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4: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李想

授课班级:燕蓉希望小学四一班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语文第七组25课。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过程与方法:用分组读、分角色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本、周恩来相关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真心话:你每天早早起床,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坚持到校读书,是为了什么 ?

2.直接揭示课题、理解课题:周恩来总理的名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中华即中国,崛起即兴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即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3.介绍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本课生词,跟教师认读,教师指名读,齐读。 2.初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3.课文写了周恩来的那几件事?可小组讨论。

第一件: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1—6段)

第二件: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7—8段)

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9—16段) 4.请你用一个词给这三件事命题。疑问、目睹,立志。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当时的东北是怎样的地方?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及其深重的地方。 (2)伯父对周恩来说什么?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3)周恩来怎么想和怎么说的?请你用曲线画出来。 (4)什么叫“租界地”?出示租界的图片。 (5)分角色朗读。

(6)重点句分析,“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看个究竟。”

过渡句,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

2.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1)周恩来看到的租界是什么样的?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解释词语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2)在周恩来看到的这件事中,里面出现了那些人物?他们各是什么表现? 妇女:哭诉

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 中国巡警: 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总结:

外国人横行霸道,中国人倍受欺凌。外国人嚣张跋扈,中国人敢怒而不敢言。此时,周恩来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中华不振”。 (3)理解“中华不振”并简要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中华不振”的含义: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领土不完整,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当时处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我们。他们不但侵略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的国士,还让我们赔款,国内局势也非常混乱,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3.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1)重点句分析:“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师分析:过渡段,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 (2)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其他同学是怎么回答的?周恩来有是怎么回答的?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3)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答案在最后一个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周恩来坚定不移的语气和魏校长吃惊、肯定的语气。

4.讨论:是什么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1)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2)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周恩来亲眼见到国家衰弱,人民遭受欺凌,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振兴,任命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于是把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联系起来,立志要为祖国兴盛和民族振兴而学习、奋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