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合并同类项课例点评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合并同类项课例点评

我校在新的学期里面举行一个校本教研活动,就是同一个备课组的老师结对进行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然后集中进行评课,上课老师要谈谈自己在处理教材时的心得体会,听课老师要谈谈自己听完课的收获与疑惑,第八周在七年级开展了一节,选材为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节整式的加减第一小节,内容为同类项的概念与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下面是此次公开课的精彩部分与点评。

1、活动1:课前小测

(1) (72)(37)18

(2) (1311)2

446学生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测自评,老师检查学习的效果,并叫两个学生将自己的解答过程板书在黑板上,老师进行简单评讲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以及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点评:课前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这两个方面在本节课的后续学习中都有体现,可以说是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设计方面可以作进一步的优化,比如第1小题可以尝试改变为以下几道口算题:①、35 ②、68 ③、87 ④、25

⑤、34 ⑥、3

5 ⑦、1

1⑧、85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计算上来讲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接受,喜欢做这样象玩游戏一样的活动,甚至教师还可以把它变成是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而且又能考察到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的灵活运用能力。

2、活动2:同类项概念的引入

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同类项这个概念时,分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提出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就是如何去表达长方形的面积;二是给出几组同类项,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它们的特点,从而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来.师生共同完成以下两个环节: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如图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列出代数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引入:

观察下面给出的几组代数式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7ab , 2ab ;

8n , 5n ;

③ 3x, x;

点评:利用大家熟知的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问题来引入,使问题变得浅显易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图中大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两个代数式8n5n和2222(85)n,学生大多数能表达出来,但老师没有做进一步的引导,其实其中表达出来只是手段,关键是要得到两个代数式是相等的关系,从而引发下面一系列的思考: 你能计算吗? ①8a5a_______; ②8x5x__________; ③8xy5xy__________; ④8x5y_____________.

22为什么问题中的前3个都能相加,唯独第4个是不能相加的?这时候才顺理成章地引出同类项的概念,尽量地体现出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新知识的建构也就水到渠成.

3、活动3:概念的学习

在这个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师生共同得出同类项的概念,二是通过一组判断题来进行巩固,三是通过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来加以灵活运用解决一些有关求值的问题.第一环节: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第二环节:学生做一组判断题,老师后面讲评

议一议: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是打√,错打

22ababx与y,

与, (

3pa与3ap,(

abc与ac,(

a 和a,

2和-3,

) 第三环节:通过对同类项这个概念的理解来求值: mn3xy是同类项,那么m=_______, n________.xy比一比 :

如果和

23点评: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组单项式,逐步得到只有具备两个相同的条件才是同类项这个概念,并强调系数可以不同,然后通过6组练习题判别是否为同类项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而且在练习过程中突现学生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形如x2y与xy2这种形式的单项式,二是两个单项式都是单独的数字比如3与2这种,然后加以讲评纠错,这样处理很好,但对于概念的学习老师只做正面的引导(强调两个相同),反面的引导(系数可以不同,顺序可以不同)较少,没有形成正反两个方面的强烈对比,所以对学生顺利掌握与灵活运用就显得不够到位.

4、活动4:例题的学习这个过程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尝试利用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例1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22xy3xy(1)+

(2)3f2f7f

第二环节:师生共同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___________,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_______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练习:下列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指出错误的地方.

2223x3y6xyyy0; (4) 19a2b9ab210 7x5x2x(1) ; (2); (3) 第四环节:把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例2 合并同类项

(1)3a2b5ab

(2)

2y6y2xy5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练习:合并同类项

(1) 7a3a2aa

3(2)4ab83b9ab2b 点评:例题的设计分两类,分别为例题1与例题2,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例题时,并没有一开始2222就做示范,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有几种典型的错误,把它们逐一地显示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再做一次示范解答,把错误的解答与正确的进行对比,并与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像这种让学习先学,老师后教,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是否能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好合并同类项法则很有帮助,这种处理的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但也有一小点瑕疵,那就是老师没有结合概念引入时的引例来进一步说明合并同类项其实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和进一步感受逆向思维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运用.启示1:数学的原始概念的学习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点,老师们往往会忽略其重要性,认为一个简单的概念,只要单刀直入提供给学生就行了,而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慢慢引入,这恰恰是忽视了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所以在这节课里面能有这样的设计,也体现出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启示2:数学学习中用打比方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因为数学的概念本身就是抽象的,需要学生抽象性思维,怎样才能把抽象的理性思维变成形象的具体思维,这就需要老师多花时间去创设一些符合课堂实际的情景,比如这节课的长方形面积的表达就是一个好例子,但对于合并同类项老师并没有设计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把一堆苹果和另一堆苹果放在一块,或者把一堆苹果与另一堆桔子放在一块两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加上能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直接用图片显示出来,就更加一目了然.启示3:在课学上真正做好关注学生.我想我们每个老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必须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在知道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但遗憾的是我们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在公开课中走过场与匆忙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老师的自导自演、自弹自唱可以说是脱离了学生,也不顾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不注意及时的信息反馈,这样只会使自己的教学走入一个死胡同而没有任何生命力.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观课报告

合并同类项微课教案

课例点评

合并同类项教案

《合并同类项》教案

合并同类项教案

合并同类项学案

合并同类项教案

解方程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课例点评
《合并同类项课例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