵第九自然段。【这一部分,由插图先引发学生对叶老先生的初步认识,再与文中作者的感受碰撞,在心中有了一位亲切、质朴的老人形象。再结合他们交谈“融洽”“以致不知黄昏的到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他们交谈的融洽,体会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学生的感受自然而然地产生。“落日的余晖„„”一句是课文的重点,富有深意,这里不是单纯的写景,它要说的还是叶老先生这个人带给他的感受。这一段情感很丰富,有了前面的引导、激发,背诵也水到渠成,学生背起来并不困难。】

3、总结写法,情感升华作者用爬山虎来比喻叶老先生,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肖复兴记住的不只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更记住了叶老先生的教导。正是那一次见面,正是那一个意义非凡的夏天,让他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你看——(出示幻灯片:肖复兴作品)成功的路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肖复兴遇到困难时,他的眼前——(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当肖复兴遇到挫折时——(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当肖复兴想要放弃时——(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当肖复兴取得成绩时——(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在肖复兴的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叶圣陶老先生。【在上一部分的学习中,已经引导了学生认识到写爬山虎不仅仅是写爬山虎,更是写叶老先生这个人,这里点出这就是借物喻人很有必要。一个是让学生明白这种写法,再是“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仍然是这种方法延续运用。点出借物喻

(课前)

师:我们刚学了一篇课文,叫《爬山虎的脚》,这是叶圣陶,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谈论)

点评:课前谈话多是谈论师生之类,往往离题很远,离语文很远。好的课前谈话就是要与所学的内容或学习语文的方法有意义上的关联。本课的课前谈话从《爬山虎的脚》谈到叶圣陶,这些都与上课的内容紧密相关,既可以勾起学生的回忆,又能通过谈论叶圣陶,对即将学习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更丰富的认识。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看老师写课题,你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

(师板书课题)注意“那”字的右耳刀是两笔。“绿”字的这一横稍稍长一点,这个字就漂亮了。这篇课文的题目是——

生:(读题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点评: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那”“绿”都不是生字了,指导书写,看起来有些不符合标准。但是,老师在书写课题时,确实应该让学生有事可干,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角度来说,让学生伸出手来跟老师写课题,提示不好写的字的写法,一方面是在进行写字训练,同时更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让课堂每一分钟都有实效。

师:同学们,这一墙的爬山虎绿绿的,充满了生机,我们再读课题。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肖复兴,你们想知道他在课文里都写什么了吗?请打开课文,放开声音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了。开始读吧。

(学生自读课文)

点评:教师对学生提出读书的要求,确实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师:你们读得特别认真,同桌之间再互相读一读课文中带着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师出示词语:客厅、皇冠、燥热、推荐、融洽、删掉、规范、春风拂面) (学生领读、齐读) 师:春风从脸庞轻轻地拂过,应该怎么读这个词呀?再试试。 生:春风拂面

师:这样读才舒服呢!再读。 (继续出示词语) 生:映入眼帘

师:“眼帘”指的是谁的(眼帘)呀?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文语段: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

师:同学们,我刚才听到这个字(曲)大家刚才读得不太一样,有的读qǔ,有的读qū,咱们怎么办?

生:查字典。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字典中的解释,你来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课件出示两种“曲”字的解释。)

生:这个字应读qū,我是根据第一个解释,弯曲,跟直相对来判断的。曲线。

师:哦,你是根据这个解释来判断的。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 生齐读:曲线。

点评:在这个部分,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教师重点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指导学生把“春风拂面”和“映入眼帘”读得有节奏,有韵味;二是纠正“曲”的读音,通过选择义项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读音。这样的教学看似简单,看似在进行“形式训练”。其实,背后蕴藏着对汉语文化的了解,把词语读得有节奏,有韵味,正是符合了汉语本身有节奏感,有韵律美的特点。把字音与字义结合在一起,是汉语音形义紧密结合的特点决定的。对学生长久的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但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对汉语的特点有更丰富的感受。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师:这里有两组词,你们再来读读,想想第一组是写谁的,第二组是写谁的? 课件出示:

莫名其妙

愣住

意外

认真

平和

质朴 (学生自读) 生:第一组是作者的表情,第二组是叶圣陶老爷爷的表情。 师:作者是谁? 生:是肖复兴。

师:作者肖复兴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这篇课文。当时,他只是一个初中生,比你们大不了几岁。第二组词是写谁的?

生:叶圣陶。

师:叶圣陶先生可是一位—— 生:大作家。

师:没错。这两个人特别有缘,在这篇课文当中相遇了。你们想一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爬山虎的脚》,两篇课文的题目中都带着——

生:爬山虎。

师:对了,不过《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是写植物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还是写植物的吗?它是写——

生:人的。 生:写事的。

师:是通过事情来写叶圣陶老爷爷的。对吗?

点评:如果把这两组词语看作是写表情的,显然有些不合适,因为“莫名其妙”“认真”等还勉强说得过去,“平和”“质朴”就很难说是表情了。教师没有纠正,显然她的重点是在要“写谁”这个答案,因此对学生说的“表情”没有做出反应。上课时老师过于关注自己的设计,而忽略学生发言,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就提醒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更应该认识到我们是在教学生学语文,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纠正,本身就是在教学。

师:再想想看,课文中写了叶圣陶老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啊?这两件事又是怎样把课文分成了两部分呢?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师行间巡视,并提醒学生:默读课文书平放,这样更便于学习。)

师:让我们抬起头来,一起交流交流。

生:1-5自然段是写叶圣陶爷爷帮“我”修改文章。 师:如果我们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就是—— 生:修改文章。

师:修改作文。(师板书)

生:6-10段是写叶圣陶老生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师:如也用四字概括,那就是:邀请做客。这样就更好了。(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也都和他们的分法一样吗? 生:一样。

点评: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根据课文的逻辑顺序给课文分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这里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分意义段,而是通过提示“这两件事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的。学生把握了这两件事的开头结束就可以给课文分段了,这就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试着运用。

师:那么,让我们先来看课文的第一部分,看看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师:请同学们自学这部分,一会儿我们交流。请画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轻轻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学生自学)

师: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读得真准确。孩子们,“我”看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 生:很认真。

师:你从哪儿感到的?

生:我是从“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这句话感受到的。

师:同学们,这“密密麻麻”什么样,你知道吗? 生:把空格子都占满了。

师:是啊,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满呢!让我们看一看叶老修改的作文。 (课件展示叶老修改的原件图片)

师:你们看,这可真是“密密麻麻”呀,几页纸上到处都是钩、直线、曲线……密密麻麻呀!同学们,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来,读读吧。

(学生自读) (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眼前已经出现这“密密麻麻”的修改稿了。

点评:出示叶老修改文章的图片,学生对于“密密麻麻”这个词语有鲜明的印象,更对文章中的这句话有了形象的感受,能够想象到,更能够看到。

师:同学们,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读)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咱们也读读这句话,看看“一张”和“一幅”有什么不一样吗?体会体会。

生:“一张画像”的“张”和“一幅画像”的“幅”字在画像上,“幅”字用得会更准确一点。

师:我们平时说:一张—— 生:(齐)纸。 师:一幅—— 生:画。

师:这样用字就准确了。(师板书)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好文章,只不过是选材精当一点儿,用词准确一点儿,话说得周密一点儿罢了。请你再仔细看看叶老先生的圈画,还看到了什么?

生:(读)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这位同学把看到的读出来了,把感受也读给我们听了。同学们,你们看,我的原句是——

(课件出示: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生读)

师:叶老改成了——

生:(读)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这句话上面有两个红色的修改符号,一个是“删除”(师板书),请伸出手来写一写,一个是“删改”。(师板书)这“删除”和“删改”都有一个“删”字,那这“删”字是怎么来的呢?(出示课件)

师:古时候,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就在兽骨和龟甲上写字,后来还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我们来看看“册”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也就是现在写的“册”字。同学们,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用小刀给它挖下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你看,这“删”字就是什么?对,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那要把“删”字写好,得注意点儿什么呀? 生:左边的“册”字中间的一横要改成提。 生:“册”字要写得瘦一点。

师:(板书)这样写这个字就漂亮了。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语言,先是体会叶老修改的妙处,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融在一起。处理“删”字,课件演示由“册”的形象入手,出示多种字体的演变,显然让学生感觉到汉字的奇妙,并且留下深刻印象。感受“删”,是在对“册”感性认识上,用学生都能理解的方式,把“删”的字义带出来。在教学生识字的课上,现在可以看到教师在演示汉字的演变,能够通过字理的演示,让学生认识字形,了解字义。这里处理的巧妙,在于教师没有直接讲“删”,而是从“册”入手,这样就把汉字构字的另一个规律揭示出来,就是汉字不仅是象形,而且是在象形的基础上会意构成新字,这就是由“独体字”向“合体字”的演变规律。

师:同学们,删改前和删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读一读,体会体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

生:改后的句子把“包”字去掉,句子更加简洁明了。“书皮”换成“包书纸”就更加的确切了。

师:句意是确切了,但句子呢? 生:句子更干净了。

师:用书上的词说,就是—— 生:干净了,也规范了。

师:对了。(板书:规范)同学们,叶圣陶老先生给一个初中生这样认真仔细地修改作文,你都感受到什么了?

生:我感受到了叶老的认真。

师:那作者是怎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呢?

生:(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看到叶老这么为我修改作文,春风不仅吹到脸上,都吹到心里了,孩子们,我们该怎么读呀?自己试试。

(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给“我”修改的这篇作文有1500多字,可叶老就是把这1500多字的文章修改了100多处呢!所以,“我”这样说——

(生齐读) 师:叶老先生当时是教育部的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他的工作可忙了,可他仍然会挤出时间来,为我们这些孩子一篇1篇地修改作文。(音乐起)所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叶老已经是年近70岁的人了,可老人还在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呢!所以——

(生读)

师:同学们,叶老先生此时在你心里还仅仅是一位认真的老人吗?他还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生:他还是一个温柔的、慈祥的、尽责任的老人。 师:是啊,他还是一位带给我们温暖的老人。 生:他还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师:他爱每一个孩子,他是一位教育家。 生:他是一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心的人。

师:他给予了我们每一个孩子无尽的关爱。(师板书)

点评:这个环节的处理,教师把重点转向指导学生读好作者的感受。叶老的修改已经体会得充分了,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有了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读,从三个角度,先是从读者感受的角度,再是从作者的角度,然后再从读者的角度。教师的提示语,是为了让学生的读达到更高的层次,也是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有利于学生认识叶圣陶这个人。

师:叶老先生不仅这样认真地批改我的作文,还在后面写了评语。这段评语不仅告诉了肖复兴,也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写好作文。请你们读读看。

(生自由读)

师:我们应该怎么写好作文。

生:要写具体事实,这篇作文全是具体事实。 生:从具体事实中透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师:写好作文还有什么要求?

生:(读)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要想写得亲切自然,就得在这件事上深爱感动。 师:先得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板书)同学们,你们想想,这则评语里写的都是“我”的优点,你们别忘了,叶老先生他密密麻麻地为“我”修改了100多处呢,你们有疑问吗?

生:叶老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修改100多处? 师:快读读第5自然段。知道为什么了吗?

生:(读)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师:对,树立了“我”的信心,激励我写得更好,使“我”也走上了文学之路。(师板书)成了一位大作家。几十年后,这件事仍然不能让肖复兴忘记,今天就让我们和肖复兴一起,再回忆当年的一幕一幕。课件出示:

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师:你们可以用上课文当中的话,选择其中的一句,先试着填一填。 师: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 生:愣住了。

师: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生:感到叶老先生是一位带给我们温暖的人,如春风拂面。 师: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师:孙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这段话。请你们读红色的部分。 (课件出示短文)

师: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 生:我一下子愣住了。

师: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

生: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 生: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点评:从这个阶段的教学来看,教师试图通过三个句式的练习,对课文加深理解。教师提醒学生可以用上课文里的话,教师应该还希望学生说出自己的话。学生对“可以”的理解不够,因此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出,他们的语言忠实于原文,没有自己的话。这样来看,这个句式的训练就只能是对文章理解的另一种形式,而不是从课文的语言中学习运用语言。学习课文语言,记住课文语言,这本身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形式。但是,学习语言还要发展语言,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规范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四年级的学生在过去三年学习的基础上,应该能够说出明白的、自己的话。分析原因的话,可能是教师没有向这个角度想,也可能是向这个角度努力了,而学生没有达到。如果是想到了而没有做到,就应该考虑到是教师的表述方式的问题。教师提出要求,要让学生明确指向。如果教师说,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老师更愿意听到你自己的话。那学生是不是就会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呢?

师:今天我们和肖复兴一起,感受了叶老的平和,同时还学到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同学们,我们也来试着修改一下这句话,好吗?

(课件出示句子:“王老师望着那张画象”) 师:先看看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再看看怎么修改。

生:这里的“张”应该改成“幅”;还有,这个“象”字也错了,应该加上单人旁。 师:还有吗?

生:“这张画真像我呀!”改成“这张画画得真像我呀!”

师:这样一改,句子就规范了,对吗?好了,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刚才我们学的课文的第一部分里面提到爬山虎了吗?

生:没有。

师:别着急,下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下课。 点评:教师出示句子目的在于展示这节课的学习成果。但是出示的句子,难度太低,学生不经过考虑就可以照葫芦画瓢。这样的学习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语文学习应该训练学生的思维,如果不经过思考就可以获得答案,那这样的训练就是无效的,就像数学课上照着例题做练习一样,当离开“模板”以后,学生没有了思维的框架,就不会想不会做了。我建议如果要让学生改句子的话,不一定改与课文完全相似的句子。可以从“规范”的角度设计,让学生对语言的规范有比较深的感受,而不只是了解到“张”与“幅”这些在课文中已经讲清楚的语言运用。

附板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作文(1-5) “我” 认真、平和 字 准确 树立信心

句 规范

文 具体感人

邀请做客(6-10) 总评:

我认为这节课的典型特色有两个:一是把学习课文内容与学习语言表达融合在一起,二是始终把体会语言和理解人物融合在一起。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语言训练,这是由语文学习的本质决定的。这篇文章的特色就是肖复兴在叙事的同时,展示了叶老修改文章的一个个细节。执教者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特点,巧妙地把学习文本、理解文本和理解语言表达交融在一起。让我们看到,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教课文内容,也能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师抓住了几个细致的地方,让学生体会汉语的特点。如读出词语的韵律与节奏,对“密密麻麻”的形象理解,引导学生领会“删”的字形与字义。教师也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比如,出示“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 ”等三个完形填空,让学生填写句子。教师还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指导朗读,不是要求学生读出某种心情或某种感受,而是用不同提示语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读。

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不但体会了语言,而且始终把人物和语言融合在一起。叶圣陶先生在学生心中有一定的印象,可能主要还是来自《爬山虎的脚》,但是对叶老本人他们知之不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引导学生走近叶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抓住了“认真”“平和”,让学生感受到“如春风拂面”,这些感受都是和叶老批改文章结合在一起,非常自然。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把叶老的年龄、职位说出来,虽然教师没有直接介绍,但是学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一个“平和”的叶圣陶。这样对人物的理解就不是僵化的,不是概念的,而是真实可感的。

这是一节参赛课,只能够展示一个课时,课本身已经做到了特色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课文的后半部分没有处理,相信教师还有更精彩的设计,引导学生做更为深入的学习。

让我们试想一个问题,如果这一课不是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而是别的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还会如此明显吗?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课文内容本身既讲故事又涉及语言表达的,数量不多。在一般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领会表达呢?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认为,这节课中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又嫌窄了,不够开阔,不够多元,不够敞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肖复兴,肖复兴本人在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整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也许孙老师在下节课就会用课堂本身回答这些问题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