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旅游心理学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产生标志: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2、第一次从行为科学角度考察旅游和旅游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揭开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序幕的书籍是: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中心大学老师迪克·波普、旅游研究所所长小爱德华·J·梅奥和商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兰斯·P·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

3、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测量法; (4)个案研究;(5)实验法;(6)评价法。

4、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三大学派:(1)精神分析心理学(2)行为主义心理学(3)人本主义心理学

5、科学的心理观:必须解决涉及心理学的二个基础性问题。

(1)涉及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的基础问题,即人脑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论证:

◆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与人脑的关系;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随着脑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断成熟; ◆从生理学和临床诊断的大量事实说明,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

(2)涉及心理学的哲学基础问题,即心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论证:

◆客观现实是心理反映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一种主观反映。人的主观世界不同,同样的客观现实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第二章旅游者消费心理

1、旅游决策的类型:从理性角度划分可分为冲动型与理智型

2、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分为旅游的倡导者、策划者、影响者、购买者和使用者五类

3、旅游者消费计划根据其选择和使用旅游产品的多种属性分为两类:补偿型和非补偿型。补偿型决策包含两个决策法则:一种是总体态度决策,第二种是加权决策。非补偿型决策有三种法则:临界水平法则,临界水平以上法则,重要性排序法则。

4、旅游者消费前对旅游的期望:一是个体从旅游中能获得的预期的利益,是否真的身心受益;二是这次旅游消费中付出的代价和努力;三是这次旅游的社会效益,这次、旅游对其他人的影响,期望他人表述肯定性评价。

5、旅游者在旅游后的感觉:这次旅游与白己期望目标一致,就会自我强化。反之,则会认为当初决策错误或不够明智。

6、影响旅游消费的社会因素: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亚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社会阶层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社会群体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家庭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7、社会群体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通过从众心理影响旅游消费行为

(2)群体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定的需要: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属于一种群体。旅游者加入这种群体是因为它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些方便,满足旅游者的某些需要。具体而言,由导游带领的旅行团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五个方面的好处:

①有导游的旅行团为旅游者提供了预定的旅游线路,节省时间,参观全面,尤其方便了那些缺乏经验的旅游者和初次到某地游览的游客。

②有导游的旅行团使旅游者预先知道自己的行程和宿处,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③有导游的旅行团使旅游者预先知道整个行程的全部开销,不必支出额外的费用,为旅游者提供了经济上的便利和安全感。

④有导游的旅行团由领队和导游互相协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与异地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为旅游者提供方便和安全感。

⑤有导游的旅行团还可以促使团体内的旅游者相互交流,协调融洽,减少相互间的摩擦,创造团结友好的气氛。使旅游者得到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6、

第三章知觉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剌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产生的对剌激物整体综合反应。

2、旅游知觉的特性: 1.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2.旅游知觉的理解性 3.旅游知觉的整体性 4.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3、旅游知觉的类型主要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4、旅游中的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中也常常利用错觉,以增加旅游审美效果。如:中国的园林艺术,常常利用人的错觉,起着渲染风光、突出景致的作用。

(1)错觉的本质和特性——直接感受性。错觉的直接感受性,也是划分错觉和幻觉的一条介限。

(2)错觉的本质和特性——主观性。错觉的主观性是它别于假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3)错觉的本质和特性——表面性、不正确性。

5、社会知觉一般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

6、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1.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一类是间接知觉、另一类是直接知觉

2.对旅游距离的知觉:旅游距离知觉对旅游者作出是否旅游的决定具有阻碍作用和激励作用

3.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7、旅游者的风险知觉:

(1)旅游者的旅游风险知觉的种类:安全风险、功能风险、资金风险、心理风险、时间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社会风险知觉。

(2)风险知觉产生的原因:旅游目标不明确、旅游者人格特征影响、缺乏旅游经验、旅游信息的缺乏、相关群体的影响。 第四章、学习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遗传和学习是两个影响素质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2、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试误说(2)条件反射学习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3)学习的顿悟说

3、学习特性与旅游消费

4、泛化是指当学习者对某个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时,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引起,也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分化是指学习者对不同刺激作出的不同反应。

5、旅游行为学习:旅游动机学习、旅游态度学习、旅游消费学习三个方面。

6、旅游态度的学习途径:一是通过社会角色学习;二是通过接受教育学习;三是通过提高知觉能力学习;四是通过观察了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学习;五是通过社会实践学习。

7、学习过程是对一定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过程。旅游者的学习过程表现为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形成习惯的过程。

第五章人格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人格也称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是指个人带有倾向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2、人格的形成主要受遗传、环境、成熟、学习四种因素的影响。(1)遗传是人格形成的基本前提(2)环境对实现遗传潜能起保证作用(3)成熟度与人格发展的阶段相对应(4) 学习具有自发性和主动性,并对人格形成构成影响

3、人格理论主要是对人格的形成、结构、功能,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最有影响的几种理论:特质论、精神分析论、新精神分析论、荣格理论、学习论、自我论、斯普兰格的社会人格类型、沟通分析理论(TA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终生发展论。 特质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用内、外向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来描述复杂的人格,每个维度上不同程度表现的结合,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格)。 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人格结构、人格发展)。 新精神分析论:卡伦•霍妮根据对其他人反应方式的倾向将人格分为三种:追随者(温顺型)、分离者(孤独型)、进取者(攻击型)。

荣格理论:1913年,荣格首次提出人的个性的两种倾向:内倾和外倾。 学习论: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论的核心是强调环境影响对行为的作用。

自我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等。自我论中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强调以人为本的自我论,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即从研究支离的、病态的人转向研究健康的人、正常的人、整个的人。 斯普兰格的社会人格类型:(1)理论型:真理追随者;(2)经济型:实用主义者;(3)艺术型:唯美主义者;(4)社会型:性善博爱者;(5)政治型:权力追逐者;(6)宗教型:超凡脱俗者。

沟通分析理论(TA理论):埃里克·伯恩(1910-1970)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先驱。他向传统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方法提出挑战,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理论用于心理治疗。写于1964年《人们玩的游戏(Games People Play)》使得TA理论闻名于世。学习和掌握TA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状态,增进人们的“自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人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交往的,帮助人们改进沟通方式,避免人与人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受到三种人格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或其中之一的支配。每种状态都有其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来说,三种自我状态处于协调、平衡的关系中,而共同起作用。如果一个人的行为长期由某一种自我状态支配,那么他就是一个心理不健康者。 埃里克森人格终生发展论:⑴婴儿期(0~1.5岁):希望⑵儿童期(1.5~3岁):意志⑶学龄初期(3~5岁):目的⑷学龄期(6~12岁):能力⑸青春期(12~18岁):忠诚⑹成年早期(18~25岁):爱⑺成年期(25~65岁):关心和创造力⑻成熟期(65岁以上):智慧。

4、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人格的倾向性:人格的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个体差异。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5、气质是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速度、稳定性、强度以及灵活性、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特点的综合。气质具有天赋性和稳定性。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人的心理过程的进行和个性品质的形成有作用。了解它,有利于我们注意利用旅游者气质特征的积极方面,控制其消极方面,提高商业经营艺术。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巴甫洛夫神经反应学说。

6、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具有稳定性和习惯性。

性格与气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气质是建立在高级神经活动系统上的,是性格形成的基础,性格必然带有气质特性的烙印;另一方面,由于性格的形成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它可以掩盖甚至改变气质的某些特性。相互区别:(1)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生理特点的制约,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受外界条件制约;(2)气质表现的范围比较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倾向性等几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人全部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特征;(3)气质无所谓好坏,而性格则明显地带有倾向性,如大公无私,自私自利等;(4)气质的可塑性极小,变化缓慢,因此,培养效果不显著,而性格可塑性较大,较容易培养和改变。

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含义:已经具备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在技能和知识上)、潜在的可造就性(更多地体现在性格和气质上)。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类型的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性格与能力的关系:首先,二者在相互制约中发展;其次,勤奋的性格特征往往可以补偿某些能力的不足,即“勤能补拙”;再次,良好的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8、人格类型:

(一)内倾型与外倾型

(二)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三)内控型与外控型

(四)自卑型与自尊型

9、旅游者人格类型 (1)从行为倾向角度来划分:神经质的旅游者、依赖性的的旅游者、使人难堪的的旅游者、)正常的旅游者;

(2)从性格倾向角度划分:心理中心的人;他人中心的人;

(3)从个性倾向角度划分:喜欢安静生活的旅游者;喜欢交际的旅游者;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

第六章旅游者的态度

1、态度是指社会主体能动地对人(自己和他人)、对事、对物的比较稳定的反应和心理准备状态。一个人的态度不同,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取向。

2、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构成态度的核心;意向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准备状态;

3、态度的特征:(1)对象性(2)社会性(3)内隐性(4)相对的稳定性(5)价值性

4、态度的形成过程:凯尔曼的三阶段说: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5、旅游者态度的改变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旅游者本身的因素(需要、兴趣、人格、;原有态度的特点态度(构成要素的一致性、态度的强度、态度的复杂性、态度的价值性、态度改变的幅度);旅游目标;外界条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6、态度虽然只能间接地预测人们的旅游决策和行为,但能直接地预测旅游偏好。促进旅游偏好形成的策略:

(一)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促销

(二)选用恰当的宣传者

(三)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四)采用恰当的宣传方式

(五)要逐步提出要求,引导人们参与旅游活动。

7、旅游者是决策者,旅游决策形成的心理步骤: [1]内在需要+(外部条件)[2]旅游动机+(旅游产品)(产品认识、评价) [3]旅游兴趣(认识倾向)+(旅游目标) [4]旅游态度+(外部信息)

[5]旅游偏好(行为倾向)+(恰当时机) [6]旅游决策

第七章情绪情感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情绪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过程,它受态度支配,并受需要制约。

2、情绪情感的功能表现在: 1)增加体能功能 2)信号功能

3)感染功能

4)调节功能

3、情绪情感的分类:

(1)根据情绪情感的性质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喜爱、

(2)根据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等分类:心境、热情、激情、应激

(3)根据情感的社会情操分类:社会情操是指对社会的精神需要是否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此外,成就感、期待感、自我安慰感、虚荣和忌讳心理等也属于情感的社会情操范围。 第八章旅游动机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是一种内部刺激。

2、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3、旅游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

4、旅游动机的分类

(一)按人们需要的层次性分类:.放松动机、剌激动机、关系动机、发展动机、实现动机

(二)按常见的旅游目的分类:健康、娱乐的动机、好奇探索的动机、审美的动机、社会交往的动机、宗教信仰的动机、为别人尽心尽责的动机、商务动机等。

(三)按旅游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分类:按旅游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大小,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四)其他分类:约翰•托马斯列举的旅游动机、日本学者今井省吾旅游动机三因素论、日本学者田中喜一关于旅游动机的分类

5、引发旅游动机的条件:内在条件:需要;外在条件:个体之外的刺激(满足需要的目标)

6、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一个人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或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就需要的生理机制来看,需要是由于缺乏某种东西且达到一定程度,造成生理和心理平衡的破坏,为了恢复平衡就会产生需要来进行调节。

7、需要的特征:(1)指向性;(2)社会性;(3)周期性;(4)发展性;(5)差异性 需要还表现为紧张性、驱动性、层次性等特点。

8、需要在旅游动机中的具体表现

(一)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所缺少的方面分析,旅游者存在求补偿动机

1.通过旅游来扩展和更新自己的生活——从而得到新鲜感

2.通过旅游来寻求广义的人类之爱——从而得到亲切感

3.通过旅游来提高自我评价——从而获得自豪感

(二)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多方面分析,旅游者存在求解脱动机

(三)从单一性与复杂性需要方面分析,旅游者存在求平衡动机

9、引发旅游动机的外部条件: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社会条件:团体、家庭和社会风气、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考试题型: 填空

单项选择

判断题

简述题

案例分析题

分析论述题

10分

15分

15分

32分(4题)

13分(1题)

15分(1题)

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6

《旅游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12

旅游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复习
《旅游心理学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