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蜜蜂引路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2: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下26.《蜜蜂引路》 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

二下 26.《蜜蜂引路》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班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课堂中注意力较集中,本班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较强,口语表达能力欠佳。该班男生发言较女生积极。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蜂、敲、附、近”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书写课后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列宁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方法:指导默读、读中悟理

学习方法:默读、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张贴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26.蜜蜂引路 1.课文中的生字、词你还记得住吗?

出示词语:莫斯科 附近派人 谈天 惊讶 全班男女生各读一遍 2.词语大家都读得很好,生字你也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莫 斯 附 派 谈 讶 指名带读

评价:你们就像勤劳的蜜蜂一样,采集了学习乐园中的生字词,真不错。

二、学习课文

三、四自然段

二下26.《蜜蜂引路》 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

(一)复习概括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

一、二自然段,知道列宁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那个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养蜂的人住在哪里,列宁就决定亲自去找,他找到了吗? (预设)生答:找到了

你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列宁最后找到了养蜂的人? 生答:第四自然段。 /

3、4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先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个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他找到了? 第一种:第一句 谁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评议。读得怎么样?感到意外。(导出“惊讶”一词)

惊讶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说说跟“惊讶”这个词意思相近的词吗? 惊诧,诧异,震惊,惊奇,惊异,吃惊

你还能做出惊讶的表情吗?可以观察插图。

谁愿意带着表情来读读养蜂人的话?指名读,评议。

全班男生试一试,女生也来试一试。

评价:从你们的惊讶声中,老师还感受到了养蜂人见到列宁时的惊奇!

那么,到底是谁把列宁领到养蜂人那儿的?――――(生答:蜜蜂) 2.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1)指名读。谁来扮演列宁读读他说的话?

(2)评议:注意到列宁的表情了吗----是笑着说的。 (指导读)笑

从他的这句话中,你知道谁是“向导”?----蜜蜂是向导

3.现在请两个人来分角色配合读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读旁白部分。 (2人分角色读。)

4.全班齐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语:同学们,从列宁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是蜜蜂把列宁领到养蜂人的家,可是蜜蜂并不是会说话的向导呀?它怎么领呢?

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动笔圈出关键词句。 1.交流—优生回答—视情况请1-2人

二下26.《蜜蜂引路》 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发现:花丛中的蜜蜂贴字; 观察:蜜蜂—园子—小房子(图)

指导读第一二句话。

如果你是列宁,看到这些景物,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也就是说,列宁看到这些景物后,充分地思考了蜜蜂、园子、和小房子之间的相互联系。 板书:思考:联系贴字

通过这些思考,列宁认为那所房子就是(生接)----养蜂人住的小房子。 哪个词语可以说明列宁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生答:“果然”

“果然”就表示结果与预先的分析判断是一样的。板书:结果:找到养蜂人(贴字) 指导读。评议,读出确定。 你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课件:1.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中午会下雷阵雨,今天中午,果然 。 2.,果然 。

2.现在,你们能把第三自然段读好吗?注意课件上把几个关键词上红色。 评议:你们果然把第三自然段读得很好!

3.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文的第

三、四两个自然段。 如果请大家来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应该画些什么呢? 要怎么画呢?请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比比哪组画得又快又好。

4.收集全部线路图,找出典型,请你说说你是根据课文的哪些关键字词画出这幅线路图的?

5、刚才很多同学抓住了关键词语,简要明了地画出了列宁找养蜂人的线路图,这可是我们读书的成果,合作的结晶。

6、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学习了课文,那么,你还从列宁身上学到什么优秀品质吗(善于发现、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在接下去的写字环节中,希望你们也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把字写好。

五、写字:

(一)出示“蜂”和“敲”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字写好。 2.学生说,“蜂”要注意什么?“敲”要注意右边不是“支” 3.范写,生书空 4.学生练写 5.展评

(二)出示“附近”

二下26.《蜜蜂引路》 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

1.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办法自己观察练写 2.投影展评学生的书写

六、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找找课外书中反映人物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文章,读一读,故事会上再交流。

七、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发现: 花丛中的蜜蜂(贴字) 观察: 蜜蜂—园子—小房子(贴图) 思考: 联系(贴字) 结果: 找到养蜂人(贴字)

教学反思:

《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课文内容短小,故事性强,情节吸引导学生。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列宁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把握发展认识、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三者的统一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学习

三、四自然段。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阅读过程。这种设计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和阅读课文的心理过程的。

首先我以问题:“列宁决定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最后找到了吗?”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发现课文的

三、四段都有答案,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先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可以表明列宁最后找到养蜂人的句子,并进行指导理解和朗读。这里我充分结合了这次课题背景“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在课件的设计过程中做了充分的准备,考虑学生可能有的答案,并适时逐步突破重点。对第四自然段中人物的神态表情:“笑、惊讶”、语言,结合图片进行理解与分析,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收获甚大。

接着是对本堂课难点的突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我先让学生默读第三段课文,想想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并动笔圈划关键字词,学生在整体上初步

二下26.《蜜蜂引路》 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

理解本段内容。

在反馈分析该段的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学生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上,从词句中体会列宁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如教师问学生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想的?列宁看到路边花丛中的蜜蜂、园子、小房子,他会怎么想?这时候我将文本与课件紧密结合,挖掘蜜蜂、园子、小房子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事物的内在联系有识和思维上的深入。而通过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动手画路线图,让学生在认知文本的基础上,迁移到具体的实践中,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了碰撞,观点有了融合与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就落实到位了。

此外,我还认为发展认识、发展思维离不开发展学生的语言。我在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十分重视语言的训练。词语教学,不是让学生孤立地记忆词义,而是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并通过反复运用加深理解。如词语“果然”、“惊讶”“向导”等都是这样教学的。以“果然”为例,指导学生对列宁观察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与先前判断是一样的,即进行说话训练,说话训练由易到难,由半开放式到开放式,这样的方法对于发展学生认识和思维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效果不错。

从整堂课来看,老师在时间的把握还有待加强,以致于这一节课的写字教学目标没有完成;教学流程不够流畅,教师激情对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还需要不断实践提高,语言的精炼性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提高的方向。在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贯彻和落实好新课标的理念,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落实好。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全方面提升教师自身的成长。

总之,教与学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蜜蜂引路教学案例

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蜜蜂引路

蜜蜂引路教学案例
《蜜蜂引路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