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材第29—36页。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以生活常见的实例和生活情景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之后在此基础上引出除法的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自始至终结合具体事例活动和活动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学习等学习方式逐步体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既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促进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亲切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次次体验成功并感受到除法在生活中的价值,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除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和思考问题。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是让其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但单纯地凭现有知识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还有已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规律,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情景,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出发,通过具体事例,运用观察、联想、操作、实践、交流、探讨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切忌急于求成,以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造成拔苗助长的恶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应用其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只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按层次由简到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在设计上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保障学生的学习情趣并充分关注学困生,保证学生愉快的学习心情。充分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理清求商思路,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设计理念

1、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设一定的实践活动,把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学习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所必需的。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学习,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其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提供的学习素材比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将教材进行创造型加工,重新设计教学情境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应积极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乘法和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借助购物的生活经历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长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生活中应用除法的实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图(教材P29例3)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年级二班的小朋友有15个人在一起做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准备怎样玩呢? 学生:观察画面,想一想,并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

启发谈话:我们来看看他们分成了几组?每组有几个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1、讨论“平均每组几个小朋友”和“可以分成几个组”。

2、学生试着用手中的圆片动手分一分。分好后各小组说一说,是怎样分出来的,用了哪一句口诀。明确:

15÷3=5(人)

15÷5=3(组)

教师小结并提问: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有几人?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就问题展开探究,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视导。

板书演示学生各组的研究情况,对学生及时进行表扬。

15+3=18(人)——一共的人数。

18÷3=6(人)——一每组有6人。

18÷6=3(组)——一可以分成3组。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呈现教材第29页“做一做”小刺猬运水果的情境图,给出要解决的问题:每次运3个,几次可以运完?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然后从图画中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

2、师:谁能上台来告诉大家答案呢?(指名上台板书演示)

一名学生上来演示:12÷3=4(次),其他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导做练习六中的第

1、

2、3题。学生练习。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解决了应该怎样分组活动的问题,还帮小刺猬算出了它应该运几次才能运完。以后同学们在一起玩时就会分组了,把你最近一次分组的情况介绍给爸妈听。

五、随堂练习设计(略)

六、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解决问题

平均每组几个人?

可以分几组? 15÷3=5(人)

15÷5=3(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谁到商店买过东西?那你能说出你所买东西的价格是多少吗? (学生述说:分别说出各种物品的价格。)

2、老师遇到一个难题:我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文具盒,它的价钱是4元,我想买3个给我的朋友,可我不知道该付多少钱,你能帮帮老师吗?

(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强烈)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儿童商店里购物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说出自己想买的物品,以及应该付的款是多少。

学生自己研究讨论。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汇报。

3、从学生与售货员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什么?从“12元可以买3辆汽车”这句话中你知道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多少吗?应该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列出算式:12÷3=4

4、扩充训练:(课件出示)

(1)一个小布熊的价钱是5元,我要买3个小布熊,应付多少钱?

(2)18元买了3个小闹钟,买一个多少钱?买5个呢?

(3)一本练习本0.30元,买4本多少钱?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扩充练习,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列出算式。+-×÷=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到商店买东西时怎样计算应该付给售货员多少钱,还知道了用用一定的钱可以买多少东西。相信从今天开始你一定会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四、随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如下:

解决问题

12÷3=4(元)

4×5=20(元)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会搜取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地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都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使情景教学融于课题中去,借助学生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气氛轻松、有序、和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创新、勇于实践,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4、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学生年龄和生活体验的限制,一般在课堂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课上体现得不够好。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注重这一点,切实联系生活,从生活现象出发,帮助学生来认知。

5、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能力(学生、教师方面):学生应该继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准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